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5)
- 2023(17247)
- 2022(14892)
- 2021(13889)
- 2020(11511)
- 2019(26269)
- 2018(26027)
- 2017(50355)
- 2016(27237)
- 2015(30431)
- 2014(30516)
- 2013(30086)
- 2012(27213)
- 2011(24414)
- 2010(24242)
- 2009(21966)
- 2008(21054)
- 2007(18679)
- 2006(16187)
- 2005(13708)
- 学科
- 济(112479)
- 经济(112359)
- 业(77644)
- 管理(73292)
- 企(55323)
- 企业(55323)
- 农(51916)
- 方法(49571)
- 数学(43915)
- 数学方法(43340)
- 农业(34465)
- 中国(28560)
- 业经(27909)
- 财(27144)
- 地方(26441)
- 学(23180)
- 制(19955)
- 贸(18066)
- 贸易(18060)
- 易(17527)
- 技术(16970)
- 环境(16698)
- 理论(16508)
- 发(16433)
- 务(15835)
- 财务(15765)
- 财务管理(15731)
- 和(15625)
- 银(15277)
- 银行(15228)
- 机构
- 学院(380568)
- 大学(377539)
- 管理(152097)
- 济(150911)
- 经济(147641)
- 理学(133186)
- 理学院(131728)
- 管理学(129303)
- 管理学院(128584)
- 研究(125713)
- 中国(92248)
- 科学(80129)
- 农(78956)
- 京(78215)
- 财(66141)
- 业大(63597)
- 所(62483)
- 农业(60798)
- 中心(58666)
- 研究所(57342)
- 江(54817)
- 财经(53565)
- 范(50471)
- 师范(49991)
- 经(49135)
- 北京(48116)
- 院(45422)
- 经济学(44660)
- 州(44432)
- 经济管理(41187)
- 基金
- 项目(271663)
- 科学(213745)
- 研究(197451)
- 基金(197365)
- 家(172813)
- 国家(171355)
- 科学基金(147241)
- 社会(125143)
- 社会科(118322)
- 社会科学(118289)
- 省(106836)
- 基金项目(105442)
- 自然(95955)
- 自然科(93705)
- 自然科学(93679)
- 自然科学基金(91959)
- 划(89462)
- 教育(89448)
- 编号(81163)
- 资助(80061)
- 成果(63967)
- 重点(60683)
- 部(59565)
- 发(58817)
- 创(56104)
- 课题(54679)
- 创新(52412)
- 科研(52119)
- 国家社会(51797)
- 教育部(50493)
- 期刊
- 济(163960)
- 经济(163960)
- 研究(105166)
- 农(79280)
- 中国(69787)
- 学报(63448)
- 科学(58097)
- 农业(54104)
- 管理(50365)
- 大学(48660)
- 财(48579)
- 学学(46430)
- 教育(38645)
- 业经(32540)
- 技术(32363)
- 融(31881)
- 金融(31881)
- 业(25286)
- 财经(24851)
- 经济研究(24265)
- 问题(22847)
- 经(21239)
- 版(20569)
- 图书(19545)
- 科技(18802)
- 资源(18051)
- 业大(17733)
- 技术经济(17675)
- 理论(17163)
- 现代(16794)
共检索到540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晓坤 庞林芳 张正峰
研究目的:探求镇域小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研究方法:GIS方法,综合指标法,空间可达度评价法。研究结果: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为例,评价不同农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优劣条件,并据此研究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性等级和适宜类型:(1)青村镇农村居民点的教育、医疗及交通等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差异,可作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分析的依据。(2)最适合集中扩建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青村镇南部南张村为中心区域和东部北港村附近区域,共计7个村166.80 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的29.59%;(3)适合拆除归并整治模式的农村...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居民点 可达度 上海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霖 郭杰 欧名豪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分析是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制定差别化分区管制措施的基础。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不仅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也与政府和农户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政府意愿和农户意愿五方面的12个指标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通过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的空间叠置分析,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整理适宜性和整理潜力的区域分异,徐州市可划分为优先整理区、优化调整区、滚动发展区和控制改造区四类区域,从整理优先次序、空间形态调整、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鸣东 尹海伟
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公平性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其相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评测因子等,最后指出了当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设施 可达性 公平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我国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广大乡村地区农户兼业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要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路,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问题的有效路径,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居民点扩张和宅基地低效利用的诸多问题,提出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利剑"。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 宅基地退出 新型城镇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华 胡远满 黄培泉 刘淼 任东风
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矿产资源枯竭后有很多的"后遗症",如沉陷、坍塌等地质灾害频现。综合考虑阜新市当前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稳定等因素去确定城市的扩展及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规划尤为重要。本文以阜新资源型城市为例,基于最小阻力模型对其城市及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为其转型发展在用地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支持。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及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分析,从交通设施、矿产资源、地形地貌、土壤土质、灾害防治、土地利用类型及水体6个方面对阜新市城市与农村居民点发展建立阻力面,通过栅格计算得出阜新城市及农村居民点发展的综合阻力面。利用ArcGIS提取阜新市584个农村居民点的阻力值,对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博 刘友兆 夏敏 张俊凤 张智超 邹伟
对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探讨,不仅能丰富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的理论体系,也有利于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和整理工作。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综合考虑其社会经济和农村居民点布局特点,从自然地理条件、区位条件、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条件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靶模型研究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分类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宜兴市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等级总体较高;在空间上呈现中、北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整体高于南部丘陵山区的分布特征。针对不同适宜等级提出的分类调控对策可以为当地农村土地整治、村庄规划等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张红伟 柴季
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是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布局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解决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转型、优化利用,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小规模已知样本的学习实现大规模未知数据的高精度分类与评价,从方法可行性、数模结合、优化策略和预测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北省房县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适宜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房县农村居民点适宜性受其可通达能力、海拔高度、地块面积及当地农业生产活跃程度的影响较大,也与农民生活、收入水平紧密相关;(2)训练模型的性能受特征(评价因子)规模变化的影响较小,其中,16维特征集合模型的测试精度可达83.54%;(3)不同训练模型的预测结果均反映出房县的非适宜型居民点规模较大,该算法的鲁棒性强,评价结果稳定可靠。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支撑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能为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和基层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吴沅箐 郭碧云
作为上海市郊区出现的两类重要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宅基地置换模式和村庄归并模式在改善农民集中居住的环境、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都取得显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置换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是外援驱动主要影响下的"新型城镇开发",需要配套农民市民化后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政策。多出现于经济较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近郊快速城市化地区。核心是推进城市化,整治要点是将农村居民点纳入到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统筹配置,安置区的住房设计以容积率较高的多层楼房为主,同时建设相对配套的各项市政服务设施,从而解决农民非农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问题。村庄归并模式是在村集体主导、政府支持下开展的,是一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阳 张凤荣 郝晋珉 张佰林 周建
整治潜力测算和迫切度评价是安排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的基础与依据。本文运用实地调查与访谈、GIS空间分析等手段与方法,深入分析山西省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并根据用地类型与整治性质的差异将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划分为浅层潜力和深层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的浅层潜力占总潜力的71.88%,说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较为粗放,具有较高整治潜力。通过分析村庄属性与发展前景,从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等4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评价抽样村整治迫切度,并根据迫切度评价结果将抽样村分为迫切、较迫切、一般迫切和不迫切4个整治等级。从抽样村迫切度评价等级、抽样村浅层潜力占总潜力比重和总潜力占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双文元 郝晋珉 余述琼 洪舒蔓 朱传民 黄晓英 张玲娥 周宁
以河北曲周县342个农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从压力源-压力流-压力汇的角度构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设置和筛选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计算农村居民点的压力源、压力流和压力汇各指标值及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值,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了5种空间格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全县农村居民点压力适宜性弱的占全部村庄的45.61%,适宜性一般的村庄占32.74%,适宜性较强的村庄很少,占21.65%。本研究尝试将压力论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有益探索和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展春 危小建 赵英慧 陈竹安
[目的]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在农村居民点调控、规划和预测中具有基础作用,且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应顾及农村居民点之间的社会经济活动联系。[方法]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首先运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农村居民点转移概率,其次运用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农村居民点图斑间的网络联系强度,最终通过加权求和方法确定农村居民点转化概率,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辽宁省农村居民点可以划分为高度适宜类、较适宜类、一般适宜类和不适宜类4类,分别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比例为28.18%、31.32%、13.26%和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亮 吴炳方 张磊
与我国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呈团簇状分布不同,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密度大、分布散乱,呈现出"满天星"状的分布格局。以渝北、万州和秭归移民区作为三峡典型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农村居民点。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和制约农村居民点分布的要素如海拔、坡度、坡向、道路、水源等进行了分析;借鉴农用地评价方法,利用评价中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生成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图。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农村居民点受到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的影响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三峡典型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农村居民点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乐 王瑷玲 孙琦 夏金山 陈欣玉 张冠强
[目的]为探明农村居民点整治后农民入住新社区的满意程度,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肥城市湖屯镇的3个农村居民点整治村为研究区,进行农民入住新社区满意度评价,以期为改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G1法和模糊物元分析法,构建包括12个生活指标、10个生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入住新社区的总体满意度、不同社区的农民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结果]农民入住农村新社区的总体满意度达到"满意",其中,陶阳社区、涧北社区为"满意",张店社区为"较满意"。农民对生活环境和基本设施方面最满意,不同社区满意度的限制因素不同,有耕作距离、居住消费等。[结论]农村居民点整治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给农民带来实惠。但应因地制宜,合理选址,在整治同时注重配套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新社区的基础设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乐 王瑷玲 孙琦 夏金山 陈欣玉 张冠强
[目的]为探明农村居民点整治后农民入住新社区的满意程度,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肥城市湖屯镇的3个农村居民点整治村为研究区,进行农民入住新社区满意度评价,以期为改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G1法和模糊物元分析法,构建包括12个生活指标、10个生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入住新社区的总体满意度、不同社区的农民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结果]农民入住农村新社区的总体满意度达到"满意",其中,陶阳社区、涧北社区为"满意",张店社区为"较满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