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8)
- 2023(13484)
- 2022(11360)
- 2021(10969)
- 2020(9286)
- 2019(21031)
- 2018(20631)
- 2017(38140)
- 2016(20292)
- 2015(23185)
- 2014(22071)
- 2013(21011)
- 2012(18966)
- 2011(16945)
- 2010(16447)
- 2009(14765)
- 2008(13924)
- 2007(12033)
- 2006(9935)
- 2005(8420)
- 学科
- 济(79489)
- 经济(79419)
- 管理(61962)
- 业(59367)
- 企(50409)
- 企业(50409)
- 方法(39367)
- 数学(35178)
- 数学方法(34733)
- 中国(24485)
- 技术(22089)
- 农(19912)
- 财(19485)
- 业经(17172)
- 贸(16207)
- 贸易(16196)
- 易(15892)
- 技术管理(14149)
- 农业(13558)
- 制(13304)
- 理论(12846)
- 地方(12586)
- 学(12465)
- 务(12327)
- 和(12310)
- 财务(12281)
- 财务管理(12254)
- 环境(11868)
- 企业财务(11688)
- 银(11665)
- 机构
- 大学(273804)
- 学院(270027)
- 济(118125)
- 经济(116149)
- 管理(110892)
- 理学(96827)
- 理学院(95916)
- 管理学(94389)
- 管理学院(93881)
- 研究(88384)
- 中国(67178)
- 京(56433)
- 科学(50733)
- 财(50375)
- 中心(41236)
- 财经(41186)
- 所(40881)
- 经(38030)
- 研究所(37589)
- 业大(37340)
- 江(37148)
- 农(37006)
- 经济学(36913)
- 北京(35271)
- 范(34899)
- 师范(34585)
- 经济学院(33388)
- 院(32677)
- 财经大学(31051)
- 商学(29663)
- 基金
- 项目(192293)
- 科学(154955)
- 研究(144591)
- 基金(141891)
- 家(122682)
- 国家(121725)
- 科学基金(106859)
- 社会(94680)
- 社会科(90067)
- 社会科学(90046)
- 基金项目(75004)
- 省(74050)
- 教育(68278)
- 自然(67231)
- 自然科(65862)
- 自然科学(65849)
- 自然科学基金(64731)
- 划(62404)
- 编号(56886)
- 资助(56722)
- 创(45657)
- 成果(45047)
- 部(44153)
- 重点(43149)
- 创新(41910)
- 发(40991)
- 国家社会(40499)
- 课题(39443)
- 教育部(38896)
- 人文(37646)
共检索到389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莉莉 王娜
通过检索IncoPat数据库获取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专利数据,以中国32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样本,选取11个专利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实证样本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且在技术创新整体水平、技术创新平均水平和技术创新管理这三个方面发展不均衡。针对这一结果,提出提高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莹 赵希男
“:创新”概念被提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更是强调技术与经济的统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应用型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提高应用型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科研院所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祝纯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光亚 李明哲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已愈来愈重要。风电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更为关键。而专利是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为此,有必要从专利信息的视角,研究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为提高我国风电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风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本文在对风电产业相关专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风电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并从这一视角得出提升我国风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5点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博 李永亮 秦朋遥 张卓立 吴凡 贾云乾 王文泉
为进一步探讨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并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梳理2006至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72篇核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建立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体系,同时结合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和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明确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层次关系,识别出影响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因素、中间因素和结果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12项核心因素包括科技观念不强、创新文化建设不足、技术推广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创新环境不佳、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优秀领军人才、缺乏协同创新机制、评价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发展受限和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其中创新环境不佳、人才流失严重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是根本原因,可从改善科技观念不强、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缺乏优秀领军人才等因素着手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要从创新观念、创新条件、创新人才和创新评价体系等4个关键点着手,全面提升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柳国华
文章针对农业科研院所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形成科技型集团经济体,提升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家群体;确立科技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营造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实施农业科技企业品牌化等六大战略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邢战雷 马广奇 刘国俊 孙艳蕾
选取陕西省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高校为样本,运用平衡计分卡法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多维度多层级分解,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用AHP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合理性校验,并通过数据规范化和加权处理等过程对样本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定量与定性评价与分析,测算样本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指数,剖析其科研活动中存在共性问题和个性特征。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专利分析 科研创新能力 陕西高校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旭梅
运用创新治理理论分析日本新型科研院所制度的创新措施和治理特征,说明日本改革后的新制度以创新治理代替创新管理、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的做法更加符合国家科研机构的研发特点和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政府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技术开发研究,还有助于科研机构整合集聚多元创新主体,打通创新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其具体措施和互动机制可以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促使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更好发挥桥接功能,以解决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现象、消除创新激励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连生 袁嘉新 李富强
1.保持一支专业门类齐全的、有创新能力的国防科研体系是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需要。 经过近40年来的努力奋斗,主要依靠我国自己建立起来的国防科研能力,已经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的独立科研体系,并有较强自行研究、设计、试制、试验、测控、调试新一代武器装备能力的科研队伍,是一支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尤其是“两弹一星”的尖端技术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董恒敏 曾经纬
基于2008~2013年的中国科学院统计数据,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活跃度的静态变化和动态变化进行了双维度分析。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的组合收敛方法,客观描述了中国科学院各区域的合作创新活跃度空间分布特征及趋势;采用速度激励模型对科研院所创新活跃度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活跃度存在收敛特征,科研院所的创新活跃度存在地域差异,东部产学研合作创新比中西部较活跃,中科院整体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在活跃度的演化速度上,各分院都呈现出差异化发展趋势,其中部分活跃度较高的科研院所增长逐渐饱和,速度变化呈现下降状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明晶
创新团队建设是新时期科研发展的必然产物。农业科研院所在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刚起步,还需要向高校、中科院等部门学习。应在选好团队带头人、创建合理梯队、理顺沟通渠道、塑造团队精神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农业 科研院所 创新团队 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小天 彭小宝 刘继安 赵文华
大科学时代来临,科技创新模式开始转向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科研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研创新团队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从师承效应、培养机制、科研目标设置、构成结构、考核晋升机制、学术流动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七个方面对当代物理学领域3个顶尖团队进行具体案例阐述,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一流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机制模型,形成可供其他团队借鉴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更多一流科研创新团队有所裨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青宁 孙立新 毛世平
协同创新有助于创新主体实现人才结合、知识共享以及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加快,协同创新模式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选用2009-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研发禀赋结构为门槛变量,构建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协同创新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同创新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农业科研院所研发禀赋结构处于合理区间(1.636,1.920]时,协同创新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农业科研院所本期创新产出受前期影响显著;在研发禀赋结构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以及高质量人力资源投入能显著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产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路 汪旭立 符正平
以联盟管理、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单位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声誉、联盟经验和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组织声誉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2)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组织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对其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4)政府合作对组织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与其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花之蕾 刘亚娟
打破以往主要从技术、法律、经济因素中选取指标的模式,从全球宏观技术领域发展趋势以及高校科研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力图建立适用于中国高校的专利质量评价、专利成果转化推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高校专利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从专利的技术性、法律性和申请人主体3个维度筛选出15项指标构建高校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中国首批凸显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16所示范高校及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基于inco Pat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数据库对其2011、2015、2019年及3年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整体专利质量有所提高,综合得分为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分列一、二名;高校专利质量呈现分化现象,且较高专利质量综合得分的专利数量普遍较少。分析提出开展专利分级,针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专利制定出台相应的处置意见,同时着眼高校专利质量探索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