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7)
- 2023(15631)
- 2022(13559)
- 2021(12575)
- 2020(10436)
- 2019(23796)
- 2018(23499)
- 2017(45904)
- 2016(24697)
- 2015(27504)
- 2014(27514)
- 2013(26797)
- 2012(24405)
- 2011(21826)
- 2010(21421)
- 2009(19039)
- 2008(18102)
- 2007(15272)
- 2006(13029)
- 2005(10877)
- 学科
- 济(100179)
- 经济(100076)
- 管理(73390)
- 业(66646)
- 企(56216)
- 企业(56216)
- 方法(48297)
- 数学(42590)
- 数学方法(42006)
- 农(25131)
- 财(24956)
- 中国(24159)
- 地方(22403)
- 学(21877)
- 业经(21380)
- 环境(18980)
- 农业(17087)
- 贸(16758)
- 贸易(16751)
- 务(16363)
- 财务(16294)
- 和(16276)
- 财务管理(16261)
- 易(16195)
- 理论(16065)
- 制(15862)
- 企业财务(15438)
- 技术(15106)
- 划(14908)
- 融(12970)
- 机构
- 大学(341341)
- 学院(340471)
- 管理(139220)
- 济(133502)
- 经济(130659)
- 理学(122533)
- 理学院(121185)
- 管理学(118880)
- 管理学院(118274)
- 研究(108690)
- 中国(78732)
- 京(70568)
- 科学(68852)
- 财(58887)
- 所(52455)
- 农(51396)
- 业大(51275)
- 中心(49918)
- 财经(48903)
- 研究所(48434)
- 江(46818)
- 范(45396)
- 师范(44985)
- 经(44735)
- 北京(43551)
- 院(40612)
- 农业(40175)
- 经济学(40140)
- 州(38388)
- 财经大学(36830)
- 基金
- 项目(247367)
- 科学(196059)
- 基金(181092)
- 研究(180106)
- 家(157672)
- 国家(156426)
- 科学基金(135712)
- 社会(114333)
- 社会科(108383)
- 社会科学(108356)
- 基金项目(96915)
- 省(96408)
- 自然(89302)
- 自然科(87244)
- 自然科学(87225)
- 自然科学基金(85632)
- 教育(83185)
- 划(81504)
- 资助(73746)
- 编号(73108)
- 成果(57139)
- 重点(55444)
- 部(54614)
- 发(52471)
- 创(51501)
- 课题(49397)
- 创新(48039)
- 科研(47735)
- 教育部(47145)
- 国家社会(47011)
- 期刊
- 济(135627)
- 经济(135627)
- 研究(93146)
- 中国(57120)
- 学报(53189)
- 科学(49681)
- 管理(48604)
- 农(45243)
- 财(44118)
- 大学(40920)
- 学学(38661)
- 教育(36412)
- 农业(31818)
- 技术(29895)
- 融(24126)
- 金融(24126)
- 业经(23526)
- 财经(22732)
- 经济研究(21785)
- 经(19412)
- 问题(17675)
- 图书(17001)
- 科技(16631)
- 资源(16562)
- 业(15845)
- 技术经济(15772)
- 理论(15766)
- 版(15662)
- 商业(15129)
- 统计(14838)
共检索到46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铁军 王济干 吴凤平 张婕 庄青
基于我国碳减排实际状况和供给侧改革下碳权供给体系的考虑,提出我国碳排放初始权配置中应重点关注三对均衡关系的处理,即供给与需求均衡、区域与行业均衡、公平与效率均衡。在此视角下设计碳排放初始权配置指标体系,以区间数衡量省域未来不同的可能发展水平,建立基于区间投影的省域碳排放初始权配置模型。对具有典型代表的华北地区2020年碳排放初始权分配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分配结果与基于历史排放的配置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研究结论:2020年华北地区的碳排放初始权配置中,山西省配置量最大,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天津市,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扶扬 陈斌开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2003年以来,中国城镇建设用地供应逐步向中西部省份倾斜,东部地区土地供应则逐步受到压缩。这一土地配置趋势明显地缩小了区域差距,但潜在地带来了资源错配,并抬高了东部地区的房价。本文基于量化空间模型,将地区数据匹配至一般均衡框架,较好地刻画了中国区域间房价分化的特征事实,并对中国土地的区域间配置进行量化评估。首先,本文考察了最优土地配置策略。最大化GDP的方式倾向于对东部发达省份配置更多的土地,这一策略可以同时抑制东部地区城市房价上涨,但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最小化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方式难以显著提高GDP。其次,本文发现,现实中的土地配置方式在"效率"和"公平"上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既实现了GDP和总福利的显著提升,又明显缩小了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最后,针对土地配置中存在的"效率"和"公平"两难问题,本文结合"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市场生产、分配、流通环节"的政策内涵展开了政策模拟,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方面提出了"土地配置与户籍制度改革相结合"的政策建议,在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方面提出了"畅通国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碳排放权交易是人类寻求有效减排方式的重要成果,关于碳排放初始权配置的研究对减少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碳排放权初始配置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具体的配置方法和配置模型展开,且多数配置方法和模型一般以单个指标或影响因素作为配置依据,鲜有学者从系统角度出发来研究碳排放初始权配置。文章基于系统角度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初始权配置的指标,准确定位关键影响因素和指标,能充分体现碳排放初始权配置的公平、效率、可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为实现碳排放初始权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关键词:
碳排放初始权 配置系统 碳交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沛筠 蔡乌赶 周瑜辉
将用能权及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下,构建考虑区域技术异质性的零和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进而得出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我国2025年用能权及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忽略技术水平的差距将形成对技术落后省市的“拔苗助长”效应;特别是对于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在DEA模型的产出处理中应适当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大部分地区总体效率的提升应得益于节能与减排的“双管齐下”,而部分地区则应有所侧重;考虑技术异质性的零和DEA模型熨平了各省市节能减排系数的波动,同时也改善了传统零和DEA模型对前沿技术效率的牺牲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桂黄宝 江密 孙璞
采用改进的泰尔指数法对2015—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创新资源配置非均衡态势及其影响机理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2)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几乎持平,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呈现持续震荡的变化态势。(3)人才密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促进作用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和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影响在作用程度和显著性上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现阶段,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均衡,主要源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城市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缺乏科学性。应制定标准、完善制度,明确资金投入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重要前提,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加快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关键环节,定向培养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有效途径,资源共享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特殊政策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
教育政策 义务教育师资 区域均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智敏 甄峰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三甲医院作为区域性医院,研究其空间配置的均衡性,有助于从区域层面统筹好优质医疗资源,为推动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思路。研究以区县为单元,运用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量化分析了不同服务半径和距离衰减参数β对三甲医院可达性的影响,并对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县三甲医院供需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通过缩小服务半径以及增大距离衰减参数,能够提升三甲医院供给的平均水平,但是各区县间差距将会增大,盲目扩大服务半径则会降低供给的平均水平,并且在距离衰减参数较高的情况下,各区县间差距也会显著提升。关键在于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使其服务半径相对合理,同时引导居民在一定范围内有序就医。(2)三甲医院可达性的两极化特征较为明显,高铁的发展能够促进交通优势地区形成可达性高值的连绵地区,以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以及南京都市圈为代表,但是也会加剧交通劣势地区居民就医困难的问题,以皖西、浙西以及苏东地区为代表。因此,需要持续推进区域三甲医院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3)当下各区县三甲医院整体供需关系较为协调,但是协调等级相对较低。供需失调地区集中分布在安徽、苏北与浙南地区,浙北与苏南地区则形成了连绵成片的供需均衡地带。供给高于需求区县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江苏省,是提升三甲医院利用效率的重点地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丹 吴凤平
基于流域各区域及其用水部门或行业的水权初始配置方案,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角度,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效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灰关联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度量评价流域各区域之间的协同有序发展效度,通过各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之间的横向比较,剖析区域之间的协同有序发展态势,诊断流域各区域及其用水行业的水权初始配置方案的合理性。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世霞 张金茹
如何解决建筑企业在多个项目中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是施工方项目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根据多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建立了多项目并行施工时的资源均衡优化模型。为了提高遗传算法对多项目资源配置问题求解的性能,本文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以某公司3个并行施工的工程项目为例,根据工程施工初始网络计划的资源需求,运用改进遗传算法(IGA)和遗传算法(GA)计算多项目的资源配置方差。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可使资源配置达到更好的优化状态,并能得到各个项目非关键线路上工序的最佳开工时间,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世霞 张金茹
如何解决建筑企业在多个项目中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是施工方项目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根据多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建立了多项目并行施工时的资源均衡优化模型。为了提高遗传算法对多项目资源配置问题求解的性能,本文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以某公司3个并行施工的工程项目为例,根据工程施工初始网络计划的资源需求,运用改进遗传算法(IGA)和遗传算法(GA)计算多项目的资源配置方差。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可使资源配置达到更好的优化状态,并能得到各个项目非关键线路上工序的最佳开工时间,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技术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将经济增长指标分解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需求、净出口值、进出口值、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与经济发展各指标空间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非均衡配置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就此展开理论分析及经验研究。理论模型从金融机构风险预期角度出发,揭示了在歧视性金融资源配置行为下,区域非均衡发展造成了区际金融发展差异并不断得以固化的机理与路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判断,基于2000~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开放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有着显著影响,而且社会发展程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可能更加深远。最后给出研究的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云莺
税权配置反映着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特别是税收收益权配置的直接结果决定着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配置格局,并通过政府对财力的运用影响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地方政府的财力水平,而地方政府的财力配置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
税权配置 地方经济均衡发展 分税制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丹
将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作为初始水权配置对象,在构建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剖析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内涵与特征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协调发展角度,确定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发展目标,提出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各分配原则下的目标满意度函数,建立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初始水权的合理配置。并结合大凌河流域进行案例分析,将模型配置结果与水利部批复的大凌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名勇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