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1)
- 2023(16738)
- 2022(14509)
- 2021(13722)
- 2020(11561)
- 2019(26760)
- 2018(26525)
- 2017(51750)
- 2016(28026)
- 2015(31681)
- 2014(31497)
- 2013(30770)
- 2012(27838)
- 2011(24937)
- 2010(25068)
- 2009(23168)
- 2008(22427)
- 2007(19612)
- 2006(16942)
- 2005(14925)
- 学科
- 济(107298)
- 经济(107145)
- 管理(85513)
- 业(81517)
- 企(68463)
- 企业(68463)
- 方法(52892)
- 数学(46268)
- 数学方法(45482)
- 财(31241)
- 中国(29079)
- 农(28059)
- 业经(24538)
- 制(24523)
- 学(22169)
- 务(20169)
- 财务(20079)
- 财务管理(20033)
- 理论(19795)
- 地方(19644)
- 企业财务(18989)
- 贸(18585)
- 贸易(18574)
- 农业(18355)
- 银(18341)
- 银行(18297)
- 易(17986)
- 技术(17524)
- 行(17284)
- 和(17044)
- 机构
- 大学(392240)
- 学院(390686)
- 管理(157437)
- 济(153412)
- 经济(150022)
- 理学(136708)
- 理学院(135239)
- 管理学(132466)
- 管理学院(131751)
- 研究(123979)
- 中国(95119)
- 京(82456)
- 科学(76627)
- 财(74579)
- 所(60832)
- 农(59842)
- 财经(59358)
- 业大(57888)
- 中心(57400)
- 江(56788)
- 研究所(55297)
- 经(54008)
- 北京(51610)
- 范(49885)
- 师范(49377)
- 农业(46768)
- 经济学(46402)
- 州(45801)
- 院(45461)
- 财经大学(44491)
- 基金
- 项目(270286)
- 科学(213444)
- 基金(197269)
- 研究(197212)
- 家(171185)
- 国家(169809)
- 科学基金(147400)
- 社会(123793)
- 社会科(117290)
- 社会科学(117260)
- 省(105470)
- 基金项目(104203)
- 自然(97243)
- 自然科(95034)
- 自然科学(95013)
- 自然科学基金(93266)
- 教育(92229)
- 划(88614)
- 资助(82221)
- 编号(80728)
- 成果(64816)
- 重点(60114)
- 部(59820)
- 创(56447)
- 发(55910)
- 课题(55212)
- 创新(52651)
- 科研(51945)
- 教育部(51836)
- 制(51450)
- 期刊
- 济(162579)
- 经济(162579)
- 研究(114318)
- 中国(74115)
- 学报(60303)
- 财(58395)
- 管理(58227)
- 科学(55582)
- 农(53537)
- 大学(46871)
- 学学(44238)
- 教育(44179)
- 农业(36694)
- 技术(35966)
- 融(35650)
- 金融(35650)
- 财经(28880)
- 业经(26491)
- 经济研究(25739)
- 经(24537)
- 问题(20804)
- 业(18837)
- 理论(18835)
- 技术经济(18712)
- 科技(18347)
- 图书(18315)
- 版(18205)
- 统计(17971)
- 实践(17221)
- 践(17221)
共检索到563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铁宁 李曦 李玉琳 张琚亮
现有文献大多侧重于劳动经济学视角,针对失业保险道德风险的间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未针对现实的失业保险道德风险问题深入研究。论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失业参保职工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失业保险的最新政策,针对企业参保职工失业过程中,在资格审查和待遇发放两个阶段,自愿失业、延缓就业和隐性就业三种最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行为,构建了失业参保职工两阶段多任务激励模型,并借助Matlab2017b仿真展示了主要影响因素与最优激励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提出了若干对防范失业保险道德风险研究结论和有益的实践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觉波 王静 徐明东
在简化的Lucas-Prescott(1974)的模型基础上,本文说明了失业保险中失业保险金对搜寻努力存在着负效用,并分别就无失业保险、完全失业保险、不完全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过低等四种情况,分析了道德风险的产生机制以及克服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针对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失业期内单调下降的失业保险金支付方法,征收失业保险税或奖励再就业,对失业工人的搜寻努力进行监督和惩罚,执行劳动福利计划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少刚 张巍
本文考虑审核机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针对离散情形和连续情形,我们假设存在一种审核机制,即委托人能通过审核手段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努力,并对偷懒者进行惩罚,或者更为准确地确定其努力程度,以激励其努力并给予补偿。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惩戒机制,后者看作一种确认机制,两者都能够有效率地降低不确定信息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审核机制 道德风险 不对称信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建山
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利润导向与成长能力导向目标的特征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基于Holmstrom和Milgrom(1991)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上市公司利润导向与成长能力导向目标的激励机制模型,并探讨了代理人在两个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对委托代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对两个目标的激励因子均为零,即采取固定工资报酬形式,代理人在两个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受其行为的自影响系数和交互影响系数的影响。(2)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对两个目标的激励因子不仅受代理人行为的自影响系数和交互影响系数的影响,而且还与两个目标的可衡量程度有关,此时代理人在两个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庆田
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托型多层委托代理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对其投资管理人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在基金运营管理中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的协调工作归结为保值和增值两个主要任务,构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对模型求解,探讨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在基金财产的保值和增值两个维度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替代下的激励优化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西桂权 付宏 类淑霞
为解决多任务多阶段众包创新委托代理的激励问题,使接包方更努力完成任务,文章基于现代经济学公平偏好理论,建立了考虑任务参与者公平偏好的双任务两阶段委托代理模型。借助模型分析了众包创新过程中公平偏好程度与接包方的努力程度、产出分享比例及众包创新绩效等的关系。结果显示,对称信息情况下公平偏好程度对众包创新的两个阶段产出效益无影响。非对称信息情况下随着公平偏好强度增大,发包方收益和接包方努力水平也在提高,而固定收入、产出分享系数在减小。通过模型仿真也发现公平偏好程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过于频繁地采取相同的激励措施会降低激励效果。
关键词:
众包创新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西桂权 付宏 类淑霞
为解决多任务多阶段众包创新委托代理的激励问题,使接包方更努力完成任务,文章基于现代经济学公平偏好理论,建立了考虑任务参与者公平偏好的双任务两阶段委托代理模型。借助模型分析了众包创新过程中公平偏好程度与接包方的努力程度、产出分享比例及众包创新绩效等的关系。结果显示,对称信息情况下公平偏好程度对众包创新的两个阶段产出效益无影响。非对称信息情况下随着公平偏好强度增大,发包方收益和接包方努力水平也在提高,而固定收入、产出分享系数在减小。通过模型仿真也发现公平偏好程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过于频繁地采取相同的激励措施会降低激励效果。
关键词:
众包创新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华
政府在激励和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机制设计时,应该兼顾企业经济效益产出和生态环境效益的产出。文章应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最优激励契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多任务下努力的激励成本之间相互独立,那么政府对企业各个任务的最优补贴因子也是相互独立的;如果多任务下努力的激励成本是相互依存的,在任务是可替代的情况下,激励契约的激励效果会被弱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多任务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崇 谢中东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借助委托-代理模型,针对经营者的业务和人员的两种管理活动,研究在知识经济社会,人员管理重要性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所有者最优激励机制设计和优化的问题。表明:随着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上升,经营者业务管理相对有效的企业,激励强度将下降,总确定性等价将减小;而经营者人员管理相对有效的企业,激励强度将上升,总确定性等价将增加。同时对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做出了一种解释。
关键词:
经营者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管理协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红 施国洪 贡文伟
研究在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应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从制造商的视角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由风险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双边道德风险下最优的报酬契约,借助模型分析得出:在双边道德风险下,双方的努力水平总是低于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努力水平。同时,在双边道德风险的契约设计中,制造商通过对收益分享系数的设计,可以降低双边道德风险,激励双方合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荣
考虑一个由制造商与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通过广告投入拉动产品销售,分销商通过促销活动推动产品销售。如果用一个制造商和两个分销商构成的供应链模型,来研究供应链中的博弈关系、激励机制和道德风险问题。只有给出两分销商的Nash均衡结果以及制造商与两分销商间的Nash均衡结果,才能解决供应链中的激励机制的设计。然后通过支付函数的全微分,来揭示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从而证明供应链内部存在囚徒困境现象。
关键词:
供应链 转移价格 Nash均衡 道德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源 喻迎 陈宏民
在“数据二十条”确定的“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下,如何有效地激励企业投入开发数据产品,提高其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积极性,成了各级政府以及数据交易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传统的道德风险理论拓展到了数据交易所的双边市场环境中,分析了交易所的最优激励措施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在双边市场的环境下,由于买家也能从数据产品的开发中获益,交易所可能会将数据产品开发商的努力成本转嫁到买家的会员费上;(2)交易所在确定激励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开发商和买家之间所形成的网络效应,边际网络效应的增强将提升各市场主体的福利水平;(3)随着补贴额度的提高,产品补贴会比登记挂牌补贴带来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提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传统的激励理论和双边市场理论的分析框架,为数据交易所激励企业开发数据产品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志方 陈通
笔者针对我国农业标准化推广程度较低的现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核心成员为激励对象,分析在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双重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表明,核心成员在标准化推广监督任务上的努力水平受其风险偏好、风险规避程度、标准化推广监督任务风险程度与绩效系数、地方政府的激励系数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理论研究的结论,笔者还结合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标准化推广实践,进一步印证了该理论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辛玉红 李小莉
基于供应链金融,结合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线性激励。比较分析了不同信息状况下,各影响因素对激励强度、制造商期望收益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信息条件下,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正常运行应达到的最优努力水平。研究发现:当信息对称时,通过设计合理的线性激励合同,制造商可以使供应商实现最优努力水平。当信息不对称时,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与供应商的努力投入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供应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激励份额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卫平 姚红光 高志军
在分析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运作特点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多物流任务合作的LSSC动态激励模型,对具体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动态合作中的隐性声誉效应对于LSSC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多任务关联性对于具体物流任务选择和激励效能具有显著影响,在任务关联特性和不同物流任务系统产出差异的共同影响下,物流服务集成商的激励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物流服务提供商抗风险程度及其能力预期对于激励强度具有一定影响。文章还根据激励机制特点对LSSC运作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物流服务 物流管理 客户价值 供应链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