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4)
- 2023(14067)
- 2022(12249)
- 2021(11442)
- 2020(9608)
- 2019(22125)
- 2018(22028)
- 2017(42318)
- 2016(22764)
- 2015(25700)
- 2014(25556)
- 2013(24851)
- 2012(22472)
- 2011(20053)
- 2010(19491)
- 2009(17466)
- 2008(16603)
- 2007(14108)
- 2006(11999)
- 2005(9940)
- 学科
- 济(89302)
- 经济(89215)
- 管理(69314)
- 业(64442)
- 企(54083)
- 企业(54083)
- 方法(45733)
- 数学(40220)
- 数学方法(39649)
- 农(24058)
- 财(21524)
- 中国(21072)
- 学(19916)
- 业经(19879)
- 技术(19020)
- 环境(17588)
- 地方(17499)
- 农业(16501)
- 理论(15286)
- 贸(15085)
- 贸易(15081)
- 和(14992)
- 易(14650)
- 务(14352)
- 财务(14276)
- 财务管理(14245)
- 划(13917)
- 企业财务(13510)
- 制(13102)
- 银(11155)
- 机构
- 大学(316328)
- 学院(316164)
- 管理(131414)
- 济(122255)
- 经济(119625)
- 理学(115590)
- 理学院(114376)
- 管理学(112218)
- 管理学院(111664)
- 研究(100563)
- 中国(71782)
- 京(66374)
- 科学(65215)
- 财(52131)
- 农(50865)
- 业大(50402)
- 所(48897)
- 中心(46567)
- 研究所(45365)
- 财经(43545)
- 江(43315)
- 范(41394)
- 北京(41001)
- 师范(40992)
- 经(39881)
- 农业(39865)
- 院(37459)
- 经济学(35875)
- 州(35504)
- 技术(34875)
- 基金
- 项目(232073)
- 科学(182899)
- 基金(168411)
- 研究(168020)
- 家(147100)
- 国家(145952)
- 科学基金(126353)
- 社会(105244)
- 社会科(99822)
- 社会科学(99793)
- 省(91362)
- 基金项目(90368)
- 自然(83734)
- 自然科(81751)
- 自然科学(81732)
- 自然科学基金(80225)
- 教育(77536)
- 划(76684)
- 资助(68916)
- 编号(68380)
- 成果(52656)
- 重点(51878)
- 部(50851)
- 发(48899)
- 创(48693)
- 课题(46250)
- 创新(45443)
- 科研(44661)
- 教育部(43506)
- 国家社会(43084)
- 期刊
- 济(123478)
- 经济(123478)
- 研究(83935)
- 中国(53150)
- 学报(50816)
- 科学(47107)
- 管理(45757)
- 农(44500)
- 大学(38769)
- 财(38607)
- 学学(36679)
- 教育(34193)
- 农业(32066)
- 技术(31466)
- 业经(21407)
- 财经(19818)
- 融(19486)
- 金融(19486)
- 经济研究(19050)
- 科技(17446)
- 技术经济(16831)
- 经(16831)
- 业(16744)
- 图书(16358)
- 问题(16034)
- 资源(15564)
- 理论(14893)
- 版(14827)
- 实践(13874)
- 践(13874)
共检索到430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成学
基于"3S"技术的生态安全评价是从静态的现状评价转向空间动态评价的新趋势。文章通过大量文献分析与归纳,阐述了"3S"技术与生态安全概念;综述了目前基于"3S"技术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指标量化和评价标准问题;提出了目前研究的难点或不足,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方法 “3S”技术 综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茂 马履一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的重大问题 ,该文评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缺水地区水库的存在、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各方面的发展 ,因而对水库集水区进行规划设计并制定出可持续发展方案是事关水库能否永久持续地为缺水地区提供水资源的关键措施 .首先对集水区进行各项资源的调查 ,然后在掌握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处理 ,作出评价与分析 ,设计出管理信息系统 ,对集水区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调控以达到水库的永续利用 ,同时使集水区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李计英
在G IS、R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福建省闽江流域、九龙江流域和晋江流域的MOD IS数据、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模型,研究分析福建三大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聚集、经济发达、地势较为平坦和交通便利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而在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福建三大流域中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好,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差。随着时间的推进,三大流域的生态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缓和趋势,这是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印证,也可为今后制定更加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监测模型 3S技术 流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海霞 冯仲科 张秋红
为了满足林区道路的建设要求,许多新的技术与方法被引入道路选线中来。该文主要闸述了基于3S技术的道路选线问题。遥感技术(RS)帮助设计人员全面了解沿线地形条件、植被覆盖状况等,为选线和以后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提供准确的、高精度的勘测数据;以RS和GPS为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模拟能力,选择出最优的路线。尽管基于3S技术的选线目前还存在一些数据格式不统一、三维模拟困难等问题,但是利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选出最优的路线,能大大缩短工期,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投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健 余坤勇 亓兴兰 许章华
生态公益林空间格局分布与配置对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及生态效益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流域1986—2003年格局变化分析的基础上,以形成一个协调、稳定、效益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为目标,提出了流域生态公益林空间格局优化配置技术,模拟实现了配置结果,并利用生态学原理分析模拟结果。研究表明,经模拟配置后的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利于流域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
3S 空间格局 优化配置 生态公益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连奇 冯文峰 朱文博
随着地球信息科学的进步与发展,"3S"技术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途径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在对大量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学者利用"3S"技术主要集中在全球和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的生态效应等2个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动态研究和土壤侵蚀模式的构建等3个方面的工作。指出目前和GIS技术结合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式是USLE和RUSLE,这两个模式都是基于统计的经验模式,缺乏充足的实测资料,精度不高;利用"3S"技术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缺乏与综合评价方法或模型间的协调。展望未来"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可能趋势。
关键词:
3S技术 土壤侵蚀 动态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鞠洪波
以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为研究对象,以2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以植被面积和植被覆盖度为监测指标,采用最大似然方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面积,采用NDVI像元二分法获得植被覆盖度图。利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将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覆盖度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揭示研究区1996—2004年间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天保区与非天保区以及不同天保区内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4年间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森林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天保区优于非天保区;不同类型天保区植被变化状况有差异,3种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彬 杨校生 吴明 萧江华
综述了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评价概念模型、权重确定方法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幸良 邵永同 陈永富
研发了集体林权改革综合评价和动态信息反馈系统;应用"GPS、RS、G IS"技术,通过SPOT5遥感影像实例分析了福建邵武林改后的资源状况;调查分析了林改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变化,调查分析了林农对林改的评价和政策意愿;通过主成份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研究了林改对林农家庭收入的影响。
关键词:
“3S” 模型 林权 监测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淑英 梁欣 韩冬冰 冯仲科
为保障大庆市的生态安全,该文在生态风险评价和预测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利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方法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庆市1976—2003年生态风险相对状况进行了同顾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3次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变权组合预测,对大庆市2010年生态风险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然后根据2010年大庆市5个区各采样点的生态风险预测值和已经确定的2010年生态风险值与预警标准之间的关系,得到2010年各采样点处的生态风险等级,利用空间插值方法编制了大庆市2010年生态风险预警图。结果表明,大庆市的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市区内居民集中的地区及其附近区域,主...
关键词:
生态风险 预警 管理对策 3S 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普 黄晓品 秦玉霞 陈宁
研究目的:评估北京翠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为海淀区湿地发展提供经济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技术手段(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构建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或实验区和保护带,根据各功能区有区别地进行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翠湖湿地 功能 生态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小明 叶文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郝慧梅 任志远 薛亮 姜雁飞
基于遥感数据,运用3S技术及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测算不同土地利用/覆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构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度等指标定量测评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榆林市1987、1999和2002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37.58亿元、173.43亿元和283.69亿元,并存在区域差异。整个研究期间(1987~2002年),南、北六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比重不断缩减,林地、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比重不断增加,但北六县以林地增加为最,南六县以草地增加为最,且在1999年后增速加剧。(2)除土地利用变化外,气候波动对榆林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更不容忽视。(3)除榆阳、神木、米脂外,其余空间尺度的各区域在后一阶段(1999~200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高于前一阶段(1987~1999年);在前一阶段,北六县土地类型间流转导致生态价值变化较南六县强烈;而后一阶段正好与之相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霓虹
森林火灾的发生 ,侵吞了大片林木 ,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地球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森林防火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长期研究的科研项目 ,介绍了森林防火技术应用的情况 ,特别着重介绍了 10多年来通过 3个阶段在森林防火决策支持系统领域中所开展的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 ,诸如大区域范围系统的建立、自适应显示分辨率的处理、图型图像的有关处理技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3S(GIS、RS、GPS)与DSS技术的应用等。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和 3S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趋广泛 ,使森林防火技术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些高新技术的渗透将促进森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代生 尹京 彭珍宝 旷柏根 袁正科 夏江林
为了掌握南岳区植被类型现状、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在对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开展了南岳区植被制图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南岳区总面积为17 940.158 8 hm2,其中林地面积为14 411.236 0 hm2,天然林面积减小,植被有所退化,毛竹入侵,抢占了其他植被的生存空间;南岳区受人为干扰影响大,人工林面积大,其植被正在恢复过程中。该研究成果为南岳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风景名胜区保护等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植被分布图 植被分类 3S技术 南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