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6)
2023(19142)
2022(16589)
2021(15412)
2020(13014)
2019(29401)
2018(29121)
2017(55769)
2016(30465)
2015(33844)
2014(33033)
2013(32265)
2012(29484)
2011(26473)
2010(26177)
2009(23695)
2008(23116)
2007(20218)
2006(17353)
2005(14708)
作者
(88052)
(73383)
(72881)
(69283)
(46691)
(35570)
(32905)
(28858)
(27790)
(25991)
(24833)
(24799)
(23511)
(23048)
(22741)
(22686)
(22244)
(21973)
(21119)
(21020)
(18397)
(17947)
(17888)
(16720)
(16527)
(16404)
(16288)
(16233)
(14807)
(14621)
学科
(114109)
经济(113989)
管理(89066)
(87631)
(74176)
企业(74176)
方法(54614)
数学(47004)
数学方法(46361)
(31251)
中国(30171)
(29757)
业经(26826)
(26826)
技术(24584)
地方(22141)
(21516)
贸易(21505)
农业(21272)
(20922)
(20787)
理论(20513)
(19627)
财务(19546)
财务管理(19515)
企业财务(18531)
(18153)
(17794)
银行(17709)
环境(17520)
机构
大学(422062)
学院(421884)
管理(165987)
(162711)
经济(159253)
理学(145122)
理学院(143489)
研究(140840)
管理学(140738)
管理学院(139965)
中国(101545)
科学(91674)
(88570)
(76748)
(72471)
(71065)
业大(69502)
研究所(65618)
中心(63596)
(60840)
农业(60741)
财经(59316)
北京(54824)
(54334)
(54203)
师范(53614)
(51672)
(49095)
经济学(48646)
技术(47849)
基金
项目(300177)
科学(234928)
基金(217151)
研究(211651)
(193232)
国家(191653)
科学基金(163387)
社会(132621)
社会科(125698)
社会科学(125665)
(118691)
基金项目(115372)
自然(109610)
自然科(107143)
自然科学(107110)
自然科学基金(105189)
(100668)
教育(98345)
资助(89121)
编号(84479)
重点(67901)
成果(66805)
(65277)
(65050)
(63627)
创新(60537)
课题(58862)
科研(58158)
计划(57173)
大学(55229)
期刊
(168464)
经济(168464)
研究(114954)
中国(78088)
学报(76264)
(68403)
科学(67542)
管理(61100)
大学(56830)
(55156)
学学(53992)
教育(47034)
农业(47020)
技术(38048)
(32109)
金融(32109)
业经(28963)
财经(28307)
经济研究(27555)
(25445)
(24313)
科技(23384)
问题(22058)
(21677)
技术经济(20776)
业大(20462)
图书(20386)
商业(18639)
理论(18334)
现代(18031)
共检索到595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历男  赵璞  冯宇  
如何提高组织柔性推动技术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组织柔性理论和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分析框架,并在调研基础上对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柔性对渐进创新起促进作用,但对突变创新反而有不利的影响;而能力柔性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顾客导向只能提高资源柔性,对能力柔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会增强企业的能力柔性,但会降低企业的资源柔性。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柔性影响的差异,阐述了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振全  
文章从战略柔性的视角出发,选取2016—2018年三年间16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地探讨技术创新、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一定的滞后影响;无形资产与研发人员比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比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显著,但无形资产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不存在调节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创业板企业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振全  
文章从战略柔性的视角出发,选取2016—2018年三年间16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地探讨技术创新、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一定的滞后影响;无形资产与研发人员比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比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显著,但无形资产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不存在调节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创业板企业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一娇  何燕珍  朱宏  邓昕才  吕逸婧  
随着市场环境动态性的逐步增强,如何提升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核心的管理议题。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能力在其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和市场技术变动性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我国357个企业为样本,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有利于促进组织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技术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技术变动性调节了动态能力和组织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变动性越强,动态能力对组织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庞长伟  李垣  
旨在分析不同的战略导向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重点进行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探究和模型的构建,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5个命题。分析表明,技术导向通过提高探索性学习来实现突变创新,市场导向通过采用应用性学习来促进渐进创新,企业家导向则同时通过提高探索性和应用性学习来有效地进行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
[期刊] 预测  [作者] 唐朝永  陈万明  林琳  
本文整合行为理论、学习理论等视角,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失败学习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调节机制,审视战略柔性对整个调节机制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组织衰落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失败学习正向影响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战略柔性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柔性中介了失败学习的调节作用,能力柔性的中介作用未获得验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晨  高山行  
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和国家竞争优势塑造的重要作用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一致认可,但在技术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通过技术手段领先竞争者以维持企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可能性正在下降,非技术领域(如战略理念和管理实践)的创新正逐步成为企业竞争中更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但关于战略柔性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往往局限在技术创新领域,大量已有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战略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缺乏对非技术创新的探讨。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将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个维度,构建这两个维度与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两种非技术形式创新之间关系的整合性研究框架,探讨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影响的差异化路径关系、与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的因果路径关系,以及战略创新在战略柔性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以303份中国制造业企业配对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7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均存在积极影响,战略创新能够促进管理创新的培育;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即对战略创新通过直接路径施加影响,对管理创新除直接效应外,还存在以战略创新为中介的间接影响路径,即战略创新在战略柔性与管理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构建战略柔性对两种非技术创新的影响框架,呼吁增加对创新研究中非技术创新的关注,促进企业内部创新系统中战略创新与管理创新两种不同层面创新之间的双向理论融合,并为提高和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晨  高山行  
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和国家竞争优势塑造的重要作用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一致认可,但在技术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通过技术手段领先竞争者以维持企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可能性正在下降,非技术领域(如战略理念和管理实践)的创新正逐步成为企业竞争中更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但关于战略柔性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往往局限在技术创新领域,大量已有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战略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缺乏对非技术创新的探讨。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将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个维度,构建这两个维度与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两种非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辛冲  石春生  
以战略导向型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测量维度研究为基础,提出二者关联关系的理论框架模型。通过对347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理论模型拟和度,战略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联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存在显著、正向且直接的关联影响,并为企业运用二者关联关系推动企业创新的实施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博   刘超   刘新梅  
组织创造力被认为是能快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获取未来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组织惯性阻碍了创造性想法的成功实施,因而如何降低组织惯性给创造性想法的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关键。以318家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回归方法,分析并检验长期导向、战略柔性以及两者的交互对组织创造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运用斜率逐对比较法对比在长期导向与战略柔性的不同交互状态下,组织创造力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战略柔性以及长期导向与战略柔性的交互能增强组织创造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当长期导向与战略柔性均强时,组织创造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强。因此,企业在实施创造性想法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一定的举措来提升战略柔性,帮助决策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树立长期导向,促进组织创造力向创新绩效的成功转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淑英  孔宁宁  
本文旨在分析战略柔性、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合法性分别在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以3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战略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突破性创新直接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市场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技术不确定性仅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宣峰  付宜强  
引子: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时代特征。面对动态变化的环境,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稳定性和灵活性,一方面企业要保证战略的前后一致性与连续性,另一方面企业又要保持战略与环境的动态匹配。因此,如何巧妙地在保持战略稳定性和增强战略灵活性之间求得动态的平衡,如何建立对动态环境做出快速而有效反映的动态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宜静  李新春  王宣喻  
本文基于Venkatraman(1989)的战略导向维度,以广东私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战略导向、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在战略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战略导向是技术创新前因变量,且对绩效有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组织绩效提升;技术创新构成部分战略导向维度与组织绩效之间中介变量;企业规模使战略导向、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别,而是否属于制造业的行业特征没有明显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卫红  王田绘  王永健  高瞻  
探讨IT能力如何通过组织学习影响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利用来自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30位中高层管理者的样本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组织学习在IT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均对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IT能力通过组织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完全中介作用于技术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卓尔  高山行  
根据创新理论,企业进行创新需要对其所具有的生产要素进行新的整合,企业需要培育战略柔性来缓解创新所需的成本压力,也需要更有柔性的组织架构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家导向理论认为,具有企业家导向的企业更倾向于追求创新,尤其对资源需求巨大的原始性创新而言,很多企业都因为缺乏内在柔性并最终影响创新结果。基于对全国303家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本研究整合了企业家导向理论和柔性战略视角,构建了基于企业家导向与原始性创新间关系的中介模型,提出了战略柔性在企业家导向与企业原始性创新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的六个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表明战略柔性在分维度的企业家导向对原始性创新的影响上中介作用显著。本文拓展了企业家导向理论,并对中国企业根据企业家导向的三个维度(创新性、先动性、风险承担性)如何促进企业原始性创新提出实践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