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3)
- 2023(12774)
- 2022(10873)
- 2021(10345)
- 2020(8869)
- 2019(20312)
- 2018(20312)
- 2017(38942)
- 2016(21014)
- 2015(23922)
- 2014(23553)
- 2013(22934)
- 2012(20376)
- 2011(18002)
- 2010(18044)
- 2009(16633)
- 2008(16473)
- 2007(14517)
- 2006(12595)
- 2005(11126)
- 学科
- 济(79730)
- 经济(79612)
- 管理(77036)
- 业(67246)
- 企(60434)
- 企业(60434)
- 方法(40653)
- 数学(35549)
- 数学方法(34894)
- 财(27935)
- 制(20970)
- 农(19467)
- 中国(19196)
- 务(18968)
- 财务(18892)
- 财务管理(18849)
- 业经(18643)
- 企业财务(17885)
- 理论(14783)
- 划(14367)
- 银(14142)
- 银行(14128)
- 体(13832)
- 技术(13498)
- 学(13470)
- 行(13216)
- 和(12657)
- 贸(12619)
- 贸易(12607)
- 策(12506)
- 机构
- 学院(285866)
- 大学(285821)
- 管理(119258)
- 济(114989)
- 经济(112478)
- 理学(102157)
- 理学院(101133)
- 管理学(99207)
- 管理学院(98615)
- 研究(85893)
- 中国(69210)
- 京(59134)
- 财(58712)
- 科学(50593)
- 财经(45516)
- 江(43574)
- 中心(42489)
- 经(41395)
- 所(40928)
- 农(40847)
- 业大(40328)
- 研究所(36737)
- 北京(36342)
- 经济学(35104)
- 财经大学(34175)
- 州(33903)
- 范(33703)
- 师范(33322)
- 院(31922)
- 农业(31773)
- 基金
- 项目(195192)
- 科学(156027)
- 基金(144284)
- 研究(142972)
- 家(124801)
- 国家(123818)
- 科学基金(108964)
- 社会(91379)
- 社会科(86751)
- 社会科学(86729)
- 省(76110)
- 基金项目(75926)
- 自然(71764)
- 自然科(70188)
- 自然科学(70174)
- 自然科学基金(68892)
- 教育(68064)
- 划(64011)
- 资助(59494)
- 编号(57726)
- 成果(45842)
- 部(44024)
- 重点(43714)
- 创(41920)
- 制(40534)
- 发(39869)
- 课题(39415)
- 创新(39136)
- 教育部(38653)
- 国家社会(38068)
- 期刊
- 济(123412)
- 经济(123412)
- 研究(79975)
- 中国(57849)
- 财(50691)
- 管理(49179)
- 学报(39954)
- 科学(38794)
- 农(35653)
- 大学(32432)
- 学学(30546)
- 教育(30482)
- 技术(28987)
- 融(27250)
- 金融(27250)
- 农业(23840)
- 财经(23055)
- 经(19734)
- 业经(19516)
- 经济研究(18874)
- 问题(15384)
- 财会(15348)
- 业(14575)
- 技术经济(14568)
- 统计(14504)
- 策(13552)
- 会计(13517)
- 理论(13512)
- 版(13267)
- 现代(12967)
共检索到421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刘英华
本文给出了基于业绩评估的高级管理层激励控制模型,其核心在于,建立企业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并以企业经营业绩为基础,给出管理层薪酬确定的业绩评估的绝对业绩评估模型与相对业绩评估模型。
关键词:
激励控制 业绩评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万艳 廖貅武
在IT外包活动中,由于发包方和接包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发包方通常又是信息弱势的一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引导接包方的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监督和控制的IT外包关系管理的委托-代理模型,该模型通过调节监督和控制费用的比例来激发接包方达到最佳的努力水平,从而使发包方在满足接包方保留效用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期望收益。
关键词:
IT外包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发包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张丽平 吴昊旻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对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强化了管理层激励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同时又弱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巧平 姚远
本文以1998年-2004年股权转让终止的公司为样本,以当年控制权转移成功的公司为配对样本,采用均值比较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股权转让终止公司的特征及管理者激励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卉 吴昊旻 谭伟荣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将管理层与股东、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置于同一框架下,考察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影响;进一步结合终极控制人性质,检验管理者权力对股权融资成本的直接负面影响及对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货币薪酬激励有助于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而管理层持股比例对股权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程度及管理者权力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而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则对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具有强化作用,且终极控制人的政府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芳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在划分两类财务重述的基础上,研究大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治理降低了公司第一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而提高了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公司的两权分离度越高,则发生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高管薪酬对公司财务重述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会显著提高财务重述的可能性,管理层行使股票期权与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正相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代国 夏常源
董事网络是同时在两家及以上公司担任职务的连锁董事形成的集合,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能够影响其治理效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的网络位置与管理层薪酬及其激励有效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董事网络中心度会显著增强管理层薪酬及其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公司控制权背景会对董事网络的治理效果产生干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远 刘倩茹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数据,研究业绩型股票期权中管理层收益及其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完成行权条件中业绩要求的管理层并不能从股票期权中获得收益或者获得的收益十分有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预期的股票期权价值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另外,管理层利用上一个行权期的实际收益预期的期权收益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最后,管理层从股票期权中获得的总收益越小,股票期权计划完成后的公司业绩也会越差。这些发现均说明,管理层收益较低将导致业绩型股票期权无法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使得行权条件中的业绩要求无法完成,公司长期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贺 马春爱
本文以2002年沪深两市74家电子通讯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考察了高级管理层激励、企业特征与X—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与企业X—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年度薪酬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年末持股水平与X—效率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是否持股”对企业效率影响显著;反映企业特征的变量——所有权归属以及产业特征对X—效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企业规模与X—效率正相关,规模越大,效率越低。结合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推行以货币激励为主的自助式薪酬制度、扩大领取薪酬的高管人员比重以及重视合理竞争产生的激励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x—效率问题。
关键词:
高级管理层激励 企业特征 X—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刚 杨乃鸽
搞活国企的重要一环在于其高级管理者的激励。通过实证考察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发现,高管人员年度报酬偏低,其报酬水平与持股数量只与公司规模正相关,而与经营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行的激励机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如何设计有效的报酬--绩效契约以形成高效的国企激励机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刚
我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货币收入偏低 ,报酬结构不合理 ,形式单一 ,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此外 ,“零报酬”现象严重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水平偏低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它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并不存在“区间效应” ,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扈文秀 付强 吴婷婷
尽管股权激励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意愿,但也会引发其在业绩预测披露中的自利行为。由于管理层对业绩预测披露具有较强的自由裁量权,大量的研究表明管理层会操控业绩预测披露影响股价,从而增加其股票交易的私有收益。在此背景下,研究股票期权激励对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公告的数据,以业绩预测发布前后一个交易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区分好消息和坏消息以及业绩预测消息的利好和利空程度,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实证检验自利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培中 田莉
高级技术工人短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其中激励不足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原因。针对目前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可运用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我国高级技术工人的胜任能力模型,并探讨胜任能力模型与激励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级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级技术工人 胜任能力模型 绩效考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邓爱青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要解决代理问题,使代理成本降到最低,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关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如何分享经营成果的一种契约,其目的是吸引最佳经营人才,最大程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使管理层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实现所有者追求的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未萍 项惠会
基于2011-2015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首先对比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再以研发投入为视角,试探性的研究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2)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3)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作用部分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这种中介传导机制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