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1)
- 2023(8419)
- 2022(7200)
- 2021(6875)
- 2020(5966)
- 2019(13908)
- 2018(13560)
- 2017(26070)
- 2016(13688)
- 2015(15100)
- 2014(14393)
- 2013(14143)
- 2012(12481)
- 2011(11110)
- 2010(10575)
- 2009(9275)
- 2008(8708)
- 2007(7080)
- 2006(5871)
- 2005(4710)
- 学科
- 济(53860)
- 经济(53815)
- 管理(38629)
- 业(34500)
- 企(28880)
- 企业(28880)
- 方法(28459)
- 数学(25790)
- 数学方法(25362)
- 财(13131)
- 农(12802)
- 中国(12464)
- 学(11499)
- 业经(10208)
- 地方(9453)
- 和(8868)
- 务(8711)
- 农业(8682)
- 财务(8667)
- 贸(8665)
- 贸易(8661)
- 财务管理(8648)
- 环境(8596)
- 易(8450)
- 理论(8345)
- 企业财务(8235)
- 技术(8038)
- 资源(7472)
- 制(7433)
- 划(7054)
- 机构
- 大学(179548)
- 学院(177537)
- 管理(73274)
- 济(72276)
- 经济(71017)
- 理学(64513)
- 理学院(63908)
- 管理学(62540)
- 管理学院(62203)
- 研究(57633)
- 中国(42794)
- 京(37270)
- 科学(36919)
- 财(31331)
- 农(29127)
- 业大(28981)
- 中心(27714)
- 所(27691)
- 财经(26154)
- 研究所(25797)
- 江(24944)
- 经(24098)
- 院(22856)
- 北京(22814)
- 农业(22497)
- 经济学(22380)
- 范(22272)
- 师范(21983)
- 经济学院(20424)
- 财经大学(19971)
- 基金
- 项目(135710)
- 科学(107137)
- 基金(100202)
- 研究(95910)
- 家(89405)
- 国家(88761)
- 科学基金(76343)
- 社会(61276)
- 社会科(58262)
- 社会科学(58244)
- 基金项目(53075)
- 省(52281)
- 自然(51311)
- 自然科(50017)
- 自然科学(50002)
- 自然科学基金(49075)
- 划(44554)
- 教育(44251)
- 资助(41239)
- 编号(37207)
- 重点(31076)
- 部(30039)
- 发(28792)
- 创(28471)
- 成果(27917)
- 科研(27276)
- 创新(26678)
- 国家社会(26348)
- 教育部(25819)
- 计划(25533)
共检索到24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军 马炜 孙玉军 付晓
采用一类清查数据,利用立地分级方法构建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的生长模型,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中相关因子的更新。同时,根据森林蓄积量、生长量和消耗量与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等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估测模型。通过辽宁省鞍山市森林资源年度动态监测的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模型可用于更新二类调查数据,蓄积等预估模型可以有效反映森林资源的年度消长;本方法能够提高地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能力,并增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
鞍山市 生长模型 森林蓄积 森林资源消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妮妮 王新杰 凌威 徐雪蕾 张艳
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结果显示:1)自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共增加8821万hm2,森林蓄积量共增加66.21亿m3。但各区域增量不均衡,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量最大,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增量最小,华东地区森林蓄积量增量最小。我国未来森林面积增长潜力在北方地区。2)建国以来,我国森林共吸收碳225.32×108 t,其中人工林碳贮量比例由调查初期的5.3%增加到了16.7%,有较大的碳汇潜力。3)2020年时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碳贮量分别可达20 667万hm2、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茂震 王广兴 刘安兴
基于1994,1999和2004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基于生物量与蓄积之间关系的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浙江省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全省3期森林生物量分别为1.496亿,1.615亿和2.244亿t。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生产力在1994—1999年间为1.557t.hm-2a-1,在1999—2004年间为2.060t.hm-2a-1;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林分质量仍然较低,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适合于大尺度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但在总体单位蓄积很低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森林生物量被高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堂仁 冯菁 马钦彦 冯仲科
该文以甘肃省小陇山锐齿栎林分为例,通过图形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陇山锐齿栎林分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W)与林分活立木蓄积量(V)、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林分密度(-D2-HN)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采用代数和法,分2级控制,建立了林分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W)与林分活立木蓄积量(V)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林分密度(-D2-HN)两种形式的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以95%的可靠性估计,两种形式的模型对锐齿栎林分各组分生物量的预估精度均在98%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奎 赵鹏祥 雷渊才 曾伟生
利用广东、江西、贵州、陕西、吉林和北京6省市第六、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资料,应用IPCC法、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从计算原理过程、方法特点、模型的可验证和可重复性以及2期生物量增长的稳定性等方面对3种估算乔木林生物量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总生物量,可变BEF2的IPCC法估算结果偏大,固定BEF2的IPCC法估算结果偏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的估算结果较为适宜;对于转换因子,同一树种在不同的区域间,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最为稳定;各个树种7次清查的转换因子,IPCC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比较稳定,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波动较大;对于2期生物量增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奎 雷渊才 曾伟生
利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回归模型估计法作为乔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计算方法,以树种含碳率作为生物量转换为碳储量的系数,从单木归并到样地,从样地加权平均至省级区域,估算乔木林碳储量;以加权平均转换系数估算疏林地、散生木和四旁树的碳储量,以模型法估算竹林、灌木林的碳储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两大区;乔木林是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体;人工林碳储量在中国乔木林碳储量中比例超过15%;阔叶树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大于针叶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清 李金良 周彬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采伐的法定指标 ,通常由二类调查结果确定 .该文讨论了以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 ,利用线性规划制定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方法 .阐述其指导思想、控制条件以及资源调整 .并结合当前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以 3套备选方案比较“天保”战略对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葛宏立 孟宪宇 唐小明
该模型系统根据森林生长发展的内在规律设计,并用现代回归统计方法估计参数,由年龄隐含的单木生长模型、与直径相关的保留率模型(即采伐枯损模型)、以样地平均年龄及样地数为自变量的进界模型和面积模型组成。它适用于一个较大区域(如一个省)的森林资源更新和预测。它用复测的固定样地数据和复测的样木数据建模。文章给出了用江西省的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的误差分析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硕
【目的】估算我国7大地区森林蓄积量的变化,探讨未来我国森林保护重点工程实施的具体地区和规划方向。【方法】根据1975-2005年的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合2010年颁布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按照自然区将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7个地区,初步核算了2005-2020年各区域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并评估不同区域之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长潜力的差异。【结果】森林面积增长量表现为西南>西北>华北>华南>东北>华中>华东,森林蓄积量增量以西南>东北>华北>华南>华中>西北>华东;我国森林蓄积量增长潜力呈东南部增长快但总量少、西部增长...
关键词:
中国 森林面积 森林蓄积量 区域增长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亦民 徐静
森林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附产业。依托1973年-2013年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通过构建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计量模型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整体呈上升趋势,涵养水源效益占森林生态效益的80%,森林物质多样化效益最高,占森林社会效益的约为90%,具有较好的社会公益性。森林效益的提高离不开经济增长,社会进步,退耕还林,退草还林的政策实施。从思维方式,环境账户,生态林视角提出了提升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森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葛宏立 项小强 何时珍 方陆明
根据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特点,将年龄隐含的生长模型应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这种模型不需要年龄,其误差与预测年限ΔA有关,当ΔA=O时,误差为零。用Johnson-Schumacher模型作为以年龄为自变量的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模型导出的年龄隐含模型为例进行了试验,数据为浙江省的一类连续清查数据中的1989~1994年的马尾松复位样木数据。计算例子表明,5a定期生长量的总和估计精度在95%的概率保证下可达80%以上。文章给出了模型的推导,模型的性质分析,误差及精度估计方法等。这种模型用复位样木建模,应用方便。可以以省为建模单元,一个树种(组)建一个模型,而不区分人工林、天然林,异龄林、同龄林,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铭捷 陈敏 刘萍
[目的]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广东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以及适地适树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54块桉树人工林样地数据中的地貌、海拔、坡向、坡位等11个立地因子为基础,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构建立地质量评价函数并计算各样地立地质量评价得分值;其次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等级,对不同等级立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总结不同等级立地质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为地貌、砾石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位、坡向和土壤类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取阈值为4时可将254个样地立地质量划分成Ⅰ(优)、Ⅱ(良)、Ⅲ(中)、Ⅳ(差)4个立地质量等级,其中60.63%的样地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等级;Ⅰ、Ⅱ等级样地桉树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位面积蓄量均优于Ⅲ、Ⅳ等级样地,坡位、坡向、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砾石含量和土壤类型的不同造成了立地质量的差异。[结论]广东适宜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立地质量特征为:下坡位、阳坡、缓坡、红壤或黄壤、砾石含量较低及土层较厚、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深厚的低山或丘陵地区,可通过适地适树造林、增加混交林比例、保护林下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等经营技术措施来提高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勇 薛春泉 刘飞鹏 雷丕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日益突出,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生物多样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广东省201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1/8样地资料为数据源,对广东省森林群落优势科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里共有899种植物,隶属于154科493属,其中禾本科(主要集中在草本层)为第一大科,包括45属;分布区类型以泛亚热带分布、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到亚热带分布为主;从不同气候区森林群落垂直分布来看,中亚热带、南亚热带乔木层优势科分别以杉科和松科为主,灌木层、草本层均以蔷薇科和禾本科为主,北热带乔木层桃金娘科占绝对优势,灌木层优势科植被以马鞭草科和桃金娘科为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昌顺 刘爱兵 谢高地 陈龙 刘春兰
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方法和GIS技术,系统研究了迪庆州森林类型的植被生产力。结果表明,虽迪庆州主要森林类型的植被生产力与中国主要森林植被生产力一致,但其平均生物量及平均生产力高于中国平均水平,这一结果符合迪庆林情,说明材积推算生物量法(材积源生物量法)适合用于该区域森林植被生产力研究;迪庆州森林总生物量为2.22亿t,其中乔木林2.15亿t,灌木林(含疏林和竹林)0.07亿t;乔木林和灌木林的总生产力分别为1723.77万t/a和386.25万t/a;各乡镇乔木林/森林的总生物量呈现随与澜沧江和金沙江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澜沧江和金沙江干流流经乡镇的森林具有较低的生物量和较高的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贺汉良
本文提出了应用森林经理调查资料研究现实林分生长特性的方法步骤,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能得到今人满意的效果,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森林经理调查 林分 生长 林分调查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