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0)
2023(14935)
2022(12571)
2021(11984)
2020(10277)
2019(24044)
2018(23750)
2017(45693)
2016(24311)
2015(27624)
2014(27165)
2013(27155)
2012(25115)
2011(22718)
2010(22184)
2009(20266)
2008(19823)
2007(17289)
2006(14581)
2005(13022)
作者
(68312)
(57693)
(57111)
(54454)
(36252)
(27633)
(26217)
(22446)
(21711)
(20140)
(19494)
(19445)
(18060)
(18042)
(17953)
(17530)
(17293)
(17088)
(16569)
(16462)
(14258)
(14100)
(13891)
(13201)
(12956)
(12921)
(12563)
(12383)
(11411)
(11383)
学科
(105921)
经济(105822)
管理(66533)
(65036)
(52970)
企业(52970)
方法(49284)
数学(43694)
数学方法(43196)
(28215)
中国(27608)
(24995)
业经(22596)
(21485)
(20980)
贸易(20972)
地方(20958)
(20418)
(18702)
农业(18521)
技术(16271)
(15643)
(15598)
财务(15548)
财务管理(15511)
理论(14833)
企业财务(14657)
环境(14550)
(14507)
银行(14476)
机构
大学(346738)
学院(344582)
(147787)
经济(144997)
管理(135378)
理学(117544)
研究(117019)
理学院(116242)
管理学(114315)
管理学院(113672)
中国(88707)
(72840)
科学(71026)
(64145)
(57620)
中心(55008)
(54857)
研究所(52915)
财经(52321)
业大(50041)
(49346)
(47712)
经济学(46337)
北京(45421)
(45358)
师范(44905)
农业(43268)
(42455)
经济学院(41985)
(39337)
基金
项目(237620)
科学(188909)
基金(175687)
研究(172349)
(153390)
国家(152210)
科学基金(131254)
社会(111174)
社会科(105571)
社会科学(105547)
基金项目(93490)
(90840)
自然(85160)
自然科(83208)
自然科学(83186)
自然科学基金(81729)
教育(78730)
(77320)
资助(71747)
编号(68748)
成果(55000)
重点(53671)
(53559)
(51850)
(49845)
国家社会(47041)
创新(46710)
课题(46348)
科研(46133)
教育部(46059)
期刊
(153435)
经济(153435)
研究(97086)
中国(61416)
学报(52170)
科学(50159)
(49591)
(48211)
管理(47566)
大学(39706)
学学(37250)
农业(33118)
教育(31318)
技术(30534)
(27087)
金融(27087)
经济研究(25746)
财经(25499)
业经(24488)
(22067)
问题(21180)
(19078)
(18007)
图书(17841)
技术经济(17522)
统计(16946)
资源(16477)
(15957)
世界(15872)
理论(15791)
共检索到494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徐露允  曾德明  陈静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知识整合和知识组合配置,知识整合和知识组合配置策略的不同带来了异质性的知识网络结构特征,从而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创新决策的差异性。运用中国汽车产业2001—2014年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筛选出961家企业,并利用企业专利数据中的专利分类号构建知识网络,重点分析了知识网络关系特征和聚集特征演变过程。通过2821个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变分析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知识网络关系特征总体水平较低,但仍呈现出了上升趋势,汽车产业在总体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局部知识聚集和全局知识聚集,但局部聚集程度明显高于全局聚集程度;依据是否参与协作研发或技术标准制定将企业进行分类,不同类别下企业知识网络结构呈现出差异性的特征。研究发现有助于揭示我国汽车产业知识融合发展规律,为日后推动技术跨界融合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瑞秋  杨建梅  
以产量为边权的企业-产品二分网络如实地刻画一个产业内企业与产品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网络社团揭示了哪些企业主要在哪些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是分析多产品产业市场结构一个很好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对2000~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展开分析,揭示了其市场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守伟  朱瑶  
本文在合作创新和社会网络理论基础上,以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为视角,将节点度、中介中心度和结构洞作为3个维度,提出了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企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影响的假设,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168份调查问卷结果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合作创新网络的节点度对企业经济和社会创新绩效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中介中心度对企业经济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结构洞对企业经济和生态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对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玲  李淑芬  马鸿佳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中观角度研究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过程的关系。首先分别对网络结构和知识创新过程进行二级变量分解,依此提出16条理论假设;并以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知识创新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网络结构是提高集群内信息流动速度和知识扩散水平的先决条件,而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受历史环境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越  邓利静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本文以汽车产业链为切入点,采用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国HS6位产品—来源国—省份维度的海关进口数据,构建并测度了产业链安全指数,准确评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安全现状,并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链安全的影响,从而为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发现:第一,基于对汽车产业链安全的评估,整体上,我国汽车产业链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度较高且趋于集中,产业链风险存在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区分上、中、下游来看,中游风险相对较高,且呈现出更为突出的动态不稳定性特征;第二,从省份来看,中间品的进口规模效应较为突出,即各省进口规模越大,汽车产业链的安全性相对越高;第三,从国别来看,来自资源型国家(地区)和电子产业发达国家(地区)的进口风险相对较高,其中自澳大利亚等七大经济体的进口面临着进口规模与产业链风险双高的问题;第四,从细分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的模具制造、光伏设备以及中游的汽车整车制造等环节面临的产业链风险相对更高;第五,新冠疫情暴发显著影响了我国的汽车产业链安全,扩大引资规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有助于对冲疫情冲击带来的产业链安全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王春艳  
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该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本文利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保林  
论文界定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从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开发能力4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潘志刚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仍十分薄弱 ,至今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 ,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艰辛而漫长的路要走。本文根据国内汽车业的发展状况 ,对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中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方式进行了双创新策略分析 ,旨在通过双创新间的紧密融合探索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现实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安  黄志斌  
文章以SWOT定量模型为基础,以(AHP)层次分析法为手段,对中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定量研究。文中运用大量数据对国内外汽车生产状况进行比较,从权重角度进一步突显了政府科技政策支持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为科技政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刘珊珊  李健  
以2000~2010年上市汽车企业为样本数据,从企业研发国际化及网络中心位置两个方面探讨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网络中心位置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研发国际化及创新绩效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对其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处于网络越中心的位置也对其创新绩效越有帮助。在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网络中心位置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支燕  白雪洁  
本文以我国1992—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协同演进特征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受汽车制造业自身和上下游相关产业各自发展特点的影响,我国汽车关联产业可分为同步关联正向协同和松散非协同两类。结合对这两类产业的成因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汽车产业仍然存在传统生产方式强、通用原材料产业适应性更强而高技术原材料的行业发展受限、对下游服务业的融合联动效应微弱以及非均衡协同等特征。基于此,分别提出从单点突破到多面互动、渐进式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并举、逆杠杆撬动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引领四大策略,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协同度和竞争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健  余悦  
本文基于结构洞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利用我国汽车产业366家企业在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外部合作研发网络结构洞与内部知识网络凝聚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占据组织间合作研发网络中的结构洞有利于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活动;组织内部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将阻碍企业探索式创新,但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会随着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的提高而增强;与全局凝聚性不同,知识网络局部凝聚性有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但局部凝聚性的提升会削弱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不仅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争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同时有助于管理者理解组织知识基础结构性特征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所发挥的复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