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5)
- 2023(10586)
- 2022(9007)
- 2021(8410)
- 2020(7233)
- 2019(16874)
- 2018(16795)
- 2017(32477)
- 2016(17356)
- 2015(19733)
- 2014(19921)
- 2013(19566)
- 2012(17990)
- 2011(16081)
- 2010(15796)
- 2009(14443)
- 2008(14155)
- 2007(12566)
- 2006(10412)
- 2005(8881)
- 学科
- 济(76286)
- 经济(76211)
- 管理(52757)
- 业(51268)
- 企(42098)
- 企业(42098)
- 方法(39760)
- 数学(35928)
- 数学方法(35506)
- 中国(19795)
- 农(18788)
- 财(18527)
- 技术(16380)
- 地方(14741)
- 业经(14533)
- 学(13992)
- 贸(13483)
- 贸易(13482)
- 易(13085)
- 农业(12731)
- 务(12249)
- 财务(12201)
- 财务管理(12171)
- 企业财务(11544)
- 环境(11377)
- 制(11149)
- 理论(11093)
- 和(10833)
- 划(9459)
- 银(9351)
- 机构
- 学院(251310)
- 大学(251244)
- 济(104331)
- 经济(102101)
- 管理(102043)
- 理学(89156)
- 理学院(88221)
- 管理学(86686)
- 管理学院(86204)
- 研究(79040)
- 中国(57616)
- 京(51965)
- 科学(49580)
- 财(44385)
- 农(40647)
- 业大(38808)
- 所(38702)
- 中心(38287)
- 财经(36865)
- 江(36170)
- 研究所(35538)
- 经(33562)
- 经济学(32458)
- 农业(32319)
- 范(31657)
- 北京(31556)
- 师范(31327)
- 经济学院(29640)
- 院(28733)
- 州(28709)
- 基金
- 项目(176803)
- 科学(140223)
- 基金(129825)
- 研究(126274)
- 家(113128)
- 国家(112264)
- 科学基金(97666)
- 社会(81088)
- 社会科(77114)
- 社会科学(77089)
- 基金项目(69758)
- 省(69426)
- 自然(64547)
- 自然科(63112)
- 自然科学(63095)
- 自然科学基金(61932)
- 教育(58700)
- 划(58478)
- 资助(52718)
- 编号(50650)
- 重点(39646)
- 部(39467)
- 成果(38810)
- 发(37614)
- 创(37512)
- 创新(35209)
- 科研(34459)
- 教育部(33949)
- 国家社会(33935)
- 课题(33911)
- 期刊
- 济(103307)
- 经济(103307)
- 研究(66017)
- 中国(41235)
- 学报(37754)
- 科学(35942)
- 财(35371)
- 农(34745)
- 管理(34621)
- 大学(28655)
- 学学(27292)
- 技术(25922)
- 农业(23847)
- 教育(21557)
- 财经(17709)
- 融(17316)
- 金融(17316)
- 业经(16885)
- 经济研究(16520)
- 问题(15880)
- 经(15191)
- 技术经济(14708)
- 统计(13341)
- 业(13264)
- 科技(12559)
- 策(12424)
- 理论(11872)
- 版(11754)
- 商业(11396)
- 资源(11339)
共检索到345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牧南 赖华鹏
基于一个整合了主题建模、专利文本分析和主题强度演进的量化分析框架,通过复合检索式采集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相关专利,应用主题建模和文本挖掘方法刻画智慧城市技术热点演进的知识图谱,并对潜在热点主题进行识别与讨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基于专利文本数据进行技术热点分析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技术热点 专利挖掘 主题建模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吴柯烨 孙建军 谢紫悦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技术机会分析在研发管理、企业决策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攀升。然而,利用传统链路预测指标开展的技术机会分析精度已达到瓶颈,且固有的专家知识无法应对技术创新的动态性和复杂性,难以实现细粒度技术机会识别与分析。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专利文本挖掘的细粒度技术机会分析框架,该框架将专利文本挖掘和图神经网络链路预测法有机结合,将技术机会分析拆分为知识网络构建及演化分析、知识元素链路预测以及技术机会评估与筛选3个研究子任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维关键词特征构建的知识网络能够完整呈现交叉领域的知识全貌,结合复杂网络指标和时间序列能进一步揭示技术发展脉络,为后续技术机会分析提供方向指引。BERT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配合图神经网络方法适用于各技术生命周期的知识元素链路预测任务,相较于传统预测指标,BERT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经过与多源技术报告的对比评估,证实了基于该框架所析出的9个技术机会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实际情况相吻合,具备实际研发价值。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温有奎 温浩 乔晓东
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科技文献信息检索的速度和多类型数据聚类问题,但检索的对象还不能直接进入文献内容的事实知识,因而难以实现智能化的科技文献大数据知识的问题快速回答和推荐服务功能,由此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文献信息浏览方式越来越增加了科技人员获取创新点知识的时间和负担。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科技文献的数据模型是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结构,二是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不支持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结构。这两点制约了科技文献大数据成果与用户问题智能化和自动化回答服务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科技文献大数据创新点成果的智能挖掘和知识服务研究,首先利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对科技文献进行创新点成果挖掘,其次建立创新点成果语义知识库,最后建立基于语义知识库的智能推理机的问题答案服务系统,以此探索科技文献大数据服务的浏览模型向问题回答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本挖掘 智能问答 语义推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世玉 王伟 于跃 付晓燕 谭婉君 陶成琳
在分析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方法进行优化。以某生物制药企业专利数据为例,采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技术领域标签抽取、专利文本特征表示、专利文本聚类等流程,对专利文本所属技术领域进行划分。解决了原专利组合分析方法中由于利用IPC号和专家访谈法作为技术领域的划分方法容易出现偏差的缺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凯 冉从敬
[目的 /意义]技术机会识别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及时发现和把握有价值的技术机会对技术创新突破意义重大。[方法 /过程]从主题挖掘与专利评估的视角提出一种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首先应用主题模型识别技术领域涵盖的技术主题并进行专利聚类;其次在技术主题层面展开细粒度分析,综合考虑技术机会应具备前沿性、价值性和时效性的重要特性,采用突变级数法和离群因子算法评估技术主题中的高价值专利和离群专利形成核心专利集,并计算每个技术主题的专利平均年龄;最后,将技术主题中的核心专利占比和专利平均年龄作为核心指标绘制技术机会识别地图,用于识别技术机会。[结果 /结论 ]以智慧农业领域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识别智慧农业领域的5个技术机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提供决策支持。但识别结果的定量验证以及融合多源数据进行技术机会识别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主题模型 价值评估 技术机会 智慧农业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谦 唐文哲
结合中国水利领域信息化发展背景,该文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专利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基于文本挖掘的专利分析流程,对专利申请趋势、申请地域、申请人与国际专利分类号(IPC)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文本挖掘方法进行专利主题聚类,并剖析各类专利的主题强度与演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自2013年进入技术发展期, 2019年以来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隐含let分布(LDA)主题模型将该领域专利划分为9个技术主题,对应4个应用分类, Dirich其中“设备硬件”和“综合管理系统”类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且持续增加,相关技术发展前景较好。“信息监测”类专利申请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工程监测相关专利较少。“数据分析”类专利申请数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数据分析能力亟待提升。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布局、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霞 宋嘉欣 张晓缇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数据呈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何提高情感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从中挖掘更细粒度、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随着主题挖掘技术在处理大规模文本上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倾向于使用主题抽取技术去研究情感分析问题。鉴于此,文章对利用主题挖掘技术进行情感分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方法/过程]围绕传统情感分析—主题挖掘技术—基于主题的文本情感分析这一主线展开,整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做必要评述。最后,对目前的研究困境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结论]主要点明了传统情感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据此提出将主题挖掘技术引入到情感分析研究中来,并将其划分为主题信息挖掘、情感倾向分析、情感演化分析和性能评价4项任务,对每一阶段任务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后续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谭章禄 彭胜男 王兆刚
了解国内文本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对于掌握领域内容的发展变化及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1998—2017年的1155篇文本挖掘相关主题的研究文献为样本,以文章关键词的词频矩阵为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采用卡方统计抽取高关联度关键词对聚类结果进行解读,根据聚类结果将文本挖掘领域的文献从宏观上划分为13类,从而把握国内文本挖掘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关于文本挖掘的基础研究、文本大数据预处理、文本挖掘应用领域的研究是热点,有关关联规则、文本聚类、文本分类相关的应用研究文献数量较少,未来关于文本主题分析、文本大数据预处理、网络文本挖掘的研究可能成为新的趋势。
关键词:
文本挖掘 聚类分析 研究热点 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凯 谢芬 杨滨瑜 胡新杰 刘汉霞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掣肘,首先需要科学识别兼具关键性和共性的产业技术,但目前国内关于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的研究非常有限。遵循专利文献挖掘思路,兼顾主客观标准,运用大样本量数据集,研究提出一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以我国高校(2001—2020年)和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海量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LDA主题模型、计算专利关键性得分和共性得分,以及运用相似度分析将选择结果与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进行相似度匹配,来识别出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校还是上市公司,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专利的比例均不高,二者申请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4.7%、10.2%,授权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3.8%、10.1%,高校专利占比略高于上市公司;而得分位居前列的技术主题如“电路芯片耦合”“能效模型图像”“系统数据模块”等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当前广受关注的关键共性技术非常一致,表明所用方法是有效、可取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郭世杰 陈芳 韩涛 王学昭 王燕鹏 吕璐成 董璐
识别中外技术布局和性能差异,并针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监测预警。聚焦美国相关规章文件中技术产品的性能参数,设计基于性能参数定量对比的技术差距分析方法。分析相关文件的语义特征,构建面向文件语义要素的信息抽取方法和信息同步匹配方法。提出通过文献计量,识别应对技术差距的替代性研究单位、推荐合作机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相关规章文件分析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利用性能参数的挖掘对比,可以将美国相关规章文件中包含的技术产品与我国的技术水平对比结果分为4类:无差距、技术空白、技术布局差异、技术水平差距。
关键词:
技术差距 空间技术 文本挖掘 信息抽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伊惠芳 刘细文 龙艺璇
[目的/意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对于辅助各创新主体把握创新突破方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目前技术关键问题挖掘领域识别样本、流程、方法上的不足,提出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挖掘框架,以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为主,综述性论文结束语和技术需求文档为辅,从数据获取及转化、技术问题提取、技术问题主题识别、关键技术问题发现4个环节展开分析。[结果/结论]对石墨烯领域案例研究证明了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识别框架的有效性;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综述论文结束语与技术需求文档在挖掘技术问题上的表现、描述极性、结果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度,可互相佐证补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姜早龙 李荷
基于爬虫技术获取社交媒体上老旧小区改造话题的文本信息,应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出改造认知、改造需求、改造施工等主题中不同热点词汇的关联信息,深入研究公众的关注热点与讨论内容,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策略,以期提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后与公众需求的契合度,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更好地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金凤 吴敏 岳俊举 吴汉争 冯立杰
由于当前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难以支撑不断涌现的技术创新需求,文章提出了基于专利挖掘与形态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并以3D打印机为例对其进行应用分析。通过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3D打印机专利进行检索及聚类,判别打印机喷头、打印技术以及打印材料3种要素的类别,进而构建了形态矩阵,结合熵权法筛选出技术创新机会。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切换式多色打印机头、激光烧结、复合材料的组合为最佳方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凡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国内缺乏较为清晰的产业技术情报挖掘策略,探讨以专利文献数据分析视角,开展产业技术情报的挖掘,旨在提出新的挖掘途径和方法。[方法/过程]提出从产业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出发,结合专利的分析与利用角度,从产业环境、产业技术链、产业技术资源和产业竞争格局4个维度,构建产业技术情报挖掘的内容框架和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挖掘需求及数据类型,建立挖掘流程。[结果/结论]研究成果能适应和满足产业决策者、行业参与者和竞争参与者挖掘产业技术情报的需求,有助于其加强对产业技术发展环境的认知,有利于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树刚 刘颖 郑玲玲
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把握产业技术融合现状对于引导产业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与其它技术融合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因此对技术融合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前、准确把握该产业技术发展方向。聚焦感知人工智能领域,率先采用专利分析方法对10 685项专利数据进行挖掘,结合ISI技术分类体系,基于技术共现次数及关联度识别感知人工智能融合核心技术,并从核心技术融合的分散度及专利增长量等方面考察感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感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正处在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并很快进入技术融合衰退期,建议政府及投资者积极布局现有感知人工智能主导技术,以期在即将到来的技术融合成熟期掌握主动权。同时,应大力推广"感知人工智能+"模式,提升该领域技术融合动力,延缓融合衰退期的到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