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2)
- 2023(17136)
- 2022(13995)
- 2021(12663)
- 2020(10280)
- 2019(23284)
- 2018(22838)
- 2017(42798)
- 2016(22937)
- 2015(25478)
- 2014(25625)
- 2013(24919)
- 2012(23268)
- 2011(21230)
- 2010(21111)
- 2009(19349)
- 2008(18483)
- 2007(16227)
- 2006(14450)
- 2005(13166)
- 学科
- 济(115874)
- 经济(115757)
- 管理(62882)
- 业(57807)
- 企(46367)
- 企业(46367)
- 方法(41575)
- 数学(35880)
- 数学方法(35391)
- 中国(31332)
- 地方(29626)
- 农(27445)
- 业经(26513)
- 学(22738)
- 财(22217)
- 农业(18857)
- 制(18499)
- 融(17341)
- 金融(17334)
- 地方经济(17168)
- 银(17021)
- 银行(16993)
- 理论(16896)
- 行(16494)
- 贸(16491)
- 贸易(16478)
- 环境(16410)
- 易(15788)
- 和(15705)
- 发(15340)
- 机构
- 学院(328471)
- 大学(327979)
- 济(141793)
- 经济(138870)
- 管理(124116)
- 研究(118376)
- 理学(106008)
- 理学院(104756)
- 管理学(102888)
- 管理学院(102271)
- 中国(88887)
- 科学(71009)
- 京(70382)
- 财(63556)
- 所(58984)
- 中心(53752)
- 研究所(53444)
- 农(53069)
- 江(50131)
- 财经(49978)
- 业大(46499)
- 范(45546)
- 经(45350)
- 师范(45056)
- 北京(44235)
- 经济学(44137)
- 院(43764)
- 农业(41177)
- 州(39840)
- 经济学院(39331)
- 基金
- 项目(220996)
- 科学(175021)
- 研究(162734)
- 基金(159651)
- 家(139504)
- 国家(138360)
- 科学基金(118937)
- 社会(105181)
- 社会科(99765)
- 社会科学(99743)
- 省(87046)
- 基金项目(83836)
- 自然(74867)
- 教育(74337)
- 自然科(73151)
- 自然科学(73131)
- 划(73015)
- 自然科学基金(71764)
- 编号(65394)
- 资助(64202)
- 成果(52665)
- 发(52335)
- 重点(50295)
- 部(48259)
- 课题(46123)
- 创(46054)
- 国家社会(44163)
- 创新(43065)
- 发展(41838)
- 科研(41751)
- 期刊
- 济(165245)
- 经济(165245)
- 研究(101089)
- 中国(69594)
- 学报(49632)
- 管理(48489)
- 农(48390)
- 财(48384)
- 科学(46524)
- 大学(38258)
- 教育(37777)
- 学学(35944)
- 农业(33140)
- 技术(31946)
- 融(30885)
- 金融(30885)
- 经济研究(27000)
- 业经(26068)
- 财经(25219)
- 经(21951)
- 问题(21168)
- 业(17600)
- 技术经济(17409)
- 图书(16720)
- 统计(16411)
- 贸(15579)
- 世界(15124)
- 资源(15025)
- 策(14903)
- 商业(14888)
共检索到505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志广 徐清源 马潮江 唐斯斯 王威
伴随国内外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效益成为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际情况,设计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是现阶段可行性较高的评估手段。在三元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可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从信息网络空间、实体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3个空间维度设计三级指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数字生产力、融合转型、国际化、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人力资本和社会治理等领域选取具体考察点。下一步,研究将继续优化评价方法论、收集数据开展分析试测、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从而以评促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评价体系 三元空间理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波 严立冬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找出设计指标体系的逻辑思路,同时结合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测性与可比性、完备性与简明性、效率与效益性原则,构建出符合循环经济特定内涵和实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国梁,廖为鲲,涂文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保佑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用以反映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城乡经济融合度对我国31个省区2005年城乡经济关系发展状态进行了静态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国柱,倪春燕,程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星星
互联网经济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现象,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东、中、西部8省份无量纲化标准统一后的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从网络基础水平、整合发展能力、新生经济效益和协调创新潜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江浙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领航者。8省份互联网经济发展综合测定结果与实际高度吻合,验证了东、中、西部8省份指标体系符合原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熵值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萌 陈文汇 刘俊昌
在现有绿色经济和林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林业经济增长的绿化度、林业社会效益、森林生态效益和林业社会服务体系共5个系统层,10个准则层,51个基础指标的林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最后,对我国2012年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1.17,比2009年增加了17%,说明我国林业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进步。从基本构成看,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的综合评价得分较2009年减少了37.5%,林业经济增长的绿色度、林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等评价得分都高于2009年,其中林业经济增长的绿色度得...
关键词:
林业绿色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仕华
在吸收和借鉴有关低碳经济社会和低碳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构建评价体系的要求,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动态发展等几方面建立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低碳区、次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等四个层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国莹 李战江 刘秀梅
构建合理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估各地绿色经济发展状况尤为重要。本文依据绿色经济发展内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指标客观数据进行R聚类与因子分析,定量筛选指标,最终构建出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93.84%的海选指标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立 郑周胜
文章建立循环经济指标评价模型考察2005年我国的31个省市循环经济工作成效,运用熵理论赋予循环经济指标熵权,对31个地区进行比较和排序,从而为正确引导和评估循环经济工作成效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熵理论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排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栾金昶 翁继林 迟国泰
文章以副省级城市为例对构建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文章的创新与特色一是运用熵AHP确定指标权重,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性。二是构建了包括经济总体发展、科技教育、人民生活水平、资源与环境、城乡差异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现有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全面性的问题。三是使用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权重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避免了反映信息的重复,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评价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利花 谢合明 黄敏 卢明湘 姚世斌
文章在对当前我国城市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和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具有的特点,然后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提出指标体系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并建议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李璐璐 王晨
本文回顾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设计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总体框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目标是获得一个具有可比性、敏感性、综合性等特点的综合指数;在评价思路,以“活动—压力—反应—绩效”为分析框架,描述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确定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方法等进行探讨。根据本文设计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框架与思路,对江苏省循环经济进行了描述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经有明显的阶段性;对分项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方法 实证研究 江苏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凯 陈润羊
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0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处于较高水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数处于中间水平,且二者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较低,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相对有限,但是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关键词:
甘肃省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