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5)
2023(9741)
2022(8379)
2021(7991)
2020(7057)
2019(16645)
2018(16675)
2017(32115)
2016(17583)
2015(20101)
2014(20219)
2013(20033)
2012(18221)
2011(16181)
2010(15963)
2009(14911)
2008(15018)
2007(13355)
2006(11167)
2005(9758)
作者
(49375)
(41566)
(41305)
(39370)
(26253)
(19815)
(19085)
(16411)
(15573)
(14748)
(14119)
(13831)
(13021)
(12991)
(12930)
(12856)
(12678)
(12367)
(11943)
(11923)
(10254)
(10101)
(9951)
(9421)
(9410)
(9268)
(9249)
(9230)
(8404)
(8268)
学科
(70273)
经济(70203)
管理(59761)
(54067)
(46723)
企业(46723)
方法(39001)
数学(34469)
数学方法(34048)
(22487)
(17856)
(15731)
中国(15687)
财务(15674)
财务管理(15635)
企业财务(14791)
业经(14549)
(13357)
(13262)
(12753)
贸易(12751)
(12403)
地方(12157)
农业(11728)
(11499)
理论(11394)
(11003)
银行(10980)
(10866)
技术(10306)
机构
大学(245762)
学院(245409)
管理(102877)
(99220)
经济(97072)
理学(87851)
理学院(86947)
管理学(85517)
管理学院(85010)
研究(73362)
中国(58432)
(50794)
(47135)
科学(45662)
(39595)
财经(37357)
中心(37126)
业大(37061)
(36985)
(36194)
(33904)
研究所(32932)
农业(31372)
北京(31138)
经济学(30080)
(29761)
师范(29435)
(29332)
财经大学(27913)
经济学院(27404)
基金
项目(165971)
科学(130619)
基金(121207)
研究(119465)
(104997)
国家(104150)
科学基金(90522)
社会(74962)
社会科(71133)
社会科学(71108)
(65353)
基金项目(64829)
自然(60334)
自然科(58926)
自然科学(58909)
自然科学基金(57845)
教育(56211)
(54893)
资助(50197)
编号(48878)
成果(38353)
(37240)
重点(37035)
(34717)
(34440)
科研(32922)
课题(32567)
创新(32477)
教育部(32110)
大学(31596)
期刊
(103439)
经济(103439)
研究(64337)
中国(43965)
(40793)
管理(38678)
学报(36742)
科学(34441)
(33923)
大学(28238)
学学(26659)
技术(24094)
农业(22709)
教育(21773)
(21178)
金融(21178)
财经(18474)
业经(16956)
(15811)
经济研究(15669)
(14351)
问题(13820)
技术经济(13270)
财会(13245)
统计(12655)
理论(12135)
(12022)
图书(11798)
(11408)
商业(11357)
共检索到351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燚  胡玉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日趋明显,有些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加剧灾害的交织发生和相互影响,一些局部灾害若不及时控制,往往会迅速蔓延,酿成全局性危机。通过对强风造成翻船事故个案的时间序列分析,重新审视原有的气象灾害管理模式,针对暴露出的管理流程断层问题,希望通过流程再造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管理能力,以更好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朱光  杨嘉韵  吴先华  丰米宁  
通过对本体、形式概念分析等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提出一种以"文档——术语"为核心,形式概念分析为技术手段的气象灾害领域的本体构建方法。针对气象灾害领域知识库和主题词表的缺失,以中英文学术论文为数据源,对气象灾害领域术语的层次关系抽取和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论证,具体包括领域术语的抽取和筛选,文档术语矩阵的建立,主题概念格的生成,术语层次关系分析;本体OWL描述和可视化展示等过程,最后利用GATE Developer对构建本体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玉凯  安萍莉  张国梁  江丽  孟丽君  
为探究冬小麦生育期内不同灾害发生规律,以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18年灾情数据分析各灾害时空特征,估算主要灾害减产比例。结果表明:1)冬小麦旱灾发生频繁,拔节期和抽穗期旱灾频率最高分别为0.7和0.6;研究期内风雹灾共计54次,主要发生在抽穗期(21次)、乳熟期(11次)和成熟期(19次);低温冻害共计27次,主要发生在分蘖期(10次)和拔节期(14次);干热风主要集中在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病虫害多出现在抽穗期。2)1990—2018年,冬小麦生育期内旱灾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风雹灾次数与干热风日数呈现增长趋势,低温冻害次数与病虫害受灾程度持续下降。3)小麦生育期内旱灾频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中南部更易出现旱灾;风雹灾随冬小麦生育期由南向北推进;西部地区全生育期内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南部地区拔节期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干热风年均日数由北向南递增;南部地区病虫害年均发生率较高。4)旱灾减产贡献率最大,低温冻害贡献率较低,中南部冬小麦减产水平较高,石家庄市和廊坊市减产比例均在6%以上,其他地区在5%左右。因此,为降低冬小麦灾损率,各地应根据灾害发生规律在现有减灾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重视风雹灾及干热风对冬小麦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小军  张忠斌  蒲成毅  
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农业深受影响,作物产量不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本文构建1998~2012年间四川省甘蔗气象灾害风险发育与传递的改进蛛网模型和多因子计量模型,分析发现甘蔗产量依次与蔗糖价格、温度、降水量、播种面积等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上年蔗糖价格每单位百分点的增减平均会导致甘蔗产量133 490个百分点的同向增减,每单位百分点的温度升高平均可增产甘蔗58 208个百分点,降水量与种植面积尽管也呈正向影响,两者的影响力度却相比其他都小。另外,还发现甘蔗气象灾害风险发育与传递机理呈"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农作物产量变化→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的规律。对提高区域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义波  王思明  
在搜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气象灾害影响植棉业的理论模式、以定量方法对植棉业受灾记录进行分析并估算气象灾害为害当地棉作的程度,结果表明:民国时期上海地区为害棉作的气象灾害发生频仍,且多发生于7、8、9三个月;风雨灾害是为害民国上海地区植棉业的主要灾害,但是它们为害棉作的概率并非均等分布;气象灾害导致棉花减产的程度在八成和三成之间,以五成左右较为普遍。这种比较研究可以为理解历史问题提供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磊  郑国清  赵全志  程永政  冯晓  
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去除水稻趋势产量,从中提取气象产量,并与相邻气象站名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与气象产量相关度较高的气象灾害因子,进一步利用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水稻产量预测模型,确定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结果表明,分蘖前期平均气温、抽穗开花期平均气温、抽穗开花期日照时数、分蘖后期至抽穗开花期降水量对研究区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可分别作为低温冷害、高温热害、阴雨寡照及干旱发生的区划指标。河南省内,黄河沿岸即开封、濮阳一带属相对较易发生低温冷害地区,信阳淮河以南地区属相对较易发生高温热害地区,信阳淮河以北地区属较易发生阴雨寡照地区,黄河以北水稻种植区属相对较易发生干旱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吉东  傅宇  张洁  李宁  
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气象致灾因子强度、频率以及承灾体暴露性变化,使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其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和优先重点。气象灾害灾情的趋势分析可以为气象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规划和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从气象灾害损失和发生频次两个维度出发,基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两个表征灾害影响的关键指标,以绝对值和相对值统计了近65 a(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的变化特征。近65 a我国气象灾害统计结果显示:1累积死亡人口超过155万人,死亡人口和百万人口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均死亡人口由20世纪50到60年代的超过10 000人逐步下降到21世纪以来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英英  王雅新  陈正洪  孟丹  贾文茜  曾琦  
为明确气候变化对鄂西烟草气象灾害危险性的影响,基于已建立的干旱、低温冷害、连阴雨、暴雨、高温热害的危险性指标体系,利用鄂西18个国家气象站观测数据开展近60年来烟草高影响气象灾害的危险性指数分析,并进行前30 a和后30 a的对比。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后30 a鄂西烟草种植区干旱、连阴雨和暴雨危险性总体有所减轻;而鄂西南干旱危险性加重,水分条件逐渐成为影响当地烟叶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危险性分别呈现出部分减轻和普遍加重的趋势。分区域来看,枣阳、南漳等地持续受干旱影响,低温冷害集中在高海拔地区,高温热害则分布于河谷地带。五峰、兴山是冰雹、大风的相对高发中心,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危害。鄂西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影响烟叶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及气候变化有所差异。从综合气象灾害危险性分布来看,除巴东北部、建始北部局地外,后30 a恩施大部分地区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等级仍在“中等”及以上,以鹤峰最为严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利敏  童星  
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人类应对灾害的能力正处于历史拐点,大数据驱动"灾害响应2.0"智能时代即将来临。阳江经验是典型代表,对它的研究发现,专用与多用途传感数据初步得到应用,物联网使虚拟网络智慧与现实物理世界执行能力得到结合,它也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人群智慧和机器决策结合起来。政府、实务工作者和民众对大数据灾害治理表现出责任感和积极支持的态度,这是实践中最难能可贵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对于冬春季空气污染及雾霾天肆虐,人们的议论还未止歇,时值入夏,雨季和酷暑来临,全国众多城市又面临防旱抗涝的艰巨任务,目前深圳等南方城市已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各地防汛救灾压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对于天气系统变化规律不断加深认知,天气预报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但局地空气污染、刮风下雨演变为灾祸仍时有发生,令人避之不及。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集聚、城市硬质化建设、工业生产排放等等,无不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城市环境及生态,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极端天气的强度和频度。特别是当多种气象灾害频繁、连续或叠加发生,很多城市显得准备不足,生产生活遭受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王泽强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遇到了自然灾害频发和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的巨大挑战。在抗击灾害的紧迫斗争中,政府及民众合力行动引人注目,英勇事迹令人感动,有关突发灾难的应急管理机制也不断得到完善;但行政权力集中调配资源的机制和能力也得到大大强化,政府职能转换、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政府管理及民众行为短期化、经济计划化倾向十分明显。如何在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未来改革和发展战略中真正做到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把握和处理好灾害危机管理与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重大而严峻的挑战性课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反思并切实付诸行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浩  庄天慧  蓝红星  
本文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灾、旱灾、风灾等气象灾害普遍加重了农户的脆弱性。对脆弱性各分解部分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户纯农业经营模式更容易导致分解部分的脆弱性,而教育、劳动人数和固定资产等提高能降低分解部分的脆弱性。这些结论说明,在气象灾害易发地带,扶贫政策应做适当调整;在扶贫对象瞄准方面,增加脆弱性维度的标准;在帮扶方面,特别加大对农户生产性投入的支持,发展多元化产业,促进兼业化经营,建立支持农户增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长效机制,增强其抵抗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浩娟  刘卫国  
气象灾害冲击农业生产,对农业经济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对1980—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农业经济、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利用SVAR模型构建兵团农业经济、劳动力、土地、投资和气象灾害等要素的动态结构关系,利用脉冲函数分析兵团农业经济受到要素变化冲击时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农业是兵团经济的基础,长期稳定增长;兵团农业气象灾害日趋严重,极端天气造成气象灾害波动性增强;旱灾逐渐减弱,风雹灾害增加,低温冻害有增加趋势;兵团农业经济显著受到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影响,劳动力和经济自身产生的长期效应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效应滞后严重,气象灾害负向效应周期长,农业对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缓解能力不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林  覃军  陈正洪  王海军  
利用NCEP/NCAR的2.5°×2.5°格点的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分析我国南方19个冰冻雨雪灾害年的36个冰冻雨雪天气个例的环流形势,总结了发生冰冻雨雪天气的4种天气类型:北脊南槽型、乌山脊型、横槽南支型和高纬低涡型,后两种天气类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易造成南方严重的持续冰冻雨雪灾害;进一步分析南方持续冰雪天气的物理量场和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850~700 hPa辐合中心较垂直上升速度中心提前1~2 d出现,预示低温雨雪增强;冻雨严重年份在700 hPa维持大于0℃的融化层,南支槽前的西南急流为雨雪天气提供了水汽和热量输送,这种配置利于冻雨天气的发展和维持。天气类型的建立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