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3)
2023(11208)
2022(9512)
2021(8750)
2020(7390)
2019(16923)
2018(16529)
2017(31971)
2016(16276)
2015(18113)
2014(17617)
2013(17176)
2012(15335)
2011(13376)
2010(13088)
2009(12131)
2008(10434)
2007(8370)
2006(7131)
2005(6051)
作者
(41963)
(34735)
(34328)
(32789)
(22088)
(16552)
(16035)
(13544)
(13336)
(12134)
(11984)
(11639)
(10953)
(10659)
(10592)
(10316)
(10218)
(10211)
(10044)
(9866)
(8382)
(8184)
(8045)
(8017)
(7897)
(7726)
(7577)
(7375)
(6971)
(6786)
学科
(62896)
经济(62839)
(50025)
管理(48851)
(40211)
企业(40211)
方法(31518)
数学(28379)
数学方法(27974)
(25795)
金融(25794)
(23584)
银行(23577)
(22775)
中国(22618)
(19919)
(15888)
业经(15585)
(14964)
地方(14722)
(14402)
财务(14353)
财务管理(14323)
企业财务(13719)
(12508)
贸易(12497)
(12220)
中国金融(11149)
农业(11083)
理论(10893)
机构
大学(211471)
学院(211130)
管理(90044)
(88910)
经济(87098)
理学(78256)
理学院(77556)
管理学(76324)
管理学院(75906)
研究(62797)
中国(55183)
(41819)
(41785)
科学(35581)
中心(34114)
财经(34058)
(31160)
(29633)
业大(28158)
经济学(28045)
(28030)
(27906)
财经大学(25827)
经济学院(25590)
研究所(25453)
(25113)
北京(25041)
师范(24836)
(24575)
商学(23970)
基金
项目(153368)
科学(123163)
基金(114428)
研究(114285)
(98305)
国家(97508)
科学基金(86648)
社会(75259)
社会科(71638)
社会科学(71621)
基金项目(61140)
(59227)
自然(55118)
自然科(53971)
自然科学(53961)
自然科学基金(53029)
教育(51882)
(49209)
编号(46794)
资助(45365)
成果(36451)
重点(34032)
(33983)
(33267)
(32908)
国家社会(32255)
创新(31070)
项目编号(30396)
教育部(30195)
人文(30009)
期刊
(85550)
经济(85550)
研究(55953)
中国(37691)
(33497)
(32925)
金融(32925)
管理(32215)
学报(28093)
科学(25807)
(23322)
大学(22297)
学学(20800)
技术(19684)
教育(16945)
图书(16294)
财经(16231)
农业(15327)
经济研究(14263)
(13968)
业经(13914)
理论(12417)
实践(11554)
(11554)
情报(11291)
书馆(10970)
图书馆(10970)
问题(10913)
财会(10395)
统计(10034)
共检索到305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余波  
认为三网融合是现代网络技术与数字业务的创新模式,将会极大地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手段。立足于三网融合的基本内涵,分别从服务提供与信息产品销售、用户日常信息消费特征、信息交流与共享、服务竞争与协作、网络生态与信息安全等角度探讨三网融合对未来信息服务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小宾  高欢  
2013-2015年被定为三网融合进程的推广阶段。该阶段蕴含推进网络信息资源和文化内容产品的开发、利用,普及融合业务,调整产业格局等3个要求。通过引入信息生态观,运用信息生态链,系统地考虑各层级间关系及相互影响,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解答三网融合推广阶段中的3个问题,以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提升系统效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小宾 高欢  
关键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超  朱庆华  刘璇  
众多参与者的协同交互行为涌现为三网融合复杂运营系统的演化规律,将三网融合运营系统中的角色抽象为平台、服务提供商(SP)和用户三类主体,给出了主体的属性和行为规则,并根据计算实验理论设计了NetLogo平台下的三网融合运营系统演化实验。比较双平台和多平台情况下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三网融合系统演化的宏观规律,得出了双平台容易形成双寡头垄断而多平台容易形成龙头企业的结论。研究用户主体和SP主体的协同交互行为,分析三网融合系统演化的微观规律,表明消费者选择平台受社会关系影响最大,SP和业务内容对其影响较小,SP的选择行为主要受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影响,但会形成SP集中于某一平台的局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胜洲  赵勋  
作为三网融合的利益结合点,IPTV对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都具有强烈的诱惑力。从企业纵向关系的角度出发,本文引入产品差异化和网络效应,分析了三网融合后IPTV产业的纵向结构关系,以此倒推三网融合过程中应采用的规制政策。IPTV增加内容资源的多样化是整个社会的一致追求,上游内容提供商总是倾向于严格控制IPTV牌照的发放以寻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总是倾向于更多的内容提供商数目以获取较大的消费者剩余。在IPTV发展初期,产品差异程度较低,从社会福利评价标准出发,政府严格控制牌照的发放以降低上游厂商数目是适当的,但随着产品差异程度的增加,政府应当放松管制,实施动态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瑾  赵春江  张正  
农村的地域复杂性和人口分散性特点决定了农村信息化必须走成本低、实用性强、本土化的发展之路,三网融合为之提供了可能。目前三网融合在我国已正式进入试点实施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信息消费潜在需求巨大而且强烈,但由于成本、费用、资源、素质等问题,农村在推进三网融合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分析了农村发展三网融合的机遇以及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志浩  杨超  芈斐斐  
将中央政府主导的"三网融合"改革作为产业融合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产业融合影响居民工资水平的分析框架,基于2004—2016年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产业融合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三网融合"改革显著提升了工资水平。动态分析则发现:"三网融合"改革在提升工资水平时存在大概3年的反应时滞期,时滞期后改革对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开始显著,并至少持续4年时间。机制分析还表明"三网融合"改革促进城市技术创新,进而影响工资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澄  顾强  郑世林  
三网融合涉及到电信、广播电视业和互联网的管制问题,其核心是市场主体的构建和管制制度的总体设计。世界各国推进三网融合管制政策的基本路径包括:一是允许电信与有线电视业务的双向进入;二是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三是电信与广电实现统一和独立监管。结合我国推进三网融合管制政策设计应考虑的重点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我国三网融合的管制对策:走三网融合先试点、再立法、后全国推广的管制改革路线;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电信和广电管制体制,把实现独立统一的综合管制机构作为长期目标;完善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的管制政策,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完善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的管制政策,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加强三网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珏  张士引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产业发展、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和路径,以及产业融合的动因,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中国大力推进的"三网融合"的难点。研究表明,产业融合通过技术渗透促进产业内生增长,通过产业重组实现产业外部扩张;产业融合形成可竞争性市场结构和横向产业的竞争协同关系,获得复合经济效应;产业融合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并行发展,形成柔性化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需求结构升级与产业规制放松的协同作用驱动产业融合的发生。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问题,融合主体博弈的焦点是利益冲突,推进"三网融合"的关键是实现产业重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战琪  
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三网融合是促进数字创新的重要举措。利用2005—2021年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模型研究三网融合对我国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网融合能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新能力;机制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在三网融合与数字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三网融合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间接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新能力。因此,应大力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人力资本对我国数字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企业可尝试利用已有数字技术进行渐进式数字创新,加速推动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欣然  岳邦佳  林爱文  陈飞燕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403个住宅小区均价为样本,基于"轨道-公交-慢行"交通路网和住宅价格特征数据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库,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不同的使用人群,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并构建特征价格模型来定量分析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商业、公园、医疗设施的区位特征已被购房者所识别,其中,具有良好可达性的学校、商场、公园对房价起拉动作用,三甲医院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学校、商场、公园和医院,而养老设施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鑫  陈新  
本文从三网融合的技术、市场趋势、政策环境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构建推动三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推动三网融合的政策取向和政策体系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最后对三网融合政策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希望对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渊  
三网融合对促进信息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三网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版权相关的问题,主要有侵犯版权形式更为复杂、版权牌照管理制度产生垄断、版权作品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的利益被忽视、技术保护措施更加不合理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重视作者和消费者(公众)利益的基础上,创新著作权法律制度,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审定版权作品价格,以促使三网融合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嘉莉  徐峰  
在三网融合技术应用条件下,研究分销网络商务及其成本开发、三网融合的试点规划预期,可从不同侧面探讨三网融合产业功能开发和分销网络商务机构设置。为此,还应提出分销网络商务的主要开发要求,研究分销网络商务运作成本。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崇慧  卿越  
著作权法自诞生伊始就始终与科技进步保持着互动关系,三网融合意味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再一次飞跃,不可避免地会在著作权领域掀起巨大波澜。在即将进入的三网融合时代,著作权人的权利进一步扩张,著作权保护范围得以拓展,授权价格大幅提高,同时也产生了新类型的侵权纠纷以及权利冲突。以三网融合的法律分析为基础,结合与之相关的著作权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著作权制度在三网融合时代进一步得到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