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4)
- 2023(10380)
- 2022(8638)
- 2021(8511)
- 2020(7160)
- 2019(16962)
- 2018(17107)
- 2017(32054)
- 2016(17562)
- 2015(19929)
- 2014(20040)
- 2013(18466)
- 2012(16279)
- 2011(14211)
- 2010(14215)
- 2009(12200)
- 2008(11628)
- 2007(9584)
- 2006(8143)
- 2005(6874)
- 学科
- 济(62469)
- 经济(62398)
- 管理(46735)
- 业(42561)
- 企(36696)
- 企业(36696)
- 方法(33316)
- 数学(30254)
- 数学方法(29582)
- 中国(16934)
- 农(16093)
- 财(16083)
- 理论(14351)
- 业经(13661)
- 制(13262)
- 教学(12139)
- 技术(11523)
- 农业(10287)
- 教育(10016)
- 学(9998)
- 体(9968)
- 地方(9914)
- 贸(9710)
- 贸易(9706)
- 务(9701)
- 财务(9640)
- 财务管理(9610)
- 易(9478)
- 和(9169)
- 企业财务(9089)
- 机构
- 学院(225793)
- 大学(218686)
- 管理(88829)
- 济(86071)
- 经济(84190)
- 理学(77219)
- 理学院(76473)
- 管理学(74744)
- 管理学院(74324)
- 研究(66982)
- 中国(49242)
- 京(45122)
- 财(40125)
- 科学(39352)
- 江(33204)
- 中心(32051)
- 财经(31858)
- 业大(31566)
- 技术(31189)
- 所(31006)
- 农(30722)
- 范(29950)
- 师范(29642)
- 经(29231)
- 研究所(28220)
- 北京(27802)
- 职业(27104)
- 州(26205)
- 经济学(26128)
- 院(25203)
- 基金
- 项目(156873)
- 科学(124839)
- 研究(119898)
- 基金(111627)
- 家(95771)
- 国家(94946)
- 科学基金(83722)
- 社会(73066)
- 社会科(69218)
- 社会科学(69201)
- 省(64097)
- 教育(61584)
- 基金项目(58710)
- 自然(54445)
- 划(53379)
- 自然科(53288)
- 自然科学(53275)
- 自然科学基金(52272)
- 编号(51436)
- 资助(46447)
- 成果(39930)
- 课题(36498)
- 重点(35752)
- 部(35127)
- 创(34166)
- 发(32862)
- 创新(31653)
- 教育部(31130)
- 项目编号(30959)
- 大学(30806)
- 期刊
- 济(88666)
- 经济(88666)
- 研究(62422)
- 中国(47635)
- 教育(41453)
- 管理(34586)
- 财(32388)
- 学报(29698)
- 技术(29457)
- 科学(28090)
- 农(26467)
- 大学(24731)
- 学学(22824)
- 农业(18328)
- 融(16517)
- 金融(16517)
- 职业(16513)
- 财经(15614)
- 业经(14563)
- 经济研究(14198)
- 经(13479)
- 统计(11554)
- 技术经济(11188)
- 技术教育(10934)
- 职业技术(10934)
- 职业技术教育(10934)
- 问题(10893)
- 策(10779)
- 坛(10744)
- 论坛(10744)
共检索到321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传韵 石伟平
随着国际贸易持续深化,关务与外贸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但在高职院校关务与外贸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难以满足国际贸易行业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结构失序、教学方式滞后,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方式不适用技术技能人才考核等问题。借鉴和总结世界技能大赛经验,剖析世赛项目设计原理与逻辑,能有效指导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进一步发挥世赛的引领价值,高职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应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的项目课程内容,搭建以工作实际场景为原型的实践教学情境,建立以模块技能表现为基础的人才评价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等是改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明 李莉
推行和完善导师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必须依托项目实训,坚持任务驱动。在实行导师制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理念创新与方法创新、导学与学生自立自强、奉献与激励并举等方面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秀敏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高职教育制度,是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突破口",是学生正式就业前的"有效过渡",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构建基于项目引领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项目作为牵引,实施培训项目,创建学习资源,试岗顶岗实战,并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价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基于项目引领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精心策划项目,创立项目引领的模块课程;构建专业级导师团队,充分盘活校企资源;发掘专业特色,激发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竞争力;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极其重大的变革。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确定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逐步走向有序而灵活;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适应不同专业特点,教学采用相应的工学结合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旨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以来,示范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但合作的内涵还需拓展;课程内容体现了职业性的要求,但需继续推进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制定了详尽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但具体的管理措施还需加强;还需进一步探索实现顶岗实习教学功能的策略;与企业共建了实训基地,但在基地的管理运作方面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应进一步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关键词:
示范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宁 邬玉晶
随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高职院校为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并在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新兴产业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耀忠 李裘
随着"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组织机构、权利结构、人事分配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应着力构建校企密切合作的组织机构、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机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校企互动对接的文化平台以及发挥学术权力参与决策的作用,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运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永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按培养工作开展深度和时间的先后次序,探索由熟悉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对外行业工种培训、行业函授培训,承接行业内科研与教研课题,研究成果循环投入日常教学环节,研究成果申报评审和发表,自评估与总结等6个阶段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两个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凤池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各种类型的企业对电子商务高职人才的需求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立足于培养融信息技术和商业贸易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应顺势而为,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设计出适应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多元化 培养模式 项目实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途径 形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鹏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人才与技术积累。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制造强国所需求的复合式、创新型、发展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给高职教育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要求。服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制造强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科学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具体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中的实质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高职教育转型升级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