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6)
- 2023(12863)
- 2022(10771)
- 2021(10118)
- 2020(8554)
- 2019(19628)
- 2018(19413)
- 2017(35787)
- 2016(19821)
- 2015(22606)
- 2014(22509)
- 2013(21423)
- 2012(19248)
- 2011(17156)
- 2010(16919)
- 2009(15077)
- 2008(14806)
- 2007(12824)
- 2006(10942)
- 2005(9526)
- 学科
- 济(70560)
- 经济(70474)
- 管理(62134)
- 业(54084)
- 企(46925)
- 企业(46925)
- 方法(35747)
- 数学(30510)
- 数学方法(30030)
- 财(21799)
- 农(19014)
- 中国(18587)
- 理论(16995)
- 业经(16343)
- 学(16003)
- 制(14969)
- 务(14546)
- 财务(14477)
- 财务管理(14438)
- 企业财务(13672)
- 地方(12719)
- 农业(12487)
- 划(11774)
- 银(11758)
- 银行(11713)
- 和(11699)
- 技术(11249)
- 教育(11186)
- 贸(11095)
- 贸易(11090)
- 机构
- 大学(266037)
- 学院(265632)
- 管理(104604)
- 济(100734)
- 经济(98358)
- 理学(89526)
- 理学院(88530)
- 管理学(86807)
- 管理学院(86281)
- 研究(84258)
- 中国(63451)
- 京(55818)
- 科学(53071)
- 财(48958)
- 农(44940)
- 所(41252)
- 江(41252)
- 业大(41112)
- 中心(40195)
- 财经(38445)
- 研究所(37705)
- 范(37077)
- 师范(36634)
- 农业(35351)
- 经(35155)
- 北京(33885)
- 州(32021)
- 技术(31998)
- 院(31354)
- 经济学(30560)
- 基金
- 项目(184905)
- 科学(146007)
- 研究(135951)
- 基金(132691)
- 家(116401)
- 国家(115409)
- 科学基金(99625)
- 社会(84442)
- 社会科(79987)
- 社会科学(79965)
- 省(74434)
- 基金项目(70188)
- 教育(66882)
- 自然(65298)
- 自然科(63838)
- 自然科学(63817)
- 划(62766)
- 自然科学基金(62665)
- 编号(55664)
- 资助(53803)
- 成果(44871)
- 重点(42488)
- 部(41028)
- 课题(39697)
- 创(39361)
- 发(38888)
- 创新(36671)
- 科研(35860)
- 教育部(35614)
- 大学(35111)
- 期刊
- 济(107230)
- 经济(107230)
- 研究(73924)
- 中国(58432)
- 学报(44123)
- 教育(41881)
- 管理(41396)
- 财(41060)
- 科学(39058)
- 农(39047)
- 大学(34224)
- 学学(32082)
- 技术(27411)
- 农业(26465)
- 融(21057)
- 金融(21057)
- 财经(19193)
- 业经(17211)
- 经(16624)
- 经济研究(16238)
- 业(15871)
- 版(13830)
- 问题(13595)
- 职业(12747)
- 图书(12598)
- 技术经济(12233)
- 会计(12201)
- 财会(12126)
- 科技(12080)
- 统计(11518)
共检索到392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清
文章运用三维管理理论,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归结为组织、设施和制度三个方面,并运用这一体系,结合上海电子信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探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硬件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三维管理理论 “双师素质”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晓阳 李莉丽
切实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作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省属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千诰 徐继义 徐伟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较大成就,但从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和执行层面来看,政府、企业和学校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是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制度,强化行业的社会责任,制定有效的教师终身培训和激励制度,逐步形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术良
高职旅游专业教师是比较特殊的教师群体,"双师素质"是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要求。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要在目前的培养现状基础上,建立评估体系,并树立保障、刺激与兼容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高职 旅游专业 双师素质 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本友
针对中职实践中对"双师型"教师理解的片面性,结合其发展中需要的实际素质,提出"学术—技术—师范"二层次三维度素质结构。由于"双师型"教师来源和岗位不同,其三维水平各异,应在调查基础上根据其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补偿培训。对粤西中职"双师型"教师素质结构实施的问卷调查表明:粤西"双师型"教师单方面学历达标率高,但缺失学术素质,需要实施补偿培训;技术维度上缺乏企业实训经验,水平有待提高;师范维度的备课理念需要转变,尤其需要提高能力本位施教策略。总体上,需要先对口分块培训,再以三维综合整体提升方式优化其素质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由建勋 李聪聪
为推进国家"双创"战略实施,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相继发文在高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国发36号文"提出的"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定位,高职院校必须尽快理清教育思路,构建适应高职学生"双创"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走出目前碎片化、无序化的困境,尽快实现"双创"教育全面突破,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支撑。
关键词:
“双创”教育 素质培养 课程体系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聂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师实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指出了制约"双师素质"培养的瓶颈问题及原因,最后基于实践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三大策略:制度保障策略——政府、学校两级层面予以制度支持;资源整合策略——校企双赢的多元化培养;专业发展策略——外逼内引的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 实践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江海
尽管国外没有"双师素质"这样明确的提法,但是强调高职教师应具有"讲师+工程师"的复合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许多国家高职教师培养和鉴定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在教师资格标准、师资建设模式、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评估、管理机制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研究借鉴其经验,对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大有裨益。国外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特色"双师素质"资格标准"德国高校职教师资专业方向的学生,学制为八学期,并且要参加至少一年的实习工作,毕业时需通过第一次的国家考试(笔试和口试);毕业后还要做两年的实习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黎明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双实践、"自主发展"与"团队协作"双形式、"内培"与"外引"的双方式、"社会服务"与"科研"双渠道等角度探索"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旨在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双师素质 高职 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素清
文章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管理"双师"素质教师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师 培养途径 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桂丽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关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众说纷纭,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如何正确界定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内涵,如何培养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寻求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特征,提出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加强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 双师素质 内涵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堂
高职大学生素质培养不仅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还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形成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核"为主体内容的综合素质。除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指标体系外,构建一套培养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合适的指标体系,合理认定素质学分,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程序环节、操作规则和规章制度,将二者有效贯彻落实,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学生素质培养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志红
我国的"双师素质"教师考评起步较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模式上的落后、方法上的单一及范围上的局限性等问题。高职院校要按照导向性、系统性、全方位和动态性原则,从更新理念、明确目标、完善体系、扩大资源、加强督导等方面入手,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 考评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东
高职院校所肩负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使命,决定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质量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中的双师素质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文章对于目前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与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双师素质 制度缺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彩云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提升办学质量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文章在界定双师素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师素质培养应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要改变教师观念注重长远发展、国家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要保证落实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四项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 教师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