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2)
2023(14236)
2022(12201)
2021(11518)
2020(9947)
2019(22913)
2018(23002)
2017(43572)
2016(24122)
2015(27656)
2014(27601)
2013(26551)
2012(24526)
2011(21900)
2010(21652)
2009(19724)
2008(19216)
2007(17213)
2006(14491)
2005(12594)
作者
(67674)
(56746)
(56438)
(53854)
(35649)
(27365)
(25948)
(22385)
(21522)
(20133)
(19221)
(18970)
(17888)
(17581)
(17556)
(17511)
(17359)
(16681)
(16483)
(16159)
(13922)
(13859)
(13829)
(13131)
(12773)
(12613)
(12541)
(12429)
(11482)
(11429)
学科
(91233)
经济(91119)
管理(65637)
(61659)
(48903)
企业(48903)
方法(44853)
数学(39959)
数学方法(39467)
(27473)
(25058)
中国(24356)
(19963)
地方(19274)
业经(18689)
农业(18486)
(18034)
(16182)
贸易(16177)
理论(15973)
(15673)
(15557)
财务(15498)
财务管理(15458)
企业财务(14567)
(14269)
银行(14221)
(13924)
(13478)
(13301)
机构
大学(332955)
学院(329257)
(128395)
管理(127528)
经济(125478)
理学(110717)
理学院(109465)
研究(107197)
管理学(107178)
管理学院(106591)
中国(80323)
(69540)
科学(67970)
(59295)
(58388)
(53322)
业大(51968)
中心(51936)
(50123)
研究所(48838)
财经(47764)
农业(46067)
(45914)
师范(45389)
(43422)
北京(42625)
(39358)
(39204)
经济学(38978)
师范大学(36435)
基金
项目(228610)
科学(180329)
基金(165830)
研究(165492)
(144887)
国家(143694)
科学基金(123708)
社会(103650)
社会科(98012)
社会科学(97983)
(90641)
基金项目(88743)
自然(81844)
自然科(79965)
自然科学(79943)
教育(78673)
自然科学基金(78522)
(76590)
编号(68375)
资助(67378)
成果(55621)
重点(51576)
(50732)
(48193)
(47403)
课题(46952)
科研(44668)
大学(44216)
创新(44213)
教育部(43435)
期刊
(133176)
经济(133176)
研究(92227)
中国(65404)
学报(54530)
(51545)
科学(48650)
(47855)
管理(43251)
教育(42586)
大学(42244)
学学(38697)
农业(34916)
技术(29417)
(26664)
金融(26664)
财经(23181)
业经(22930)
经济研究(21085)
(19883)
图书(18544)
(18532)
问题(18231)
(17068)
统计(15888)
资源(15690)
技术经济(15134)
理论(15117)
科技(14986)
(14681)
共检索到476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春玲  卢小君  郑永宝  
基于实证分析,对移动环境下辽宁师范大学师生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行为进行个体特征的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阅读行为呈现出零散化、片段式等特点,并且不同性别、年龄段、身份特征以及文化程度的用户在移动阅读目的(Why)、阅读内容(What)、阅读方式(How)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应该细分目标用户群体、提供阅读推荐和导读服务、明确移动阅读服务定位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春玲  卢小君  
碎片化的移动阅读背景下,用户移动阅读行为和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以及使图书馆阅读服务更好嵌入用户阅读需求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锁定辽宁师范大学师生这一目标群体,从设施特征、用户阅读行为等方面揭示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意愿,提出图书馆可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保障图书馆移动服务稳定运行,提供移动阅读设备、提高用户移动阅读体验,对用户移动阅读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以及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确保图书馆阅读活动更良性开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钱鸥  李翔翔  
采用用户体验、追踪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以武汉大学移动图书馆为例,从阅读时间、获取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便利4个维度研究发现用户移动阅读认知和体验的行为特点:实验前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了解少;实验者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但受WiFi热点分布影响;对休闲娱乐类资源粘性强,对学术性内容阅读较少。基于此,为综合性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设计优化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刘海涛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为例,结合此活动为案例参加全国大赛获奖背景,探索"阅读推广+"的涵义及主要特点,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实践创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鄢小燕  张苏闽  谢黎  
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移动阅读进入寻常百姓家,并给阅读带来了新的体验。移动技术在本地化、社会化、移动化,以及用户体验上拓展了阅读的方式,支持阅读过程中的即时性需求、交流互动需求、个性化需求、浅阅读需求、悦读需求、随时随地的信息需求等,阅读活动的变化要求图书馆必须积极探索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突破当前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局限,开展更加优质的移动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少博  李金玲  
[目的/意义]我国的移动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业性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面对移动数字图书馆面临用户日益流失的情况,为此采用PPM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通过PPM理论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的推力、拉力、锚定3个方面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用户对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不满意程度会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在拉力因素方面,感知易用性和网络义务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用户的转移意愿则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系统和服务3个方面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颖聪  刘绍荣  路程  
针对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16年电子书采购与借阅量统计数据中凸显的采购量与读者阅读需求不均衡、电子书馆藏资源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本文构建了涵盖阅读前提、阅读手段、阅读过程、阅读结果四个阶段的电子书阅读行为调查模型并完成问卷设计,通过图书馆官方微信推送及馆内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移动用户阅读主要为知识普及性阅读,不同学科间电子书选择倾向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基于移动用户阅读利用行为,利用手机APP,提供迎合读者阅读习惯的嵌入式移动阅读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侯雪  胡振宁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魏雅雯  茆意宏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明  郑莉  刘海鸥  
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阅读日益演变成一种新型的消费形态,移动端APP也成为纸质书之外最重要的阅读载体之一。在原有技术接受模型基础之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移动阅读APP的经济成本因素,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移动阅读APP用户采纳行为假设模型——TAM/TPB。通过SPSS和LISREL软件的交叉使用,对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及使用频率的目标群体的行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修正与确认了最终的用户采纳行为模型。该整合模型进一步丰富了移动阅读APP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也为促进移动阅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万健  张云  茆意宏  
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交流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都会与别人交流阅读内容,26-30岁、本科学历的用户移动阅读交流的比例最高,收入越高的用户交流比例越高;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是当前移动阅读交流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百度的阅读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专门阅读社区;移动阅读用户交流最多的对象是自己的好友,其次是其他读者和作者;交流最多的内容是评论,其次是摘要,再次是阅读笔记、标签、批注等;使用最多的移动阅读交流方法是聊天讨论,其次是发表评论,再次是转发、发表日志心情、关注或收看收听、上传、推荐;移动阅读交流后最多的延伸行为是查询了解相...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晓斌  付跃安  
文章在分析用户使用体验的基础上,建立移动阅读终端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硬件性能、技术、内容、阅读功能与综合评价五个方面。文章选取部分指标对易博士阅读器的可用性进行研究,对设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超群  杨水清  曹玉枝  
基于信息系统、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从一般技术因素、特定技术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我国移动服务背景下,以移动阅读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和PLS结构方程分析软件验证模型和假设。研究发现:影响用户采纳基于工作环境下的传统信息技术和基于日常生活环境下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感知愉悦性、心流体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主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感知货币价值和社会影响对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向华  黄丽娟  
文章以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借助Kano模型对用户有关实时资讯、专业学习和休闲娱乐方面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都被用户划归为无差异需求,说明移动阅读服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用户对Kano调查表的打分,文章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用户分为目标用户、潜在用户和无关用户3类,对每一类用户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特点及其满足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图书馆提供精准的移动阅读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为提高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德俊  李杨  沈军威  郑梦之  
[目的/意义]移动阅读服务平台的用户流失因素研究有助于促进阅读平台优化,提升用户留存率。[方法/过程]以微信读书平台为案例,采用S-O-R理论和扎根理论进行访谈设计与访谈记录整理,确定影响微信读书平台用户流失的21个因素;使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了包含7个层级的影响因素结构关系。[结果/结论]用户流失的影响因素是多维的,且彼此关联,但彼此影响的权重存在差异。用户流失的影响因素中存在两条关键影响主线。最直接的用户流失影响因素是"同类型移动阅读平台吸引力大"和"用户转向其他平台的成本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用户朋友圈的影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体验和绩效预期也对用户流失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