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4)
- 2023(12246)
- 2022(10277)
- 2021(9721)
- 2020(8144)
- 2019(18524)
- 2018(18253)
- 2017(35784)
- 2016(18946)
- 2015(20910)
- 2014(20573)
- 2013(20101)
- 2012(18355)
- 2011(16039)
- 2010(16056)
- 2009(14688)
- 2008(14442)
- 2007(12599)
- 2006(10926)
- 2005(9738)
- 学科
- 济(82834)
- 经济(82740)
- 业(82180)
- 企(81120)
- 企业(81120)
- 管理(73905)
- 方法(38227)
- 数学(30149)
- 数学方法(29738)
- 财(28899)
- 业经(25494)
- 务(21724)
- 财务(21682)
- 财务管理(21653)
- 企业财务(20579)
- 农(19788)
- 中国(18253)
- 技术(17695)
- 策(17474)
- 制(16771)
- 和(15404)
- 划(15177)
- 贸(15152)
- 贸易(15140)
- 理论(14826)
- 易(14784)
- 地方(14556)
- 农业(13225)
- 体(12907)
- 企业经济(12544)
- 机构
- 学院(262976)
- 大学(257365)
- 济(115253)
- 管理(113801)
- 经济(113139)
- 理学(98144)
- 理学院(97295)
- 管理学(96072)
- 管理学院(95535)
- 研究(79168)
- 中国(62418)
- 财(54893)
- 京(51275)
- 财经(43478)
- 科学(42851)
- 江(40221)
- 经(39497)
- 中心(37854)
- 所(36267)
- 经济学(34266)
- 农(33073)
- 业大(33023)
- 研究所(32475)
- 财经大学(32224)
- 商学(31714)
- 商学院(31421)
- 北京(31106)
- 州(30996)
- 经济学院(30978)
- 范(30069)
- 基金
- 项目(175402)
- 科学(142378)
- 研究(132885)
- 基金(130852)
- 家(111160)
- 国家(110149)
- 科学基金(98643)
- 社会(86966)
- 社会科(82671)
- 社会科学(82651)
- 基金项目(69005)
- 省(68259)
- 自然(63294)
- 自然科(61957)
- 自然科学(61944)
- 教育(61374)
- 自然科学基金(60900)
- 划(56463)
- 编号(53914)
- 资助(52856)
- 成果(42085)
- 部(39985)
- 创(38911)
- 重点(38545)
- 发(37596)
- 创新(36130)
- 国家社会(36034)
- 课题(35899)
- 教育部(35533)
- 人文(35272)
- 期刊
- 济(127118)
- 经济(127118)
- 研究(74087)
- 管理(48713)
- 财(46614)
- 中国(45839)
- 科学(32193)
- 学报(29274)
- 农(28590)
- 技术(26827)
- 融(25292)
- 金融(25292)
- 大学(24427)
- 教育(23428)
- 学学(23306)
- 财经(21795)
- 业经(21640)
- 经济研究(19445)
- 农业(19170)
- 经(18808)
- 问题(16182)
- 技术经济(15120)
- 财会(14300)
- 贸(13967)
- 现代(13405)
- 国际(12560)
- 商业(12121)
- 理论(11919)
- 经济管理(11823)
- 业(11728)
共检索到386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福成
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政府对校、企双方的影响力都还很大,校企之间要做到深层次的有效合作和无缝对接,必需通过政府、高校及企业间的伙伴关系来实现,合作的目的也不仅是校企受益,更重要的是实现政府、高校、企业的共赢与发展。三重螺旋理论为建立校、企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三重螺旋 发展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辉
陕西省是一个教育大省,有上千所高校,但受地域和生产基础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在三重螺旋模型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美、日、英等国政、校、企合作经验以及广东、江苏、安徽等省的实践,并围绕本省公办本科、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所存在的认识不足、环境欠佳以及深度不够等问题,研究推动三者之间的合作方案,并提出诸如完善政策和制度、发挥自身优势等方面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和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三重螺旋模型 政校企合作 经验 策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力
本文在阐述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积极倡导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三合一”的体制化运行机制 ,作为推进中国产学研合作在 2 1世纪深入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三重螺旋 战略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雪纯
文章系统介绍了依据三重螺旋理论和嵌入理论,在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将政校企的创新主体嵌入到区域社会网络中,构建政校企嵌入式三重螺旋模型,并且提出高职院校基于此开展创新实践的建议,包括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创新型、校企混编教学团队等。
关键词:
政校企 嵌入 三重螺旋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来武 郝淑君
结合国际上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与实践,对中国有关研究与实践进行回顾和评价,审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独特贡献,分析我国三重螺旋政策与实践的状况,找出与国际研究、实践存在的差距。结合中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要求,提出针对我国特点的三重螺旋研究和实践的战略方向和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陈忠卫 许理存
直面中国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乏力的情形,为响应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诉求,本文探讨了基于三重螺旋条件下自主创新中所涉及到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者各自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并给出了它们未来尽可能调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方面的一些引领性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祖容 陆毅凌 杨锐
现有的研究较少涉及企业异质性影响三重螺旋系统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为此,本文以我国9808家电子通信设备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分析法,实证分析企业异质性对三重螺旋系统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重螺旋系统中大学和产业主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而政府的影响不显著;大学和产业主体的影响会因企业规模、所有权和研发投入而不同;在剔除企业异质性对三重螺旋系统中每个主体创新效应的影响后,三重螺旋系统各主体之间的交叉效应仅仅表现在市域层面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上,而其他相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金辉
政、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日益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方向,但在合作办学中,还面临着角色与功能定位不清、层次与方式低端单一、政策与制度缺乏细化、机制与平台不够健全等困境。从"三螺旋模型"的视角对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进行解读,可从政府主导作用发挥、高校主体功能发挥、企业参与性调动等方面寻求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螺旋模型 政校企 合作办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善江
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但是,职业教育整体尚不适应产业需求和发展的现状不容忽视。解决制约当前产教融合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提高政府、企业、院校各自角色胜任力,并建立三者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探讨政府、企业和院校三者角色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三重螺旋”理论 角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这里指出了无论是从实践层面及其指标测量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察、理论分析的角度,国内在大学-产业-政府伙伴关系方面的研究都显偏颇与不足的。针对当前国际背景,结合国内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充分吸纳已有的成功实践和学术成果,进一步给出了其一系列相应贡献性结论与建设性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秋明 王革
梳理美国政府关于无人机系统的系列通报和其他研究报告,基于三螺旋理论,从政府、大学和产业的角度剖析美国无人机发展的基本策略,分析3方面主体各自的角色和相互交叉、彼此协同的职能,构建三螺旋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关经验,对我国无人机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金辉
在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存在着协调配合不到位、合作层次不深入、联动机制不健全等运行机制缺乏的表现,借助"三螺旋"理论视角,解读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同时在对"三螺旋"基本模型中政府与高职院校、政府与企业、高职院校与企业两两螺旋间建构机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政、校、企之间联合建构机制框架并进行解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平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需要探寻理论依据,明确政策导向和勾勒实践构想。政府、大学与市场"三角协调模式"向"三重螺旋模式"的发展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政策导向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以数量上扩张转向质量上提升以及协同人才培养向应用型转变,反映了政府、大学与市场三角协调关系变化中的利益共谋;在实践构想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根据"三重螺旋模式"的内部机理,适时转变政府、大学与市场的角色功能,发挥三方各自优势,交互作用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