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0)
2023(13212)
2022(11609)
2021(10831)
2020(9067)
2019(20961)
2018(20790)
2017(40410)
2016(21556)
2015(24247)
2014(24076)
2013(23450)
2012(21226)
2011(18762)
2010(18247)
2009(16222)
2008(15311)
2007(12936)
2006(10901)
2005(8931)
作者
(59805)
(49819)
(49404)
(46836)
(31530)
(23783)
(22477)
(19765)
(18932)
(17403)
(17020)
(16479)
(15567)
(15431)
(15333)
(14926)
(14921)
(14855)
(14156)
(14126)
(12238)
(11953)
(11903)
(11386)
(11105)
(10932)
(10869)
(10810)
(9858)
(9837)
学科
(84809)
经济(84716)
管理(64686)
(62470)
(52712)
企业(52712)
方法(44133)
数学(38859)
数学方法(38331)
(22118)
(20869)
中国(20265)
技术(18889)
业经(18736)
(17867)
地方(15944)
农业(15178)
(14746)
贸易(14742)
理论(14584)
(14333)
(14002)
财务(13929)
(13927)
财务管理(13901)
环境(13498)
企业财务(13188)
(12581)
(11932)
技术管理(10877)
机构
大学(298879)
学院(297354)
管理(125392)
(116559)
经济(114115)
理学(110523)
理学院(109408)
管理学(107426)
管理学院(106891)
研究(92030)
中国(65815)
(61893)
科学(58267)
(49883)
业大(45915)
(44822)
(43825)
中心(42837)
财经(41831)
研究所(40514)
(40265)
(38572)
(38359)
师范(38211)
北京(38116)
农业(35140)
经济学(34655)
(34171)
(33196)
技术(32416)
基金
项目(217761)
科学(172418)
基金(159246)
研究(159208)
(138237)
国家(137142)
科学基金(119595)
社会(100169)
社会科(95089)
社会科学(95063)
基金项目(85534)
(84989)
自然(78951)
自然科(77160)
自然科学(77142)
自然科学基金(75740)
教育(73560)
(71276)
编号(65160)
资助(64964)
成果(50325)
(48090)
重点(48029)
(46205)
(45573)
课题(43355)
创新(43087)
科研(41881)
教育部(41610)
国家社会(41178)
期刊
(115809)
经济(115809)
研究(80250)
中国(48889)
学报(46315)
管理(44061)
科学(42964)
(39130)
(37024)
大学(35739)
学学(33333)
教育(32215)
技术(29769)
农业(28120)
业经(19753)
财经(19181)
(18775)
金融(18775)
经济研究(18390)
图书(18230)
(16304)
科技(16193)
技术经济(15902)
问题(15091)
理论(14694)
(14149)
实践(13728)
(13728)
(13378)
情报(13300)
共检索到40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林超然  孔令凯  李传云  杨早立  
[目的/意义]科学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运用文本挖掘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获取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LDA算法捕捉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主题聚类;其次,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随后,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最后,以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高效、准确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为国家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局限]研究仍需扩大科技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实现更全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凯  谢芬  杨滨瑜  胡新杰  刘汉霞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掣肘,首先需要科学识别兼具关键性和共性的产业技术,但目前国内关于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的研究非常有限。遵循专利文献挖掘思路,兼顾主客观标准,运用大样本量数据集,研究提出一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以我国高校(2001—2020年)和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海量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LDA主题模型、计算专利关键性得分和共性得分,以及运用相似度分析将选择结果与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进行相似度匹配,来识别出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校还是上市公司,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专利的比例均不高,二者申请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4.7%、10.2%,授权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3.8%、10.1%,高校专利占比略高于上市公司;而得分位居前列的技术主题如“电路芯片耦合”“能效模型图像”“系统数据模块”等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当前广受关注的关键共性技术非常一致,表明所用方法是有效、可取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勇  欧志梅  黄格  郭尚窈  杨思敏  
为揭示数字文旅领域关键技术,促进文旅融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系统挖掘数字文旅技术专利,运用TF-IDF、LDA主题模型、ROST等方法和工具,从专利计量、技术热点、技术主题、技术关联四方面展开研究并预测其趋势。研究发现:数字文旅技术现处于成熟初期;专利主题可分为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导航技术、智能传感技术、3D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五类;发展方向以挖掘5G信息技术潜力、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游客体验、突破信息壁垒为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凡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国内缺乏较为清晰的产业技术情报挖掘策略,探讨以专利文献数据分析视角,开展产业技术情报的挖掘,旨在提出新的挖掘途径和方法。[方法/过程]提出从产业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出发,结合专利的分析与利用角度,从产业环境、产业技术链、产业技术资源和产业竞争格局4个维度,构建产业技术情报挖掘的内容框架和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挖掘需求及数据类型,建立挖掘流程。[结果/结论]研究成果能适应和满足产业决策者、行业参与者和竞争参与者挖掘产业技术情报的需求,有助于其加强对产业技术发展环境的认知,有利于实践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金凤  吴敏  冯立杰  翟雪琪  
准确识别技术创新机会对企业、行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专利挖掘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在形成问题导向的技术创新方案基础上,从技术与市场价值角度出发,选择新颖性、技术实现可能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项指标,以计算技术创新方案的潜在价值。同时,为验证构建方法的可行性,文章以煤层气开采为例,识别了该领域6种技术机会,以期为企业准确识别目标领域技术机会、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金凤  吴敏  岳俊举  吴汉争  冯立杰  
由于当前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难以支撑不断涌现的技术创新需求,文章提出了基于专利挖掘与形态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并以3D打印机为例对其进行应用分析。通过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3D打印机专利进行检索及聚类,判别打印机喷头、打印技术以及打印材料3种要素的类别,进而构建了形态矩阵,结合熵权法筛选出技术创新机会。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切换式多色打印机头、激光烧结、复合材料的组合为最佳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凯  冉从敬  
[目的 /意义]技术机会识别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及时发现和把握有价值的技术机会对技术创新突破意义重大。[方法 /过程]从主题挖掘与专利评估的视角提出一种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首先应用主题模型识别技术领域涵盖的技术主题并进行专利聚类;其次在技术主题层面展开细粒度分析,综合考虑技术机会应具备前沿性、价值性和时效性的重要特性,采用突变级数法和离群因子算法评估技术主题中的高价值专利和离群专利形成核心专利集,并计算每个技术主题的专利平均年龄;最后,将技术主题中的核心专利占比和专利平均年龄作为核心指标绘制技术机会识别地图,用于识别技术机会。[结果 /结论 ]以智慧农业领域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识别智慧农业领域的5个技术机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提供决策支持。但识别结果的定量验证以及融合多源数据进行技术机会识别有待进一步探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伊惠芳  刘细文  龙艺璇  
[目的/意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对于辅助各创新主体把握创新突破方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目前技术关键问题挖掘领域识别样本、流程、方法上的不足,提出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挖掘框架,以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为主,综述性论文结束语和技术需求文档为辅,从数据获取及转化、技术问题提取、技术问题主题识别、关键技术问题发现4个环节展开分析。[结果/结论]对石墨烯领域案例研究证明了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识别框架的有效性;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综述论文结束语与技术需求文档在挖掘技术问题上的表现、描述极性、结果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度,可互相佐证补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海珍  程相娟  李妍  王俏  向悦  
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每次危机爆发之后都有大量学者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结论。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系统考察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结论,归纳金融危机爆发的共识性关键成因,总结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一般机理过程,探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共性核心风险源。本文选择时间跨度为1978-2017年间的,被Elsevier、JSTOR、SSRN、Springer、ProQuest、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成因的19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现有文献共包括8个金融危机爆发的共识性关键成因:金融创新过度、外部监管体制的失效、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弊端、资本主义体制的矛盾、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失效和投资者情绪。第二,关键成因的构成观点中有54. 84%的观点与"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直接相关,这些观点涵盖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机理演化框架的宏观政策、中观市场机制以及微观个体行为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资产价格泡沫为核心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机理演化框架"。第三,金融创新不仅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关键的成因,同样在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过程中也最为重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闯  王亚民  
[目的/意义]为了提升关键用户在知识型社区发展中的知识贡献,对知识型社区情景下的关键用户挖掘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过程]以CSDN社区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用户交互行为与发布的文本特征,在K核分解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相邻用户节点的影响力贡献差异,定义网络边的潜在影响力与边的影响因子,综合考虑用户知识贡献者与传播者双重身份,构建关键用户挖掘模型与排序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现实网络知识社区中的关键用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勘  
知识挖掘一直是知识管理中的热点研究领域。知识挖掘作为知识开发的重要工具,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更多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管理的价值。科技文献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提供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方法,是人们获取新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文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不得不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料。有关材料表明,研究人员花费在分析资料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研究工作时间的1/3。海量的文献资源与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利用能力形成尖锐矛盾,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慎金花  闫倩倩  孙乔宣  万召侗  
从技术融合的角度识别产业未来的技术机会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研发战略,更加高效地开展研发工作。因此,本文基于专利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一种技术融合识别预测模型。模型通过Apriori算法构造IPC共现网络,应用Louvain聚类算法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技术社群,并基于LDA主题模型发掘各社群的技术主题,通过构建"社群融合潜能"和"技术融合价值"两项指标评估了社群弱关系的融合价值,并将融合价值较高的弱关系组成技术融合预测网络,通过提取主题词来发掘未来的技术机会。本文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旭  秦利  王晓云  
文章通过对SCI、CPCI、EI三大数据库科技文献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运用科学计量、大数据统计、人工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主题、机构、作者、被引频次等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和去重,综合分析出相关科技前沿领域的专家、机构等的学术影响力,作为寻找研究前沿和建立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库的基础评判标准,为国内外学院、机构、政府的项目支撑、人才选拔、专家评定、项目审批、技术发展方向的确定、国家科技决策支持工作带来了科学、客观、公正的重要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云秋  冷伏海  
文本挖掘是基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核心。本文将文本挖掘的过程细化为从文献源到初始文献集子过程,从初始文献集到中间词集子过程,从中间词集到关联词集子过程。并对每一个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文本挖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黎欢  彭爱东  
关键技术是指在技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反映技术发展趋势并具有引领作用的重要技术。运用基于专利引文分析的关键路径方法、岛群方法和高被引方法以全息摄影技术领域为例对关键技术挖掘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比较这三种方法在关键技术挖掘中的作用及局限,在此基础上探讨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关键技术挖掘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