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1)
- 2023(17232)
- 2022(15161)
- 2021(14193)
- 2020(12079)
- 2019(28235)
- 2018(28111)
- 2017(54305)
- 2016(29678)
- 2015(33737)
- 2014(33860)
- 2013(33340)
- 2012(30445)
- 2011(27379)
- 2010(27389)
- 2009(25262)
- 2008(24803)
- 2007(21966)
- 2006(18816)
- 2005(16338)
- 学科
- 济(120497)
- 经济(120367)
- 管理(85854)
- 业(82335)
- 企(68548)
- 企业(68548)
- 方法(61019)
- 数学(53716)
- 数学方法(52867)
- 农(31990)
- 财(30331)
- 中国(29160)
- 业经(26536)
- 学(26398)
- 地方(23734)
- 贸(21529)
- 贸易(21519)
- 农业(21367)
- 理论(20890)
- 易(20877)
- 制(20095)
- 务(19945)
- 财务(19853)
- 财务管理(19807)
- 和(18814)
- 企业财务(18713)
- 技术(18605)
- 环境(17970)
- 银(16574)
- 银行(16518)
- 机构
- 学院(424530)
- 大学(424358)
- 管理(169285)
- 济(165121)
- 经济(161462)
- 理学(147746)
- 理学院(146134)
- 管理学(143104)
- 管理学院(142366)
- 研究(136274)
- 中国(99944)
- 京(89472)
- 科学(88182)
- 财(73585)
- 农(71336)
- 所(68891)
- 业大(66451)
- 研究所(63331)
- 中心(63173)
- 江(61445)
- 财经(60126)
- 农业(56266)
- 北京(55869)
- 范(55545)
- 师范(54970)
- 经(54612)
- 州(50011)
- 院(49398)
- 经济学(49376)
- 技术(46352)
- 基金
- 项目(294656)
- 科学(230719)
- 基金(212685)
- 研究(211288)
- 家(186133)
- 国家(184640)
- 科学基金(158622)
- 社会(130811)
- 社会科(123919)
- 社会科学(123882)
- 省(116521)
- 基金项目(112879)
- 自然(105906)
- 自然科(103481)
- 自然科学(103455)
- 自然科学基金(101548)
- 教育(98847)
- 划(97902)
- 资助(89179)
- 编号(87063)
- 成果(69370)
- 重点(65940)
- 部(64325)
- 发(61853)
- 创(60920)
- 课题(59575)
- 科研(56996)
- 创新(56819)
- 教育部(54887)
- 大学(54854)
- 期刊
- 济(171747)
- 经济(171747)
- 研究(115438)
- 中国(75130)
- 学报(69923)
- 农(63333)
- 科学(62767)
- 管理(59473)
- 财(56645)
- 大学(52272)
- 学学(49181)
- 教育(46691)
- 农业(43854)
- 技术(39627)
- 融(30838)
- 金融(30838)
- 业经(29380)
- 财经(28343)
- 经济研究(27889)
- 经(24178)
- 业(23494)
- 图书(23482)
- 问题(22614)
- 统计(21884)
- 技术经济(21498)
- 版(20531)
- 科技(20218)
- 理论(19834)
- 策(19762)
- 商业(19237)
共检索到596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水生 徐秀英 符椒燕 徐堇寒
林业生产效率是关系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林业生产效率进行科学地测算与分析,真实反映林业生产效率的实际状况,以期为提高林业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以竹林生产为例,基于浙江省安吉县6个行政村110户农户调查数据,应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农户竹林生产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中,户主受教育年限、竹林收入比例、家庭从事竹林生产人数、家庭经营竹林地块数对竹林生产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参与竹林生产技术培训、林权证的获得对竹林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剔除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钰 姜宁宁 崔寅
在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指引下,环境保护投资作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为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3个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年的环境保护投资效率进行研究,通过SFA回归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影响,测算的效率值真实可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74,效率偏低,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环境保护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除位于效率前沿的省份外,多数省份处于规模收益递减,仅6个省份规模收益递增;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类来看,多数省份处于"低-高型"象限,即纯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航 李友顺
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30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显示:只有少数高新区处在生产前沿面上,且大部分高新区都是规模报酬递减;在第二阶段做随机前沿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创新投入的松弛变量影响很大,在剔除外部环境干扰和随机因素干扰后,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有很大变化。此外,研究还发现建立时间较早的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比晚建立的高新区要低,说明建立时间较晚的高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有活力。
关键词:
高新区 技术创新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骏 石艳秋 卢玉钦
深入探讨背景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对于区域生态补偿效率评价的影响,利用四阶段DEA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5—2019年的生态补偿效率,并采用托宾模型剔除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判断不同因素对不同年份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区间的效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相对高效的地区包括上海、安徽和江西,上海处于领先水平;上中下游各地区之间在生态补偿的管理效果、资金投入上有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通过提升治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举措改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效率。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对生态补偿的重视,加大公共投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锐媛 王灿友 刘炜
政府属研究机构是强化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明晰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可有效提升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但目前关于由多种因素联合触发其高(非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运作机制仍不清晰,同时已有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受决策单元所处外部环境及随机扰动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反映决策单元真实效率水平。为此,考虑采取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并采取组态视角进一步拓展现有相关研究。根据国家有关统计年鉴和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构建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环境指标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fs QCA方法选取影响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6类因素,对中国31个省份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构成解释高水平和非高水平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发现: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受环境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西部地区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明显,表明环境因素对西部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多个条件复杂作用的结果,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有3种,包括人才-环境并驱发展型、配置规模驱动型、基础研究导向型,且三者存在一定的共性,而非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中,除缺乏必要的环境条件支持外,过高的政府资金投入反而是制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关键。因此,处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地区的政府属研究机构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要不断增加自身的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剑 夏慧良
鉴于目前欠缺同时测量分析中国中部与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在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中部和长三角两大区域内34家国家级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包含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在内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其2013—2018年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前后的效率值。结果发现:中部和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逐年上升,但总体上尚有提升空间;环境因素对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有较大影响,位于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市的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较高;两大区域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由规模效率差异所导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燕 吴蒙
采用链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5—2014年我国17家港口上市公司的总体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将港口公司的赢利过程拆解为运营和资本运作两个阶段,并分别测算这两个阶段的效率值,发现我国港口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规模效率的增加,公司运营和资金运作两个阶段中前者的效率较高,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对港口公司效率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区位优势对港口效率的推动作用最大,腹地经济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人才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港口效率的提升。港口企业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要实行集约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在继续保持运营阶段高效率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拓宽融资渠道;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国宇 周申蓓
目前国内对高新区绩效的研究存在评价目标单一、评价内容模糊不清的问题。为有效评价我国高新区绩效水平,基于高新区的"高新技术"和"政府引导"两个基本内涵和多元化的功能定位,以37个国家高新区为例,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其剔除环境和随机误差前后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规模报酬。结果表明:我国高新区整体绩效水平良好,而高新区综合效率无效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无效;运用传统DEA模型测算存在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被高估且被低估程度大于被高估程度的问题;对于高新区绩效,市场开放程度、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为正,而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的影响为负。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新区资源配置,提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当重视营造良好环境,对高新区的发展科学统筹规划,并加强引导和协调等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桂芹
弥补国内已有研究对有效率寿险公司无法进行比较的不足,以及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假设逻辑不一致的缺陷,本文采用2005年~2007年我国23家寿险公司的数据,引入数据包络分析的超效率模型分析23家寿险公司的效率状况,并分别采用截断Tobit回归模型和对称截断最小二乘模型寻找影响我国寿险公司效率的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对称截断最小二乘模型下的参数估计比较稳健。成立年数和市场份额对寿险公司效率的影响相对显著,市场份额的扩大有助于寿险公司效率的提高,而公司规模和所有权形式对寿险公司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仅靠产权改革不能提高寿险公司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然 冯中朝
为了剥离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首次在国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7年我国主要地区油料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许多省份油料生产效率确实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率、受灾率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同质经营环境和经营运气的条件下,各油料主产区的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成为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瓶颈。根据规模效率水平的大小,将各油料生产地区划分为高规模效率区和低规模效率区。扩大低规模效率区油料种植面积有利于提升技术效率。鉴于环境效应对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生产及加快实施优势油料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锋 刘晓燕 龙如银 周德群
对我国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准确测评是各省区针对性制定减排战略的基础,经典DEA模型未能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构建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区域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高效率地区共有广东等9省,中效率地区共有湖南等16省,低效率地区共有甘肃等4省。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出的各省1997~2010年平均碳排放效率结果与经典DEA模型测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预期结果更加吻合,各省可以根据自身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高综合碳排放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志亮 刘成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了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得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积极因素;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研究同时表明,投入调整前后测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依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划分,可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归为四种类型,各省份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的改善技术管理或调整生产规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肖波 汪健 赵莉
科学评价是保障科研仪器平台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科研仪器平台运行效率评价的关键指标仍有待梳理。基于现有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中国科学院建设的75…家科研仪器平台为对象,构建包含27个投入产出指标的遴选体系;根据专家评价法选取8个投入产出特征指标,包括队伍结构、人力投入、领导作为、运行状态、仪器效率、工作总量、科研服务和开放程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平台的日常运行和支撑服务开展两个阶段效率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样本平台的运行效率处于上升趋势,第一阶段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则偏低,且技术水平效率处于下降趋势,整体效率仍有待提高。基于对中科院模式下科研仪器平台运行管理效率的实证分析,提出科研仪器平台的发展应注重技术管理与运行管理的融合与互补,以满足不同利益攸关方的需求,加强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胡汉辉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0年的工业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因素后,我国工业的技术效率由0.501下降到0.371,下降程度明显;高外向度、高劳动密集度行业的效率最高,低外向度、高劳动密集度行业的效率最低。以效率值0.9为界,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划分,行业可以分为"双低型"、"低高型"、"高低型"、"双高型"四种类型,其中,"双低型"行业占行业总数的79%,说明我国工业无论在纯技术效率方面还是在规模效率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晓波 刘延昌 彭波
轿车行业的X效率受到管理效率、环境特征以及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需要对以上三种要素严格区分,并且分别测算这三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轿车业X效率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弥补传统DEA模型忽略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缺陷。从纯技术效率、组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分析我国轿车行业的X效率,寻找中外资企业X效率的共性与特性。本文仅根据我国轿车业发展的现状选择环境变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第二阶段的研究尤其是环境变量的确定,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
轿车业 X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