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9)
2023(15427)
2022(13455)
2021(12643)
2020(10624)
2019(24525)
2018(24251)
2017(47126)
2016(25535)
2015(28562)
2014(28583)
2013(27701)
2012(25236)
2011(22370)
2010(22097)
2009(20105)
2008(19476)
2007(16963)
2006(14624)
2005(12514)
作者
(73071)
(60703)
(60370)
(57305)
(38630)
(29231)
(27520)
(24051)
(23212)
(21477)
(20873)
(20228)
(19278)
(19077)
(18840)
(18680)
(18162)
(18136)
(17483)
(17275)
(15078)
(14759)
(14721)
(13982)
(13605)
(13398)
(13369)
(13310)
(12301)
(12013)
学科
(98562)
经济(98445)
管理(76103)
(71531)
(60919)
企业(60919)
方法(49225)
数学(43390)
数学方法(42846)
(28116)
(25181)
中国(24051)
(21488)
业经(21038)
(19422)
(19417)
财务(19341)
财务管理(19306)
企业财务(18447)
地方(17999)
理论(16897)
(16565)
贸易(16557)
农业(16430)
(16035)
技术(15467)
(15445)
金融(15437)
(15010)
(14959)
机构
大学(356557)
学院(354870)
管理(143310)
(139050)
经济(136051)
理学(124900)
理学院(123598)
管理学(121288)
管理学院(120654)
研究(115306)
中国(85498)
(74589)
科学(71917)
(65057)
(59059)
(57319)
业大(55251)
财经(52992)
中心(52712)
研究所(52352)
(50267)
(48361)
农业(46523)
北京(46487)
(44489)
师范(43946)
(42410)
经济学(41309)
(40925)
财经大学(39899)
基金
项目(249790)
科学(196062)
基金(181900)
研究(179362)
(159645)
国家(158368)
科学基金(136421)
社会(111562)
社会科(105728)
社会科学(105697)
(97187)
基金项目(97026)
自然(91516)
自然科(89475)
自然科学(89450)
自然科学基金(87828)
教育(83071)
(82411)
资助(75385)
编号(72811)
成果(57664)
重点(55457)
(54967)
(52073)
(51787)
课题(49473)
创新(48533)
科研(48450)
教育部(47142)
大学(46891)
期刊
(146409)
经济(146409)
研究(100136)
中国(62707)
学报(59682)
科学(52936)
管理(52880)
(52222)
(51308)
大学(44982)
学学(42701)
教育(37115)
农业(35920)
技术(31408)
(30584)
金融(30584)
财经(26132)
业经(24299)
经济研究(23240)
(22184)
问题(19057)
(18633)
理论(17490)
科技(17005)
图书(16943)
技术经济(16855)
(16847)
实践(15981)
(15981)
商业(15508)
共检索到505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建木  李梓萌  
本文以20122016年A股市场317起举牌事件为样本,进一步选取产业资本、保险资金、私募基金三类子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不同投资主体下的举牌事件所带来的短期市场反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举牌行为在短期内能产生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不同类型的举牌事件产生的短期市场反应有所区别,其中私募基金举牌所带来的市场反应最为强烈,在[0,20]事件期能产生10%-18%的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收益;其次是保险资金举牌,投资者在[0,11]事件期能获得8%-12%的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而产业资本举牌带来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汉昌  
我国资本市场频现的IPO破发现象使投资者情绪与投资策略成为行为金融理论关注的对象。本文选择沪深两市2010-2012年65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前后股东户数变化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考察投资者对IPO破发的反应。研究发现,IPO破发中小投资者因代表性偏差、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而产生过度反应,而机构投资者因信息优势和技术经验优势而过度自信以至于产生过度反应;由于投资者过度反应,退出股东的势力压倒进入股东的势力,造成破发股在市场上面临着在股东户数减少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情形下新一轮股东的大洗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汉昌  
我国资本市场频现的IPO破发现象使投资者情绪与投资策略成为行为金融理论关注的对象。本文选择沪深两市2010-2012年65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前后股东户数变化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考察投资者对IPO破发的反应。研究发现,IPO破发中小投资者因代表性偏差、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而产生过度反应,而机构投资者因信息优势和技术经验优势而过度自信以至于产生过度反应;由于投资者过度反应,退出股东的势力压倒进入股东的势力,造成破发股在市场上面临着在股东户数减少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情形下新一轮股东的大洗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力  田雅静  
本文以 1 999年到 2 0 0 1年发生股票名称变更的 1 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股票名称变更对股价的短期影响。研究发现 ,不具有任何经济意义 ,也不向市场传递任何新信息的公司股票名称变更“事件”可以像具有经济意义 ,包含新信息的“事件”那样引起股票价格的显著波动 ,而且这一波动呈现出过度反应特征。这种股价波动可能与中国 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有关。由于既具有“事件”特征 ,同时又不包含新的信息的“非事件”在证券市场上很少出现 ,我们的这一研究为探讨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研究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特征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资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皮天雷,杨浩  
我们研究了从1999年发生股票名称变更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结果发现: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经济意义,不包含新信息的股票名称变更这种“非事件”可以像具有经济意义,包含新信息的“事件”那样引起股价的显著波动,而且投资者对这种波动往往还表现出过度反应。这种股价波动可能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有关,从本质上说是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效率损失造成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茁  
研究利息调整对市场投资者影响的绝大多数文献都从波动性和流动性角度展开。文章以上海A股市场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并以计量模型检验2015年5次利率调整过程中,股票市场买卖集中度的变动趋势。以此实证检验投资者是否对降息可以有较好的预判,并倾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股票进行操作。文章为市场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於增辉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曝光的"黑天鹅"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及其波动情况,研究表明:"黑天鹅"事件对涉事上市公司的股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曝光后的前三个交易日;事件在其后对股价的影响逐渐减弱,总影响周期约为11个交易日;首日缩量下跌的股票受到事件影响程度更深,时间更长。在以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曝光的"黑天鹅"事件作为检验样本进行投资策略测试后发现,策略的有效性仍然较为明显,表明2014年整个市场的有效性并没有较大提升,证券市场仍然存在反应不足的现象,股价对事件的反应仍然需要较长时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良海  谢志华  周可跃  
选取2001—201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以61天为窗口期,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变更事件具有信息含量;高管变更事件既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好消息,也可能被市场理解为坏消息,具体取决于市场对高管聘任的态度;变更公告发布前累积超常收益率呈上升态势,随着变更公告的发布,累积超常收益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态势;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正,非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负;自愿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正,强制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负;非常规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高于常规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上述发现对完善企业高管聘任机制、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以2005年6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实施《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02号)将个人投资者股利所得税"减半征收"为研究背景,考察我国2005年股利税削减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2005年股利税"减半征收"政策发布期间,资本市场整体呈现出"期望—失望"的反应过程。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预期派现倾向高、预期派现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对于股利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市场反应更加积极;但市场流通股对于股利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反应较为"平淡"。这说明我国2005年红利税削减政策的政策初衷、调整幅度并未能很好地契合资本市场的"预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建清  宋瑞  杨七中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2018—2020年间医药制造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突发公共事件对于不同治理质量公司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突发公共事件关系密切的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加显著;公司大股东持股比、高管持股比、女性高管数量和高管两职合一等公司治理特征会使得不同公司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公司获取超额收益,其中公司所处行业越处于事件中心,其对于超额收益的影响越负面;公司自身治理情况越完善,治理结构越均衡,越能帮助其减少损失。研究有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政府机关加强宏观调控来共同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冲击,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永新  陈婵  
本文以2007年《中国证券报》"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专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财经媒体股票推荐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显示:股票推荐前一周,所推荐的股票已经有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股票推荐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仍有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而第2~5个交易日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同时,所推荐股票在推荐前后也均有显著为正的超常交易量反应。且这些现象往往在投资咨询公司推荐的股票中更明显,尤其以"问题"咨询公司为甚。本文的发现暗示了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利用股票推荐中的信息泄露非法得利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暗示了我国资本市场由于散户大量存在,因此总体而言可能并不有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齐鸣  黄素心  
Using the method of Event study and market model modified by GARCH which takes volatility cluster into consideration,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the market would react to the news of “put in ST” and “cancel ST”,tests the semi-strong efficiency of China stock market and summarizes the market reaction pattern of such kind of news.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i-strong form of the EMH does not hold in China stock market.Meanwhile,there is delay reaction and converse reaction to good news and overreaction to bad news.These phenomena show the existence of leverage effect.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萌萌  孙红梅  
为研究XBRL财务报告是否增加了年报的信息含量,文章以深市A股53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对2008年至2012年样本公司披露XBRL财务报告前后累计异常报酬率CAR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XBRL报告包含一定的信息含量,但并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管悦  冯忠磊  
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以来,市场开始呼唤理性的价值投资,这其中如何评估股票的价值尤为关键。通过考察财务信息披露后的市场反应,本文测算了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量、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竞争能力对股票估值的影响,并在回归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财务信息的股票估值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安全边际较高的股票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这为价值投资在中国的适用性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将市场价格和财务信息同时运用到股票价值评估中来,克服了传统估值模型中需要主观预测未来的内在局限,为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如何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宏斌  肖志超  刘晓丽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公告数据,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考察股权质押的时机选择及质押公告披露后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股权质押存在明显的择时效应,投资者情绪直接影响控股股东质押融资的意愿和规模;股权质押公告的市场反应在情绪高涨和低落期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是公司内外部因素交织后的综合结果;在情绪高涨期,未发生过重大违规和掏空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对股权质押公告的反应更为积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