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7)
- 2023(13098)
- 2022(11676)
- 2021(11049)
- 2020(9266)
- 2019(21574)
- 2018(21247)
- 2017(41206)
- 2016(22381)
- 2015(25009)
- 2014(24723)
- 2013(24259)
- 2012(21964)
- 2011(19648)
- 2010(19132)
- 2009(17140)
- 2008(16330)
- 2007(13750)
- 2006(11492)
- 2005(9554)
- 学科
- 济(85364)
- 经济(85267)
- 管理(64766)
- 业(61140)
- 企(51954)
- 企业(51954)
- 方法(44551)
- 数学(38844)
- 数学方法(38286)
- 农(22654)
- 财(21570)
- 学(20111)
- 中国(19842)
- 业经(19155)
- 地方(16050)
- 农业(15223)
- 理论(14951)
- 贸(14652)
- 贸易(14645)
- 务(14529)
- 财务(14459)
- 财务管理(14429)
- 易(14123)
- 和(14102)
- 技术(14100)
- 企业财务(13694)
- 制(13500)
- 环境(13340)
- 划(12304)
- 银(10880)
- 机构
- 大学(310416)
- 学院(308107)
- 管理(127267)
- 济(117130)
- 经济(114652)
- 理学(112474)
- 理学院(111295)
- 管理学(109122)
- 管理学院(108581)
- 研究(98168)
- 中国(69597)
- 京(64359)
- 科学(64339)
- 农(52721)
- 财(51301)
- 业大(50773)
- 所(48440)
- 研究所(45006)
- 中心(44834)
- 财经(42925)
- 江(42233)
- 农业(41541)
- 范(39718)
- 北京(39586)
- 经(39330)
- 师范(39251)
- 院(36469)
- 州(34596)
- 经济学(34550)
- 技术(32805)
- 基金
- 项目(227128)
- 科学(178249)
- 基金(165632)
- 研究(161282)
- 家(145909)
- 国家(144765)
- 科学基金(124726)
- 社会(100525)
- 社会科(95194)
- 社会科学(95168)
- 基金项目(88980)
- 省(88859)
- 自然(84346)
- 自然科(82449)
- 自然科学(82426)
- 自然科学基金(80925)
- 划(75175)
- 教育(74653)
- 资助(68249)
- 编号(65147)
- 成果(50860)
- 重点(50469)
- 部(49697)
- 创(47396)
- 发(47047)
- 科研(44385)
- 创新(44201)
- 课题(43882)
- 教育部(42413)
- 大学(42280)
- 期刊
- 济(117140)
- 经济(117140)
- 研究(82177)
- 学报(53975)
- 中国(50155)
- 科学(48246)
- 农(46550)
- 管理(44798)
- 大学(40640)
- 学学(38551)
- 财(38226)
- 农业(32487)
- 教育(31681)
- 技术(27046)
- 业经(20418)
- 财经(19994)
- 融(19711)
- 金融(19711)
- 经济研究(18423)
- 经(16958)
- 业(16438)
- 科技(16122)
- 图书(15992)
- 问题(15485)
- 版(15061)
- 理论(14647)
- 技术经济(14443)
- 业大(14418)
- 实践(13626)
- 践(13626)
共检索到41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耘 颜静 马贵梅
文章将组织公民行为(OCB)的动机区分为理性利己和社会利他,以他人取向不同水平和回报的不同情境为切入点,运用情感事件理论和他人取向理论,结合问卷与实验心理学方法,对基于两种不同动机的OCB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回报期望,他人取向低的员工更有可能基于理性利己的动机而产生高水平OCB;当不存在回报或存在回报责任时,他人取向高的个体更有可能基于社会利他的动机产生高水平OCB。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永军 廖建桥 赵君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践总结,发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有"心甘情愿"和"被迫无奈"两种;文章在比较这两类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潜在影响之后,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动机 心甘情愿 被迫无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光 张雪 李志刚 田也壮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以虚拟社区感知为中介变量、社区参与动机为调节变量的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模型,通过对虚拟社区人人网、QQ群、新浪微博中416名样本成员的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及认知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作用。虚拟社区感知对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具性动机负向调节虚拟社区感知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社区强化动机正向调节虚拟社区感知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工具性动机和社区强化动机通过虚拟社区感知对社会资本与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芦慧 阮浩
学术界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日益深入,这说明组织公民行为是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但研究中凸显的问题也应值得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现状出发,对于完善我国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 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燕萍 涂乙冬
长期以来研究者分别以志愿主义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构建组织公民行为的伦理基础,本文整合了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97份配对问卷检验了整合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个人—组织匹配和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提升作用,员工做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应该是多样的,兼具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价值取向;(2)组织认同和对领导的满意度分别在个人—组织匹配、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公民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领导—部属交换通过对领导的满意度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要远远大于个人—组织匹配通过组织认同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苗仁涛 孙健敏 刘军
本文采用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组织支持感与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即组织支持与公平感是否会通过员工工作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公平感均对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情感承诺对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分别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工作满意度仅对互动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其余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工作满意度仅对组织支持感、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分别与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陈俊 肖蓉
组织支持如何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一直被理论界所关注。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发现,组织支持是通过员工义务感、社会情绪需求、努力-酬赏期望和员工信任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组织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知,促使员工自发地展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 组织支持 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李京文
组织支持感用于表示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和关注他们的幸福感的感受,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角色之外的有益于组织的利他行为,有助于员工的团队合作,发掘每个人的工作潜能,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管理效率。研究表明,员工越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就越多地表现公民行为。通过提升组织支持感可以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上级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支持感而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如果管理者希望员工表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就应对员工提供更多的组织支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詹晓青 陈俊
引入感知义务作为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交换意识作为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的调节变量,验证组织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的假设。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组织支持通过感知义务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交换意识在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宗文 李晏墅 陈涛
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角色之外的自主性的利他行为,是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已有研究表明,员工越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就越多的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作为回报。完整地、清晰地揭示出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中的作用机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从关系取向的角度分析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机理关系,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关注关系背后的心理机制,借鉴组织层次和动态传递的视角构建一个三维组织层次模型。本研究在机理分析和模型构建过程中揭示了,组织支持是通过人的心理感知作用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支持行为沿着组织层次传递产生各层次的组织公民行为不仅会拓宽组织支持的行为维度,即自上而下投射出三维支持行为,而且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辉 夏婷
在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推进组织创新以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探究组织公民行为如何通过知识共享影响组织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将有助于促进企业组织创新进而提高其竞争力。本文首先根据研究需要界定了组织公民行为、知识共享和组织创新的研究层次;其次基于研究层次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作用以及知识共享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最后,构建了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之间的跨层次模型。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创新 知识共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日光 李胜兰
员工实施组织公民行为既可能是好士兵的真心表现,也可能是好演员的虚伪行为。通过对302名企业员工及同事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亲社会动机与印象管理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亲社会动机对指向同事的组织公民行为和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印象管理动机仅对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印象管理动机在亲社会动机与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当员工有较高的印象管理动机时,亲社会动机与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更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泉 林志扬
本文首先回顾了组织公民行为(OCB,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在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进展情况,分别从OCB的本质与维度、OCB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和OCB与其结果变量的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目前的研究进行评析,并与国外OCB研究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国内目前OCB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研究进展 问题 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长江 邓诗懿
组织公民行为是近年来组织行为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在剖析组织公民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组织公民行为可以被视为社会困境情境下组织成员的合作决策,而不是背叛决策。依据社会困境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社会动机、社会结构因素以及任务结构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然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社会困境 社会互依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海涛 胡保玲
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充分激发经理人的工作潜力,同时尽可能抑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使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促进企业绩效全面提升。本文从组织公民行为的视角对经理人激励进行了研究,并对企业采取的经理人激励措施与组织公民行为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理人激励存在不足,需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物质激励仍然是激励经理人的一种重要措施,但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适当使用;发展机会激励是促使经理人产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措施,企业应给经理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性投入。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经理人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