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32)
- 2023(3049)
- 2022(2521)
- 2021(2295)
- 2020(2019)
- 2019(4711)
- 2018(4560)
- 2017(9386)
- 2016(5115)
- 2015(6088)
- 2014(5910)
- 2013(5793)
- 2012(5422)
- 2011(4785)
- 2010(4645)
- 2009(4081)
- 2008(3902)
- 2007(3312)
- 2006(2671)
- 2005(2144)
- 学科
- 济(26851)
- 经济(26826)
- 方法(18742)
- 数学(17967)
- 数学方法(17915)
- 业(15624)
- 管理(15014)
- 企(12584)
- 企业(12584)
- 财(7352)
- 中国(5657)
- 农(5126)
- 务(5018)
- 财务(5017)
- 财务管理(5003)
- 企业财务(4883)
- 贸(4606)
- 贸易(4606)
- 易(4458)
- 理论(4183)
- 地方(3885)
- 业经(3711)
- 农业(3661)
- 融(3596)
- 金融(3596)
- 技术(3556)
- 教学(3435)
- 制(3262)
- 银(2996)
- 银行(2996)
- 机构
- 学院(72020)
- 大学(71991)
- 济(33512)
- 经济(33045)
- 管理(30083)
- 理学(26952)
- 理学院(26754)
- 管理学(26495)
- 管理学院(26354)
- 研究(18430)
- 财(16003)
- 财经(13684)
- 中国(13591)
- 京(13166)
- 经(12679)
- 经济学(11871)
- 经济学院(11061)
- 财经大学(10437)
- 江(9861)
- 中心(9269)
- 商学(9195)
- 商学院(9141)
- 范(8728)
- 师范(8655)
- 经济管理(8316)
- 科学(8225)
- 业大(8199)
- 北京(7864)
- 融(7679)
- 州(7631)
- 基金
- 项目(50235)
- 科学(40971)
- 研究(39407)
- 基金(37890)
- 家(31203)
- 国家(30945)
- 科学基金(28168)
- 社会(26388)
- 社会科(25202)
- 社会科学(25198)
- 教育(21366)
- 基金项目(19933)
- 省(19244)
- 自然(17049)
- 自然科(16715)
- 自然科学(16714)
- 自然科学基金(16474)
- 资助(16357)
- 划(16027)
- 编号(15872)
- 部(12954)
- 成果(12517)
- 教育部(12183)
- 人文(11485)
- 课题(11325)
- 国家社会(11298)
- 重点(11201)
- 创(10931)
- 大学(10860)
- 制(10337)
共检索到94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达杰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以学徒制为主要形式,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微证书均遵循基于工作的学习理论,在理论上具有高度的适切性与关联性。教学诊改、1+X证书等职教领域已有的制度,为现场工程师培养引入专业认证和微证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行动上,可观照培养政策指向与理论逻辑,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建设、微证书课程及资源建设,形成基于专业认证+微证书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现场工程师能力与资历框架,制定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标准,组建专门的认证组织,以保障专微融通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志群 赵鹏飞
培养高素质的现场工程师,需要先进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由此,有必要在总结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基于工作的职业教育学”理论。工作是职业教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必须准确理解工作教育学视野下职业学习的内容。基于工作学习是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基本学习理论,应特别关注工作场所学习,在此需要解决生产与学习、特定情境与普遍规律之间的矛盾,促进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共同发展,并提高企业指导教师的方法能力。
关键词:
基于工作学习 现场工程师 中国特色学徒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丽霞
现场工程师强调以经验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解决真实职业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为核心,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其培养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张家港分院和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发现两者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主要采取了三点举措:搭建立体化的组织架构、实施角色多样化的培养路径、构建特色化的校企融合发展模式。该案例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提供的启示为:架构多元共生的治理机制、践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优化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打造“双师型”教学混编团队、强化人才培养评价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槐福乐 常熙蕾 吕清
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处于摸索前进阶段,离不开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基于一般系统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应遵循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以及目标性四个原则,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厄,包括:整体性不足,顶层设计亟待优化;相关性受限,校企协同合作不畅;动态性受阻,开放水平程度不高;目标性模糊,培养标准尚不明晰。据此,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持续优化现场工程师培养的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培养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加速提升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开放水平,加快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落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奕 刘伟 贺晓蓉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创新了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探究)、工程(实验+设计)、工程(实施+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工程能力发展曲线。设计了"三个关键环节为主导"的企业阶段实践方案,与企业联合设计培养方案并实行校内校外学分互认。经过多年的工程教育改革积淀,不仅理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计划之间的关系,而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从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工程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樊宏
作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首创了国内企业内部多个专业序列的专业能力认证评估系统(Enterpris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ertification & Evaluation System),简称专业能力评估系统PCCs,解决了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多个职位序列的专业人员能力认证评估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发评估系统的背景,概述了评估系统的概念、框架及内在关系,分享了本系统在企业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前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涛 鞠成 张唯一 李成海 杨涵崧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建设需要,修订了《粉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了《粉体工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评价了《粉体工程》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文章对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粉体工程》课程质量评价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粉体工程课程 质量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迟长春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与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体系框架中的毕业要求,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撑。文章研究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电气安全工程"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进而确定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达成途径,梳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关键词:
专业认证 电气安全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赖迪晖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后疫情时代国际旅游市场的逐步复苏将呼唤大量国际化旅游人才,高职院校肩负培养该类人才的重任,对此,引入国际认证,引领人才培养是一条有效路径。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作为旅游教育领域权威的国际认证系统,围绕国际旅游专业教学的关键要素构建评价考核维度及指标,考察申请认证的教育机构旅游专业或项目的育人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该认证系统的内容、逻辑及其蕴含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路径提供了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莉 段池沙
专业认证是对高等学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在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标准的确立是核心,体现了专业教育的质量要求。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比较复杂,除了要考虑反映专业教育质量的一般指标,还要考虑不同类型专业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差别。职业类的专业认证标准侧重职业界的需求和学生的职业成就,而学科类的专业认证标准则强调学术的影响及知识创新程度。不同的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设置、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规定是不同的。
关键词:
专业认证标准 职业类专业 学科类专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亚东 朱伟文
近年来,随着欧洲工程认证项目的推进,德国高等教育两级认证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德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及ASIIN的专业认证进行"MEST"因素分析,可析出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发展道路:政府管理转型时引入认证制度,构建公共治理认证体系;教育改革中保障质量呼唤专业认证,博弈中衍生多元化认证代理机构;在标准制定上既保持自身特色,又注重与国际标准相互兼容;在技术方面注重周密的循证过程评价、公正的分工分类认证和规范的要素程序。德国经验对我国完善高等教育认证体系和专业认证制度,在推行国际实质等效专业认证中保持中国特色,并在国际合作项目中实现从"跟随"到"领跑",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德国 工程教育 ASIIN专业认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喻宙 胡斌 郝会霞 张育善
1+X证书制度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制度创新与设计,它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相互融通,将带来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机制和体制条件,必将助推职业教育进行深入改革。通过分析用户侧微电网工程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专业的衔接关键点,从融通思路、方案融通、课程融通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期为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烨 戎笑 丁明军
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行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定位,然后指出了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从确立"双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课证融通,建设高标准、多主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等四个方面构建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新颖
随着中西方商科人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作为首个以全球顶级商学院认证标准AACSB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国内应用型地方高校在认证之路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在阐述了AACSB认证核心理念和AOL建立与运行机制原理的基础上,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对使命驱动下的AOL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实践做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其它应用型高校以国际认证为契机进行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海荣 吴瑜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国内高校大部分自动化专业现有实验设备存在的缺陷,建立类人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该实验室综合运用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专业知识,进行方案论证、系统建模、硬件设计、程序编写、系统联调等研究工作,从而全方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内比赛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检验,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论证要求的达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