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1)
- 2023(11695)
- 2022(9477)
- 2021(8896)
- 2020(7424)
- 2019(17003)
- 2018(17025)
- 2017(33236)
- 2016(17593)
- 2015(20304)
- 2014(20082)
- 2013(19210)
- 2012(16528)
- 2011(14251)
- 2010(13921)
- 2009(12491)
- 2008(11813)
- 2007(9962)
- 2006(8337)
- 2005(7156)
- 学科
- 济(72835)
- 经济(72766)
- 管理(50541)
- 业(48482)
- 企(40454)
- 企业(40454)
- 方法(36247)
- 数学(32675)
- 数学方法(32033)
- 中国(20557)
- 农(20012)
- 财(17581)
- 贸(17363)
- 贸易(17355)
- 业经(16998)
- 易(16970)
- 地方(15040)
- 农业(12848)
- 务(12050)
- 财务(11963)
- 财务管理(11939)
- 理论(11908)
- 学(11900)
- 制(11258)
- 企业财务(10964)
- 技术(10665)
- 出(10368)
- 和(9933)
- 环境(9618)
- 银(9407)
- 机构
- 学院(237496)
- 大学(234013)
- 济(96488)
- 管理(96130)
- 经济(94736)
- 理学(84208)
- 理学院(83379)
- 管理学(81561)
- 管理学院(81126)
- 研究(70940)
- 中国(53343)
- 京(47599)
- 科学(43516)
- 财(41813)
- 农(34727)
- 业大(34502)
- 财经(34396)
- 江(34197)
- 中心(34123)
- 所(33262)
- 经(31481)
- 研究所(30502)
- 经济学(30165)
- 范(29576)
- 师范(29233)
- 北京(28603)
- 经济学院(27406)
- 州(27286)
- 农业(27121)
- 院(26694)
- 基金
- 项目(169917)
- 科学(135473)
- 基金(124807)
- 研究(123633)
- 家(108135)
- 国家(107309)
- 科学基金(94543)
- 社会(79548)
- 社会科(75645)
- 社会科学(75630)
- 省(66934)
- 基金项目(65688)
- 自然(61915)
- 自然科(60608)
- 自然科学(60598)
- 自然科学基金(59462)
- 教育(58500)
- 划(55762)
- 资助(51316)
- 编号(49883)
- 重点(38230)
- 成果(37979)
- 部(37234)
- 发(36346)
- 创(35950)
- 课题(33768)
- 创新(33626)
- 国家社会(33415)
- 科研(33070)
- 教育部(32634)
共检索到329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雯
针对港口物流中的大型货柜、集装箱的装卸与吊装问题,提出基于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对集装箱吊装过程进行真实化模拟,首先通过三维实体造型建立物流集装箱体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三维坐标变换、样条逼近等三维图像处理手段实现模型的三维移动模拟,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从而为物流控制中心制定具有合理性和计划性的物流集装箱吊装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三维图像处理 集装箱 吊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艾亚钊 周坤晓
为了弄清集装箱港口的最优规模,改进规模效率水平,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我国珠三角的5个集装箱港口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进集装箱港口规模效率的两个途径:(1)改变投入水平,(2)调整投入比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瑶 杨永春 郭建科
双循环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有望进一步增加港口内贸集装箱比例,而海洋集装箱运输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国内海洋集装箱运输网络脆弱性的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在港口中断模拟下,运用复杂网络特征指标从网络结构和节点抗干扰性能两方面,分析2005年和2017年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脆弱性,并探讨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较于2005年,2017年有较高比例的节点分别失效,使网络集聚系数上升、平均路径长度减小和网络独立路径数量增大,这表明当网络中有较多节点分别中断失效,剩余节点仍具有紧密联系,具有较多备用路径,能够以较快反应速度顺利应对干扰。港口节点间的平均路径长度、支路数量和联系受到同步影响,产生叠加效应。(2)2017年,最大干扰状态下港口的抗干扰性能差异较2005年减小。轴辐模式下枢纽港作用增强,上海港和深圳港的中断使网络中节点处于最大干扰状态下的比例增加,脆弱性节点增多。(3)航运网络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突出表现在外界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导致网络节点瞬时中断、轴辐式航运组织模式的强化、区域竞合与一体化的发展三方面。本文结果对于认清国内航运网络的脆弱性及影响因素、保障港口间有效联通和提升航运网络安全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志雄
对港口物流中集装箱检验作业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检验过程中的设备利用不合理现象,设计优化方案,分析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随机性和动态性,利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对检验作业进行仿真和改造,平衡设备与人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检验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童明荣 薛恒新 林琳
根据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非线性增长等特点,建立了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及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单项预测模型。鉴于单项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以测试数据的预测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为最优化准则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确定最优组合的权系数。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进行应用和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艺婕 彭勃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港口集装箱海运业务的迅速增长,同时也给港口集装箱的仓储量和运输成本施加了压力。本文以集装箱运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基于客户满意度探究港口集装箱的出港运输优化路径,并以舟山-宁波北仑港口某集装箱物流运输为例,建立结合实际的VRP数学模型,运用节约算法讨论不同情况下的运输路径优化,对比分析最佳运输路径,降低港口集装箱运输总成本。
关键词:
集装箱物流 运输成本 时间窗 节约算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艾亚钊 周坤晓
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比较集装箱港口的纯效率值和全效率值,对我国珠三角的5个集装箱港口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总额直接影响效率,而不影响生产技术,其对港口效率起正强化作用,大型港口抵抗海运市场变化的能力优于小型港口;港口机械的科学管理和机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集装箱港口产出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职工人数的多少对产出的影响微弱,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降低职工人数不影响产出;珠三角集装箱港口在总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洁 傅培华 李进
基于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各大集装箱码头公司的相关数据,以各集装箱码头的岸线总长、岸桥数、行吊数、堆场面积和泊位数作为输入变量,集装箱年吞吐量为输出变量,首次采用极效率(super-efficiency)DEA模型,对我国主要的集装箱港口码头的运作绩效进行评估,给出了港口运作绩效的排名,并通过改进输入指标使得相应的决策单元有效。在得出改进目标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港口的运营和发展建议,所得结论对于指导我国集装箱港口的绩效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港口体系空间集疏起到均衡化作用;另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在未来的空间疏散化现象和边缘港挑战效应将长期持续下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曹卫东 吴威
通过分享—偏移(share—shift analysis)模型对近17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状况的研究显示:①上海港在1994—1998年间为正偏移增长港,而在其他两个时段均为负偏移增长港。②宁波港始终为正偏移增长港,且偏移增长量一直很大。③沿海港群和内河港群间的偏移增长状况较为复杂,在总体上,沿海港群优势不断凸显,而内河港群则相反。④在不同等级港口间的偏移增长中,中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劣势地位,大型集装箱港口近13年来优势明显,小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相对优势地位。⑤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可初步划为初步发育阶段、枢纽中心港初步形成阶段和大型深水直挂港加速成长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作用机制。上述状况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调控、港口资源条件差异、区域通达条件以及集装箱装卸运价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江建宇 王爱虎
基于集装箱流分析法,推导出港口群腹地的进、出口集装箱(重箱)生成量计算模型,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重复计算、换算系数误差、内/外贸箱或空/重箱不分等问题,避免使研究"垃圾进,垃圾出"。再以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为背景,2002~2011的年鉴数据为主要输入,模型获得了实验支持。结果还证明:(1)生成量不等于吞吐量;(2)珠三角的集装箱生成系数逐年递减,港口间空箱调度频繁,其出口与进口箱在平均箱重、重箱量与中转港决策等方面皆存在明显差别;(3)Paired-Sample T-Test下两组国际中转箱量并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磊 张旭之 何山
研究如何在单船舶多桥吊的条件下实现集装箱港口装卸同步作业,通过二阶段建模,引入混合车间调度模型,并采用多层编码遗传算法与0-1整数规划模型求解,最后用实例验证其可行性,得到装卸同步作业进出口集装箱装卸序列以及设备调度优化方案。结果证明,在此作业模式下作业时间减少17%,桥吊和集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满去满回"状态,降低了设备空载率,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船舶在港停留时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福 李婉莹
运用多重流分析法提取全球班轮运输网络的显著流,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球港口的竞争网络,进而分析中国集装箱港口的竞争格局。研究表明,就国内而言,香港港与深圳港、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大连港与青岛港和天津港间的竞争较激烈,上海港、香港港、大连港和深圳港面临的国内竞争压力较大;就国际而言,上海港依然面临较大压力,香港港主要与东南亚港口展开竞争,釜山港和新加坡港不仅分别为宁波—舟山港和香港港的最大竞争对手,也对中国主要集装箱门户港的发展造成较大威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小珍 赵欣 杨明歌 吴俊峰 邓天虎 田歆
准确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对于政府部门规划港口建设,港口和航运企业合理调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已往研究往往采用单一分解方法来处理序列中的复杂特征,存在数据特征提取不完全以及预测模型选择比较盲目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为此,本文引入二次分解和基于数据特征的模型选择策略,通过建立组合预测框架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首先,根据原始序列的整体特征选择一种分解方法对其进行初步分解,得到若干分量。然后,分析各分量的平稳性、季节性及复杂性等数据特征,据此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预测或采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对分量进行二次分解。接着,引入长程相关性特征,根据二次分解后子序列的平稳性、复杂性、长程相关性等再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最后,将所有分量的预测结果集成从而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以月度预测为例,本文选取上海港和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作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框架与基准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工具,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港口及航运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