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0)
- 2023(15775)
- 2022(13876)
- 2021(12883)
- 2020(10915)
- 2019(25151)
- 2018(24679)
- 2017(47724)
- 2016(25964)
- 2015(28810)
- 2014(28501)
- 2013(27976)
- 2012(25558)
- 2011(22799)
- 2010(22401)
- 2009(20247)
- 2008(19569)
- 2007(16700)
- 2006(14227)
- 2005(11939)
- 学科
- 济(98150)
- 经济(98042)
- 管理(71241)
- 业(67111)
- 企(56112)
- 企业(56112)
- 方法(49462)
- 数学(42795)
- 数学方法(42166)
- 财(25369)
- 农(25144)
- 学(24704)
- 中国(23913)
- 业经(21471)
- 地方(19207)
- 理论(17262)
- 农业(17191)
- 务(16782)
- 财务(16711)
- 财务管理(16679)
- 贸(16539)
- 贸易(16533)
- 易(16030)
- 制(15991)
- 企业财务(15810)
- 技术(15532)
- 和(15488)
- 环境(15335)
- 划(13438)
- 银(13383)
- 机构
- 大学(360732)
- 学院(359399)
- 管理(140115)
- 济(134114)
- 经济(131153)
- 理学(122831)
- 理学院(121380)
- 研究(121327)
- 管理学(118688)
- 管理学院(118066)
- 中国(86650)
- 科学(81503)
- 京(76578)
- 农(65534)
- 所(61678)
- 财(60658)
- 业大(59843)
- 研究所(57150)
- 中心(54537)
- 农业(52123)
- 江(51069)
- 财经(49863)
- 范(48143)
- 师范(47503)
- 北京(47447)
- 经(45539)
- 院(45167)
- 州(41546)
- 经济学(40026)
- 技术(39267)
- 基金
- 项目(260842)
- 科学(203667)
- 基金(189672)
- 研究(181334)
- 家(169393)
- 国家(168096)
- 科学基金(143017)
- 社会(112664)
- 社会科(106769)
- 社会科学(106739)
- 省(102369)
- 基金项目(101472)
- 自然(97791)
- 自然科(95559)
- 自然科学(95528)
- 自然科学基金(93778)
- 划(87370)
- 教育(83345)
- 资助(78906)
- 编号(71831)
- 重点(59002)
- 成果(56328)
- 部(56265)
- 发(55108)
- 创(53896)
- 科研(51378)
- 计划(50546)
- 创新(50395)
- 课题(49577)
- 大学(47701)
- 期刊
- 济(137575)
- 经济(137575)
- 研究(97350)
- 学报(67139)
- 中国(61687)
- 科学(59068)
- 农(57616)
- 大学(49488)
- 管理(49240)
- 学学(47032)
- 财(45600)
- 农业(40300)
- 教育(36290)
- 技术(29951)
- 融(24618)
- 金融(24618)
- 财经(23266)
- 业经(23031)
- 经济研究(22121)
- 业(21137)
- 经(19851)
- 版(18522)
- 科技(18385)
- 问题(18061)
- 业大(17929)
- 图书(17888)
- 资源(16474)
- 技术经济(16066)
- 理论(15994)
- 林业(15518)
共检索到499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唐政 单秀娟 关丽莎 金显仕 胡芷君 韩青鹏
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空间插值法在该领域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2017年5月东海北部和黄海游泳动物多样性为例,选取种类数(S)、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衡量该海域物种多样性,应用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径向基函数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局部多项式法(Local polynomial interpolation, LPI)、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 OK)和协同克里格法(Ordinary cokriging, COK)对上述4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插值,通过jackknife检验的方法选择适合每种多样性指数的空间插值法。结果表明,对于4种多样性指数,COK结果均最好,而其他4种方法精度较低,且差别不大。COK预测结果表明,S和d都呈现出东南部高,北部次之,中部最低的格局。H’和J也是中部最低,在南部和北部海域差异不大,其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4种多样性指数在32°N以南海域的高值区范围大致相同。COK可以作为东海北部和黄海游泳动物多样性空间插值的方法。
关键词:
游泳动物 多样性 空间插值 空间分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阳 张翼 张辉 刘尊雷 李圣法 程家骅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 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反映了小黄鱼幼体偏好近岸的分布格局。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陈学刚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从中选出关于黄鲫的数据,分析了其资源密度的四季空间分布变化,发现在所调查的区域中黄鲫资源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一个分布在东海北部水域,另一个分布在东海南部水域。本文主要对分布在北部的这一群体进行了四季空间分布变化的研究,不同大小的黄鲫在各个季节的分布区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产卵、索饵、越冬等洄游活动行为,并根据研究结果描绘出黄鲫的产卵育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大致分布位置。
关键词:
黄鲫 东海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纪炜炜 李圣法 陈雪忠 阮雯 周进
依据2009年夏季和2010年春季东海北部及其邻近水域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生态位的方法分析该海域内主要游泳动物营养结构的季节变化,并根据δ~(13)C-δ~(15)N的二维坐标计算了6个营养结构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东海北部及其邻近水域主要游泳动物的δ~(13)C值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稳定同位素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游泳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存在季节差异,与2009年夏季相比,2010年春季的δ~(15)N比值范围(NR)、δ~(13)C比值范围(CR)、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均有所升高,而最邻近距离平均值(...
关键词:
东海北部 游泳动物 营养结构 稳定同位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渊 张静 张然 宋普庆 钟指挥 王燕平 林龙山 窦硕增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南海调查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渔获物中,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63种,隶属于4纲36目171科374属;其中鱼类为504种,占所有渔获种类的76.0%。优势种种数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出现大量补充群体,并且有许多种类在秋季向较深海区移动所造成的。南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纯厚 贾晓平 蔡文贵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进行了4个季节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出现浮游动物8门20大类709种。优势种的组成各海域显示明显差异,调查期间共有8种优势种,即:异尾宽水蚤(Temoradiscaudata)、普通波水蚤(Undinulavulgaris)、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pauper)、叉胸刺水蚤(Centropagesfurcatus)、亚强真哲水蚤(Eu calanussubcrass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和中型莹虾(Luciferintermedius)。浮游动物4季总生...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南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静 陈永俊 宋普庆 钟指挥 林龙山
根据2008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东山湾开展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区系组成、相对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鉴定游泳动物166种,分隶于21目73科116属,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115种,蟹类次之,24种,再次虾类16种,头足类8种,其它类3种;鱼类适温性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渔获物优势种(IRI>100)有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日本单鳍电鳐(Narkejaponica)等9种,均为经济种,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纪炜炜 陈雪忠 姜亚洲 刘勇 胡芬 李圣法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2009年夏季东海中北部23种游泳动物的类群差异、种间和种内变异。结果显示,东海北部游泳动物种间C、N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大,δ15N值范围为6.9‰~13.4‰,1δ3C值为-20.7‰~-14.7‰。其中虾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7.06±1.43)‰,δ15N平均值为(10.26±0.84)‰;头足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6.54±0.97)‰,δ15N平均值为(11.68±0.62)‰;小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27±0.84)‰,δ15N平均值为(10.36±1.25)‰;大中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89±1.32)‰,δ15N平均值为(...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粒径谱 营养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为研究和认识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和海洋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实验依据2000年4个季度大面积定点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利用海洋生态学研究常用的多样性指数,采用聚类的分析方法和空间投射的图示方法,对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海域底层渔业生物多样性季节间的分布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探讨了生物数量和重量季节变化不统一的可能原因,并分析了多样性与生物重量和数量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各季站点均可分成多样性水平高、中、低3个类群,各类群呈点、线和块状分布,且呈现中心、夹层和外层分别由高、中、低多样性类群构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建生 姜亚洲 金艳
根据1991—2011年间3个代表年冬季长江口渔场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游泳动物种类数总体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鱼类的增加幅度较小,甲壳类和头足类的增加幅度较大。以重量和尾数为代表的资源密度指数均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平均体重先呈现急剧下降然后继续小幅下降的趋势。1991年优势种类数为7种,2001年为9种,2011年为7种,后2个年份和1991年相比,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更替。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为3个年份的共同优势种。游泳动物的站位平均种类数呈现持续升高趋势,而站位平均丰富度指数、多样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1991和2001年、1991和2011年之间的平均相异性较高,均超过60%,而2001和2011年之间的平均相异性较低,为36.05%;引起群落差异的主要种类数呈增加的趋势,生态类群也逐渐扩大。游泳动物长度谱呈现逐渐变窄的趋势,主要是由于群落中的生物种类演替、小型鱼类数量增多和大型鱼类的群体年龄结构降低等原因造成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建生 姜亚洲 金艳
根据1991—2011年间3个代表年冬季长江口渔场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游泳动物种类数总体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鱼类的增加幅度较小,甲壳类和头足类的增加幅度较大。以重量和尾数为代表的资源密度指数均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平均体重先呈现急剧下降然后继续小幅下降的趋势。1991年优势种类数为7种,2001年为9种,2011年为7种,后2个年份和1991年相比,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更替。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和龙头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黄大吉 张经
1999年夏季鳀鱼卵和仔稚幼鱼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122°00′~123°45′E、34°00′~35°15′N与122°15′E以西海域分别为鳀鱼卵与鳀鱼仔稚幼鱼的密集分布中心,其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别为25.5~26.9℃和27.11~31.81与26.4~27.0℃和31.31~32.05。鳀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最适表层水温分别为25.5~26.4℃和25.9~27.0℃;全长为20mm以上的鳀鱼稚鱼已初步形成广盐性分布的习性,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对盐度的要求并不非常严格,水温是影响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与叶绿素a的分布也有密切的关系,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根据2006~2009年秋季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和温盐度的同步监测数据,对秋季沙海蜇的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和底层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的高生物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海域:(1)南黄海西侧浅水海域;(2)南黄海中央深水区(32°30'N~34°00'N、123°00'E~124°30'E);(3)大沙和长江口外海水域。前2个高生物量分布区某些年份会连成一片,第二个高生物量区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第三个高生物量区某些年份可能不会出现。结合底层温盐度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沙海蜇高生物量区主要出现在黄海冷水团的前缘或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亚洲 程家骅 李圣法
根据1991年1月和2004~2006年1月东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从物种和同功能种团两个层面分析了东海北部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特征的变化。同功能种团是生态系统中起着相似生态作用、并占据相近或相似生态位的若干物种集合体,本研究结合各鱼种的摄食习性和活动能力差异,将该水域内的鱼类划分为8个同功能种团,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软骨鱼类种团、活动能力弱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结果显示,冬季东海北部鱼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经过十余年后,尽管该群落的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礼 张凤英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生态学指标,探讨了东海有尾类种的组成、种数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多样性指数(H′)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东海有尾类6种,其中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长尾住囊虫(O.longicauda)和红粒住囊虫(O.rufescens)是东海的常见种,中型住囊虫(O.intermedia)也较为常见,梭形住囊虫(O.fusiformis)和Oikopleura.Spp.则是稀有种;除了Oikopleura.Spp.,其他种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种类季节交替不...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有尾类 种类 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