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1)
2023(8801)
2022(7454)
2021(6868)
2020(5715)
2019(13073)
2018(12516)
2017(23421)
2016(12765)
2015(14020)
2014(13609)
2013(13098)
2012(11717)
2011(10150)
2010(9451)
2009(8116)
2008(7423)
2007(5887)
2006(4497)
2005(3373)
作者
(35984)
(30166)
(30084)
(28451)
(19023)
(14687)
(13563)
(12194)
(11661)
(10430)
(10376)
(10374)
(9528)
(9486)
(9318)
(9244)
(9188)
(9079)
(8775)
(8707)
(7530)
(7370)
(7254)
(6887)
(6848)
(6775)
(6482)
(6412)
(6134)
(6102)
学科
(46406)
经济(46369)
管理(35875)
(33329)
(27740)
企业(27740)
方法(27271)
数学(25111)
数学方法(24739)
(13208)
(11564)
中国(10835)
(10353)
(9366)
业经(9338)
财务(9330)
财务管理(9310)
企业财务(8917)
(8037)
贸易(8031)
农业(7945)
(7869)
技术(7843)
地方(7554)
环境(7497)
理论(6654)
(6572)
(6353)
(6322)
(5395)
机构
大学(167206)
学院(167017)
管理(66852)
(64723)
经济(63594)
理学(59678)
理学院(59084)
管理学(57734)
管理学院(57440)
研究(54414)
中国(38602)
科学(37263)
(33874)
(33010)
业大(31481)
(28081)
(26835)
农业(26371)
中心(26009)
研究所(25335)
财经(24023)
(22836)
(22197)
(21938)
经济学(20497)
北京(20037)
(19335)
师范(18994)
技术(18896)
经济学院(18851)
基金
项目(133347)
科学(104397)
基金(98148)
研究(90101)
(89624)
国家(89006)
科学基金(75697)
社会(57117)
社会科(54341)
社会科学(54327)
自然(52429)
基金项目(52325)
(52289)
自然科(51228)
自然科学(51213)
自然科学基金(50293)
(44943)
教育(41936)
资助(40034)
编号(33629)
重点(30864)
(29128)
(28247)
(28178)
科研(27379)
计划(27306)
创新(26569)
国家社会(24722)
成果(24616)
教育部(24532)
期刊
(55972)
经济(55972)
研究(39385)
学报(34073)
科学(29295)
(27511)
中国(25728)
大学(25664)
学学(24862)
管理(23337)
(22200)
农业(19073)
技术(15468)
教育(13764)
财经(11105)
(10865)
林业(10412)
业大(9869)
(9711)
金融(9711)
业经(9575)
(9491)
经济研究(9371)
科技(9269)
(9016)
统计(8781)
(7833)
问题(7735)
资源(7704)
技术经济(7695)
共检索到216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  孟雪  高媛赟  温小荣  林国忠  佘光辉  刘雪慧  
基于2007年建德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TM影像数据,采用蓄积量—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松树生物量,对松树树种分立地质量等级和不分地位等级2种类型建立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以TM遥感影像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为自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均在0.6以上,最高0.773。(2)利用预留独立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不分地位级总体估测精度为92.51%,分立地质量等级好、中、差3种类型总体估测精度分别为97.66%、96.56%、97.32%,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建模精度明显优于统一建模的精度。研究结果为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提供一种改进的思路,且为提高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小荣  孟雪  刘俊  陈树  林国忠  佘光辉  刘雪惠  郜昌建  
[目的]研究不同立地质量对杉木生物量遥感估测精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森林生物量遥感监测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以2007年建德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TM影像为研究材料,采用蓄积量—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杉木林生物量和地位级法评价立地质量等级,比较杉木立地质量好、中等、差和不分地位等级4种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以TM遥感影像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为自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均在0.69以上,最高0.855。(2)利用预留独立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不分地位级总体估测精度为87.78%,分立地质量等级好、中、差3种类型总体估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福明  字李  舒清态  
针对传统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在搜索最近邻单元时赋予特征变量相等的权重,缺少对特征变量加权优化等不足问题,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以高山松Pinus densata为研究对象,基于49块实测标准地,116株高山松样木和Landsat 8/OLI影像,在前期进行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k-NN模型实现的基础上,对k-NN的3个参数(k,t和d)进行反复测试优化组合,在像元尺度上对研究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进行遥感估算。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k-NN模型精度优于传统的k-NN模型,优化前均方根误差为30.0 t·hm~(-2),偏差为-0.418 t·hm~(-2),相对标准误差百分比(R_(MSE))为54.8%;优化后均方根误差为24.0 t·hm~(-2),偏差为-0.123 t·hm~(-2),R_(MSE)为43.7%。基于优化k-NN模型的研究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总储量估测结果为0.89×10~7t。图7表6参2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娇娇  欧光龙  舒清态  
以普洱市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8 TM影像和DEM(30 m)数据为信息源,结合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2012至2013年样地实测数据,在ENVI下提取14个自变量备选因子(11个遥感因子、3个地形因子),在MATLAB平台下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研究区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优选训练算法Ploak-Ribiere,隐含层节点数为9时效果最佳,得到决定系数R2=0.85,均方误差RMSE=14 t/hm2,预估精度P=74.75%。以像元为单位,分块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宗涛  江洪  王威  李增元  陈尔学  闫敏  田昕  
【目的】针对多源遥感数据及其派生特征因子数据维度高、信息冗余、易造成估测模型过拟合等问题,从高维度遥感特征因子中高效优化特征组合,优化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AGB)的k最近邻(k-NN)估测模型。【方法】提出基于快速迭代特征选择的k最近邻法(KNN-FIFS),以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数据计算的森林AGB为参考,以留一法交叉验证(LOO)相应的k-NN模型反演的森林AGB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为原则,依次迭代选取遥感特征,优化区域森林AGB的k-NN估测模型。以大兴安岭根河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Landsat-8 OLI各波段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地形因子、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P-波段HV极化后向散射强度信息(PHV)以及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数据,利用KNN-FIFS方法估测研究区森林AGB,并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SML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KNN-FIFS方法,得到当k为3,特征组合为PHV、短波红外波段一均一性(H6)、短波红外波段一二阶矩(S6)、短波红外波段二二阶矩(S7)、海蓝波段相关性(Cr1)、近红外波段相关性(Cr5)、海蓝波段相异性(D1)、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研究区森林AGB估测结果最优,其精度(R~2=0.77,RMSE=22.74 t·hm~(-2))显著优于SMLR估测精度(R~2=0.53,RMSE=32.37 t·hm~(-2))。【结论】KNN-FIFS方法相比SMLR更适用于森林AGB多源遥感估测;KNN-FIFS方法可以从高维度遥感特征因子中高效选取相关特征进行森林AGB估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泽  于欣彤  高元科  范文义  
【目的】森林生物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生物量的准确估测对了解森林现状和科学经营森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利用SAR影像结合Landsat5 TM影像对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生物量进行定量估测。【方法】首先利用极化分解的方法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进行处理获得45个极化分解参数,然后将45个极化分解参数与6个Landsat5 TM波段参数共51个参数作为自变量,森林生物量W作为因变量构建统计回归模型,最后利用最优模型反演研究区的森林生物量。【结果】使用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路  朱雅丽  张绘芳  刘建  地力夏提·包尔汉  
【目的】科学估测阿尔泰山天然林生物量,提高山区天然林生物量反演模型精度,同时为阿尔泰山天然乔木林的科学管护提供理论基础支持。【方法】基于6月6日、7月8日、7月24日和9月10日等4期Landsat 8遥感影像和新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岭回归、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为建模方法分别构建阿尔泰山天然乔木林生物量反演模型,并验证其精度,从中选取最优模型,根据所选模型测算研究区天然乔木林生物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结果】从7月8日遥感影像所提取的与生物量显著相关的特征变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优于其他3期影像,最适宜用于研究区生物量反演;岭回归构建的生物量模型拟合出的预测值确定系数(R~2)为0.918,预测值标准差(SEE)为16.70 t/hm~2,平均系统误差(MSE)为5.39%,拟合精度(P)为85.55%,各项模型精度指标均优于主成分分析(R~2:0.824、SEE:20.19 t/hm~2、MSE:8.37%、P:80.88%)和偏最小二乘法(R~2:0.626、SEE:44.77 t/hm~2、MSE:-13.79%、P:70.21%)构建的模型。【结论】基于7月8日Landsat 8遥感影像,采用岭回归构建的模型最适用于研究区天然乔木林生物量估测。研究区天然乔木林生物量整体呈现南部低北部高的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阴坡、半阴坡大于阳坡、半阳坡,随坡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精准估算山区天然乔木林生物量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生产力以及评估天然乔木林的质量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东阳  张加龙  杨健  王书贤  冯亚飞  
【目的】研究基于遥感因子与地形因子构建香格里拉市高山松地上生物量非线性混合效应估测模型,提高高山松地上生物量估测精度。【方法】以2015年和2018年Landsat 8 OLI与对应年份样地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二元生物量模型计算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等遥感因子。将地形因子按照一定等级进行划分后作为模型因变量,基于8种非线性模型,考虑地形特征,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估测高山松地上生物量并进行模型检验,然后与多元线性回归、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两种参数模型,以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 GBRT)、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s, KNN)3种非参数模型的预估精度进行对比。【结果】1)8种非线性基础模型中增长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2)共输出12个具体增长模型,其中以样地号(Number)、海拔等级(Elevation Class)为固定效应,坡向等级(Aspect Class)为随机效应时,模型Log Likelihood值最大,为-56.53,AIC、BIC的值最小,分别为133.06、155.55;3)经检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RMSE为13.94 t/hm~2,AMRE为15.64%,预估精度P为84.34%。【结论】采用Landsat影像和地形因子构建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估精度较多元线性回归、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均有明显提高,并且预估精度高于非参数模型。加入地形因子作为混合效应因子构建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以提高高山松地上乔木层生物量的估测精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文义  李明泽  杨金明  
采用黑龙江长白山地区TM图像和143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及野外调查补充样地数据,选择包括各波段灰度值、不同波段灰度值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包括11种植被指数)、纹理信息以及环境因子在内的75个自变量,分别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黑龙江长白山林区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逐步回归法采用5个自变量所建模型平均拟合精度为76.5%,均方根误差为19.12t·hm-2,样地生物量真实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为0.5434;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采用10个自变量所建模型平均拟合精度85.8%,均方根误差9.92t·hm-2,样地生物量真实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0.8603,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要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颖慧  蔡鑫垚  甄贞  
【目的】以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在郁闭度较高的天然次生林中采用非参数模型及随机森林偏差校正模型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 AGB),为大尺度估测森林生物量提供了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42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复测数据、机载激光雷达(Airborne laser scanning, ALS)和多光谱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源,提取46个特征变量(其中ALS:24个;OLI:22个特征变量)后进行特征变量筛选,利用多元逐步回归(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S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随机森林偏差校正(Bias-Corrected RF, BCRF)构建森林AGB估测模型,采用调整决定系数(Ra2dj),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对估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多源遥感数据要优于单一数据源,非参数模型(RF(Ra2dj=0.68,RMSE=49.71 t·hm-2, rRMSE=32.48%)和SVM(Ra2dj=0.64, RMSE=52.80 t·hm-2, rRMSE=35.28%))优于传统的MSR模型(Ra2dj=0.52,RMSE=57.29 t·hm-2, rRMSE=43.26%)的估测精度。选择最优的RF估测模型进行偏差校正,BCRF的rRMSE=21.84%,此时的生物量估测效果最佳(较RF模型的rRMSE下降10.64%)。当AGB在100~200 t·hm-2范围内,非参数算法(SVM、RF和BCRF)对AGB估测效果最佳(与MSR模型相比RMSE由48.87 t·hm-2减小到13.72~23.55 t·hm-2,rRMSE由28.15%下降至8.69%~16.13%);特别地,当AGB小于100 t·hm-2时,BCRF模型可以改善RF模型AGB估测的饱和现象,模型预测性能提升11.0%(RMSE与RF相比减小27.66 t·hm-2,rRMSE下降10.99%)。【结论】以多源遥感数据结合为基础,BCRF模型对AGB的估测精度更高,效果更稳定,且BCRF可以有效地削弱生物量估测中出现的小值偏大的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祖笑锋  覃先林  李增元  孙桂芬  刘树超  
【目的】利用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产品按森林类型建立大区域燃烧生物量估测模型,并按年生成不同森林类型的燃烧生物量,为我国年林火碳排放估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方法】采用覆盖我国陆地区域的2001—2014年MODIS火产品数据(MOD14A2),按3种森林类型分析该数据产品中的火灾辐射率(FRP)分布特性,并按森林类型构建基于幂律分布的燃烧生物量估测模型,对我国2001—2014年各年林火消耗的森林生物总量进行估测;利用对数形式的概率分布函数线性回归拟合方法求解模型幂参数m;选取每年10场左右的典型森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明泽  毛学刚  范文义  
以黑龙江省长白山地区遥感影像和122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选择包括各波段灰度值、不同波段灰度值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纹理信息以及环境因子在内的171个自变量,分别采用无郁闭度变量常规回归生物量模型、有郁闭度变量常规回归生物量模型和郁闭度联立方程组模型,估算黑龙江省长白山森林生物量,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郁闭度联立方程组模型为最优模型,精度最高为83.1%,与其他2个模型相比精度提高6%~7%。本研究可为遥感估算森林生物量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律  欧光龙  王俊峰  胥辉  
【目的】确定思茅松林生物量遥感估测的光饱和点,构建空间全局和局域遥感信息模型反演思茅松林生物量,为思茅松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二次项函数和幂函数求解思茅松林生物量光饱和点,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构建遥感信息模型,估测思茅松林地上生物量。【结果】1)普洱市思茅松林Landsat8 OLI遥感估测地上生物量的光饱和点为106.3 t·hm~(-2);2)空间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尤其是GWR模型具有最高的R2(0.373)和最小的AIC(4 577.8),其拟合精度显著高于OLS、SLM和SEM模型;3)独立性样本检验结果表明,GWR模型的预估精度最高,且通过刀切法检验可知GWR模型在高值阶段(≥100 t·hm~(-2))和低值阶段(0~50 t·hm~(-2))的生物量估测能力强于OLS、SLM和SEM模型;4) GWR模型反演计算结果表明,思茅松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为66.496 t·hm~(-2),与实测值偏差23.511%,估测误差低于OLS、SLM和SEM模型。【结论】对普洱市思茅松林生物量进行遥感估测时,GWR模型优于OLS模型和其他空间全局回归模型,且GWR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值低估和低值高估问题,减小光饱和点对遥感估测精度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晶  张晓丽  
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外业实测数据,通过提取植被指数因子、波段组合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等19个因子,建立崂山林场生物量多元线性反演模型,进而分析该反演模型的精度和优缺点,估测崂山林场森林生物量。结果表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生物量模型平均反演精度达到80.75%;根据反演出的林分生物量估测模型,估测崂山林场2013年的林分生物量为402 485.44 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云  李增元  陈尔学  田昕  凌飞龙  
【目的】以黑河流域上游祁连山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133个森林样地调查数据、Landsat-5 TM影像和ASTER GDEM产品为数据源,探讨地形对该流域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估测的影响,以及选择合适的遥感估测方法反演该流域的森林AGB。【方法】首先利用青海云杉特殊的生境范围和绿色植被对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的灵敏程度,及不同地物对纹理特征的不同响应,制定相应的决策树分类器,将研究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分为两大类:森林(青海云杉)-非森林,并利用133个森林样地调查数据和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