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2)
- 2023(11609)
- 2022(9752)
- 2021(9512)
- 2020(7879)
- 2019(18520)
- 2018(17960)
- 2017(33614)
- 2016(17368)
- 2015(19875)
- 2014(19320)
- 2013(19054)
- 2012(17627)
- 2011(15818)
- 2010(15189)
- 2009(13734)
- 2008(13380)
- 2007(11232)
- 2006(9470)
- 2005(7866)
- 学科
- 济(75758)
- 经济(75685)
- 管理(47399)
- 业(43009)
- 方法(36893)
- 企(33895)
- 企业(33895)
- 数学(32591)
- 数学方法(32231)
- 贸(23413)
- 贸易(23397)
- 易(22781)
- 中国(22366)
- 农(20561)
- 财(16817)
- 业经(15072)
- 地方(14562)
- 农业(13447)
- 学(12755)
- 制(11668)
- 环境(11509)
- 和(11209)
- 出(10511)
- 融(10469)
- 金融(10467)
- 技术(10283)
- 理论(10258)
- 银(10235)
- 银行(10220)
- 关系(10192)
- 机构
- 大学(240708)
- 学院(238657)
- 济(109566)
- 经济(107904)
- 管理(94647)
- 研究(82675)
- 理学(82186)
- 理学院(81360)
- 管理学(80115)
- 管理学院(79663)
- 中国(63760)
- 京(50119)
- 财(46646)
- 科学(46528)
- 所(38655)
- 中心(38496)
- 财经(38115)
- 研究所(35410)
- 经(35191)
- 经济学(35039)
- 农(34649)
- 业大(32596)
- 江(32285)
- 经济学院(31791)
- 北京(31452)
- 院(30864)
- 范(30149)
- 师范(29862)
- 财经大学(28821)
- 农业(26981)
- 基金
- 项目(168591)
- 科学(134705)
- 基金(126113)
- 研究(124808)
- 家(110154)
- 国家(109345)
- 科学基金(94467)
- 社会(82451)
- 社会科(78327)
- 社会科学(78314)
- 基金项目(66361)
- 省(61619)
- 自然(59882)
- 自然科(58478)
- 自然科学(58462)
- 教育(57464)
- 自然科学基金(57412)
- 划(53247)
- 资助(51520)
- 编号(48595)
- 部(39419)
- 重点(38177)
- 成果(38046)
- 发(36388)
- 国家社会(35948)
- 创(35446)
- 教育部(34452)
- 创新(33344)
- 课题(33097)
- 人文(33042)
- 期刊
- 济(110350)
- 经济(110350)
- 研究(70144)
- 中国(44629)
- 管理(34800)
- 财(34764)
- 学报(33244)
- 科学(32863)
- 农(30570)
- 大学(26891)
- 学学(25076)
- 教育(23152)
- 农业(21694)
- 技术(21683)
- 经济研究(19596)
- 融(18986)
- 金融(18986)
- 贸(18924)
- 财经(18511)
- 业经(16957)
- 国际(16803)
- 问题(16106)
- 经(16089)
- 世界(14261)
- 业(12899)
- 技术经济(11359)
- 资源(11312)
- 统计(11303)
- 图书(10987)
- 理论(10520)
共检索到349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海霞
自贸区越来越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工具。世界自由区组织提出了“未来自贸区”倡议,并提供了繁荣指数衡量、评估和改善各个自贸区的绩效。繁荣指数框架由一大基础支柱(卓越经营和经济贡献)、三大核心支柱(最佳实践、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一种衡量工具(成熟度曲线)构成。中国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参考繁荣指数,按照各要素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和评估建设情况,查找发展中的短板,寻找各要素的完善方案,更快地把中国自贸区建成世界一流的“未来自贸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建荣
广东自贸试验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规则融合度高、功能创新集成度高、开放战略契合度高、粤港澳合作紧密度高和三大片区互促度高等特点,将与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互补试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砚峰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背景的介绍,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立中国-东盟标准与质量协商委员会的建议,并指出以中国物流标准体系为基础,取东盟各国标准之长,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最好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希 徐卫刚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为外汇管理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外汇管理部门结合银行企业实际需求,从贸易投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等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支持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上海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首先,区内与境外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和结售汇,均凭客户指令办理即可,无需像区外一样审核单证证明交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建军 李静
通过对西方工业大国生命周期和外贸繁荣周期形成的历史考察,分析和回答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并试图对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前景进行科学预测。
关键词:
大国生命周期 外贸繁荣周期 中国外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妮 刘乾 陈林
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国际贸易规则面临重塑的关键时期,定量地评价自由贸易协定与劳动人口就业之间的关系,对回应当前各国以逆贸易自由化措施保就业的言论与实践以及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中国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CAFTA)"战略视为公共政策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这种模式的"开放新格局"对制造业企业劳动人口就业的作用。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加入自由贸易协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劳动人口的就业增长,且是"提高就业创造"和"降低就业破坏"两个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2)自由贸易对不同所有制及不同行业企业的就业影响存在异质性,它显著提高了非国有企业的就业效应,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就业增长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二者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有所区别。(3)自由贸易协定对企业劳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其边际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秋沅
一、欧盟自由区海关法律制度的演进过程与当前架构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在不同的国际/国别立法中的称谓不同。我国称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则称为"自由区"。(一)欧盟自由区海关制度的复杂演进过程1.第一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协调成员国自由区制度的早期指令1968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新要求。自由贸易港将成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平台,以及加速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引擎。深入探讨美国自由贸易区(FTZs)的主要做法,比较我国自贸区目前与美国自贸区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自由港+"的新思路,引领构建自由港+体系化的政策配套、灵活的贸易准入、多样化与专业化并存的产业集聚、无边界的空间延展、多元开放的行业支撑"的制度体系,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建设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引擎目标的新时代自由贸易港。
关键词:
美国自贸区 自由港+ 中国自由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黎绍凯 李露一
利用我国省级季度数据,采用前沿"反事实"框架下的合成控制法,对上海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加工程度高度化的政策效应较弱,其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30.61和-1.84。通过自贸区成立时点变化、安慰剂检验及DID平均效应检验,以上结论均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短期内对其他省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一定的负向效应。积极引导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自贸区建设的区域示范溢出效应将是未来自贸区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悠然 蔡宏波
一、2015年全球自贸区的新发展2015年无疑是全球自贸区发展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年,区域和双边自贸区加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动自贸协定的谈判,并且积极论证与潜在伙伴建设自贸区的可行性。2015年1月1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公民在欧亚经济联盟任何一国就业不再需要获得专门的工作许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区协定 自由贸易 网络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孟楠 陈冲 朱慧君
自贸区发展应在税收制度、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开放、贸易监管和投融资管理等方面与国际高度开放贸易准则对接,形成改革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的自贸港应在以下几方面所有创新:扩大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保证人员、金融、物流和公共服务这四个方面自由流动,做好配套的金融制度改革。
关键词:
自贸区 自贸港 厦门自由贸易港 一带一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