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30)
- 2023(20446)
- 2022(17508)
- 2021(16415)
- 2020(14001)
- 2019(32231)
- 2018(31875)
- 2017(60469)
- 2016(32995)
- 2015(37449)
- 2014(36805)
- 2013(36416)
- 2012(33615)
- 2011(30440)
- 2010(30274)
- 2009(27903)
- 2008(27601)
- 2007(24497)
- 2006(21070)
- 2005(18672)
- 学科
- 济(135827)
- 经济(135691)
- 管理(95997)
- 业(92790)
- 企(76882)
- 企业(76882)
- 方法(63151)
- 数学(54942)
- 数学方法(54248)
- 中国(37357)
- 农(36591)
- 财(34328)
- 业经(30485)
- 学(28428)
- 地方(26410)
- 贸(26142)
- 贸易(26127)
- 技术(25416)
- 易(25321)
- 制(24726)
- 农业(24398)
- 理论(22096)
- 务(21673)
- 财务(21587)
- 财务管理(21538)
- 银(20710)
- 和(20658)
- 银行(20647)
- 企业财务(20400)
- 融(19976)
- 机构
- 大学(468896)
- 学院(466622)
- 济(191769)
- 经济(187824)
- 管理(184138)
- 理学(159580)
- 研究(157950)
- 理学院(157842)
- 管理学(154991)
- 管理学院(154154)
- 中国(118614)
- 京(100120)
- 科学(97452)
- 财(85894)
- 所(79224)
- 农(76153)
- 研究所(72289)
- 中心(72265)
- 业大(69860)
- 财经(69255)
- 江(67798)
- 北京(63632)
- 经(63051)
- 范(60794)
- 师范(60192)
- 农业(59784)
- 经济学(58330)
- 院(57363)
- 州(54832)
- 经济学院(52703)
- 基金
- 项目(318107)
- 科学(250399)
- 研究(231400)
- 基金(231196)
- 家(201959)
- 国家(200333)
- 科学基金(172123)
- 社会(146107)
- 社会科(138553)
- 社会科学(138514)
- 省(123625)
- 基金项目(121797)
- 自然(112035)
- 自然科(109508)
- 自然科学(109478)
- 自然科学基金(107538)
- 教育(106776)
- 划(104206)
- 资助(96020)
- 编号(93600)
- 成果(75702)
- 重点(71337)
- 部(70398)
- 创(67948)
- 发(67819)
- 课题(64684)
- 创新(63106)
- 科研(60863)
- 国家社会(60528)
- 教育部(60336)
- 期刊
- 济(203994)
- 经济(203994)
- 研究(134824)
- 中国(89902)
- 学报(74200)
- 科学(68266)
- 农(68174)
- 管理(67274)
- 财(65859)
- 大学(56266)
- 学学(52697)
- 教育(52118)
- 农业(47373)
- 技术(43206)
- 融(38615)
- 金融(38615)
- 经济研究(33796)
- 财经(33516)
- 业经(33053)
- 经(28792)
- 问题(26527)
- 业(26334)
- 图书(24765)
- 技术经济(24282)
- 科技(23192)
- 统计(23097)
- 贸(22181)
- 版(21765)
- 理论(21627)
- 策(21319)
共检索到68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向阳 童馨乐 李霓
文章在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使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21.03%,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技术效率的小幅改善;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6.05%,关键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水平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技术效率的改善。为持续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加快产业发展,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兆林
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SFA方法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2年的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发现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都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和市场化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出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两阶段创新效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支出的效果较小,知识产权保护在研发阶段效果明显;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转化效率有更大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有利于两阶段创新效率提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应该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政府建立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市场化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继忠 黎明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继忠 黎明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玉桢 杨铭
基于200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整体上呈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企业规模、政府支持水平、区域发展程度对技术研发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而对成果转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莹文 王美强 陈银银 耿建国
从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视角出发,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和自由中间产出的两阶段DEA模型,综合考虑高技术产业潜在科研能力和经济效益,对中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了技术开发阶段的产出对系统整体和子阶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且整体效率值不高,技术开发水平远大于经济转化水平;从区域来看,中部地区的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均值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但区域内各省市的差异性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对大部分地区而言,进入经济转化阶段的中间产出越多,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越低,提高各地区经济转化能力已经成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平
文章以2003-2014年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创新投入—产出评价指标,构建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效率及其结构变动。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的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但不同行业创新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此需要根据行业差异制定不同的创新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李丹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丽 陈忠卫 肖仁桥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理论,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2009年安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了2005—2009年安徽省五大高技术行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的行业差异,给出了4种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利用模式。研究表明:与其他样本省市相比,2005—2009年期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的年均值较高,虽然2008—2009年的整体效率值偏低,但较高的两阶段关联强度提升了其整体效率的年均值;安徽省的高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泳泽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两个阶段中技术创新的平均效率都较低,且有持续恶化趋势,这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创新两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从价值链视角看,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市场化程度、企业规模、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阶段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金融集聚推动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二是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集聚能够通过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两种途径促进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且创新资金投入为“优势路径”;三是拓展性研究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金融集聚的“极化效应”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促进近邻地区技术研发创新;但在成果转化阶段,金融集聚已经跨越了“极化效应”,在金融中心成熟后金融资源达到了有效的溢出,反哺临近地区创新的“涓流效应”开始体现。文章的研究明确了金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关系,对中国正在推进的金融中心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阶段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金融集聚推动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二是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集聚能够通过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两种途径促进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且创新资金投入为“优势路径”;三是拓展性研究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金融集聚的“极化效应”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促进近邻地区技术研发创新;但在成果转化阶段,金融集聚已经跨越了“极化效应”,在金融中心成熟后金融资源达到了有效的溢出,反哺临近地区创新的“涓流效应”开始体现。文章的研究明确了金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关系,对中国正在推进的金融中心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赖红波 施浩
以技术存量水平为门槛变量,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方程进行分解,发现区域间技术产出弹性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将29个地区分组建立前沿面,测度知识生产和成果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并研究创新效率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①先发地区凭借较高的技术产出弹性,获得远超其它地区的高速增长;②产品生产中的创新效率,即成果转化率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③知识生产中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显著扩大产业竞争力上升幅度,但知识生产中技术效率提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会忠 曹正旭 张仁杰
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结合点。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分别测算2008—2018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均表现为先降低后缓慢上升的演变趋势,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是阻碍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2)绿色创新效率区域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且发展模式存在空间异质性,高研发-高转化省份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存在不同阶段创新短板。(3)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科技研发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强于成果转化效率。(4)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和邻近地区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科技研发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政府科技支出促进本地创新效率提升,未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维站 李春艳 石晓冬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性,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别对研发阶段和转化阶段的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高技术的12个细分行业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转化阶段,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都是纯技术效率,但纯技术效率却一直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各细分行业应根据自身的模式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数字经济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发展与创新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政府干预、企业自主研发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
制度环境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2000~2012年)的实证研究
筹资来源、金融支持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及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