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7)
2023(16234)
2022(13970)
2021(13313)
2020(11158)
2019(25814)
2018(25950)
2017(49642)
2016(27119)
2015(30454)
2014(30395)
2013(29114)
2012(26052)
2011(23281)
2010(23125)
2009(21174)
2008(20695)
2007(17712)
2006(15383)
2005(13289)
作者
(73220)
(60904)
(60514)
(57674)
(38700)
(29066)
(27543)
(23871)
(23272)
(21510)
(20774)
(20458)
(19251)
(18850)
(18694)
(18574)
(18295)
(18035)
(17479)
(17285)
(14936)
(14798)
(14621)
(13928)
(13564)
(13471)
(13441)
(13394)
(12171)
(11892)
学科
(99319)
经济(99174)
管理(80419)
(72466)
(62338)
企业(62338)
方法(46972)
数学(40914)
数学方法(40322)
(29136)
中国(26631)
(26472)
(23687)
业经(23485)
(20398)
地方(18657)
(18060)
理论(18030)
财务(17982)
财务管理(17939)
农业(17207)
(17137)
贸易(17129)
(17006)
企业财务(16995)
(16653)
(16192)
技术(16155)
(16063)
银行(16025)
机构
大学(369695)
学院(365313)
管理(146095)
(142962)
经济(139809)
理学(127058)
理学院(125687)
管理学(123332)
管理学院(122650)
研究(116968)
中国(86624)
(77174)
科学(71364)
(69152)
(56369)
财经(54751)
(54013)
中心(53681)
业大(53405)
(52710)
研究所(51255)
(49836)
(49537)
师范(49095)
北京(48359)
(43319)
经济学(43263)
(42633)
农业(41933)
财经大学(41017)
基金
项目(254922)
科学(201180)
研究(189916)
基金(184644)
(159451)
国家(158132)
科学基金(137273)
社会(119167)
社会科(112859)
社会科学(112832)
(99572)
基金项目(98314)
教育(89304)
自然(88816)
自然科(86747)
自然科学(86726)
自然科学基金(85137)
(83484)
编号(78248)
资助(75214)
成果(64101)
重点(56767)
(56684)
课题(53795)
(53465)
(53262)
创新(49790)
(49761)
教育部(49440)
大学(48986)
期刊
(153028)
经济(153028)
研究(108581)
中国(71500)
学报(55423)
(54434)
管理(53926)
科学(50557)
教育(49034)
(48198)
大学(43813)
学学(40322)
农业(33072)
技术(32670)
(29701)
金融(29701)
财经(26693)
业经(25309)
经济研究(24058)
(22804)
图书(20567)
问题(19567)
理论(17674)
科技(17263)
(16848)
(16465)
技术经济(16448)
实践(16185)
(16185)
现代(15713)
共检索到528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媛媛  
本文关注高校组织内部的合同特征,分析了高校组织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由于高校教师行动与结果间关系的不确定性、科研教学成果量化和质量确认困难、多种工作任务的加总、教师目标的多重性、科研与教学的团队合作等问题,都会造成高校内部合同关系的不完备。依托于不完全合同理论框架,越是不完全的合同,就越应采取低强度的激励机制。在高校组织内部,相对于晋升制和聘任制,西方终身教职制度是一种弱激励的制度安排,因此,可以将终身教职制度作为未来高校教职制度改革的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相锋  冉洁  
政府将特许经营制度引入到城市公用事业,预将竞争和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提供更优质和更高效率的公共产品。但在现实管理过程中,缺乏部门有效协作势必增加协调成本,抵消特许经营制度的红利。基于特许经营制度执行主体改革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多情景下机构优化调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当政府考虑进行机构改革时,应该充分评估和考虑部门间协作收益与部门利益损失。(2)在政府实行部门的合并精简时,采用第三方领导或空降方式将更加有效控制部门利益膨胀,提升社会整体福利。(3)采用部门兼并或组建临时的联合监管小组时,部门或临时小组的领导权或所有权应该由资产专用性较强的部门领导担任,由该部门进行牵头和协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薛丽达  张菊香  王敬勇  
首先以博弈论方法分析会计制度博弈参与者的行为,认为会计制度博弈存在偏离均衡的非实际路径;然后从博弈参与者的会计行为、企业博弈的动力不强以及会计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的非均衡原因;最后对会计制度博弈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贞发  
近年来,对公有产权改革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一个特殊视角是在不完全合同框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相关模型(LT模型、Schm idt模型、H SV模型及BG模型等)以简单的模型方式进行简述,并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和适用范围进行评述,对今后公有产权改革研究的一些相关议题提出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凯南  
长期以来,主流不完全合同理论一直没有在理论逻辑上圆满解答"合同为什么不完全",其理论基础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导致其研究范式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与冲突,大量有关不完全合同的研究本质上却是关注完全合同。本文尝试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完全合同理论,强调必须从知识不完全性的视角来阐释合同的不完全性,认为个体的有限认知是合同不完全性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探讨了不完全合同的功能、生成及其演变,并重新考察了权威在不完全合同中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家新  张力  
公立高校作为法人的法源赋权来源于《高等教育法》等行政法规,而在实践中它却被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高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契约不完全性,使具有行政色彩的高校作为民事主体在法人制度上具有跨"民法"与"行政法"的双界性,并因科层化的非专业性管理使得其"行政化"饱受诟病。公立高校法人制度改革必须经由契约化行政的诱致性变迁来完成,在实践中赋予公立高校以公务法人身份,以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应对科层制的弊端;确保其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契约完备与确定性,厘清公立高校法人内外部关系,建立健全服务性行政,以实现内部管理模式创新,确保公立高校在法人化治理过程中的办学自主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传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借鉴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开展长聘教职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重要趋势。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以职业安全保障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其制度设计契合高校作为学术创新型组织对于教师激励的内在要求,为吸引、遴选和激励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该制度有其内在局限性及其适用范围,面对社会各界批评与质疑,美国高校开始采取多种举措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中国高校应准确把握终身教职制度内在逻辑,客观认识其制度优势和内在局限,从中国高校发展和改革现实出发,合理借鉴其制度内核,突破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难点,逐步建立与中国高校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教师聘任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面对来自各方的改革压力,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存在多种改革方案,并且一些改革方案在多样化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得到部分施行。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终身教职制度的主导地位。终身教职制度仍然是美国大学选拔和激励教师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倩  许晓东  林静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美国大学学术繁荣和高等教育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呼吁改革终身教职制度。终身教职的产生、发展及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终身教职制度受到多方面的批评,美国大学在各种内外力量的推动下,纷纷推出了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措施或替代方案,这也许预示着未来终身教职改革的发展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畅  李寒娜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运用2003~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契约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且这种作用会随着行业契约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的绩效水平对地区契约制度环境更为敏感;国有企业因其历史和政治背景等原因,受契约制度环境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了企业和地区因素的影响及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忠  
文章根据不完全合约理论,同时借助钱德勒关于企业并购成功与否受企业组织能力影响的基本思想,并且假设异地并购的收益是本地和异地经理协调行动的函数,结果发现中国跨区域并购的一体化机制的形成取决于两地经理的双边协调努力,而地方政府更加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合理的税收安排和可信的股权激励有助于跨区域大型公司的形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荣梅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制度不完全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会计制度安排作为一种不完全合约 ,无论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在转轨时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 ,会计制度的不完全性是客观存在的 ;此外 ,会计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是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的外在诱因。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期会计制度不完全性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我国会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山  武志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储蓄一投资的转化缺乏效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加以考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转化机制的制度安排呈现出明显的不完全性。因此,提高转化效率的关键在于借助政府的力量进行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付  翟冬平  
二战以来,国际经济分工越来越深化与细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经济活动的主体,垂直专业化的国际生产分工替代了传统的产品垂直贸易,大型跨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活动同时具有垂直一体化和外包化趋势。本文首先回顾了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生产与外包化生产的相关研究,然后对内部一体化生产与外包化生产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之后基于跨国公司与外包企业非完全契约的视角,构建了谈判成本外生化的模型,分析了中间投入品内部垂直一体化与外包化生产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中间投入品生产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跨国公司A对最终产品X合作生产时的利润非依存度γa,外包生产企业B对最终产品X合作生产时的利润非依存度γb以及和内部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涛  
从汇率传递视角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两种不同的函数形式从汇率波动方向和波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一般价格水平存在较高的传递效应,而人民币贬值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较小;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越大;最后,本文分析了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