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7)
- 2023(12347)
- 2022(10340)
- 2021(9784)
- 2020(8354)
- 2019(19318)
- 2018(18782)
- 2017(35671)
- 2016(18838)
- 2015(21316)
- 2014(20555)
- 2013(20446)
- 2012(18607)
- 2011(16764)
- 2010(16080)
- 2009(14555)
- 2008(14105)
- 2007(11535)
- 2006(9742)
- 2005(8479)
- 学科
- 济(85233)
- 经济(85151)
- 管理(53070)
- 业(51651)
- 方法(46284)
- 企(42804)
- 企业(42804)
- 数学(42653)
- 数学方法(42224)
- 中国(22161)
- 财(21668)
- 农(20195)
- 贸(17155)
- 贸易(17148)
- 易(16756)
- 业经(15884)
- 务(14487)
- 财务(14440)
- 财务管理(14412)
- 制(14071)
- 企业财务(13883)
- 学(13628)
- 农业(12796)
- 地方(12444)
- 融(12045)
- 金融(12044)
- 环境(11578)
- 银(11469)
- 银行(11459)
- 技术(10977)
- 机构
- 大学(265312)
- 学院(261570)
- 济(119769)
- 经济(117970)
- 管理(107105)
- 理学(94432)
- 理学院(93542)
- 管理学(92049)
- 管理学院(91570)
- 研究(86263)
- 中国(67906)
- 京(53921)
- 财(53350)
- 科学(49000)
- 财经(44356)
- 经(41013)
- 中心(40856)
- 所(40510)
- 经济学(38798)
- 农(37121)
- 研究所(37102)
- 业大(35730)
- 经济学院(35341)
- 江(34292)
- 财经大学(33813)
- 北京(33692)
- 院(31654)
- 范(31163)
- 师范(30847)
- 商学(29494)
- 基金
- 项目(185713)
- 科学(150077)
- 基金(142335)
- 研究(133576)
- 家(124015)
- 国家(123161)
- 科学基金(107893)
- 社会(89829)
- 社会科(85627)
- 社会科学(85607)
- 基金项目(74976)
- 自然(69996)
- 自然科(68489)
- 自然科学(68474)
- 省(67466)
- 自然科学基金(67315)
- 教育(61731)
- 资助(59040)
- 划(58526)
- 编号(50909)
- 部(43503)
- 重点(41778)
- 国家社会(39523)
- 成果(39270)
- 创(39101)
- 发(38651)
- 教育部(38249)
- 创新(36709)
- 科研(36632)
- 人文(36558)
共检索到366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启哲 朱建洲 贾钢
文章运用上证综合指数对中国股市价格反应行为进行实证检验,以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对于未预期的和突发性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究竟是适当的、过度的还是不足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我国股市投资者对好消息反应不足的有力证据以及对坏消息过度反应的微弱证据,这些发现同不确定信息假说相一致。
关键词:
股价 过度反应 反应不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孟海 周爱民
本文通过构造动态期限相关法,以250个交易日为定样本容量窗口,动态的考察了我国上证综合指数从1992年1月2日到2008年11月28日各个阶段的价格泡沫状况。实证表明,我国股市自建立以来,价格泡沫就伴随左右,而且阶段性的暴涨暴跌,极易催生泡沫。随着次级债危机的爆发,股市急剧下跌,当前已经产生了负向的随机泡沫。
关键词:
期限相关法 价格泡沫 动态检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启发 王长久 蒋翠侠
股票能否在通胀期间起到保值作用,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基于上证综指和上交所编制的五个行业分类指数为对象,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总体以及细分行业市场的股票实际收益率和通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证综指实际收益和总体通胀在各个分位点处均呈反向关系并且回归系数显著,意味着中国股票市场总体不存在费雪效应;五个行业分类指数实际收益和总体通胀在各个分位点处也呈反向关系,但在高分位点处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意味着在高分位点处费雪效应成立;如果将通胀细分为预期通胀与非预期通胀,则非预期通胀对实际收益的影响比预期通胀对实际收益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于庆年
本研究利用1978-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数据、1990-2010上证指数数据,探讨了上证指数的基本特征。统计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证指数具有"趋势性,周期性,季节性,随机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并得出上证指数统计模型结果。结论表明上证指数不仅具有四大特征,而且具有以四大特征为变量的统计关系式。利用所得到结论对研究上证指数的变化规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上证综合指数 特征 统计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有禄 熊虎 罗秋兰
对上证综合指数每日收盘数据进行非趋势化处理,并对经过处理后的股票指数数据进行了功率谱检验,找出具有混沌功率谱特征的时间序列所对应的去趋势化方法,为后续计算股票指数的关联维数和李雅普诺夫指数等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处理平台,以便对股市进行有效的预测和研究。
关键词:
股票价格指数 非趋势化处理 功率谱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孟庆斌 周爱民 靳晓婷
本文对经典股票价格泡沫模型的常利率假设进行了推广,在随机利率下得到了股票价格泡沫周期性破灭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使用TAR模型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1997年10月31日到2007年10月31日的泡沫情况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泡沫主要集中在1999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尤其在2007年1月到5月底泡沫程度最为严重。最后,通过分析深证指数同期的泡沫情况验证了两市泡沫的联动性。
关键词:
股市价格泡沫 随机利率 TAR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汪冬华 雷曼 阮永平 汪辰
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6月6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对数收益率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市态下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在牛熊市中,我国股市债市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两市场间只存在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奥 谭娅 吴卫星
本文基于上证综合指数构建了度量投资者损失厌恶心理的指标,并将其引入GJRGARCH-M模型,用以分析我国股市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段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股市成立初期,损失厌恶是引起股市波动的重要因素,1997-2006年间损失厌恶同时显著影响股市收益性和波动性;相比之下,2007年至今损失厌恶对股市的影响不再显著。这表明,金融危机后我国股票投资者投资行为逐渐趋于理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春福 梁四安 尤川川
本文利用偏尾Laplace分布对我国沪深股市收益率的偏尾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股市的中长期收益率数据存在明显偏尾特征,与Compell的行为金融学解释恰恰相反,这种偏尾特征的具体表现是右尾比左尾厚。此外,研究还表明深市收益率偏尾特征对时间水平的灵敏度比沪市要高,这对投资者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孟庆斌 周爱民 汪孟海
本文使用间接度量方法构建了股市价格泡沫的理论模型,得到了股市价格泡沫所满足的行为方程。在该理论模型下,本文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从上证指数1996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数据中剔除其理性价值成份,并进而建立马氏域变模型对其泡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证指数价格泡沫主要集中于1996年3月到1997年6月、1999年全年以及2006年11月到2007年12月。此外,本文还通过对深证指数的分析检验了沪深两市股价泡沫的联动性,最后根据文章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曼 李松华 杨雪 仝凤鸣 王菲
本文基于2011年1月~2014年5月的百度煤矿安全事故搜索指数的周平均数据,采用GARCH类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煤矿安全事件的舆情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煤矿安全事件舆情演变呈现出聚集性特征,存在ARCH效应即具有条件自回归特性。而且,TARCH(1,1)模型估计发现,煤矿安全事件舆情演变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好消息能降低煤矿安全事件舆情演变的波动性。
关键词:
煤矿安全 舆情 ARCH效应 非对称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燊 杨朝军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股市上扬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理论对这些实证结果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燊 杨朝军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股市上扬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理论对这些实证结果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天栋 章洋
本文基于BVGARCH-BEKK模型对比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国内股市与汇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揭示金融市场联动特征和金融危机对其内在影响。实证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汇市的波动风险会显著地传导到股市,而股市的波动不会对汇市产生明显的影响。危机前后地产、工业板块与汇市的互动关系同总体股市与汇市的互动关系趋同,而危机爆发后汇市对商业、公用板块的传递效应消失。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