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22)
2023(20456)
2022(17275)
2021(16310)
2020(13804)
2019(31678)
2018(31245)
2017(59746)
2016(32367)
2015(36246)
2014(35742)
2013(35353)
2012(32229)
2011(28877)
2010(28802)
2009(26726)
2008(26461)
2007(23162)
2006(20095)
2005(18147)
作者
(92079)
(76963)
(76234)
(72814)
(48999)
(36589)
(34783)
(30066)
(29186)
(27440)
(26127)
(25970)
(24540)
(24326)
(23822)
(23609)
(22901)
(22487)
(22098)
(21950)
(19019)
(18800)
(18680)
(17541)
(17171)
(17154)
(17055)
(16797)
(15476)
(15182)
学科
(132908)
经济(132762)
(108739)
管理(101495)
(94133)
企业(94133)
方法(63121)
数学(52843)
数学方法(52026)
(38083)
(38076)
中国(36648)
业经(35575)
(26549)
财务(26464)
财务管理(26420)
(26414)
农业(26127)
(25514)
企业财务(25062)
(24833)
贸易(24818)
理论(24237)
(24112)
技术(23277)
地方(22737)
(22376)
(21448)
银行(21407)
(20386)
机构
学院(457351)
大学(456513)
(187564)
经济(183862)
管理(183122)
理学(158065)
理学院(156399)
管理学(153453)
管理学院(152613)
研究(150963)
中国(119349)
(97435)
科学(92964)
(87164)
(76062)
(75440)
财经(69887)
中心(69103)
研究所(68717)
业大(67923)
(66553)
(63842)
北京(61608)
农业(59647)
经济学(56891)
(56608)
师范(56033)
(54915)
(53675)
财经大学(52124)
基金
项目(310217)
科学(245169)
基金(227582)
研究(224784)
(198931)
国家(197291)
科学基金(170545)
社会(142877)
社会科(135465)
社会科学(135431)
(119405)
基金项目(119188)
自然(111957)
自然科(109488)
自然科学(109461)
自然科学基金(107508)
教育(103184)
(100563)
资助(95172)
编号(90373)
成果(72237)
重点(68959)
(68577)
(65586)
(65253)
课题(61506)
创新(60859)
科研(59617)
国家社会(59605)
教育部(58956)
期刊
(202408)
经济(202408)
研究(134372)
中国(86442)
学报(71126)
管理(70800)
(69249)
(68804)
科学(66830)
大学(54809)
学学(51796)
农业(48059)
教育(46346)
(42432)
金融(42432)
技术(42040)
财经(34322)
业经(33454)
经济研究(33056)
(29541)
(28040)
问题(25963)
技术经济(24079)
统计(22667)
(21375)
图书(21258)
科技(21167)
(21093)
现代(20936)
理论(20730)
共检索到673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灿  
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产生了显著的生产外部性,能有效推动非保险部门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将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总量的增长。基于两部门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表明,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会显著影响非保险部门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测算,对非保险部门每增加1%的保险要素投入,会带来国民经济增长0.1142%的保险生产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陈文翔  
通过选择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通过估算莫兰指数I,进而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在省域空间内的集聚度和生产性服务业内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各项变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在空间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而金融业受危机影响作用略为减弱,房地产业则作用最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琤  邹来电  
改革开放以来,为探讨各省人民幸福差异对人们购买保险欲望的影响,本文构建一个涵盖30个省从2000年到2012年宏观经济面板数据,以各省幸福指数作为各省幸福感的替代指标,将保险需求分为人寿保险需求与财产保险需求,分别对幸福与人均寿险、幸福与人均财险进行回归。同时为了避免回归中内生性问题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引入了各省日照天数作为幸福的内生变量工具,进行回归。实证结果仍表明,提高居民幸福感,对于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为保险行业从事者进行相关保险营销活动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为华  王龙  李伟  
本文利用1996-2010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有关海洋经济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测度沿海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对上述三个指数进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FP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技术进步指数的空间效应更为明显;区域开放程度、教育等相关因素对TFP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产生正向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受政策影响显著,为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涛  郑挺国  佟连军  赵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环境经济学界的许多研究不断证实或充实这一结论。本文基于环境一收入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假设,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2004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六类环境指标与人均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均粉尘排放量、人均SO_2排放量和人均烟尘排放量三种指标随人均收入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而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人均废气排放量随收入变化呈现单调上升的一次曲线;各类环境污染指标随收入变化的转折点出现位置有所差异,而我国环境污染指标随收入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飒  
运用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通货膨胀对八个主要部门产出份额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稳健的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对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配置效应,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及餐饮业、金融业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配置效应。虽然通货膨胀对各部门产生了不同的配置效应,但由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对于部门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货膨胀并未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过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飒  
运用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通货膨胀对八个主要部门产出份额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稳健的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对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配置效应,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及餐饮业、金融业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配置效应。虽然通货膨胀对各部门产生了不同的配置效应,但由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对于部门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货膨胀并未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过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修彪  齐春宇  
该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87年到2013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对省域间人均教育水平收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间人均教育水平存在绝对收敛;且在控制了城镇化后,收敛系数β值下降,说明城镇化具有教育收敛效应;此外,教育的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省域间人均教育水平的收敛。实证结果还表明,在教育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低城镇化陷阱"现象;当城镇化率高于42.3%时,城镇化的教育增长效应边际递增;反之,边际递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展鹏  
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思想及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及各俱乐部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了"总体收敛、局部分异"的动态演变规律。从σ收敛来看,全国层面及中部地区出现了σ收敛,东部地区σ收敛的态势不明显,西部地区则趋向发散。从β绝对收敛来看,全国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表现出绝对收敛的态势,西部地区则没有表现出绝对收敛。总体来看,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对全国及三大地区的β条件收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蒲勇健  黄骞  
本文使用2003~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保险业纳入测算金融排斥指数的指标体系,采用σ收敛和空间计量β收敛两种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排斥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金融排斥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金融排斥程度较严重且差距较大;与2003年相比,2012年金融排斥指数均值仍为0.69,说明目前该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中国地区间金融排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必然影响各省金融的平衡发展,从而加大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深化商业保险服务和重点发展排斥程度较重的地区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强  吴心怡  
基于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分别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8-2013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市耦合协调度虽整体偏低,但是对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两业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更为突显。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两业互动融合,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月英  
民族地区地处西部,其保险业发展程度与非民族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人口密度等指标显示出民族地区内部的区域异质性。本文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提取地区之间的异质性信息,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密度对非寿险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化两个指标均对非寿险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人口因素的影响更大。加入民族特征后发现,与非民族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加强城镇化建设对非寿险保险深度的影响更大。因此,着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加投资对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的贡献明显,改善人口布局、提高人口密度亦对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大有裨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月英  
民族地区地处西部,其保险业发展程度与非民族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人口密度等指标显示出民族地区内部的区域异质性。本文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提取地区之间的异质性信息,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密度对非寿险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化两个指标均对非寿险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人口因素的影响更大。加入民族特征后发现,与非民族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加强城镇化建设对非寿险保险深度的影响更大。因此,着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加投资对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的贡献明显,改善人口布局、提高人口密度亦对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光明  杨航  时岩钧  
本文研究了中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际金融业效率,采用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分析了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的动态演进和空间相关性,之后基于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相关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此,对中国金融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区域差异性很大,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金融业效率最高,西部排名第二,中部地区的效率最低;核密度结果则表明,我国金融业效率曲线不仅呈现出"单峰"形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向右移动的动态演进过程;空间自相关系数研究说明,各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大多数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对空间具有依赖性,只有几个省(区、市)有空间异质特点;纳入了空间效应因素后,发现除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外,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和物价变动水平等对金融业效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规模则对金融业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武岩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讨了经济发展与保险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带动我国保险业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我国保险业将继续经历较长时期的快速成长,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也将不断提升,且比较来看,财产保险业务的成长速度要快于人身保险业务;保险业的成长在长期和短期中均不构成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保险业成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需求决定的引致型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