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58)
- 2023(21729)
- 2022(18628)
- 2021(17637)
- 2020(14747)
- 2019(33894)
- 2018(33602)
- 2017(64386)
- 2016(35392)
- 2015(39966)
- 2014(39786)
- 2013(38843)
- 2012(35881)
- 2011(32328)
- 2010(32773)
- 2009(30269)
- 2008(29860)
- 2007(26894)
- 2006(23472)
- 2005(20594)
- 学科
- 济(140834)
- 经济(140690)
- 管理(104301)
- 业(99868)
- 企(83428)
- 企业(83428)
- 方法(64930)
- 数学(56458)
- 数学方法(55565)
- 农(39399)
- 中国(37993)
- 财(37406)
- 业经(31663)
- 地方(30324)
- 学(30254)
- 贸(28393)
- 贸易(28381)
- 易(27542)
- 农业(26343)
- 制(26287)
- 技术(25431)
- 理论(24707)
- 务(23125)
- 财务(23026)
- 财务管理(22972)
- 和(22153)
- 银(21867)
- 银行(21809)
- 企业财务(21685)
- 环境(21255)
- 机构
- 学院(498571)
- 大学(496705)
- 济(196952)
- 管理(195475)
- 经济(192521)
- 理学(168838)
- 理学院(166936)
- 研究(165478)
- 管理学(163641)
- 管理学院(162724)
- 中国(124335)
- 京(105664)
- 科学(104093)
- 财(91384)
- 所(83715)
- 农(82017)
- 中心(76197)
- 研究所(76132)
- 江(75154)
- 业大(74702)
- 财经(72306)
- 范(66726)
- 北京(66653)
- 师范(66115)
- 经(65556)
- 农业(64203)
- 院(60728)
- 州(60707)
- 经济学(58639)
- 技术(54933)
- 基金
- 项目(336722)
- 科学(264406)
- 研究(246197)
- 基金(241713)
- 家(210719)
- 国家(208954)
- 科学基金(179266)
- 社会(152909)
- 社会科(144814)
- 社会科学(144773)
- 省(133486)
- 基金项目(127119)
- 自然(117173)
- 教育(115301)
- 自然科(114446)
- 自然科学(114416)
- 自然科学基金(112331)
- 划(112094)
- 编号(101818)
- 资助(100523)
- 成果(82997)
- 重点(75785)
- 部(73769)
- 发(72208)
- 创(71126)
- 课题(71102)
- 创新(66044)
- 科研(64331)
- 教育部(62958)
- 大学(62614)
- 期刊
- 济(213736)
- 经济(213736)
- 研究(142473)
- 中国(98546)
- 学报(78531)
- 农(73696)
- 科学(71749)
- 管理(71363)
- 财(71033)
- 教育(61158)
- 大学(59378)
- 学学(55616)
- 农业(50619)
- 技术(46890)
- 融(43188)
- 金融(43188)
- 业经(36138)
- 财经(34381)
- 经济研究(34340)
- 经(29418)
- 问题(27658)
- 业(27504)
- 图书(26410)
- 技术经济(25442)
- 统计(25224)
- 科技(24719)
- 版(23613)
- 策(23585)
- 理论(22931)
- 贸(22843)
共检索到73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颜斌斌
[目的/意义]结合科技创新政策情报和我国3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效率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提升路径。[方法/过程]运用改进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将科技创新政策发布后各地区创新行为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创新投入到中间创新产出阶段,第二阶段是中间产出到成果转化阶段,得到两阶段效率得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第二阶段是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也是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提升的瓶颈,以此为研究重点,基于虚拟前沿面来挖掘提升创新效率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具体方法并最终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牛嘉嘉 李洄旭
基于2006—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利用熵值法测度各区域创新政策绩效基础上,运用耦合模型和变异系数具体分析各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耦合协调实施效果,以及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总体差异变化。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政策绩效不断提高,其中以江苏为代表的部分东部省份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最佳;(2)四大区域及各省份间的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政策运行效果远超其他区域,个别省份在积极赶超且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3)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导,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稳居第一,省份间的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远不及四大区域间的效果;(4)创新政策应注重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避免因过度倾斜而导致政策耦合运行不理想。
关键词:
区域创新政策 绩效评估 耦合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雪 顾新 王元
文章基于R&D投入产出效率和产出结构两个视角,选择1995~2011年全国按执行部门划分的R&D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总体实施效果良好,从产出效率来看,不同部门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企业R&D投入对产出的促进作用最高;从产出结构来看,政策对高校专利申请量及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推动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自主创新政策 研发效率 产出结构 评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永 李妃养 张宏丽
针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涵盖面不全等问题,从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府作用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近期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过程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细分维度的创新能力对支持政策的弹性不同,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创新支持政策应更多聚焦于易受政策影响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细分创新维度,同时在企业创新维度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此外,要着重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类和金融类创新能力影响强度大的政策类型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类和重大项目类等创新能力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类型的基础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高峰 赵绘存 贾蓓妮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进,对于新时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政策脉络,提升政策制定的延续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NKI检索到的2145篇文献题录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定义"架构完善度"和"节点累积强度"概念,在CITESPACE共词聚类分析基础上,绘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热点演进图。[结果/结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主要推动因素是重大科技政策的出台以及重要外部事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出现较多明显的研究领域;当前的学术研究热点越来越关注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宋晨晨,王燕妮,齐园
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反馈系统,基于关联数字矩阵对政策传导系统路径进行量化研究,综合考虑政策输入变量—政策过程变量—政策输出变量的整个过程,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传导模型,结合关联数字矩阵反馈复杂性、系统动力学和政策科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因果关系图,并根据政策工具的划分解析人才、税收、研发、政府采购、服务外包5类政策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存在87条正反馈环,无负反馈环,其中主导反馈环45条;(2)通过关联数字矩阵最终得到14条政策独立主导传导路径并明确各个路径的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
系统失灵 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张耀汀
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反馈控制理论研究不同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政策利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在会产生显著的效果差异。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区域创新能力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晨晨 张永安 王燕妮 齐园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总结响应主体的行为机制,根据响应环境复杂性分析和响应主体关系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概念模型,创新性地构建"政策激励-企业需求"匹配模式,演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则。基于Swarm平台并采用动态仿真方法,通过调节变量参数,首次从政策响应阶段、不同类型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级别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政策工具响应4个维度设计政策响应动态演变过程,揭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内在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遵从观望、偏好决策、学习模仿、响应行为驱动和生产转化激励的五阶段演变特征;不同政府层级的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不同,政策级别越高则响应度越高,反之则响应度越低,响应度排序为国家级政策>省市级政策>高新区政策;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排序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对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响应程度排序为:研发补贴>人才激励>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史卫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落地难"问题,本文认为症结在于当前科技政策忽略了高校、科研院所这一微观主体。应尽快推动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改革,注重科技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对科研机构专门立法,明确科研院所的独立法人地位;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治理;尽快完善科研院所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落地难 科研院所 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丕斌 刘宇民
创新政策评价对深化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近44万家企业的创新调查数据,从11个行业和31个区域对9项创新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行业层面,创新政策对信息产业、制造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较大,对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较不明显。区域层面,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的是辽宁、江苏、天津和安徽,影响较小的是海南、山西和新疆。不管从行业还是区域层面,创新政策全部具有正向影响,且正向影响最明显的政策均为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评估 创新调查 政策工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齐园
基于理性预期和信息搜索理论,建立网络搜索与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关联的概念模型,结合科技创新产出数据以及网络搜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网络搜索信息与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键词指数与政策有效性能够较好地拟合,可以用网络搜索的方法提高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价的效率和准确率,并且对科技创新政策调控效果进行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涛 谢宁宁
构建了基于政策文本编码的内容分析法。遵循样本选择、分析框架构建、政策文本编码、频数统计分析的步骤,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12)"政策群中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在频数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政策历史演进、政策层级、政策主体和政策工具的角度,探讨了政策群的协同状况。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内容分析法 政策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