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8)
- 2023(15702)
- 2022(13695)
- 2021(13006)
- 2020(10871)
- 2019(24962)
- 2018(24683)
- 2017(47554)
- 2016(25578)
- 2015(28646)
- 2014(28532)
- 2013(27875)
- 2012(25235)
- 2011(22523)
- 2010(22173)
- 2009(20385)
- 2008(19800)
- 2007(17068)
- 2006(14766)
- 2005(12708)
- 学科
- 济(97959)
- 经济(97813)
- 管理(78596)
- 业(74177)
- 企(61511)
- 企业(61511)
- 方法(46920)
- 数学(41038)
- 数学方法(40415)
- 财(29043)
- 农(28354)
- 中国(25038)
- 业经(22812)
- 制(21763)
- 学(20287)
- 地方(19305)
- 农业(19298)
- 务(18426)
- 财务(18338)
- 财务管理(18295)
- 企业财务(17329)
- 贸(16940)
- 贸易(16931)
- 理论(16501)
- 易(16447)
- 环境(16021)
- 技术(15881)
- 和(15615)
- 银(15246)
- 银行(15204)
- 机构
- 大学(356295)
- 学院(354658)
- 管理(144046)
- 济(140049)
- 经济(136987)
- 理学(125704)
- 理学院(124375)
- 管理学(122121)
- 管理学院(121476)
- 研究(113028)
- 中国(83698)
- 京(74169)
- 科学(69557)
- 财(67055)
- 所(54631)
- 农(54055)
- 财经(53514)
- 业大(52706)
- 中心(52205)
- 江(50713)
- 研究所(49728)
- 经(48658)
- 北京(46051)
- 范(45946)
- 师范(45514)
- 经济学(42221)
- 农业(42052)
- 院(41666)
- 州(40972)
- 财经大学(40097)
- 基金
- 项目(249773)
- 科学(197441)
- 研究(183386)
- 基金(182504)
- 家(158192)
- 国家(156901)
- 科学基金(136270)
- 社会(116027)
- 社会科(109967)
- 社会科学(109939)
- 省(97233)
- 基金项目(97087)
- 自然(88968)
- 自然科(86891)
- 自然科学(86870)
- 自然科学基金(85290)
- 教育(84944)
- 划(81520)
- 编号(74905)
- 资助(74670)
- 成果(59934)
- 重点(55479)
- 部(55380)
- 创(52149)
- 发(51952)
- 课题(50896)
- 创新(48709)
- 制(48508)
- 教育部(48052)
- 科研(47778)
- 期刊
- 济(148320)
- 经济(148320)
- 研究(101972)
- 中国(65065)
- 学报(54771)
- 财(52863)
- 管理(52837)
- 科学(50437)
- 农(49025)
- 大学(42801)
- 学学(40371)
- 教育(38838)
- 农业(33645)
- 技术(32013)
- 融(28415)
- 金融(28415)
- 财经(25820)
- 业经(24746)
- 经济研究(23127)
- 经(21955)
- 问题(19365)
- 图书(17294)
- 理论(17092)
- 版(17058)
- 科技(17044)
- 技术经济(16568)
- 业(16557)
- 实践(15668)
- 践(15668)
- 现代(15469)
共检索到505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展鹏 刘豪
脱贫攻坚战在实践中遇到了脱贫主体意识淡薄和脱贫人口返贫的问题,原有的精准脱贫机制必须要根据现实问题进行优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各利益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决策行为是造成脱贫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引入内源扶贫和外源扶贫两个行为假设,构建基层组织、帮扶者、贫困户的三方行为博弈模型是对现有研究忽视帮扶主体的重要补充。研究发现:基层组织的激励行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基层组织对帮扶者和贫困户的资源配置和激励力度不均造成了贫困户"等靠要"和帮扶者"直接给"的现象。因此基层组织不仅要对贫困户进行扶贫扶志,也要同等力度激励帮扶者改进帮扶方式。
关键词:
精准脱贫 三方博弈 帮扶主体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海棠 李登峰 蔡创能 滕剑仑
【目的/意义】政府、企业和贫困户是精准扶贫中最主要的三个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决策行为将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成效。为更好地协调精准扶贫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制定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设计/方法】通过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三者对精准扶贫决策行为的影响,并选取样本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检验。【结论/发现】数值结果表明,政府下拨的扶贫资金、企业参与扶贫获得的收益和贫困户积极脱贫所获得的报酬是影响三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政府兜底扶贫资金对企业介入扶贫有正面的影响,容易使贫困户消极脱贫;企业参与扶贫所获收益会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并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而积极脱贫;贫困户积极脱贫获得的收入对政府行为影响较小,但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而不愿参与扶贫。因此,当政府下拨的扶贫资金规模适度,企业参与扶贫的收益回报可观,贫困户积极脱贫所获得的报酬适中时,可达到精准扶贫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演化博弈 行为 均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永穆 鲜阳红 周宇晗
在精准脱贫决胜阶段,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精准脱贫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对精准脱贫中"三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市场机制有效,需要培育贫困地区市场主体、提升贫困地区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完善贫困地区市场体系;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需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开展扶贫扶智行动、培育职业农民;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宏观调控有度,需要坚持"精准"这一总体政策导向、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输血协同式"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业应 张学立 陈景信
精准脱贫的公共价值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它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扶贫主体在协调互动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手段对贫困地区及其贫困人口开展精准帮扶,以期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要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做好以公共价值理念为基础的精准脱贫绩效评价,把精准脱贫绩效评价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之中。本文在科学理解公共价值及其在精准脱贫中的价值考量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心理效益"四位一体"精准脱贫绩效评价的框架构建,并通过贫困退出机制和脱贫发展机制剖析了精准脱贫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而为"脱真贫、真脱贫"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学敏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主题词"。国家通过"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建档立卡 贫困户 攻坚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2016年以来,安徽各级财政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创新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机制,着力提高精准脱贫成效。
关键词:
重点贫困县 整合机制 统筹整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陆益龙
贫困问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造成的、有多样形态的社会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那么单靠一种力量、一种机制来解决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多方力量、运用多种机制,才能更好地加以控制和解决。在新时代推进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过程中,完善政府扶贫、企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扶贫脱贫体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创新扶贫脱贫的体制机制,可能需要重点补社会扶贫这块"短板",也就是要构建起精准有效的社会扶贫机制。
关键词:
扶贫机制 社会扶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世允 黄乔丹
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方式之一,自第三方评估被引入精准扶贫后便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贫困治理所面临的困境不断暴露,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方面只有与第三方评估机制做好衔接,才能使精准脱贫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依法治贫是新时期贫困治理大势所趋,而第三方评估法治化成为解决贫困治理困境的新思路。将法治贯穿于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的全过程,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同步跟进,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的长效发展。本文立足于扶贫评估第三方机制的法治化研究,探讨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法治化的价值取向,进而分析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法治化的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卓 丁洪彬
在2016—2020五年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有780个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专项评估而脱贫摘帽。在实地评估中,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地方多元参评主体的良性互动很多。但一些地方利益主体对评估工作的逆向因应并不是一种良性互动。逆向因应是指在贫困县退出的第三方评估中,受评估地方通过虚假配合、不配合甚至人为设置障碍等方式对第三方评估工作的消极响应。这种消极响应使第三方评估机构步入"低效率陷阱"和"双重利益博弈陷阱",也使中央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弥补中央与地方贫困治理信息不对称的愿望落空。本文基于纳什均衡理论框架分析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地方政府、贫困户三者间的博弈,并结合某贫困县退出评估的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发现:贫困县退出评估的运行过程中,有部分贫困户和地方政府干部倾向于采用反评估的因应第三方策略。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与第三方评估机构非良性互动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抑制地方政府逆向因应、促进正向因应"的政策建议,从而建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贫困治理成效验收的有效机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志琼
通过对近年来发表在学术期刊和报纸上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不难发现,截止到2019年8月31日,已公开发表的、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竟多达22,604篇,可见这一主题显然成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们对此问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该主题研究,分别以"扶贫攻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攻坚战""扶贫对象"等为选题展开了理论探索、实证调查研究。从选题看,已有研究基本覆盖了"精准扶贫脱贫"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进一步分析这一主题之下不同选题的已发表文献数量及其发表平台,学术界所开展的"精准扶贫脱贫"问题中显然存在着选题聚焦并非完全精准、研究选题和同类选题的研究成果严重同质化的问题;在"双扶""科技扶贫""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选题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少,而且多发表于一般学术期刊和报纸,并未得到学术界包括学术期刊界应有的重视。从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看,这样的状况于"精准扶贫脱贫"目标的顺利达成,不能不说是一缺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少华 焦沈祥
在军民深度融合大背景下,合理构建军队、"民参军"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描述"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的基本内涵,从信息共享机制结构出发,分析信息共享机制内部运作机理;借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技术创新成功率、技术创新总收益和利益分配比如何影响机制运作;针对信息共享机制运作现存问题,从打破信息孤岛格局、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升信息主体实力3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即推进"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的平稳运作,共同促进国防技术创新发展。
关键词:
民参军 信息共享 演化博弈 军民融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荣荣 刘星阳
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对精准扶贫第三方绩效评估的现有文献、评估流程以及目前部分地区的第三方评估实践工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的现有文献在理论和模型上的研究较少,而部分地区的第三方评估实践工作有值得分享的亮点,但在也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不足之处。结合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别从评估能力和态度、法律规范、评估行为、评估方式、评估真实信息方面分析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并提出优化路径,以完善第三方评估工作中的不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第三方评估 绩效考核 绩效评估
[期刊] 改革
[作者]
左停
当前我国的减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期。面临新的挑战,贫困人口脆弱性明显,经济发展"边际效益"开始递减,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加重,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收入中转移支付收入超过50%。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既要继续消除现有的贫困问题,又要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的产生,确保现有成果的可持续性,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精准脱贫过程中遵从持
关键词:
乡土知识 持续性 乡土资源
[期刊] 改革
[作者]
檀学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2017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尤其是要严格选好项目实施主体,注重形成物化资产,实施贫困户优先的分配政策。资产收益扶贫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生动实践方式。一方面,资产收益扶贫在
关键词:
资产收益 贫困户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祖梅
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一种政策和制度性安排,但河南省保险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在全面分析河南省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和可保脱贫风险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河南省保险业助力精准脱贫的路径和运行机制:一是政府应加强对保险助力精准扶贫政策的解读和落实,加强对保险扶贫功效的宣传,积极引导保险机构深入农村市场,建立实现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共赢的运行机制。二是保险机构要积极服务农村保险市场,创新扶贫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三是建立包括地市级保险监管分支机构、保险行业协会和同业相互监督的多层次监管体系。
关键词:
保险业 精准扶贫 可保脱贫风险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