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1)
- 2023(17604)
- 2022(15181)
- 2021(14306)
- 2020(11815)
- 2019(27389)
- 2018(26898)
- 2017(51581)
- 2016(27839)
- 2015(31432)
- 2014(31124)
- 2013(30718)
- 2012(27957)
- 2011(25175)
- 2010(24883)
- 2009(22441)
- 2008(21554)
- 2007(18239)
- 2006(15754)
- 2005(13599)
- 学科
- 济(116205)
- 经济(116087)
- 管理(79202)
- 业(72860)
- 企(60238)
- 企业(60238)
- 方法(55408)
- 数学(49244)
- 数学方法(48465)
- 中国(31286)
- 农(29418)
- 财(26670)
- 业经(24329)
- 学(24325)
- 地方(23864)
- 贸(21397)
- 贸易(21383)
- 易(20819)
- 环境(20312)
- 农业(19693)
- 制(18659)
- 理论(18459)
- 和(18367)
- 技术(17132)
- 务(16771)
- 财务(16688)
- 财务管理(16652)
- 划(16393)
- 银(15884)
- 银行(15843)
- 机构
- 大学(390145)
- 学院(389119)
- 济(159279)
- 经济(156179)
- 管理(155571)
- 理学(136305)
- 理学院(134820)
- 管理学(132131)
- 管理学院(131451)
- 研究(130896)
- 中国(97220)
- 京(82663)
- 科学(81574)
- 财(68416)
- 所(64371)
- 农(60555)
- 研究所(59418)
- 中心(58969)
- 业大(58016)
- 财经(56322)
- 江(53463)
- 北京(51991)
- 经(51582)
- 范(51167)
- 师范(50671)
- 经济学(48688)
- 院(48289)
- 农业(47489)
- 经济学院(44009)
- 州(43510)
- 基金
- 项目(276510)
- 科学(219080)
- 基金(202692)
- 研究(200593)
- 家(177540)
- 国家(176174)
- 科学基金(151941)
- 社会(127359)
- 社会科(120803)
- 社会科学(120770)
- 基金项目(106907)
- 省(106295)
- 自然(99710)
- 自然科(97480)
- 自然科学(97459)
- 自然科学基金(95675)
- 教育(92916)
- 划(90463)
- 资助(84250)
- 编号(80646)
- 成果(63721)
- 重点(62353)
- 部(61439)
- 发(59160)
- 创(57565)
- 课题(55459)
- 创新(53797)
- 科研(53150)
- 国家社会(53050)
- 教育部(52827)
- 期刊
- 济(163027)
- 经济(163027)
- 研究(110134)
- 中国(69574)
- 学报(60906)
- 科学(57369)
- 管理(56147)
- 农(53644)
- 财(50402)
- 大学(46662)
- 学学(44008)
- 教育(42850)
- 农业(38002)
- 技术(35611)
- 融(28853)
- 金融(28853)
- 经济研究(27605)
- 财经(26641)
- 业经(26210)
- 经(22865)
- 问题(21093)
- 业(20781)
- 统计(19018)
- 技术经济(18892)
- 图书(18822)
- 资源(18658)
- 科技(18536)
- 版(17569)
- 策(17218)
- 理论(17185)
共检索到54886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易国栋 刘翔
结合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与SFA方法,提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用于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算。该模型具有非径向和非角度的特点,而且能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使效率评价更接近实际情况。运用该模型对2000~2012年我国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碳排放效率不高,但从2006年呈现加速上升趋势,表现了低碳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的碳减排效率将进一步下降。分区域来看,我国碳排放效率呈现出"东>中>西"的格局,且东部的优势有所扩大。基于对投入、产出冗余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分析表明,提升能源、资本、人员的配置效率,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才和技术交流,有利于提升碳排放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易国栋 刘翔
结合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与SFA方法,提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用于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算。该模型具有非径向和非角度的特点,而且能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使效率评价更接近实际情况。运用该模型对20002012年我国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碳排放效率不高,但从2006年呈现加速上升趋势,表现了低碳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的碳减排效率将进一步下降。分区域来看,我国碳排放效率呈现出"东>中>西"的格局,且东部的优势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国泉 栾昊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对2005—2015年江苏省12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整体排放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苏州、无锡、盐城的排放效率相对有效,处于排放效率前沿,其他城市的排放效率均有待提高。江苏省区域间碳排放效率呈现"苏中>苏南>苏北"的格局,与传统经济格局存在差异。因此,为提高碳排放效率应着力改善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干预程度、科技支撑强度、所有权结构等因素,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减排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碳排放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进行相互比较。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碳排放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提升空间很大;从横向来看,各省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差距逐年增大,碳排放效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额增大趋势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等措施来提高我国碳排放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锋 刘晓燕 龙如银 周德群
对我国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准确测评是各省区针对性制定减排战略的基础,经典DEA模型未能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构建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区域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高效率地区共有广东等9省,中效率地区共有湖南等16省,低效率地区共有甘肃等4省。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出的各省1997~2010年平均碳排放效率结果与经典DEA模型测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预期结果更加吻合,各省可以根据自身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高综合碳排放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意
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及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三阶段对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依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科技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作用路径是通过促进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2)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促进作用对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更大,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3)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方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谦 董玥 董艳玲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科技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率评价体系,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全国整体财政科技支出效率未实现DEA相对完全有效;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干预度对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财政分权度不利于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的提高;剔除外界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后,多数省(区、市)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上升,规模效率下降,全国整体及各省(区、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没有达到最优规模;中国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四代 仝梦 郭杰 韩玥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了相同环境下各区域的环境效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性,探讨了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剥离了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为真实测度环境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三阶段DEA模型可有效剔除随机误差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能客观真实的测度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水平,获得比传统DEA模型更精确的环境效率结果。(2)区域平均环境效率和平均纯技术效率均被低估,环境效率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纯技术效率影响引起的。(3)外贸依存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城市规模的增加对环境效率的提升产生负影响。(4)规模收益的变动受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德春 董宇怡 刘炳胜
能源短缺、利用率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2009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文章将技术效率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利用其数值来分析能源效率,同时,加入环境变量来分析完善上述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在剔除外部因素和环境变量以前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大部分省在第三阶段计算出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这说明很多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体现出规模经济性。从区域上来看则是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针对这一结果,本文给出几点建议: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发新技术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秀梅 张慧 綦振法 董会忠
文章探索性地将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SBM模型相结合来测算我国东西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并对东西地区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及受科技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西地区受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运气等随机因素影响,碳排放效率表现出显著差异,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虽然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依旧高于西部地区,但其差距明显缩小;其中,R&D人员对东部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而R&D项目对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认为,东西地区碳排放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因素,实现西部地区科技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霞 万长松 宣红岩
发展低碳型绿色流通是提升流通业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流通体系需要对流通业的真实运行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模型,在剔除了环境噪声和随机干扰后,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流通业效率的真实水平,并基于此探讨了我国流通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规模无效是导致流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各环境变量对流通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开放程度与流通业效率正相关;城市化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干预度与流通效率负相关。考察期内,流通业综合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流通效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中部地区最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洪 赵宝福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将我国能源总体效率分解为能源管理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并进行区域间比较。结果表明:国家层面,我国能源总体效率偏低并且呈缓慢下滑趋势,能源管理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呈反向波动态势;地区层面,三大区域的能源环境效率呈收敛趋势,能源管理效率在2010年前后呈先收敛后扩张分化趋势;省际层面,北京、天津、浙江和青海4个省市应侧重提升内部管理能力,而宁夏应注重改善外部环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