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16.17.23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2)
2023(14867)
2022(13092)
2021(12347)
2020(10406)
2019(24248)
2018(24065)
2017(47289)
2016(25526)
2015(28638)
2014(28460)
2013(27825)
2012(25269)
2011(22493)
2010(22455)
2009(20194)
2008(19302)
2007(16474)
2006(14022)
2005(11881)
作者
(72270)
(60389)
(59664)
(57043)
(38259)
(29020)
(27170)
(23831)
(22905)
(21293)
(20595)
(20172)
(19004)
(18991)
(18651)
(18342)
(17958)
(17876)
(17235)
(17195)
(14897)
(14758)
(14583)
(13742)
(13479)
(13226)
(13179)
(13170)
(12038)
(11906)
学科
(102063)
经济(101963)
管理(71616)
(69330)
(57473)
企业(57473)
方法(50824)
数学(45100)
数学方法(44134)
(27394)
中国(24838)
(24579)
(23833)
业经(21828)
地方(19477)
农业(18567)
理论(17654)
(16781)
贸易(16773)
(16744)
(16206)
(16181)
财务(16098)
财务管理(16066)
技术(15799)
(15715)
环境(15307)
企业财务(15223)
(13623)
(12790)
机构
大学(353794)
学院(353766)
管理(143344)
(137001)
经济(134090)
理学(125973)
理学院(124556)
管理学(121830)
管理学院(121202)
研究(114185)
中国(82731)
(74905)
科学(74083)
(59728)
(58282)
(56771)
业大(56200)
研究所(52461)
中心(52102)
(49565)
财经(49496)
北京(46482)
(46453)
师范(45953)
农业(45916)
(45222)
(42411)
经济学(41114)
(40335)
技术(38109)
基金
项目(254294)
科学(200449)
基金(185130)
研究(182156)
(162549)
国家(161273)
科学基金(139270)
社会(113240)
社会科(107330)
社会科学(107301)
(99655)
基金项目(98563)
自然(93679)
自然科(91566)
自然科学(91546)
自然科学基金(89849)
教育(84895)
(84386)
资助(77178)
编号(74339)
成果(57988)
重点(57358)
(55577)
(53668)
(52881)
课题(50725)
创新(49343)
科研(49253)
教育部(47477)
大学(47240)
期刊
(140006)
经济(140006)
研究(95640)
中国(63152)
学报(58034)
科学(54027)
(51826)
管理(50928)
(44734)
大学(43776)
学学(41411)
教育(38643)
农业(36232)
技术(32829)
业经(24113)
(23533)
金融(23533)
财经(23148)
经济研究(22731)
(19747)
(18604)
问题(18398)
图书(17926)
资源(17467)
科技(17377)
技术经济(17162)
(16602)
统计(16572)
理论(15937)
商业(15259)
共检索到48914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晓雯  张宇  高和平  王利民  
通过尝试多种数学方法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期望获得较为统一的运算结果,以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从回顾前人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问题进行研究,经实证分析发现,运用两种方法得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因素基本吻合,证明了两种方法可以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方法间的劣势,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也为这两种方法在其他领域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俊三  袁磊  张萌  
研究目的:从多尺度空间关联耦合的角度,构建一个能够动态、定量表征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理的土地利用变化多尺度驱动力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方法: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构建耦合模型主控反馈环与耦合关系模块形成耦合模型总体框架,并对该耦合模型进行实现与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该耦合模型模拟结果相对误差的均值为-0.155%,相对误差分布在[-3.91%,4.98%]区间内的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90.3%,基本达到了对三级实证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多尺度驱动机理时域行为的再现与模拟。研究结论:耦合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较为可靠,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数量结构在不同尺度间的配置与协调提供有效的预测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海龙  蒋建军  解修平  吴宏安  张丽  
选取整个西安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978年、1988年和2003年3期Landsat MSS/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以DEM及派生的坡度数据作为分类的辅助因子,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提取研究区25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结合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引起变化的根源。研究表明,25年来:建设用地面积通过侵占周边的大量农田以及砍伐林地而得到迅速扩大,扩张了1.95倍;耕地流失严重,共有69 411.61hm2被挪为它用,减少率为每年1%;园地面积有较大增加,是1978年初面积的3.4倍,有力的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国家政策法规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宏观调控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郑伟  付梅臣  丁茜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对于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绥芬河为典型案例,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时间和空间耦合角度分析边境贸易快速发展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边境贸易发展早期建设用地主要解释因素为固定资产投资,后期由于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工业生产总值占主导作用;2000年之前自然地理因子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后则是离对外贸易区距离、离边境线距离等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逐渐加强。进行边境城市绥芬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分析,既能丰富边境城市研究,也能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刘伟,包浩生  
本文以广西梧州市为例,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包括工业化与城镇化、人口增长、经济管理机制和社会行为等 4 个方面。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黑箱”理论等模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  李卫忠  张伐伐  何婧娜  
【目的】分析陕西省佛坪县长角坝乡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力,为该乡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陕西省佛坪县长角坝乡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利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分析长角坝乡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长角坝乡未成林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幅度最大,每年以12.290%的速率迅速增长;有林地的土地变化强度最大,年增加0.9800%;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02.387和203.891;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大于0。【结论】长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位欣  刘耀林  姚鹏  
研究目的:解决目前驱动力分析中多元统计方法存在的多义性和局限性。研究方法:采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传统的遗传算法中引人Metropolis接受准则,并以PRESS值的大小作为判断变量组合优劣性的指标。研究结果: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所计算的PRESS值最小,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最大。研究结论: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搜索出的变量组合具有更完备的目标变量表达性,是一种较实用的变量筛选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魏心雨   王雁杰   孙梦媛   王智芳   周凯  
河南省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和碳排放基数较大等诸多问题,这给双碳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量时空格局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费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方法和ArcGIS技术,本研究量化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分布,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河南省主要的碳源,林地则是主要的碳汇,碳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总体上,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367×10~7 t增长到2010年的7.337×10~7 t,增长率为118%;而在2010—2020年下降了5.247×10~6 t,下降率为7%。空间上,不同市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碳排放量水平差异,部分市域存在碳收支不平衡,且碳排放量远超碳吸收量。此外,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占比对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建设用地q值增长幅度最大,而人口规模q值在2020年最高。通过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以及碳排放格局的驱动力,对推动河南省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程轩  徐颂军  巫细波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空间差异对于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性和结构性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地统计学原理,运用遥感、GIS和变异函数等方法研究了佛山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时空分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佛山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从1991年到2005年,佛山市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总体上呈多样化不断增长的态势,土地利用驱动力的程度和强度加大;空间分布由中心区向北和向西呈现连片式扩展,向南呈现跳跃式延伸;土地利用变化受自然因素驱动程度下降,受人类活动驱动程度增强,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构性降低,随机性增大,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1991年到2003年,以人类活动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主导性由单一方向转变为互相垂直的双方向;2003年到2005年,佛山市土地利用驱动力分异呈现出多极主导的集聚式、组团式分布格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顾蕾  吴春骏  王鑫  
以浙江省临安市为研究区,利用1991年、1998年和2007年3期遥感获取资料和地形图,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动态度以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变化进行探讨分析,并结合自然、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临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为耕地锐减,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林地小幅减少,水域略增。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程度差异较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静雯  王红旗  张欣  张亚夫  
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为研究区,基于ArcGIS 9.2和ENVI 4.8平台,以2000年、2004年和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提取NDVI、MNDWI和森林郁闭度来建立决策树并执行分类;然后对分类结果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变化分析;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可适用于该类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且分类精度较高;研究区地物类型有显著的变化,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林地和居民地面积的大幅增长,疏林地和草地的大面积丧失;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人口和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是促进该区土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浮  陈刚  包浩生  彭补拙  
利用多期遥感影像 ,对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再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 ,分析马山区11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 :1988~1998年之间农业景观为主的农田、林地显著减少 ,城镇沿公路迅速向外扩张 ,旅游度假区沿湖岸不断扩大且呈集中化趋势。这一变化趋势的驱动力是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外资大量涌入、城镇人口增长和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宏伟  任志远  谢红霞  
在GIS,Excel,SPSS11.0的支持下,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对衡阳市1994~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衡阳市近七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衡阳市1994~2001年耕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减少,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变动的总体方向是: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耕地向园地、水域转化,未利用地向林地转化。(2)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时间上1997年前土地利用变化显著,1997年后变化较小;空间上以祁东县和衡阳市区变化较大,衡南县、南岳区变化较小。(3)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是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星  欧名豪  
基于扬州市1996-2004各年份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8年中土地变化的特点及主要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①8年来全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表现出耕地、园地的面积大幅下降,建设用地的面积普遍增长;②选择11项指标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影响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人口和经济的增长;③运用Eviews 3.1软件对土地利用变化中经济因素的驱动作用做回归分析得出:全市GDP每增长1亿元,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约15.36 hm2,减少耕地约17.53 hm2;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需要减少耕地面积389.3 hm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峰  欧名豪  
利用江苏省1996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耕地、牧草地明显减少,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用地结构不断趋于均质化;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用地效率明显提高。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旅游总收入作为LUCC变化的旅游驱动因子,借助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江苏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旅游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因子,以更好促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