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5)
2023(12162)
2022(10247)
2021(9609)
2020(8214)
2019(18804)
2018(18563)
2017(35690)
2016(19138)
2015(21728)
2014(21365)
2013(20763)
2012(18694)
2011(16510)
2010(16391)
2009(15107)
2008(14782)
2007(13180)
2006(11471)
2005(10065)
作者
(50430)
(42321)
(42052)
(40067)
(26836)
(19990)
(19119)
(16253)
(16152)
(15036)
(14376)
(14225)
(13321)
(13206)
(13062)
(12972)
(12384)
(12374)
(12253)
(12113)
(10355)
(10101)
(10044)
(9717)
(9488)
(9462)
(9429)
(9203)
(8400)
(8163)
学科
(73912)
经济(73795)
管理(66840)
(60368)
(53308)
企业(53308)
方法(35013)
数学(30950)
数学方法(30529)
(27739)
(20231)
中国(19609)
(19482)
(19030)
财务(18967)
财务管理(18928)
企业财务(18148)
业经(17472)
(13973)
地方(13616)
(12855)
银行(12846)
农业(12511)
(12097)
技术(11948)
(11794)
金融(11791)
(11719)
(11717)
体制(11708)
机构
大学(257697)
学院(256717)
(106429)
管理(105060)
经济(104242)
理学(90334)
理学院(89475)
管理学(88077)
管理学院(87562)
研究(77700)
中国(63047)
(55516)
(52728)
科学(43304)
财经(43029)
(39714)
(39167)
中心(38970)
(35685)
(34833)
业大(34337)
经济学(32939)
北京(32384)
财经大学(32290)
研究所(31561)
(31039)
(30921)
师范(30708)
经济学院(29655)
(29094)
基金
项目(173769)
科学(139289)
研究(130387)
基金(128574)
(110025)
国家(109101)
科学基金(96527)
社会(84796)
社会科(80461)
社会科学(80445)
基金项目(68301)
(67299)
自然(61980)
教育(61810)
自然科(60568)
自然科学(60554)
自然科学基金(59480)
(56330)
编号(52555)
资助(51807)
成果(42649)
(39965)
重点(38991)
(37819)
(37049)
课题(35950)
(35776)
教育部(35483)
国家社会(35270)
人文(34724)
期刊
(115736)
经济(115736)
研究(75613)
中国(53618)
(47951)
管理(41701)
学报(33983)
科学(32571)
(31059)
教育(28681)
大学(28147)
(26904)
金融(26904)
学学(26169)
技术(24780)
财经(22073)
农业(20321)
(18803)
业经(18515)
经济研究(17332)
问题(15282)
财会(14220)
会计(13050)
理论(12753)
图书(12627)
技术经济(12004)
(11675)
实践(11499)
(11499)
(11270)
共检索到387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古继洪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转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基础还很薄弱,整体管理水平较低,有些上市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股票首次发行,或是为了应付外部审计、证监会等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惠全红  
近几年,国内外上市公司丑闻不断,大多与上市公司内控失灵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缺乏有关。本文在分析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捷  
2006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被业界称为中国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本文认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内部控制指引已体现了COSO(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相信该指引的出台能够积极推动我国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刚  孙安其  张新星  
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背景下,基于上市公司2012年之前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践,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状,并着重从监管者的角度分析现状背后存在的制度和法规方面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烈  孙德芝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好坏,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与活力,进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文章在对沪市A股2012年度内控评估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透视了上市公司在内控评价范围、内控缺陷标准界定、内控评估部门设立及内控评价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文章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并从操作层面阐明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为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控有效性评价提供灵活适用的技术工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公明明  魏琪  马涛  丁丽  张俊兰  
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应注重从内部控制环境业务层面的内控管理、内部控制架构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晓嫱  
2006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指引》的出台与有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洁  赵丽生  
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如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进行评价,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热点课题。文章在对内部控制指数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建立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必要性,并结合内部控制指数的研究现状,找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应在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通用性的基础上,构建定量的内部控制指数的观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先聪  罗鸿秀  梁静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基于我国现有的制度背景探讨了公司内部控制人——控股股东和经理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状及其侵占机理,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内部控制人的动机和能力,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短期机构投资者与经理人的静态博弈、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经理人的动态博弈,以及机构投资者与控股股东的博弈。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采取监督抑或投机行为与其投资期限、持股比例、监督成本等因素相关;机构投资者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会增加公司价值,但当机构投资者过于干涉公司行为时也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害。最后,对如何发展机构投资者和约束内部人控制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奕彤  
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分析了破产的原因以及由此而得到的启示,最后阐述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的方法,保证现代市场体系有序、高效的运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艳丽  
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性关系,利用2010—2017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邓氏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风险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2)上市公司对战略目标和效率效果的关注度高于财务报告和法律法规遵循;(3)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依然薄弱;(4)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耦合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汪桢  
加强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无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上,还是在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微观层面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构建华东地区A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践,研究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CISO框架的具体改进措施及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骆良彬  王河流  
为了客观、系统、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本文首先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解为三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从定性评价到量化评价的模糊映射,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一种可行的科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