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4)
- 2023(17776)
- 2022(15006)
- 2021(13975)
- 2020(11762)
- 2019(27004)
- 2018(26767)
- 2017(51536)
- 2016(28306)
- 2015(31937)
- 2014(31734)
- 2013(31047)
- 2012(28190)
- 2011(25081)
- 2010(24919)
- 2009(22554)
- 2008(21651)
- 2007(18740)
- 2006(16390)
- 2005(14045)
- 学科
- 济(110624)
- 经济(110501)
- 管理(77699)
- 业(74163)
- 企(60847)
- 企业(60847)
- 方法(52698)
- 数学(46184)
- 数学方法(45395)
- 农(31879)
- 中国(29229)
- 财(26141)
- 学(25892)
- 业经(25466)
- 地方(23858)
- 农业(21379)
- 理论(19293)
- 制(18456)
- 贸(18199)
- 贸易(18186)
- 易(17608)
- 技术(17164)
- 和(17097)
- 环境(16858)
- 务(16572)
- 财务(16483)
- 财务管理(16445)
- 企业财务(15542)
- 划(14986)
- 银(14716)
- 机构
- 学院(393093)
- 大学(393048)
- 管理(152904)
- 济(149344)
- 经济(146007)
- 理学(133611)
- 研究(132929)
- 理学院(132093)
- 管理学(129016)
- 管理学院(128353)
- 中国(95786)
- 科学(88155)
- 京(83897)
- 农(74341)
- 所(67854)
- 业大(66088)
- 财(65647)
- 研究所(62630)
- 中心(60300)
- 农业(58750)
- 江(57790)
- 财经(53431)
- 范(52346)
- 北京(51916)
- 师范(51688)
- 经(48781)
- 院(48753)
- 州(46546)
- 经济学(44416)
- 技术(44275)
- 基金
- 项目(281419)
- 科学(219813)
- 基金(202734)
- 研究(198402)
- 家(180394)
- 国家(178957)
- 科学基金(152441)
- 社会(122460)
- 社会科(115953)
- 社会科学(115916)
- 省(112678)
- 基金项目(107645)
- 自然(103180)
- 自然科(100822)
- 自然科学(100792)
- 自然科学基金(98938)
- 划(94781)
- 教育(92225)
- 资助(84207)
- 编号(80348)
- 重点(63941)
- 成果(63469)
- 部(60472)
- 发(60077)
- 创(58335)
- 课题(56082)
- 科研(54612)
- 创新(54501)
- 计划(53756)
- 大学(51280)
- 期刊
- 济(157872)
- 经济(157872)
- 研究(108097)
- 中国(74178)
- 学报(71219)
- 农(67711)
- 科学(63007)
- 管理(55477)
- 大学(52897)
- 学学(50033)
- 财(48904)
- 农业(47017)
- 教育(44892)
- 技术(36010)
- 融(28472)
- 金融(28472)
- 业经(27240)
- 业(25224)
- 经济研究(25124)
- 财经(24897)
- 经(21274)
- 问题(20908)
- 图书(20274)
- 版(20160)
- 科技(20038)
- 业大(19439)
- 技术经济(18601)
- 资源(18148)
- 统计(18128)
- 理论(17343)
共检索到558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鹏 林正雨 景晓卫 李晓
[目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受多种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影响,数据空间化难度很大。通过省级尺度粮食产量数据空间化的研究,探索提高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精度的方法及经验。[方法]以四川省为例,按照不同分区方案(全省不分区、分为5个综合农业分区),选择不同样本数据(县级粮食总产、县级平均粮食产量)为因变量,对应2种耕地类型(水田、旱地)面积数据为自变量,考虑2种模型参数(常数为0和不为0)拟合多元回归模型,对粮食数据进行空间化研究,并选择误差评价因子对空间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不管采用县级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正雨 何鹏 李晓 唐莎
文章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分析了四川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数量安全变化态势,并采用Gm(1,1)模型对未来6年的粮食数量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78~2012年,四川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依赖于粮食单产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以及耕地供给小幅增加,使得耕地压力指数K并未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粮食数量处于可控的安全态势,实现了"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政策要求。2015~2020年,无论按低方案(252.64 KG/人)、中方案(322.07 KG/人)和高方案(386.6 KG/人)粮食消费水平计算,城镇化、工业化和粮食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利娟 丁宏飞
在粮食产量预测中,存在历史样本量较小和非线性强的特点,从而致使预测精度较低。文章将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小样本量学习的PSO-SVR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实例结果表明,PSO-SVR模型预测误差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玉 高秉博 潘瑜春 郜允兵
理清1980—201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物贡献及其主要贡献因子,为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开展1980—201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及作物构成分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0 a间中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26×108t,粮食播种面积效应和粮食单产效应分别为-0.21×108和2.47×108t;粮食单产水平提升对粮食增加量的贡献值大,但这一贡献效应的增加量在减弱。2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作物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例波动性上升;稻谷单产、小麦单产、玉米单产,以及玉米播种面积的增产效应最为明显,是驱动全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3地区贡献以黑龙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玉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依然是粮食问题,粮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预测,从粮食产量时间序列本身挖掘有用的信息,用生成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弱化不确定性,强化规律性,避免影响粮食产量消长的众多因素,建立起系统的连续微分方程模型,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悦 张社梅
【目的】研究四川省粮食产业供给特征及能力提升策略,对加强四川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供给水平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粮食产业总量、结构、生产效益和效率4个方面详细分析近10年四川省粮食产业的供给特征,并立足新时代四川省粮食安全,研判粮食产业供给的短板,提出四川省粮食供给能力提升策略。【结果】①近10年四川省粮食生产总量、单产水平以及播种面积均呈缓慢增长态势,粮食产业扩面增产乏力,粮食生产布局有待优化;②主粮中玉米、大豆、薯类三大产品增产幅度较大;在口粮安全的情况下,粮食供需紧,平衡将长期存在;产品结构还需适应市场消费升级;③四川省粮食生产效益处于较低水平甚至亏损,人工成本高是主要原因;④四川省水稻、玉米、小麦的粮食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影响四川省粮食产业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粮食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要素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健全、全产业链打造不足以及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5大方面。因此,新形势下应从构建粮食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创新粮食科技和种业、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强化粮食供给制度保障4大方面综合提升四川省粮食产业供给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鹰 陈春燕 李晓
近年来,各粮食主产区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也在不断探索现代农业转型和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四川省邛崃市依托"组织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市场化担保"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农业专业合作联社+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三位一体"经营模式。在对邛崃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总结基础上,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分析其内在机理,表明邛崃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土地规模经济性和服务规模经济性,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千 金晓斌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周寅康
为揭示河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粮食安全生产政策,论文运用ESDA空间相关分析理论结合GIS技术,分析了1986—2006年河北省138个县的粮食产量空间差异变化规律、特征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粮食安全生产政策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省域范围内粮食产量Moran’sI指数的平均值为0.346,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格局;粮食产量局部空间集聚显著区主要分布在唐山—石家庄山前平原区高产区(HH)和张家口—承德坝上高原低产区(LL),1986年、1996年、2006年落入HH和LL象限的县分别占总样本数的55.07%、66.67%和71.74%,粮食产量空间集聚效果显著;20...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空间格局变化 ESDA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钦普
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粮食产量时空回归预测模型,并根据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有数据对未来粮食产量作出预测。
关键词:
时空回归模型 粮食产量 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惠婷
粮食产量的预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河南省许昌市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首先建立趋势外推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运用趋势外推与ARIMA模型(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结合起来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对趋势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离差序列即残差进行分析,得到混合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结果;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精度较高,可作为粮食总产量预测的有效工具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东升 梁仕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粮食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震荡上升态势。本文运用HP滤波分析方法将我国1949—2008年的粮食产量分离为时间趋势序列和波动序列,对趋势序列建立了关于时间t的趋势模型,并拟合估计了我国60年的粮食产量趋势;利用频谱滤波(BP滤波)法估计并拟合了粮食产量的波动周期。利用上述两个模型进行叠加,预测了未来1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
关键词:
HP滤波 波动周期 粮食产量 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绍森 唐永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关键。人们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希望提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不同的预测模型,比较常见有单指数平滑、自回归移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书坚,李选举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粮食生产情况如何,粮食产量达到多少,能否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是各级政府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在我国许多地区粮食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每年的粮食产量并不呈线性增长。如果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可能大幅度增加,随之会出现农民卖粮难,各地粮站粮库暴满,粮食价格下跌的情形。反之,粮食减产,价格上升,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根据历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比较准确预测近几年粮食产量,对各级政府制定合理的粮食收购价格、粮食调拨计划,以及安排粮食储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理,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庆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我国粮食安全最为稳固的制度保障,然而以SPSS、EXCEL、MATLAB为工具构建和解读的粮食产量理想回归模型显示,基于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在保障并提高粮食产量方面一味扩大耕地经营规模或分田细化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我国耕地经营规模的合理区间宜为(4.89~6.93),理想最佳值是5.91亩/劳动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要以政府为经、以第三部门和企业为纬渐次展开,其主要方式是耕地的使用权流转,其关键是对劳均耕地面积"度"的把握,其前提是要严把土地审批关、坚守耕地红线,其保障是有关部门及公务员要积极有所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