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0)
2023(20402)
2022(17098)
2021(15829)
2020(12956)
2019(29685)
2018(29465)
2017(55916)
2016(30368)
2015(34033)
2014(34189)
2013(33474)
2012(30893)
2011(27821)
2010(27868)
2009(25440)
2008(24610)
2007(21701)
2006(19424)
2005(17055)
作者
(87102)
(72449)
(71857)
(68367)
(46067)
(34802)
(32707)
(28225)
(27674)
(25758)
(24693)
(24540)
(23210)
(22757)
(22336)
(22063)
(21449)
(21211)
(20829)
(20603)
(17936)
(17769)
(17488)
(16688)
(16189)
(16111)
(15963)
(15960)
(14560)
(14362)
学科
(126995)
经济(126851)
管理(82880)
(82012)
(63938)
企业(63938)
方法(52103)
数学(44099)
数学方法(43488)
(42850)
中国(37365)
地方(31717)
业经(31297)
(29466)
农业(28669)
(27804)
(23078)
理论(21706)
环境(21324)
(20699)
贸易(20681)
(19945)
(19709)
(19540)
银行(19496)
(19140)
(19017)
金融(19014)
技术(18885)
(18715)
机构
学院(427334)
大学(426814)
(168466)
管理(165729)
经济(164623)
研究(146384)
理学(142878)
理学院(141193)
管理学(138497)
管理学院(137721)
中国(109499)
(92316)
科学(91319)
(76688)
(73093)
(72674)
中心(67010)
研究所(66223)
(64574)
业大(63926)
(61012)
财经(60869)
师范(60430)
北京(58392)
农业(55859)
(55335)
(53675)
(52462)
经济学(50495)
师范大学(48988)
基金
项目(292061)
科学(229658)
研究(215623)
基金(210051)
(182872)
国家(181236)
科学基金(155748)
社会(135951)
社会科(128452)
社会科学(128421)
(114767)
基金项目(111548)
自然(99889)
教育(98958)
自然科(97496)
自然科学(97474)
(96361)
自然科学基金(95663)
编号(88924)
资助(85475)
成果(71951)
重点(65761)
(65325)
(63624)
课题(61585)
(60116)
创新(56013)
国家社会(55765)
科研(55348)
教育部(54522)
期刊
(192547)
经济(192547)
研究(125541)
中国(87004)
(70022)
学报(67378)
科学(63320)
管理(60527)
(57565)
教育(52591)
大学(51941)
学学(48639)
农业(47445)
(38500)
金融(38500)
技术(38063)
业经(34430)
财经(29001)
经济研究(28951)
问题(25749)
(24880)
图书(23510)
(23421)
(21106)
资源(20573)
科技(20339)
技术经济(19654)
理论(19335)
现代(19026)
商业(18599)
共检索到637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詹岚  钟荣凤  
"反生态"现象影响乡村旅游长远发展,以闽东霍童古镇为例研究其生态化发展程度,为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景区目前处于基本生态化发展阶段,经济系统权重最大,其次是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只有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动态统一,才能实现景区生态化。由此建议从经济生态化、社会文化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旅游经济低碳化发展,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社会生态价值认知度提升和文化原真性保护等,有利于尽快实现景区生态化,推动闽东乡村旅游生态化进程,对其他景区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龙飞  陈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阳朔为例,通过分析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机遇,提出发展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要加强行业管理与环境整治,分类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凸显地方特色,鼓励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媛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应坚持政府主导、规模经营、分类开发、重视人才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这对于新时期稳步提高农村的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东和  张捷  卢松  钟静  
古镇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的新宠,苏州市水乡古镇众多,特色各异,为其水乡古镇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然而,基于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使得苏州水乡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形象战略成为各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从苏州各水乡古镇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出发,对部分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提出旅游形象定位的建议,以期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阿莉  袁晓亮  赫玉玮  
改变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产业化引导,已成为乡村旅游升级转型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促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化和资本化,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文章指出,为了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产业化目标,必须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规制,加强乡村旅游用地的评价与规划,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海珍  任荣明  
“三重底线”意味着将传统公司报告框架扩展,不仅考虑财务结果而且还有环境和社会业绩,这些正是可持续发展力的核心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艳恺  
在全球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成为响应低碳经济的先锋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也将是大势所趋。文章以丽水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指出生态条件突出的丽水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颢  朱喜钢  孙洁  
虽然中产化长期以来被理解为一种城市现象,但在世界范围内,在农村地区建立城市居民居住地正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随着消费主义从城市向乡村蔓延,旅游与乡村发展之间的联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对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中国乡村的发展过程中,由旅游业引起的中产化现象已十分常见,旅游发展和中产化在地区上往往会高度重合且相互促进,这其中,遗产商品化成为一项重要的延伸工具,推动着乡村社会空间和地方生活的结合。文章以福建一都镇为例,基于对遗产商品化在不同时期的机制研究来揭示乡村对应的中产化特征表现,并围绕"身份认知与诉求",通过对商品化各参与主体相互关系和身份转变的具体分析,展现出商品化开发下乡村空间形态的重构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娜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分析2000—2016年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程度,进而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包括2000—2005年新型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及2006—2016年,属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度重视使城镇化指数由0. 436上升至0. 869,年均增长率高达0. 093。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3个方面:(1)在人均家庭经营农家乐收入比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2)在森林覆盖率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应为正,直接效应系数为0. 098,间接效应指数为0. 074,影响相对较大;(3)果园面积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不大,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结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影响,且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琴琴  许林玉  刘烊铭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生态系统视角下,旅游系统分为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本文在旅游生态系统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科学规划设计,打造本土差异化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体验;培养生态乡村旅游,实现美丽乡村;提升参与能力,确立村民主体地位等对策,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