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9)
2023(16773)
2022(14384)
2021(13474)
2020(11270)
2019(25581)
2018(25221)
2017(49048)
2016(26378)
2015(29287)
2014(28436)
2013(27796)
2012(25257)
2011(22637)
2010(22327)
2009(20079)
2008(19239)
2007(16652)
2006(14181)
2005(11944)
作者
(72322)
(60221)
(59709)
(56921)
(38234)
(28928)
(27161)
(23571)
(22912)
(21124)
(20594)
(20053)
(18971)
(18817)
(18779)
(18170)
(17975)
(17740)
(17125)
(17110)
(14703)
(14678)
(14491)
(13689)
(13498)
(13248)
(13151)
(13017)
(12004)
(11849)
学科
(107360)
经济(107265)
管理(77509)
(74718)
(63459)
企业(63459)
方法(49092)
数学(42734)
数学方法(42118)
(27933)
中国(27084)
(25572)
业经(24908)
地方(24548)
(21862)
技术(21742)
农业(18653)
(18441)
理论(17725)
(17505)
贸易(17494)
(16854)
(16464)
(16423)
财务(16343)
财务管理(16311)
环境(16129)
企业财务(15463)
产业(15104)
(14750)
机构
学院(359705)
大学(359316)
管理(147432)
(144223)
经济(141298)
理学(129317)
理学院(127927)
管理学(125593)
管理学院(124942)
研究(116398)
中国(84502)
(74962)
科学(72827)
(63106)
(56141)
(54394)
业大(53605)
中心(53150)
财经(51650)
研究所(51613)
(50984)
(47337)
(47116)
师范(46869)
北京(46499)
(43554)
经济学(43303)
农业(42416)
(41581)
经济学院(39189)
基金
项目(257772)
科学(204688)
研究(188677)
基金(187738)
(163198)
国家(161879)
科学基金(140955)
社会(119974)
社会科(113829)
社会科学(113801)
(101906)
基金项目(100099)
自然(91913)
自然科(89830)
自然科学(89812)
自然科学基金(88215)
教育(86990)
(85058)
资助(76354)
编号(76260)
成果(59857)
重点(57690)
(56798)
(56323)
(55724)
创新(52471)
课题(52173)
国家社会(49470)
科研(49207)
教育部(48603)
期刊
(150529)
经济(150529)
研究(100754)
中国(64299)
学报(54836)
管理(54491)
科学(51851)
(48184)
(47077)
大学(42451)
教育(40379)
学学(40048)
农业(33858)
技术(33462)
(26315)
金融(26315)
业经(26190)
经济研究(24491)
财经(24305)
(20866)
问题(19474)
科技(19281)
技术经济(18190)
图书(17913)
(17522)
理论(16505)
商业(16457)
(16192)
资源(15859)
现代(15844)
共检索到50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翔  白洋  邓峰  
从创新生产的角度,围绕价值创造,将创新分为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两阶段,以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为样本,分析区域创新两阶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存在虹吸效应,致使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不同步;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两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不但发生在本地,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研发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作用非常显著,而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冰  韩敏睿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使用2009—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区域技术要素强度为门槛变量,探讨产业集聚对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两个阶段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知识创新阶段,随着区域技术要素强度提高,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呈阶段性增强;在成果转化阶段,当区域技术要素强度提高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杜宁  马祎晗  
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与一般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且创新环境在不同创新阶段影响不同,然而既有文献对此关注较少。将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和市场转化两个阶段,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各省份及经济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两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且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技术研发阶段效率逐年递减,市场转化阶段效率逐年递增;区域产业规模对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呈倒U型关系;区域研发资源和区域研发环境正向影响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区域经济资源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市场环境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大部分经济区域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但没有促进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创新效率;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各经济区域的市场转化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易杏花  程亚男  
基于创新价值链,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为中介变量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转化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在研发阶段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结构所起到的中介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研发阶段的遮掩效应更大;而分权会降低财政支出效率,对双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作者] 李宇雨  黄波  傅博  
改进的两阶段DEA模型提出借鉴超效率BCC模型的处理方法,取消了决策单元效率值不大于1的约束,将有效DMU从效率前沿面分离出去,从而解决了传统两阶段DEA效率评价模型无法对有效DMU排序的问题。此外,改进的两阶段DEA模型考虑了中间产出的"双重角色"和规模效应对研发创新效率评价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参考价值。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对30个省份研发创新效率的分析与区域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华东地区研发创新效率水平最高,中南、华北的综合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均高,西南、西北地区综合效率水平高,但科技研发效率或经济转化效率低,东北地区研发创新效率最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个阶段,考虑初始创新投入在两阶段分配、非研发投入及新产品开发费用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构建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并测度了2013~2015创新年度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与两阶段效率。结果表明:大多数区域高技术产业初始创新投入对研发产出和经济产出均有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与两阶段效率都较低,且各区域创新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技术研发效率水平高于整体效率水平,而经济转化效率水平低于整体效率水平。最后,依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两阶段效率及其在整体效率中的权重对各区域进行重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单边突破式、双向协调式等多条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薛桥  董茂峰  
本文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科技转化阶段和效益转化阶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中部六省2007-2014年区域创新现况。结果表明:与全国相比,中部六省创新活动处于落后水平,而且创新活动两阶段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勇倩  陈劲  
本文利用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法和面板DEA-Tobit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风险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产学研合作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分地区看,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和产学研合作的中介作用仅在东、西部地区显著,且边际效用呈东、中、西部递增趋势;创新主体的不均衡发展以及政府的过度参与阻碍了中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从风险投资的参与中受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薛桥  董茂峰  
本文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科技转化阶段和效益转化阶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中部六省2007-2014年区域创新现况。结果表明:与全国相比,中部六省创新活动处于落后水平,而且创新活动两阶段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白阳瑞  胡海青  
探索信息技术投资对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对于实现信息技术的经济价值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区域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阶段和市场转化阶段,基于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中国2012-2020年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实证检验空间效应视角下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技术研发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市场转化阶段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态势;两阶段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呈正U型关系,与市场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呈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技术研发阶段、市场转化阶段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此,应提高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质量,重视基础研究并努力扩大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避免产业趋同与资源浪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兆林  
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SFA方法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2年的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发现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都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和市场化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出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两阶段创新效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支出的效果较小,知识产权保护在研发阶段效果明显;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转化效率有更大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有利于两阶段创新效率提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应该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政府建立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阶段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金融集聚推动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二是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集聚能够通过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两种途径促进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且创新资金投入为“优势路径”;三是拓展性研究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金融集聚的“极化效应”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促进近邻地区技术研发创新;但在成果转化阶段,金融集聚已经跨越了“极化效应”,在金融中心成熟后金融资源达到了有效的溢出,反哺临近地区创新的“涓流效应”开始体现。文章的研究明确了金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关系,对中国正在推进的金融中心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阶段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金融集聚推动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二是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集聚能够通过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两种途径促进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且创新资金投入为“优势路径”;三是拓展性研究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金融集聚的“极化效应”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促进近邻地区技术研发创新;但在成果转化阶段,金融集聚已经跨越了“极化效应”,在金融中心成熟后金融资源达到了有效的溢出,反哺临近地区创新的“涓流效应”开始体现。文章的研究明确了金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关系,对中国正在推进的金融中心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莹文  王美强  陈银银  耿建国  
从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视角出发,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和自由中间产出的两阶段DEA模型,综合考虑高技术产业潜在科研能力和经济效益,对中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了技术开发阶段的产出对系统整体和子阶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且整体效率值不高,技术开发水平远大于经济转化水平;从区域来看,中部地区的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均值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但区域内各省市的差异性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对大部分地区而言,进入经济转化阶段的中间产出越多,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越低,提高各地区经济转化能力已经成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丽  陈忠卫  肖仁桥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理论,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2009年安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了2005—2009年安徽省五大高技术行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的行业差异,给出了4种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利用模式。研究表明:与其他样本省市相比,2005—2009年期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的年均值较高,虽然2008—2009年的整体效率值偏低,但较高的两阶段关联强度提升了其整体效率的年均值;安徽省的高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