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1)
- 2023(11836)
- 2022(9933)
- 2021(9477)
- 2020(8265)
- 2019(18874)
- 2018(18761)
- 2017(36800)
- 2016(19398)
- 2015(21728)
- 2014(21499)
- 2013(20814)
- 2012(18918)
- 2011(16856)
- 2010(17220)
- 2009(15972)
- 2008(14502)
- 2007(12331)
- 2006(10248)
- 2005(8791)
- 学科
- 济(75741)
- 经济(75650)
- 业(58464)
- 管理(56949)
- 企(48405)
- 企业(48405)
- 方法(42313)
- 数学(37640)
- 数学方法(36924)
- 财(20728)
- 中国(19855)
- 农(18015)
- 学(15717)
- 业经(15327)
- 制(14372)
- 务(14315)
- 财务(14255)
- 财务管理(14220)
- 理论(14115)
- 企业财务(13547)
- 技术(13510)
- 银(13495)
- 银行(13481)
- 贸(13305)
- 贸易(13298)
- 融(13228)
- 金融(13227)
- 易(13014)
- 行(12745)
- 农业(11716)
- 机构
- 大学(268402)
- 学院(266732)
- 管理(110064)
- 济(107796)
- 经济(105674)
- 理学(95840)
- 理学院(94879)
- 管理学(92832)
- 管理学院(92337)
- 研究(82400)
- 中国(65523)
- 京(54866)
- 财(51087)
- 科学(50535)
- 财经(41761)
- 中心(39917)
- 所(39701)
- 农(39572)
- 业大(38710)
- 经(38272)
- 江(37448)
- 研究所(36456)
- 北京(33756)
- 经济学(33650)
- 范(32505)
- 师范(32146)
- 财经大学(31826)
- 农业(31174)
- 经济学院(30580)
- 院(30400)
- 基金
- 项目(189255)
- 科学(151099)
- 基金(141515)
- 研究(135022)
- 家(124490)
- 国家(123221)
- 科学基金(107369)
- 社会(86868)
- 社会科(82539)
- 社会科学(82517)
- 基金项目(74270)
- 省(72053)
- 自然(71849)
- 自然科(70317)
- 自然科学(70294)
- 自然科学基金(69027)
- 教育(63519)
- 划(61585)
- 资助(59408)
- 编号(53543)
- 部(42599)
- 重点(42193)
- 成果(42162)
- 创(39967)
- 发(38367)
- 科研(37442)
- 创新(37372)
- 教育部(37083)
- 国家社会(36901)
- 人文(35843)
- 期刊
- 济(104963)
- 经济(104963)
- 研究(73750)
- 中国(46913)
- 学报(40574)
- 管理(40125)
- 财(39981)
- 科学(38811)
- 农(33682)
- 大学(31835)
- 学学(30250)
- 融(26329)
- 金融(26329)
- 技术(25504)
- 教育(25483)
- 农业(22980)
- 财经(20079)
- 经济研究(17627)
- 经(17166)
- 业经(16299)
- 统计(16049)
- 策(14552)
- 技术经济(13780)
- 问题(13267)
- 业(13145)
- 决策(12940)
- 理论(12754)
- 版(12551)
- 科技(12440)
- 财会(12078)
共检索到37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阿兴 裴韬 乔建平 陈永波 周成虎 蔡强国
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其危险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多呈非线性关系,同时各因素之间也存在或强或弱的相关性,而目前的危险性评价方法难以体现这些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借助滑坡专家知识并利用模糊推理理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了①坡度与岩层倾角之差和坡向与岩层倾向之差、②坡度和岩性、③临空面和岩性、④坡形和岩性等四种环境因子组合,以此将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融入各组合模型中,并将四种组合所得的模糊危险度进行叠加用于滑坡危险度的模糊评价。环境组合模型中的参数利用专家经验给出。将该方法应用于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得到了滑坡危险性的分级分布图。从滑坡危险性分布图上可清楚发现,本方法所计算出的危险性值在滑坡发生的地区明显高于未发生滑坡的地区,该结果可以用于城镇建设和重要基础规划设施的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包黎莉 秦承志 朱阿兴 呼雪梅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得到的坡度、坡向等地形属性是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重要输入数据,DEM误差会导致地形属性计算结果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结果。本文选择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和逻辑斯第回归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DEM误差所导致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不确定性。研究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开县,采用5 m分辨率的DEM,以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大小(误差标准差为1 m、7.5 m、15 m)和空间自相关性(变程为0 m、30 m、60 m、120 m)的12类DEM误差场参与滑坡危险性评价。每次模拟包括100个实现,通过对每次模拟分别计算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的标准差图层和分类一致性百分比图层,用以评价结果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的DEM精度下,两个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所得结果的总体不确定性随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当DEM空间自相关性程度不同时,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总体不确定随着DEM误差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而逻辑斯第回归模型的评价结果总体不确定性随着DEM误差大小增加而单调增加。从评价结果总体不确定性角度而言,总体上逻辑斯第回归模型比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更加依赖于DEM数据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俊楠 朱吉龙 苏鹏程 龚颖 赵云亮 李进 李伟
通过高分辨率影像对溪洛渡库区段金沙江两岸5 km范围内滑坡灾害遥感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已查明共有滑坡161处。从滑坡形成机理入手,选取高程、相对高差、坡度、坡向、岩性、地震、降雨等7个评价指标,首先分析滑坡与各因素的空间分布关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滑坡易发生在高程600~1 300 m、高差100~700 m、坡度15°~40°的区域,降雨量越大,滑坡发生的概率越大,且坡向对滑坡发生也有影响,其中东、东南、西、西北方向的滑坡相对较多;(2)极高和高危险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86%,却包含研究区76.4%的滑坡数量,说明这些区域滑坡分布十分密集,危险程度较高,与实际情况相吻合;(3)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溪洛渡坝址沿江两岸附近区域、距离坝址约25~35 km的金沙江右岸区域和库尾金沙江左岸20 km范围区域,库区中段大部分区域都是中、低和极低危险区;(4)滑坡灾害点空间分布与危险评价等级之间相关性达0.970 3,利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评价结果理想,精度高达81.88%,可为库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海超 师华定 高庆先
土地沙化和沙尘暴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论文建立风蚀自然因子栅格数据库;选取二连浩特—张家口为典型样带,综合运用模糊聚类技术、专家知识以及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区域风蚀危险度评估模型,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风蚀危险性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综合应用模糊聚类以及神经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风蚀危险度进行评价,内蒙古自治区风蚀危险性呈现"西高东低、中间过渡"的总体趋势,这与该区域的自然、气候与土地利用背景较吻合,其中,风蚀极险型区域主要分布在阿拉善高原的西北部,面积6.9×104km2;强险型土壤风蚀地区主要位于阴山山脉周围、穿越巴丹吉林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与锡林郭勒盟高原...
关键词:
内蒙古 危险度评价 模糊聚类 神经网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鹏程 韦方强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成国 王义民 唐言明 黄强 金菊良
【目的】建立基于现代智能方法的洪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进一步提高评价精度,为制定区域防洪规划、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鉴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构造困难、计算量大的不足,利用集对分析方法直接构造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进而通过确定指标权重,将洪水样本不同指标相对差异度综合为样本隶属度,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长江下游南京站历史洪水样本的等级评价中,实现对不同洪水样本危险等级的分类排序。【结果】实例应用表明,采用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确定的洪水样本危险等级差异明显、分辨率高,与投影寻踪方法确定的洪水分类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青 刘琳 苗利勇
本文选用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植被、人类活动四大类九种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赋予权重、隶属度值,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评估区划分为295个有效单元,其中无危险的单元格155个,低危险的单元格60个,中危险的单元格28个,高危险的单元格52个,评估结果能够反映临潼区地质灾害分布和危险程度,对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建 陶凯 牟莎 方佳毅 杜士强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灾害过程往往源自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给区域安全和风险防范带来诸多挑战。论文结合文献计量,在系统梳理复合极端事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复合极端事件的概念内涵、类型特征和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了复合事件时空关联分析和危险性评估的主要方法。结果表明:(1)近年来研究的事件类型丰富多样,不同时空关联、不同要素组合类型事件的研究不断涌现;(2)研究内容体系日益完善,概念特征、关联关系、成因机制和危险性评估的研究持续推进;(3)研究技术手段不断发展,以Copula为核心的联合概率统计建模实现由二维向多维、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以耦合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和海洋模式为代表的数值模拟精细度不断提高。但在部分重难点问题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时间继发型和空间异地型复合事件复杂时空关联结构的诊断建模,天气系统、大尺度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多因素对复合事件综合影响的研究,复合事件危险性情景及多维联合概率分析等。此外,未来亟需探究气候变化下复合事件边缘分布和关联结构的非平稳变化及其对复合事件风险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倩 俞海洋 李婷 龙爽 邵威 王瑛 许映军
台风引发的连续暴雨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开展台风危险性评估,旨在识别台风灾害高危险区,为京津冀地区台风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根据1974-2015年间影响京津冀地区的台风资料,选取该地区148个国家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包括最大日降水量、累积降水量及最大风速3个指标。借助Gumbel分布,求出各气象站点5 a、10 a、30 a及50 a一遇水平下的气象指标数值,利用Arc GIS空间插值表征其空间分布,据此评估京津冀地区台风危险性。结果表明,50 a一遇下台风灾害最大日降水最大值为190.62 mm,累积降水量最大值为253.04 mm,最大风速最大值为16.81 m/s。其中北京东南部、天津北部、河北省东南沿海地区和太行山一带的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区为高危险区。
关键词:
台风 危险性评估 致灾因子 京津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美红 肖水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春武 顾敏忠
在群组多准则决策过程中,各专家的综合权重不仅与其可信度有关,还应该与该专家在实际评价中和其他专家评价值的一致性有关。文章首先定义了模糊向量的相似度和加权相似度,并基于此相似度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专家意见一致性和可信度的专家权重确定方法,最后给出一种基于相似度的理想法群决策方法。
关键词:
模糊向量 相似度 群决策 权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于海云 杨慧明
根据AHP-GRA模型的基本原理,分析系统突出危险性的影响指标,为降低样本量采用相关分析精简三级指标。通过加入权重,优化灰色关联模型,在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增加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区域性分析,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预测煤矿系统的突出危险性等级。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灰色模型 权重 危险性等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吉中会 单海燕
选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异常有关的15项大气环流指数作为自变量,以旱涝急转指数为因变量,采用非线性非参数的分类与回归树方法(CART)预测旱涝急转成灾的危险性等级。CART不仅能够提取出主要致灾因子,同时可以诊断不同影响阈值条件下,旱涝异常的类型及危险性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夏季和春季北极涛动指数、春季亚洲径向环流指数,以及春季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4项指标是旱涝突变成灾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旱涝急转成灾的危险程度具有很好的表征作用。当夏季北极涛动指数大于1.11时,更容易发生涝转旱事件(危险性等级为1级),而当夏季北极涛动指数小于或等于1.11,同时春季北极涛动指数大于或等于-1.11时,更容易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景宜
大气降水的不规则运动是引发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小洪水、大灾情"特性显著的渭河下游洪泛区的洪水特性、降水规律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插值计算法进行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空间分析,评估并区划了研究区汛期洪灾风险的降水危险性。主要结论为:①季节性的强降水过程是引发渭河下游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连续暴雨或大范围暴雨往往带来洪水灾害;②汛期降雨量呈现出显著的南多北少特征,且从东南到西北依次递减,咸阳、高陵县、大荔县西北部降水量偏低,而秦岭北麓的华县、华阴及西安市区降水相对丰富;③汛期降水变率虽然呈现出相间分布的特征,但降水量变化较大的区域(西安市区、华县以及潼关县东南部)都集中于南部的秦岭北麓;④根...
关键词:
渭河下游 洪灾危险性 降雨量 降雨变率
[期刊] 求索
[作者]
申纯
人身危险性评估包括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能性评估,人身危险性评估在我国刑事司法程序各阶段都有应用,但存在评估方法陈旧、评估结论准确性差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案。人工智能应用于人身危险性评估,具有缓解办案压力、自动挖掘数据、保障数据安全、提供个性化评估方案、提升评估结论准确性等优势。为了实现人工智能在人身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司法工作人员的评估主体地位,加快智能化的评估工具的开发,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专业性数据库,完善因犯罪类型不同而差异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人身危险性评估的规范体系。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人工智能 风险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