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3)
2023(13543)
2022(11486)
2021(10698)
2020(8782)
2019(20120)
2018(19817)
2017(37924)
2016(20302)
2015(22808)
2014(22397)
2013(21798)
2012(20055)
2011(17854)
2010(17564)
2009(15479)
2008(14636)
2007(12342)
2006(10761)
2005(9498)
作者
(54874)
(46046)
(45493)
(43037)
(29112)
(21964)
(20901)
(17878)
(17694)
(16186)
(15687)
(15579)
(14626)
(14284)
(14184)
(13887)
(13483)
(13361)
(13291)
(13011)
(11130)
(11085)
(10959)
(10608)
(10351)
(10338)
(9952)
(9896)
(9124)
(8993)
学科
(86443)
经济(86361)
管理(53585)
(50393)
(38528)
企业(38528)
方法(33277)
数学(29579)
数学方法(29147)
地方(26029)
中国(25601)
(25198)
业经(19151)
(18584)
农业(17404)
(15448)
(14782)
贸易(14767)
环境(14547)
(14225)
(13800)
(13791)
地方经济(13295)
技术(13186)
(13062)
金融(13060)
(12909)
银行(12893)
(12443)
(12346)
机构
学院(270433)
大学(266874)
(110100)
经济(107712)
管理(103264)
研究(92748)
理学(88597)
理学院(87528)
管理学(85958)
管理学院(85436)
中国(70435)
(57268)
科学(56230)
(49133)
(44767)
中心(44202)
(44197)
(41048)
研究所(40554)
业大(39909)
财经(38888)
(38051)
师范(37654)
北京(35861)
(35360)
(34953)
农业(34108)
经济学(33375)
(32900)
师范大学(30443)
基金
项目(187776)
科学(148503)
研究(139285)
基金(135035)
(117518)
国家(116480)
科学基金(100718)
社会(88513)
社会科(83823)
社会科学(83808)
(74624)
基金项目(72244)
自然(64613)
教育(63638)
自然科(63036)
自然科学(63019)
(62972)
自然科学基金(61822)
编号(56791)
资助(54054)
(45691)
成果(44405)
重点(42487)
(40732)
课题(39519)
(39406)
创新(36836)
国家社会(36596)
发展(36245)
科研(35871)
期刊
(124234)
经济(124234)
研究(79660)
中国(56321)
(40798)
管理(38907)
学报(38739)
科学(37825)
(37795)
教育(31136)
大学(30617)
学学(28742)
农业(28274)
技术(26261)
(25210)
金融(25210)
业经(22078)
经济研究(19429)
财经(18408)
问题(17025)
(15903)
(15043)
资源(14721)
(13334)
图书(13304)
科技(12776)
技术经济(12545)
现代(12372)
(12366)
理论(11836)
共检索到406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燕  张新荣  
文章通过对遥观镇及塘桥老街现状的实地调研,明确其保护特色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实现对古镇老街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以促进老街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保护理论与方法不断积累完善。历史性城市景观理论的出现,提供了街区保护的新视角。本文回顾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的演变,结合本轮规划的研究与编制过程,简述本次规划在保护方法上的探索与收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斌  耿萌萌  
历史街区的保存与活化,是在历史街区价值认可基础之上,由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博弈的综合工程。由于出于不同利益的考量,各方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定通常表现出极大的冲突,使得保护活化的规划实施难度极大。权衡历史街区保护中各利益团体的需求,尊重居民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活化中的自主权,提高历史街区活化中公众参与的热情和执行度,传承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沉淀,在历史街区的活化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台湾地区三峡老街保存"三下四上"的博弈关系,研究其最终达到各方利益平衡的"共赢局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价值重塑"作为破解历史街区保存活化根本冲突的有效路径,探寻历史街区活化的永续经营之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冬波  黄祖群  王春晖  
城市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和象征,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气氛。历史街区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兼顾历史与现在、物质与非物质关系,同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继承与更新等多方面的关系。中国一汽历史街区是长春市的重要历史街区,在保护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其价值和现状,从强化空间景观规划、建立保护测评体系、实施社区居民参与、注重街区容量等方面入手,以期全面综合、科学有效地进行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向北  杨星莹  
英国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和意大利穆拉托里建筑类型学都是西方当代城市形态构成和演变认知的重要理论,并在欧洲城市研究中得到了成熟的运用。在城市建筑的研究及实践领域,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的方法不可分割,它们结合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应用性更高的形态类型学。通过对形态类型学核心理论的解读以及剖析,提出从物质形态分析方法着手对"阳光100·慈云老街"改造进行分析,探究形态类型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价值及作用,并提出其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健  葛幼松  
七里老街是古镇安丰保护最完好的历史街区;也是安丰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七里老街原有的传统风貌和文化正面临着衰退。文章指出应正确处理好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从物质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改善和传统风貌强化等多个方面对老街进行综合的保护与整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明珠  申艾青  
游憩功能是城市特色街区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日益发展,居民游憩需求的增长,特色街区游憩功能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体验经济的今天,如何实现特色街区的体验功能与游憩功能的结合是街区开发的一大难点。本文选取广州沙面作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采用ASEB法进行分析,得出沙面应从扩展游憩活动、发展街区购物、塑造文化氛围和开发产品体系等方面提升游客体验,开发游憩功能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辉  何益  刘畅  
随着国内各地对历史街区开发力度的加强,视觉景观的更新设计产生模式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这一共性问题,以听觉感知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声环境测试和声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总体规划思路中应当合理组织声景序列,建议以地域文化特色声景为媒介,唤起历史空间的文脉记忆,营造历史街区场所感,凸显地域特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已成为典型的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矛盾地区和多方利益的焦点,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尖锐冲突。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对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活化"保护进行了系统地思考,构建了"活化"保护的规划框架,提出了"活化"保护的基本思路,明确了"价值评定、功能再生、交通疏导、肌理延续、弹性管理"的对策措施,并针对湖州市小西街进行了实证,以此希望对历史街区的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泽烨  李冬  栗功  
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过程严重削弱了城市的地域特色,许多城市老街区的公共空间逐渐呈现出效能与活力低下和认知度弱化导致的可读性、使用性差等现象,如何保护老街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痕迹,延续城市文化基因是城镇建设中被持续关注的热点。结合环境认知理论,在城市存量发展背景下以具有历史文化遗迹的老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15分钟生活圈内的公共空间进行场地优化更新设计,籍此唤醒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的文脉特征和可读性,重构人地关系,使其公共空间适应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场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捷  
提出了历史街区更新型游憩商业区(HDA-RBD)的概念,并以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更新规划为例,分析了历史街区更新型RBD与城市CBD发展的有机互动机制,以期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城市发展CBD以及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可行之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超  罗翔  潘悦  黄志毅  
"非典型"历史街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相对于有法可依、保护和更新框架清晰的历史文化街区,"非典型"历史街区由于存在多元价值目标矛盾,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政策和规划的引导,往往陷入发展式微和更新失力的困境。以浙东运河上的传统聚落高桥老街为例,解析其作为"非典型"历史街区的特征,探索在政府、居民、市场等利益主体差异化诉求下实现保护、改造、利用和治理等多元价值目标的更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冬冬  陈更  沈慧雯  
5·12汶川地震之后,川西传统街区空间结构遭遇严重破坏,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探索手法,并以四川省绵竹市富新镇为实践项目,通过技术手段得到关系图解和整合度值,寻找到街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震时减灾的规划手法,定性描述了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重新组构。希望一脉相承的全新规划思路对当下和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思利  李鹏鹏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以城市人口热力数据、高德兴趣点数据(POI)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街区街巷活力与业态测度体系。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现状,进而提出了业态数量、密度、运营方面的几点策略。以期加强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真实性展现的结合,增强历史文化体验感,实现街区的多元永续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