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9)
- 2023(16266)
- 2022(14045)
- 2021(13391)
- 2020(11149)
- 2019(25894)
- 2018(25495)
- 2017(48381)
- 2016(26283)
- 2015(29837)
- 2014(29413)
- 2013(28680)
- 2012(26037)
- 2011(23570)
- 2010(23035)
- 2009(20896)
- 2008(20117)
- 2007(17135)
- 2006(14713)
- 2005(12675)
- 学科
- 济(106247)
- 经济(106137)
- 管理(74173)
- 业(68762)
- 企(56116)
- 企业(56116)
- 方法(51099)
- 数学(45203)
- 数学方法(44632)
- 中国(29484)
- 农(28205)
- 财(25038)
- 业经(22781)
- 学(21790)
- 地方(21248)
- 贸(20241)
- 贸易(20230)
- 易(19715)
- 农业(19014)
- 制(17086)
- 技术(16754)
- 理论(16632)
- 环境(16473)
- 和(16449)
- 务(15634)
- 财务(15564)
- 财务管理(15530)
- 企业财务(14712)
- 划(14487)
- 银(14330)
- 机构
- 大学(368787)
- 学院(363312)
- 济(149852)
- 经济(146961)
- 管理(145971)
- 理学(127759)
- 理学院(126391)
- 管理学(124080)
- 管理学院(123458)
- 研究(122047)
- 中国(90309)
- 京(77911)
- 科学(74842)
- 财(64386)
- 所(59363)
- 农(56136)
- 中心(55198)
- 研究所(54847)
- 业大(54003)
- 财经(53014)
- 江(49565)
- 范(49314)
- 北京(48904)
- 师范(48881)
- 经(48610)
- 经济学(45901)
- 院(44606)
- 农业(43985)
- 经济学院(41528)
- 州(40821)
- 基金
- 项目(258406)
- 科学(204539)
- 研究(189870)
- 基金(189427)
- 家(165168)
- 国家(163881)
- 科学基金(141487)
- 社会(120849)
- 社会科(114631)
- 社会科学(114601)
- 基金项目(100522)
- 省(98070)
- 自然(91651)
- 自然科(89610)
- 自然科学(89589)
- 自然科学基金(87978)
- 教育(87904)
- 划(83483)
- 资助(77905)
- 编号(76677)
- 成果(61798)
- 部(57998)
- 重点(57602)
- 发(54810)
- 创(53917)
- 课题(52168)
- 国家社会(50511)
- 创新(50310)
- 教育部(50201)
- 科研(49476)
- 期刊
- 济(152946)
- 经济(152946)
- 研究(105547)
- 中国(66312)
- 学报(56351)
- 科学(52776)
- 管理(52445)
- 农(49705)
- 财(47571)
- 大学(43803)
- 教育(43466)
- 学学(40448)
- 农业(35445)
- 技术(31888)
- 融(26080)
- 金融(26080)
- 经济研究(25466)
- 财经(25378)
- 业经(23886)
- 经(21832)
- 图书(21813)
- 问题(20109)
- 业(19388)
- 技术经济(17581)
- 科技(17419)
- 资源(16862)
- 理论(16759)
- 版(16313)
- 贸(16275)
- 统计(15810)
共检索到516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向东 刘东皇 季庆庆
利用我国地区高校知识生产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分析我国地区高校的知识生产效率。研究发现,我国地区高校知识生产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651、0.873和0.756,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我国高校知识生产效率整体提升的主要原因;政府资助、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对高校知识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R&D经费投入冗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R&D人员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地区高校知识生产划分为"高高""高低""低高"和"低低"四种类型,各地区可依据自身的效率特点及所处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效率改进。
关键词:
高校 知识生产 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风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地区2012年的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评,研究发现,不排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会导致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的高估,而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后发现,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偏低,只有0.682,规模无效率是阻碍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东部地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较高,而中西部则较低,这主要由三大地带间的规模效率差异所致。将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类后发现,中国没有"低高型"省区,多数省区是"双低型"或"高低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永安 董刚
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在排除外部环境条件和随机误差影响的情况下,对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中国城市效率的环境响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受城市空间格局、区位条件、政府竞争环境、人口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具体而言,外部城市影响程度强或区位条件较好有助于降低城市要素投入的冗余水平;政府竞争环境较激烈或历史发展条件较优越会促使城市要素投入冗余水平提高;人口环境对城市各类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振宇 刘秋红
不同决策单元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水平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出现效率值虚高或压低的问题。为得到各决策单元真实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值,采用剔除外部因素影响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优于中部地区,两个地区效率不理想的原因存在差异;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但呈现东部地区提升而中部地区下降的特点。鉴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然 冯中朝
为了剥离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首次在国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7年我国主要地区油料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许多省份油料生产效率确实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率、受灾率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同质经营环境和经营运气的条件下,各油料主产区的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成为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瓶颈。根据规模效率水平的大小,将各油料生产地区划分为高规模效率区和低规模效率区。扩大低规模效率区油料种植面积有利于提升技术效率。鉴于环境效应对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生产及加快实施优势油料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关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区域效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社会投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有显著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内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较低是制约我国东部沿海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核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关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区域效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社会投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有显著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内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较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瑞仙 黄书瑞 王元锋
[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研究未剔除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文章在分析环境因素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影响的基础上,剔除外生因素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为客观评价在线健康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以“丁香园论坛”的“内分泌与代谢病”“急救与危重”“呼吸与胸部疾病”“心血管”“肿瘤医学”5个板块为例,分析剔除外生因素前后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变化。[结果/结论]剔除外生因素的影响后,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降低;用户权威性和发帖质量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有正向影响,而用户积极性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军华 倪明 李帮义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乡村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有利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我国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地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杰 石春娜 国亮
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2015年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不排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影响,综合效率水平被低估;中国各省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综合效率水平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较低造成;各省市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以分为4种不同类型;自然资源是同其他林业资源一样同等重要的资源投入要素。针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问题,三阶段DEA模型相比传统DEA模型的测算结果更为科学准确;各类型省市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颜聪聪 车斌
将地貌特征内生化,对新疆85个县市按照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戈壁、沙漠7种主要地貌类型进行划分,从要素投入角度研究新疆种植业生产效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选取2017年新疆各县市种植业生产数据,分析各地貌区种植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外部环境、统计噪声和管理无效率均显著影响种植业生产效率,有必要剥离这3种要素;新疆种植业生产效率整体不容乐观,对第一产业的过度依赖反而加重了第一产业的负担;各地貌区种植业生产效率差异明显。新疆种植业要素投入严重过剩是生产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建议因地施策,引导过量生产要素有序流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梅国平 龚雅玲 万建香 季凯文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实现物流产业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升级是当前物流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政等产业的投入产出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2—2016年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环境、随机误差等因素影响的情形下,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总体呈现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衰减的空间规律; SFA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和随机因素是影响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公路里程数、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加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影响不大,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可以推动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总体处于规模效率持续递增状态,调整后的物流产业平均综合效率值达到0. 89。研究进一步表明,纯技术效率的较大差距导致各省份间物流产业效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柳青 田甜
运用三阶段DEA,测算了2022年中国120家(西部地区60家,东中部地区60家)通用航空企业运营效率,分析了环境变量与我国西部地区通航企业运营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均GDP和政府财经支持对运营效率具有双重影响,知识产权增加不利于运营效率提升,行业企业数有助于运营效率的改进;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西部地区80%通航企业规模效率下降引起综合技术效率下降,纯技术效率上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因此,企业提高规模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多元化服务类型、增加与运输航空协同,有利于提升我国西部地区通航企业的运营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硕勋 杨永 施韶亭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法,研究2010年我国31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影响显著,虚高了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且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规模效率不足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主因,但其提升空间相对较大,全国26个非综合技术有效地区规模效率递增率高达100%,因此,加大规模投入是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首选途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反映在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总体呈东、中、西高低排列,其中,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的巨大鸿沟是其综合技术效率不足的根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生保 周小柯
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2008年分省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以后,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效率表现不容乐观,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523,且主要受制于规模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