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71)
2023(20425)
2022(17060)
2021(15720)
2020(13335)
2019(30375)
2018(29984)
2017(56850)
2016(30887)
2015(35158)
2014(35244)
2013(34938)
2012(32725)
2011(29691)
2010(29788)
2009(27336)
2008(27337)
2007(24380)
2006(21323)
2005(19708)
作者
(93089)
(77915)
(77542)
(73996)
(49861)
(37779)
(35270)
(30357)
(29792)
(27885)
(26784)
(26353)
(25116)
(25027)
(24518)
(24332)
(23308)
(23168)
(22641)
(22428)
(19653)
(19447)
(19329)
(17885)
(17606)
(17517)
(17498)
(17246)
(15930)
(15711)
学科
(135486)
经济(135342)
管理(85912)
(85072)
(67877)
企业(67877)
方法(58446)
数学(51246)
数学方法(50636)
中国(40001)
(37226)
(32803)
(29591)
地方(29565)
业经(29293)
(25923)
贸易(25907)
(25376)
(25141)
农业(25090)
技术(22734)
(22228)
银行(22161)
(21812)
金融(21809)
(21293)
(19829)
财务(19762)
理论(19732)
财务管理(19708)
机构
大学(451328)
学院(448742)
(186883)
经济(183096)
管理(166864)
研究(162806)
理学(142872)
理学院(141164)
管理学(138508)
管理学院(137683)
中国(123892)
科学(101441)
(97603)
(85450)
(84779)
(82928)
研究所(77072)
中心(73931)
业大(69426)
(68753)
财经(67585)
农业(65324)
北京(62052)
(61500)
(59931)
师范(59193)
(58671)
经济学(58021)
(54644)
经济学院(52252)
基金
项目(299157)
科学(234853)
基金(217680)
研究(212660)
(193244)
国家(191685)
科学基金(162202)
社会(134992)
社会科(127975)
社会科学(127943)
(115841)
基金项目(113627)
自然(106210)
自然科(103795)
自然科学(103761)
自然科学基金(101923)
(99183)
教育(98215)
资助(90761)
编号(84013)
成果(69098)
重点(68942)
(67652)
(66409)
(61745)
课题(59657)
创新(57964)
科研(57913)
国家社会(56764)
教育部(56212)
期刊
(205934)
经济(205934)
研究(133820)
中国(94022)
学报(77526)
(75595)
科学(70606)
(65867)
管理(62753)
大学(58105)
学学(54679)
农业(51576)
教育(49729)
(43699)
金融(43699)
技术(40515)
经济研究(34044)
财经(33774)
业经(32605)
(29106)
(28904)
问题(27430)
(23642)
技术经济(22857)
(22349)
统计(21995)
世界(21442)
科技(21254)
国际(21155)
图书(21133)
共检索到683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荣康  王艺棠  
针对专利化过程的四个阶段(研发、申请、审查和授权)选择相应的特征指标,对突破性技术发明与非突破性技术发明的特征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05—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和优秀奖的获奖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揭示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形成特征。研究发现:与非突破性技术发明相比,突破性技术发明在研发阶段的专利优先权个数更多,即突破性技术发明往往具备更好的研发基础且更倾向于进行优先保护;突破性技术发明在申请阶段的权利要求项数和专利说明书页数更多,即突破性技术发明的技术保护范围更广、技术复杂程度更高;突破性技术发明在审查阶段的申请到公开时滞和公开到授权时滞均更长,即突破性技术发明往往被专利权人延迟公开以防止核心技术内容泄露,也往往因技术内容复杂而被审查机构延长审查时间;突破性技术发明在授权阶段的权利要求数降低幅度更小、说明书页数增加幅度更大,即突破性技术发明的技术权利和技术内容在授权后往往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洁   李琳  
本文以2000—2018年国内28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利大数据挖掘,采用每年获得引用数前2%的发明专利衡量突破性创新,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知识基础和区域合作认知邻近性对城市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相关多样性是城市突破性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技术突破多源于相关技术领域内部的知识溢出;(2)知识非相关多样性与城市突破性创新呈倒U形关系,且在高创新等级城市发挥重要驱动作用,并随着突破性门槛提高,非相关技术领域间知识溢出的创新效应提升;(3)合作城市认知邻近调节知识基础和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当城市知识基础非相关多样性较强时,高认知邻近性的跨区知识合作有助于技术突破,而当城市拥有相关性较强的知识基础时,构建较高认知距离的跨区知识合作关系更优。本研究结论可对提高城市突破性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小娟  胡雨潇  
本文采用1996—2012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全行业总体、三种情形下的固定效应模型及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开放条件下技术引进、FDI与进口贸易外溢三类外源技术对发明专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外源技术有利于发明专利的产出,同时外源技术与发明专利也存在彼此相互作用,且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从分行业来看外源技术能有效促进高技术制造行业、传统工业技术行业发明专利数量提升,而对于食品烟草、纺织造纸等行业则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洁  余翔  崔利刚  
1985—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共计做出2035项发明专利无效审查决定。对这2035项无效审查决定所涉及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被维持有效的情况及专利特征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专利稳定性整体上高于国外发明专利,但国外专利权人运用撰写策略保持专利稳定性的能力更高。国内外发明专利的专利年龄、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IPC分类数这几项专利特征的分布,在稳定及不稳定两种状态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文华  
发明专利授权累积,既是技术能力的累积,也更是高附加值产品乃至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控制权的累积。本文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分类统计,其次,对各技术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再次,从静、动态角度,对上述国内外优势领域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蔼婷  程彩娟  祝瑜晗  
专利价值可以体现不同专利的创新异质性和转化运用效果,能够更精准地揭示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结合中国专利制度特色,依据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特征改进传统的专利续期模型,并考虑未失效专利续期时长的不可观测性,以总收益现值为口径测度中国申请授权的三类专利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专利价值的总体发展状况及其内部构成展开分析,并进一步对高价值发明专利的价值特征进行解读。研究发现:专利制度建立以来,中国专利总价值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低速”到“中高速”再到“高速”的阶段性特征,2001年以后的年均增速更是达到45.17%;三类专利的价值走势均呈显著增长态势,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类专利并未实现数量与价值的同步扩张;不同专利之间的价值差异巨大,表明以专利数量衡量技术创新水平具有很大程度的误导性。以价值界定的前20%的高价值发明专利主要集聚于粤、京、沪、苏、浙五省份,且省际价值规模差距悬殊;以领域界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了超过四成的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昊  张现强  张洪吉  
文章以在我国提出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慎金花  李祎茜  张更平  陈静  
本文旨在发现工科高校技术转让规律,为该类高校专利管理与运营提供决策支持,进而提升我国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水平,盘活无形资产,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本文以"双一流工科高校"的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使用大为Innojoy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获取了51所双一流工科高校1999年至2018年间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分析了发明专利转让现状、转让专利时间特征、转让专利合作特征及转让专利去向特征,揭示了工科高校专利转让的规律。研究发现双一流工科高校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攀升,但整体转让率仅有3.2%,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已转让专利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近九成专利在申请后的7年内首次发生转让;整体维持年限呈偏正态分布并有右长尾;合作申请专利仅占12.14%,校企合作为核心合作申请模式;企业是双一流工科高校专利转让的最主要去向,且双一流工科高校技术助力于全国经济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锦其  李金昌  
以创新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和以生产率重塑经济质量新内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本文利用中国发明专利微观数据测算了城市技术集聚水平,并在理论分析技术集聚影响城市劳动生产率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8年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集聚能显著提升城市劳动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城市技术集聚主要通过优化就业结构、降低资本错配和激发创业活力等渠道提升劳动生产率;拓展分析表明,城市蔓延、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环境因素在技术集聚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以创新驱动生产率提升为内核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葆红  杨海燕  
在对1985—2014年间陕西发明专利跨30年统计的基础上,采用IPC分类体系,运用内容分析法和专利地图法,对陕西地区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成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陕西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与薄弱区、重要专利权人群及其技术构成和优势所在。并通过集中度测度,对陕西的创新技术格局变化开展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炎  张熙鸣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2000年至2009年上海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现状,并从发明专利的技术部类比较分析了上海发明专利的创新能力。由于专利可以通过PCT途径申请及发明人可以同时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所以本文又专门针对上海PCT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企业的应用能力及找出其缺口。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上海发明专利和培育发明创造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雪忠  乔永忠  万小丽  
专利质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其高低。本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3838件发明专利中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2921件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从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视角来看,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特别是国内发明专利质量较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兴  翟柯宇  
虽然远程交流技术快速发展,但现有研究表明专利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信息的地理邻近。以中国1992-2009年的1 331个新能源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Jung Wonn,Jaffe等的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专利引证的地理邻近是否会随时间递进而增大。结果表明,个人、大学、公司及其它种类发明专利引证的地理邻近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大,而政府受到的影响较小。另外,由于区域城市分属不同省份,因此并不能证明区域专利引证的地理邻近也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成  李明星  张梦娟  朱晓钰  管可毅  
以江苏大学与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发明人个数、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量、引证文献数量、被引文献数量、审查时间等专利指标,多角度量化研究专利维持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因素对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程度在不同主体之间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