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0)
- 2023(15005)
- 2022(12989)
- 2021(12315)
- 2020(10359)
- 2019(24160)
- 2018(23964)
- 2017(46284)
- 2016(25163)
- 2015(28584)
- 2014(28491)
- 2013(27754)
- 2012(25259)
- 2011(22627)
- 2010(22516)
- 2009(20370)
- 2008(19825)
- 2007(17215)
- 2006(14796)
- 2005(12534)
- 学科
- 济(98096)
- 经济(97984)
- 管理(74439)
- 业(69413)
- 企(59717)
- 企业(59717)
- 方法(50591)
- 数学(43780)
- 数学方法(42971)
- 农(25500)
- 财(23914)
- 中国(23565)
- 学(23132)
- 业经(22028)
- 理论(19191)
- 地方(17842)
- 贸(17055)
- 贸易(17045)
- 农业(16861)
- 技术(16799)
- 易(16561)
- 和(16330)
- 制(16201)
- 务(15922)
- 财务(15835)
- 财务管理(15795)
- 企业财务(14915)
- 环境(14330)
- 划(14228)
- 银(12950)
- 机构
- 大学(355626)
- 学院(353857)
- 管理(142871)
- 济(132282)
- 经济(129278)
- 理学(125133)
- 理学院(123802)
- 管理学(121112)
- 管理学院(120500)
- 研究(111643)
- 中国(81097)
- 京(74867)
- 科学(73014)
- 财(59102)
- 农(58344)
- 业大(56187)
- 所(55504)
- 中心(51638)
- 研究所(51152)
- 江(50112)
- 财经(48667)
- 范(46789)
- 北京(46404)
- 师范(46263)
- 农业(46076)
- 经(44369)
- 州(41046)
- 院(40953)
- 技术(39318)
- 经济学(38937)
- 基金
- 项目(250782)
- 科学(196452)
- 基金(181477)
- 研究(179445)
- 家(159303)
- 国家(158032)
- 科学基金(136054)
- 社会(110795)
- 社会科(104931)
- 社会科学(104901)
- 省(98522)
- 基金项目(96345)
- 自然(91420)
- 自然科(89381)
- 自然科学(89358)
- 自然科学基金(87701)
- 教育(84145)
- 划(83185)
- 资助(75699)
- 编号(73517)
- 成果(58562)
- 重点(55824)
- 部(54525)
- 创(52231)
- 发(52033)
- 课题(50022)
- 创新(48683)
- 科研(48478)
- 大学(46884)
- 教育部(46648)
- 期刊
- 济(137768)
- 经济(137768)
- 研究(96056)
- 中国(62515)
- 学报(60227)
- 科学(54115)
- 管理(52347)
- 农(52321)
- 大学(45653)
- 财(45068)
- 学学(42960)
- 教育(41467)
- 农业(36548)
- 技术(33526)
- 融(24023)
- 金融(24023)
- 业经(23506)
- 财经(22982)
- 经济研究(21680)
- 图书(20128)
- 经(19581)
- 业(19143)
- 科技(18064)
- 问题(17754)
- 版(17593)
- 技术经济(17480)
- 理论(16678)
- 统计(16394)
- 业大(15920)
- 实践(15403)
共检索到49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荣莉莉 亓甜 蔡莹莹
个体之间的知识传播存在不同的传播模式,组织中个体间传播模式的不同会对知识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和知识的创新。本文首先归纳出了个体之间知识传播的9种模式,根据知识传播模式的组合对组织进行分类,之后根据设定的传播规则,仿真计算了组织平均知识储量和知识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组织知识交流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发现:知识传播模式的不同会影响组织的知识传播,当组织中全部为双向实线连接时,知识传播最快;组织密度越大,组织结构对知识传播的影响越小,而知识传播效率越高;组织中单向交流多时,知识方差大,即知识传播越难兼顾公平;相反,组织中双向交流多时,个体间知识储量...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传播模式 计算机仿真 组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荣莉莉 张效衡 亓甜
组织内个体之间的知识传播存在不同的模式,传播模式会影响传播效果,反过来传播模式会随着传播的进行而发生演化,反作用于知识传播,进而影响组织绩效和创新。基于此,本文先归纳了六种知识传播模式之间的演化规则,然后对应不同类型的组织,利用复杂网络设置了多组仿真实验,模拟了传播模式不断演化时组织知识传播的动态过程。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专家对组织知识传播至关重要,专家能够大大提高组织知识储量;顺畅的沟通机制不仅能显著提高组织知识储量,还能让知识传播更兼顾公平;组织内个体的知识分享习惯是其获取知识的关键,越懂得分享的人越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知识传播 模式演化 组织 复杂网络 仿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则谦
公共知识传播活动具有公益性。社会企业模式的成功为从事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组织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传统意义上从事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组织一般是指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网络环境下从事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组织,在组织的性质和运作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以"青番茄"和科学松鼠会为例说明了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新型组织运作模式,体现出公益与商业相混合的特点。
关键词:
公共知识传播 组织运作模式 公益 商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宗水 谷迎晓 赵红
ChatGPT自发布以来获得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知识生态系统和知识传播路径两个方面分析了ChatGPT的知识传播模式,然后从提高知识主体知识创造能力、优化知识传播环境、提高知识系统的运行效率、知识路径的多渠道实现和构建持续改进的创新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基于ChatGPT的知识传播模式创新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李文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传播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审视国内职业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传播主体缺乏多元支持,媒介难以获取受众注意力资源,内容缺乏受众适切性,现实受众未能完全覆盖目标受众,实际效果低于预期效果。建议蓄积多元传播主体,融合运用新旧媒介,定制分众化内容,调整受众资源,加强舆情监测来促进职业教育传播,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德明 都洁
组织知识的流动、开发、迁移、流动的过程也是组织学习的过程。终身学习是组织知识持续迁移达到的根本途径。在组织知识的学习和管理过程中,中层管理是知识流动与管理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个体知识、组织知识以及个体学习、组织学习的研究,建立了个体知识、组织知识与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流动、迁移、转化的过程模型。
关键词:
终身学习 组织学习 知识管理 知识传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卫东
政府组织传播是政府组织信息在其系统网络结构中的流动过程,本质上是政府组织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固定互联网相比,突出特点是具有移动性,将打破用户对固定终端设备的依赖,能对政府组织传播模式产生变革性影响: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广度和便捷性;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实时性和效率;能增强政府组织传播的个性化和互动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组织传播模式,可从两结点间的信息传递模式、结点自身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所有结点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等三个层面进行描述。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政府组织 传播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林刚 陈忠
建立了组织内两种知识竞争扩散的传播模型,并对模型的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知识在组织内竞争传播时,不同条件下会出现三种不同结果:第一种知识广泛扩散,第二种知识消亡;第二种知识广泛扩散,第一种知识消亡;两种知识同时存在。通常企业兼并后存在不同企业文化(知识)的竞争传播问题,模型能给予很好的解释。
关键词:
知识传播 知识竞争 传播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时冬梅 李继高
《农学报》作为中国第一份农学期刊,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西方农学知识作了完整地传播。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农学报》为基点支撑的农学会、农业学堂、乡绅传习等多因素互动传播模式,即农学会提供的重要组织依托、《农学报》编辑而成《农学丛书》的二次传播、农业学堂的辅助推广以及乡绅的大力参与与传教,共同构成了《农学报》广泛传播的重要机制。在多级传播链条中实现了其"开风气"的启蒙效应和社会动员作用。
关键词:
《农学报》 罗振玉 传播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方舟
文献信息传播及模式方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已形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成为了当今社会热门话题。文献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而高度的关注。一大批从事信息开发、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常本瑞 谢瑞东
从“5W”模式探讨获取最佳科技传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以期对我国的科普工作 ,甚至对充分发挥图书馆传递科学信息的作用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科普工作 “5W”模式 科技传播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江宁 刘娜
本文从组织内攻关任务的多种知识需求出发,考虑跨部门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构建了基于任务需求———团队知识相匹配的知识传播模型。模型中定义了任务知识需求矩阵、团队成员知识传播规则、知识协同生成规则以及任务需求与团队知识匹配规则,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知识交流策略对团队内部知识传播与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策略有利于知识在团队内部的快速传播,但不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在后期容易产生传播停滞现象,而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则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混合策略不仅能够确保知识的快速传播,而且当混合策略中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概率较小时,知识传播效果甚至优于"...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罗贤春 庞进京 袁冰洁
信息传播媒介先后经历了传统大众媒介、网络媒介和自媒体媒介等阶段。政务信息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形成特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在传统大众媒介中是控制型"漏斗"传播模式,在网络媒介中是弱互动"风筝"传播模式,在自媒体媒介中是感染型"小世界"传播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光 杨小冰 马占鸿
基于HYSPLIT-4模式,利用历史气象数据,研究了小麦条锈病菌的远程传播规律,特别是西北、华北、新疆、四川、云南、贵州之间的菌源关系。结果表明:秋季,西北外来菌源主要来自于四川、云南、贵州,华北外来菌源主要来自于西北、四川、云南、贵州,四川外来菌源主要来自于西北、云南和贵州,云南外来菌源主要来自于贵州,贵州外来菌源主要来自于云南;春季,华北菌源主要影响华北地区,西北菌源主要影响西北、华北、四川的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四川、云南、贵州的菌源对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有很大影响。其他地区的菌源对新疆几乎没有影响;虽然新疆的菌源偶尔可以传播到其他地区,但是影响很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荀阿先
本文认为,网络营销整合主要包括对目标市场、营销渠道、内外部职能领域、营销核心和企业形象等要素的整合。网络营销整合过程中,应注意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及行为特征,确定目标市场的传播方式;明晰整合思路,确定运作方法;选择传播渠道和范围;挖掘潜在市场,扩大市场范围;加强与客户沟通,充分了解客户反馈意见,同时进行效果检测。
关键词:
网络经济 整合营销传播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