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4)
2023(14007)
2022(11972)
2021(10996)
2020(9302)
2019(21603)
2018(21483)
2017(41356)
2016(22276)
2015(25180)
2014(25268)
2013(25118)
2012(23571)
2011(21340)
2010(21302)
2009(19555)
2008(19232)
2007(17217)
2006(14864)
2005(13349)
作者
(65404)
(54907)
(54711)
(51722)
(34589)
(26349)
(25068)
(21590)
(20823)
(19602)
(18504)
(18384)
(17341)
(17143)
(17000)
(16874)
(16677)
(16353)
(15701)
(15649)
(13652)
(13597)
(13425)
(12497)
(12464)
(12278)
(12170)
(12064)
(11169)
(11009)
学科
(103725)
经济(103632)
(61305)
管理(60151)
(47259)
企业(47259)
方法(43731)
数学(38712)
数学方法(38253)
(29631)
中国(27878)
地方(27775)
业经(23013)
(22676)
农业(20376)
(19141)
(18261)
贸易(18250)
(17606)
(16834)
地方经济(15604)
环境(15560)
技术(15422)
(14969)
银行(14930)
(14843)
金融(14838)
(14749)
(14341)
产业(14041)
机构
学院(321507)
大学(318774)
(136175)
经济(133478)
管理(123789)
研究(110584)
理学(106497)
理学院(105267)
管理学(103439)
管理学院(102839)
中国(82606)
科学(68286)
(67546)
(59596)
(56605)
(56253)
中心(51611)
研究所(51104)
业大(48851)
(48674)
财经(47472)
农业(44422)
(42996)
(42597)
北京(42327)
师范(42134)
经济学(41774)
(39699)
(39174)
经济学院(37791)
基金
项目(216141)
科学(170421)
研究(157058)
基金(155974)
(135950)
国家(134807)
科学基金(115763)
社会(99741)
社会科(94678)
社会科学(94654)
(86372)
基金项目(82963)
自然(74716)
自然科(72992)
自然科学(72973)
(72289)
教育(71746)
自然科学基金(71636)
编号(63793)
资助(63588)
(51924)
成果(50802)
重点(49052)
(47400)
(45328)
课题(44121)
创新(42432)
科研(41562)
发展(41354)
国家社会(41168)
期刊
(151302)
经济(151302)
研究(91437)
中国(63301)
(52409)
学报(49438)
科学(46562)
(45970)
管理(45200)
大学(37335)
农业(35769)
学学(35341)
教育(32336)
技术(30331)
(28706)
金融(28706)
业经(26754)
经济研究(23970)
财经(23115)
问题(20572)
(19989)
(19107)
技术经济(17079)
统计(16327)
商业(15524)
(15462)
(15005)
(14921)
科技(14920)
资源(14886)
共检索到476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见  覃成林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与其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下,这些产业需要向外转移。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合理的。同时,中部地区发展这类产业,对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目前,促进东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域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减轻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转换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江林  王新龙  宋高堂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六省与东部发达省市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后危机时期我国运用科技金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了若干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文章通过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进行分析,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和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转出势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势能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虞峰  
文章通过建立灰靶-TOPSIS组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9个发达省份的工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沿海发达地区中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效率普遍提升,而京津唐工业区工业效率呈下降态势;整体上看东部发达地区工业效率整体上稳中有升,并且存在趋同现象,即不同地区工业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北京、江苏等地工业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芳英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经历了缓慢起步、探索发展、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呈现如下发展轨迹:参与主体由单元向多元化发展,组织架构由从无到有、从松散向网络化发展,活动领域由单个向区域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活动内容由零星向系列化、整合化发展,活动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实施统筹规划、本土化、人本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居照  杨文悦  李海平  张婷婷  
本文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东、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及其发展差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转移与经济收敛的关系,即产业结构转移是否会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与缩小及其影响程度如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转移对缩小东、中部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军  赵海东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欠发达地区必须正确把握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机理和效应,科学区分产业转移类型,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敏  
产业集群战略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但也不可忽视产业、企业竞争力弱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惟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才能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奇  彭月兰  
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从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技术选择、技术转移模式选择、技术转移主体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綦校海  马念  
文章首先对1978至2008年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长的索洛残差进行测算,然后根据Farrell思想,用HP滤波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并对两地经济增长的源泉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11%和60.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46%,而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89%和39.41%,大大高于全国23.54%的平均水平。说明了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涂立桥  黄小荣  陈峰  
基于高校产学研合作框架,从产学研合作规模、合作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个维度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体系。以2011-2015年中部地区的湖北、安徽、河南和湖南,发达地区的上海、广东和江苏等省市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省际间横向比较方法,比较中部地区与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结果显示,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在3个维度上均好于中部地区,湖北、江苏两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分别在中部地区和发达地区领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是中部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制约因素。由此,针对当前主要问题提出系统性改进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有闻  
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是较好的选择。当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较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要求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产业集群主要环节,采取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引导、增强园区产业集群功能、构建园区产业集群支撑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文宇  
当前,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如何在承接中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中西部地区必须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知己知彼,找准对接点;强化公仆意识,提升政府服务水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承接的有效制度安排;审慎引资,不图一时之利;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承接的载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罗新星  
培育和发展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对于中部崛起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部地区集群发展结合中部塌陷现象和自身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存在集群关联性不高、植根性不强、创新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要求,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应选择政府扶持、创新源驱动、外资带动、跨区域互动以及产业振兴与特色培育相结合等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