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9)
- 2023(15794)
- 2022(13714)
- 2021(12840)
- 2020(10760)
- 2019(24819)
- 2018(24518)
- 2017(47422)
- 2016(25664)
- 2015(28930)
- 2014(28815)
- 2013(27778)
- 2012(25442)
- 2011(22609)
- 2010(22385)
- 2009(20103)
- 2008(19434)
- 2007(16657)
- 2006(14225)
- 2005(11853)
- 学科
- 济(100105)
- 经济(99987)
- 管理(74104)
- 业(68196)
- 企(56885)
- 企业(56885)
- 方法(51453)
- 数学(45606)
- 数学方法(44939)
- 财(26576)
- 农(25746)
- 中国(25036)
- 学(21813)
- 业经(21190)
- 地方(19684)
- 制(18052)
- 理论(17507)
- 务(17422)
- 财务(17337)
- 财务管理(17298)
- 农业(17190)
- 贸(16652)
- 贸易(16646)
- 企业财务(16385)
- 易(16087)
- 技术(15625)
- 环境(15301)
- 和(15290)
- 银(14246)
- 银行(14203)
- 机构
- 大学(354674)
- 学院(353497)
- 管理(142223)
- 济(136185)
- 经济(133077)
- 理学(124629)
- 理学院(123225)
- 管理学(120759)
- 管理学院(120126)
- 研究(113050)
- 中国(82918)
- 京(74911)
- 科学(71642)
- 财(62598)
- 农(56008)
- 所(54799)
- 业大(54342)
- 中心(52529)
- 财经(51235)
- 研究所(50292)
- 江(50199)
- 经(46821)
- 范(46757)
- 北京(46541)
- 师范(46247)
- 农业(43993)
- 院(42510)
- 经济学(40978)
- 州(40690)
- 财经大学(38494)
- 基金
- 项目(252892)
- 科学(199333)
- 基金(184027)
- 研究(182950)
- 家(160550)
- 国家(159269)
- 科学基金(138120)
- 社会(114557)
- 社会科(108647)
- 社会科学(108622)
- 省(98865)
- 基金项目(97930)
- 自然(91690)
- 自然科(89620)
- 自然科学(89597)
- 自然科学基金(87951)
- 教育(85406)
- 划(83520)
- 资助(76477)
- 编号(74617)
- 成果(59078)
- 重点(56148)
- 部(55490)
- 发(52363)
- 创(52191)
- 课题(51129)
- 科研(48791)
- 创新(48684)
- 教育部(47757)
- 大学(47548)
- 期刊
- 济(139250)
- 经济(139250)
- 研究(98648)
- 中国(63568)
- 学报(57121)
- 科学(51491)
- 管理(50469)
- 农(49002)
- 财(47900)
- 大学(43695)
- 学学(41199)
- 教育(40877)
- 农业(34130)
- 技术(32594)
- 融(26078)
- 金融(26078)
- 财经(24066)
- 业经(23289)
- 经济研究(22398)
- 经(20416)
- 图书(18517)
- 问题(18204)
- 业(17289)
- 统计(17156)
- 科技(16973)
- 版(16778)
- 理论(16509)
- 技术经济(16487)
- 策(15467)
- 资源(15368)
共检索到49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婧 陈天
中国的高密度居住空间具有人与公共资源矛盾凸显、疾病扩散风险、个体健康要求增加等相关健康的多方面挑战。面对这样的背景,通过格林模式的指导,将医疗建筑学研究层面的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应用于规划层面,通过住区规划布局分析、社会学因子影响、外部空间物理环境性能、流行病学评估四个方面的研究,构建健康视角下循证规划(Evidence-based Planning)——高密度住区规划应用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能够促进居民健康的规划导向,在既有高密度住区现状中总结现状规律、发现规划问题、提炼关联模型、建立策略体系,并用于指导未来的规划实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彦威 刘天宝 塔娜
中国城市转型面临多尺度的空间重构,从社区、中心城市到都市区、城市群等不同空间尺度。一方面,每个尺度上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居民行为模式彻底改变;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问题出现并累积。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和新问题,需要依托行为研究,梳理多尺度城市空间的概念体系,揭示其形成机理,判断其环境响应,并以低碳和和谐城市为导向,提出规划策略。具体内容包括:整合GPS、手机、网络、问卷和访谈等多种行为数据,建立中国城市多时空尺度居民行为数据库;分析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尺度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和居民行为特征,创建基于个体行为的中国城市空间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解析多尺度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模式与社会矛盾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礼 陈思月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的追访数据,考察了居住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即从个人住房条件和社区环境条件两个层次,分别对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Oprobit回归分析,对生理健康的影响进行Probit回归分析,发现这几者之间的确存在相关关系。政府应当将改善住房条件作为促进人口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重视人居环境建设,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在五个方面加以努力:扩大自来水管道覆盖面积,完善公共住房政策和廉租房政策,加大住房卫生安全宣传力度,加强旧城区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个人住房条件 社区环境 健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相对剥夺假说、收入贫困假说,"弱支持"绝对收入假说。本文在学术方面丰富了基于中国数据分析相对剥夺对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在实践方面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改善城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吉黎
居住在城市还是居住在农村使人更健康,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本文使用CLHLS 2008年的数据,通过识别个体是否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研究了城市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使个体自评健康更好,并且提高了及时就医率,但他评健康状况更差。进一步将迁移划分为工作迁移与随家属迁移后,本文研究发现,随家属迁移提高了个体的自评健康评级,对近两年患重病次数影响不显著;而工作迁移增加了近两年患重病次数,对自评健康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城市化 迁移 健康 倾向得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永丰 王五一 张莉
城市大气污染是人类目前及未来面临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而随着交通的发展NOx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GIS技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是目前城市环境健康问题研究的热点。论文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浓度、暴露、剂量、效应4个环节),应用GIS栅格数据模型和域面分析技术构建城市空气质量健康风险空间量化评估模型,模拟了主要大气污染物NOx的剂量—效应函数关系;并根据污染物的分布进行城市局地尺度NOx健康风险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智轩 胡宏
虽然国内外大量研究探讨了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但较少将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结合,从理性行为角度分析居住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机制。论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以南京为实证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居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传统社区、单位社区、保障房社区、城中村和商品房小区的居民社会经济特征和健康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居民健身意向和健身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为知觉健身行为控制强度感知。消减居民健身的主观限制,包括为其提供健身设备、公共健身资源和对健身进行补贴,可提升其健身活动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改善建成环境进行健康行为的主动干预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国强 王福珍 罗玉辉
众所周知收入能够直接影响健康,但是个体收入剥夺产生的间接收入影响对于健康是否同样重要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在CGSS2010截面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及半参数模型分别研究了个人收入及收入剥夺对个人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前,收入对城市居民自评健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和城乡居民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后,收入、个体收入剥夺对整体健康都呈反向显著关系。无论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还是半参数模型,个体收入剥夺对城乡居民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扬 周素红 张济婷
居住迁移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关注,但鲜有从迁移所涉及的居住环境、迁移方向、距离等地理角度展开系统研究。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利用2016年入户调研问卷数据,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并结合深度访谈法,分析居住迁移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等因素对个体自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住迁移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包括长期累积效应与短期效应。前者体现为个体18岁前频繁的居住迁移对生理和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后者为短时间内居住迁移对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在最近一次居住迁移中,主动迁居对生理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离心性迁移方向对心理健康亦有显著正向影响;长距离迁移对心理健康则为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个体择居、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运开 周帆 张坤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估与提升提供测量工具和决策依据。[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化研究视角,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用户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影响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的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赋权,确定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系数检验思想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构建包含数据治理保障、隐私风险控制、健康应用脆弱风险、隐私政策和隐私安全认知5个准则层指标和20个相应指标层指标的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且实证研究结果证实该评价体系具有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识别出关键评价指标,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隐私安全提升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骆保林 夏巍 卢进东 韦琼椿
当前,健康产业已成为最有潜力、最具朝阳性的产业之一,国内各省市均在积极谋划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本文在解析健康产业概念内涵、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从"药、医、养、健"等四个方面构建武汉健康产业空间体系,尝试通过策划重大项目库、出台支持健康产业发展政策等强有力措施来助推规划落地,并反思武汉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出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健康产业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实施导向 健康产业 空间布局规划 武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陈勇 于立 周伟
城市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中国已经构成重要的群体,建成环境不仅仅对他们自身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子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冲击,带来社会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选择了老年人这一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有序多分类Logsitic模型,研究建成环境如何通过影响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尤指步行运动)从而影响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表明,除了年龄、是否偏爱高热量饮食外,居住地是否有休闲运动场所、居住地到休闲运动场所的距离与因变量老年人BMI指数等级存在显著联系。其中,居住地距离休闲运动场所1000m以内是最佳范围,在这一范围内休闲运动场所对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等级的影响显著并且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成环境优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陈勇 于立 周伟
城市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中国已经构成重要的群体,建成环境不仅仅对他们自身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子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冲击,带来社会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选择了老年人这一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有序多分类Logsitic模型,研究建成环境如何通过影响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尤指步行运动)从而影响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表明,除了年龄、是否偏爱高热量饮食外,居住地是否有休闲运动场所、居住地到休闲运动场所的距离与因变量老年人BMI指数等级存在显著联系。其中,居住地距离休闲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希冀 叶丹 王兰
健康城市规划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对其发展的探究将有利于明确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系统分析了近三十年来健康城市规划的英文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对理论建构、实证分析、评估模型和治理机制等四方面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1)在健康融入城市规划的理论框架建构方面,重要融合内容和方法路径需进一步明确与细化;2)实证分析所关注的健康结果和中介因素的类型有待拓展,影响路径和纵向研究仍需加强;3)目前针对城市规划的评估模型较少,不同规划类型的适用度、公共参与的融合度、评估的精准度和预测能力有待提升;4)相关研究聚焦对健康治理模式和方法的探讨,对治理成效的评价和具体举措的分析关注不足,且研究对象和价值维度有待拓展。未来研究可从完善理论框架、扩展分析对象、挖掘影响路径、比较群体亚组、建构评估模型与拓展治理机制等方向持续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