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5)
- 2023(15430)
- 2022(13615)
- 2021(12864)
- 2020(10795)
- 2019(25266)
- 2018(25099)
- 2017(48807)
- 2016(26325)
- 2015(29993)
- 2014(29879)
- 2013(29100)
- 2012(26507)
- 2011(23524)
- 2010(23393)
- 2009(21175)
- 2008(20273)
- 2007(17325)
- 2006(14776)
- 2005(12335)
- 学科
- 济(104975)
- 经济(104864)
- 管理(75302)
- 业(70904)
- 企(59510)
- 企业(59510)
- 方法(52998)
- 数学(46577)
- 数学方法(45766)
- 农(27460)
- 财(25090)
- 中国(24842)
- 学(22847)
- 地方(22476)
- 业经(22444)
- 理论(18788)
- 农业(18574)
- 贸(18067)
- 贸易(18055)
- 易(17455)
- 务(16486)
- 技术(16476)
- 和(16469)
- 财务(16401)
- 财务管理(16363)
- 制(16305)
- 环境(15963)
- 企业财务(15403)
- 划(14385)
- 银(13051)
- 机构
- 学院(365106)
- 大学(364807)
- 管理(147524)
- 济(138704)
- 经济(135587)
- 理学(129468)
- 理学院(128000)
- 管理学(125170)
- 管理学院(124527)
- 研究(115914)
- 中国(84391)
- 京(77108)
- 科学(75138)
- 财(61208)
- 农(58508)
- 业大(57127)
- 所(57098)
- 中心(53775)
- 研究所(52586)
- 江(51454)
- 财经(50539)
- 范(48597)
- 师范(48143)
- 北京(47897)
- 经(46025)
- 农业(45934)
- 院(42941)
- 州(42443)
- 经济学(40893)
- 技术(39692)
- 基金
- 项目(261314)
- 科学(205484)
- 基金(189235)
- 研究(188344)
- 家(165461)
- 国家(164099)
- 科学基金(141917)
- 社会(116673)
- 社会科(110440)
- 社会科学(110411)
- 省(102547)
- 基金项目(100801)
- 自然(95289)
- 自然科(93080)
- 自然科学(93057)
- 自然科学基金(91317)
- 教育(87999)
- 划(86571)
- 资助(78977)
- 编号(77482)
- 成果(60806)
- 重点(58151)
- 部(56921)
- 发(54786)
- 创(54364)
- 课题(52836)
- 创新(50633)
- 科研(50405)
- 大学(48841)
- 教育部(48770)
- 期刊
- 济(142616)
- 经济(142616)
- 研究(99347)
- 中国(64950)
- 学报(58579)
- 科学(54244)
- 管理(52323)
- 农(51749)
- 财(46355)
- 大学(44653)
- 学学(42055)
- 教育(41851)
- 农业(36171)
- 技术(34813)
- 融(24592)
- 金融(24592)
- 业经(24511)
- 财经(23157)
- 经济研究(22827)
- 经(19719)
- 图书(19592)
- 业(19075)
- 问题(18739)
- 统计(18212)
- 技术经济(17935)
- 科技(17916)
- 资源(17585)
- 版(17456)
- 策(16506)
- 理论(16448)
共检索到507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之湄 张伶婉
文章利用各类POI数据、城市现状数据对建成区进行"人流吸引评价"强度分析,利用分区规划、形态分区、控规用地规划等进行未来年人流出行活动强弱预测,构建形成"POI-用地"嵌套的人流预测模型。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对模型进行运算,预测规划形成后未来年人流分布和公厕需求,并运用用地分析法进行校验,对比发现模型具备可行性,在空间布局上更贴合实际情况,可为与人流活动强弱相关的各类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兴趣点 人群需求 空间分布 设施布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郝思雨 谢汀 伍文 高雪松 邓良基 李启权
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因素和时间二维角度出发,分别选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和GM(1,1)模型,在模型比较优选的基础上对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与GM(1,1)模型相比,前者的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较低,且线性拟合效果更佳,是一种精度较高的预测方法;据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45 986.10hm2和182 321.26hm2,研究结果既能为具有类似数据"突变"特征的城市开展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提供方法借鉴,又能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期修编提供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彬 刘海燕
我国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财政资金短缺的现象不仅表现在贫困乡村,而且在西部中心城市也同样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经费困难。本研究在对青羊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支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样本学校的收支情况进行了细致和准确的分析后,指出出西部中心城区存在的困难,通过系统的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
关键词:
西部中心城区 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金碧 冯长春
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生产要素配置关系不同,只有以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时的用地需求作为预测基数,才能确保用地规模适度发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皖江城市带2006~2011年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有效性,并以优化后的样本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结论如下:(1)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产出效益较差,多数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建设用地存在过剩;(2)运用DEA优化后的样本建立用地需求预测模型,拟合效果好,利于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展;(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速将放缓,合肥、安庆等地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高,经济社会发展需新增建设用地支撑;滁州、马鞍山等地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应注重挖掘存...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预测 DEA 皖江城市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杨秀
城市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责任主体,制定城市碳中和政策制定需要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现有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多存在单一行业视角、定性分析、面向中短期碳达峰开展或对于单一路径探讨等局限。研究提出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的“经济社会综合性、长时间尺度阶段性、实现路径多样化、城市战略个性化”四大特点,构建了一套面向碳中和的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流程和定量研究方法,并结合成都市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长期内成都市难以仅靠需求控制、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低碳化某个单一支柱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多个支柱共同作用,其中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至关重要;部分剩余排放需要通过碳汇、BECCS等负碳技术或碳市场机制进行抵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建刚
文章以一家天然气公司2006~2009年度各季度需求量数据分析了静态预测方法模型和适应性预测方法模型在实际需求预测应用中的具体选择问题。对于适应性预测方法模型的几种具体预测方法模型以算例为基础,做了详细的测算;通过测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Winter模型预测精确度更高的结论。在实践中尽可能选择Winter模型进行需求预测对于企业决策是有实际意义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雅 蒋若凡
建设人口均衡城市,首要在于充分摸清人口底数,准确预测人口增长规模,才能科学制定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章针对以往单一指标预测人口总量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灰色预测所需信息少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优点,筛选出与人口总量紧密联系的9个主要因素,力图建立多指标灰色PSO-BP神经网络人口预测模型,并对2015年至2030年成都市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在论文的最后,作者依据模型预测结果,为成都市建设人口均衡城市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罡辉 吴次芳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合理的建设用地预测方法,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 方法。研究结果:文中的5种预测方法在杭州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研究结论:建设用地需求应采取多方 案进行预测,使规划更具科学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保贤 刘毅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人力资源预测等基本概念出发,创新地构建了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确定电力公司的关键分析指标,并以灰色预测模型的指标预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终获得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具有较小的误差和优良的仿真效果;同时,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人力资源 需求预测 BP神经网络 灰预测
[期刊] 预测
[作者]
唐黎 潘和平 姚一永
本文提出一种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的数据降维与信息融合计算智能模型-PANK模型。该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1)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用于减少冗余信息;(2)仿射传播聚类(Affinity Prop-agation,AP),用于找到聚类中心和相应的聚类作为特征提取;(3)嵌套式k-最邻近元(Nested k-Nearest Neighbor,Nested KNN)用于回归预测。PANK模型先采用滑动窗口技术截取最近期的金融时间序列作为输入数据,再经过PCA减少冗余信息,提取富含有效信息的主成分,并将其放入AP中进行聚类,最后采用两层嵌套式NestedKNN预测。本文特别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套式Nested KNN,可以有效解决KNN中的两个主要问题:计算量大和不均衡样本问题。通过对模型在欧元兑美元汇率和中国沪深300股指上的实证,结果表明PANK预测模型可达到80%的最佳命中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晓红 李际平
分析长株潭地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可反映长株潭地区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利用每年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的平均值,选择Cubic模型、Logistic模型、灰色系统模型仿真其变化趋势,在关联程度相近的前提下,利用均方差最小的原则对模型选优。结果证明,Logistic模型与现实较接近,在预测人才需求趋势上具有较好效果,为长株潭地区高校计算机专业资源配置、招生和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文海
以回归预测、灰色理论预测和简单组合预测3种预测方法为基础,引入三种预测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并以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贸易的物流需求为例,对我国区域物流需求的发展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农副产品的贸易具有强劲的增势,其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
组合预测模型 物流需求 需求预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汀 伍文 高雪松 邓良基 刘爱宁 李启权 吴铭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是实现区域用地结构优化的关键,对于解决区域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研究表明:①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经历了上升-波动-下降-平稳的过程,而优势度变化与之相反;②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显著补给效应;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衰减性结构,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表现出显著挤出效应;③成都市下辖的4市、10区和6县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4建设用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亚鹏 李慧颖 李婷 刘淮源
采用有效度法对线性回归、ARIMA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进行线性组合,经验证,其最大误差为5.56%,平均误差为2.94%,处于合理范围。运用组合模型对武汉市2021-2030年物流需求(货运量)进行预测分析,经计算至2030年武汉市年货运总量将达到140 000万吨以上,接近上海等一线城市现有物流需求水平。面对巨大的物流需求规模,武汉市在“十四五”期间,有必要制定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指导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立,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易斌 宋程 幸晓辉 王佩
为了确定城市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规模、提高物流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物流的精准化管理,提出了城市物流需求规模的预测方法。基于市场细分理论,将城市物流需求精细划分为本地商贸物流需求(城市配送)、本地生产物流需求(生产物流)、对外交易型中转物流需求(区域分拨)和通过型中转物流需求(中转物流)4类,并建立各类细分物流需求与对应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模型,预测未来城市物流需求总量。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城市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并解决了传统交通需求模型对物流需求预测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