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1)
- 2023(10830)
- 2022(9196)
- 2021(8855)
- 2020(7480)
- 2019(16954)
- 2018(16884)
- 2017(31575)
- 2016(17427)
- 2015(19749)
- 2014(19686)
- 2013(18640)
- 2012(17275)
- 2011(15169)
- 2010(14855)
- 2009(13341)
- 2008(12929)
- 2007(11503)
- 2006(9552)
- 2005(8020)
- 学科
- 济(64419)
- 经济(64338)
- 管理(48617)
- 业(43241)
- 企(35812)
- 企业(35812)
- 方法(31144)
- 数学(27422)
- 数学方法(26925)
- 农(18334)
- 财(17269)
- 中国(16502)
- 学(14895)
- 地方(14076)
- 业经(13475)
- 制(13075)
- 农业(11740)
- 理论(11560)
- 贸(11406)
- 贸易(11398)
- 易(11076)
- 务(10824)
- 财务(10768)
- 财务管理(10737)
- 体(10333)
- 企业财务(10142)
- 和(10069)
- 技术(9970)
- 银(9797)
- 银行(9753)
- 机构
- 学院(233839)
- 大学(232534)
- 管理(88642)
- 济(87878)
- 经济(85917)
- 研究(78286)
- 理学(76487)
- 理学院(75652)
- 管理学(73950)
- 管理学院(73531)
- 中国(57510)
- 科学(51157)
- 京(48675)
- 农(46153)
- 财(40638)
- 业大(40114)
- 所(39570)
- 中心(37571)
- 农业(36729)
- 研究所(36333)
- 江(35129)
- 财经(32474)
- 范(29975)
- 经(29630)
- 师范(29542)
- 北京(29431)
- 院(29196)
- 技术(28111)
- 州(27805)
- 省(26474)
- 基金
- 项目(168149)
- 科学(130314)
- 基金(120099)
- 研究(118912)
- 家(107704)
- 国家(106837)
- 科学基金(90179)
- 社会(73369)
- 社会科(69414)
- 社会科学(69396)
- 省(67097)
- 基金项目(63659)
- 自然(60360)
- 自然科(58945)
- 自然科学(58919)
- 自然科学基金(57780)
- 划(57067)
- 教育(55473)
- 资助(49216)
- 编号(47983)
- 重点(38512)
- 成果(38118)
- 部(36279)
- 发(35858)
- 创(35090)
- 课题(33410)
- 计划(32984)
- 创新(32910)
- 科研(32748)
- 大学(30969)
- 期刊
- 济(93161)
- 经济(93161)
- 研究(61416)
- 中国(47181)
- 学报(44985)
- 农(42051)
- 科学(37443)
- 大学(33511)
- 财(33182)
- 管理(32729)
- 学学(31972)
- 农业(28532)
- 教育(27003)
- 技术(22498)
- 融(18022)
- 金融(18022)
- 财经(15862)
- 业经(15400)
- 业(15269)
- 经济研究(14174)
- 经(13738)
- 版(13424)
- 业大(12709)
- 问题(12320)
- 科技(11607)
- 统计(10997)
- 图书(10920)
- 农业大学(10797)
- 资源(10694)
- 技术经济(10464)
共检索到339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亿 李廷轩 张锡洲 戢林
【目的】旨在建立土壤养分丰缺及施肥指标,为当前生产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汇总了川中丘陵区2005—2009年61个县(市、区)油菜"3414"田间试验数据,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以油菜的相对产量为标准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划分为5个等级;确定肥料推荐用量时,氮肥采用"区域总量控制"的方法计算区域内的平均适宜施氮量,磷、钾肥量则由肥料最佳用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的关系拟合得出。【结果】(1)川中丘陵区油菜地的氮肥平均适宜施氮量为(170±50)kg.hm-2,低肥力土壤氮肥用量上限为250kg.hm-2。(2)当油菜地土壤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处于低等级(AP...
关键词:
油菜 相对产量 养分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戢林 张锡洲 李廷轩
【目的】旨在建立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和不同分级范围推荐施肥量,为川中丘陵区合理施用化肥、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对川中丘陵区2006年水稻"3414"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以相对产量75%、80%、85%、90%和95%划分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并分别以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对各试验点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选择最优模型计算最佳施肥量。【结果】确定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量:当川中丘陵区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处于低等级(A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学善 陈尚洪 陈红琳 曹均成 刘定辉
在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其中,处理6产量最高,处理2产量最低,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6.0%和18.6%。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8.55%,表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826.00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72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542.50 kg/hm2;施用纯K 45 kg/hm2的增产效应为1207.50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
关键词:
玉米 肥料效应 测土配方 最佳施肥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虹荣 李廷轩 戢林 余海英 黄亿
本文汇总川中丘陵区2005-2010年玉米"3414"田间试验结果,旨在筛选出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可靠指标,建立氮肥施肥指标体系。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以相对产量60%、70%、80%、90%为标准,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划分为5个等级,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最佳氮肥(N)推荐用量,比较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的氮肥效应。结果表明:1有机质与缺氮区相对产量、最佳施氮量建立"直线模型",回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686和0.2579,预测精度较高。全氮、碱解氮与缺氮区相对产量、最佳施氮量的回归决定系数R2均不足0.2。因此,有机质为反映土壤供氮能力和推荐施氮的优选指标。2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很丰富(>35...
关键词:
玉米 养分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 肥料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玉敏 林超文 庞良玉 张冀 雷建容 田丽 冯文强 张庆玉 曹卫东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了8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光叶紫花苕在四川紫色丘陵区的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光叶紫花苕产量、产量相关性状和养分积累影响差异显著。不施氮肥的处理(60 kg/hm2P2O5和60 kg/hm2K2O)鲜草总产量、第1次刈割和第2次刈割产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该处理株高、单株体积和单株鲜重增长迅速。适量的化肥配施绿肥专用肥(37.5 kg/hm2纯N,60 kg/hm2P2O5,60 kg/hm2K2O和绿肥专用肥30 kg/hm2)显著提高种子产量和总经济效益,单株一级分枝、单株体积和单株鲜重表现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 施肥 产量 养分积累 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玲 肖润林
本文通过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温州蜜柑高产配方施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壤的土壤条件特点是一般缺磷;在氮、磷、钾三因素当中,磷肥的施用对产量起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是氮肥;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为10:(5.4-5.7):(4.6-4.7)。
关键词:
温州蜜柑,施肥,氮,磷,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菊 王改兰 张海鹏 赵旭
采用Bowman-Cole的土壤有机磷分级体系及蒋柏藩-顾益初的无机磷分级体系,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磷组分、无机磷组分与土壤速效磷相关关系。结果表明,Ca2-P(0.985 5)、Ca8-P(0.938 0)、Al-P(0.887 4)、Fe-P(0.850 7)、中活性有机磷(0.851 0)和中稳性有机磷(0.8905)与速效磷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O-P(0.790 4)、Ca10-P(0.752 7)与速效磷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无机磷各形态对速效磷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Al-P(-1.189 0)>Ca2-P(1.027 ...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雷娜
针对黄土丘陵区空心村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的地域特点及其整治的科技创新需求,基于土地调查管理数据和遥感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空心化类型诊断,从废弃宅基地(微观)-废弃村庄(中观)-空心村区域(宏观)3个层面,系统开展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技术、空心村立地整理技术、空心村整治规划设计技术、空心村环境生态重建技术研究,积极探索丘陵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生态友好、人地和谐、环境优美的科学途径,构建丘陵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并以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浴河子村和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项目区为例,介绍了4项技术以及综合整治技术体
关键词:
空心村 综合整治 技术体系 示范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璇 王渭玲 徐福利 刘倩雯
采用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大田试验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梨枣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梨枣产量的作用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肥对梨枣品质的作用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采用频率分析法对各效应函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梨枣目标产量在23000~27000kg·hm-2,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2 72~499kg·hm-2、P2O5 204~297kg·hm-2、K2O 243~323kg·hm-2;梨枣品质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407~737kg·hm-2、P2O5 158~306kg·hm-2、K2O 285...
关键词:
梨枣 产量 品质 最优施肥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丽丽 王秋兵 张心昱 邹敬东 戴晓琴 王辉民 孙晓敏 董雯怡
研究依托千烟洲生态站,利用1998年建立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土壤碳及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碳、氮、磷含量,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达到16.8 g·kg-1,全氮(TN)含量达到1.5 g·kg-1,速效氮(AN)含量达到153.8 mg·kg-1,速效磷(AP)含量达到43.3 mg·kg-1,而土壤速效钾(AK)含量仅达到23.0 mg·kg-1,低于施用化肥的各个处理;②施用氮、磷、钾肥减缓了红壤水稻土酸化趋势,显著增加土壤AP(12.3~47.1 mg·kg-1)、AK(22.3~54.5 mg·kg-1)含量;③秸秆还田可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海龙 龚伟 王景燕 林梅 赵昌平 黄帅 熊靓
以川东丘陵区退耕青花椒林、弃耕地和农耕地为研究对象,对青花椒林分(2 a、5 a、9 a和14 a,分别以QHJ2、QHJ5、QHJ9和QHJ14表示)及对照农耕地(CK)和弃耕地(14 a,QGD)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进行研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探究青花椒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以指导青花椒种植和培肥改土。结果表明:青花椒林和弃耕地的土壤持水量、孔隙度、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为高于CK,且随青花椒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相反,花椒林和弃耕地的土壤容重低于CK,且逐渐随青花椒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肥力综合值呈QHJ14>QHJ9>QGD>QHJ5>QHJ2>CK的变化规律,林地均显著高于农耕地,QGD与QHJ14差异显著而与QHJ9差异不显著;土壤肥力综合值与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种植青花椒具有显著的培肥效应,对于提高川东丘陵区土壤肥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土壤肥力综合值能综合反应土壤肥力高低差异。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种植年限 青花椒 川东丘陵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熙 赖锦春 赵小敏 谢林波 陶丹丹 周学文
【目的】分析弋阳县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划分弋阳县土壤肥力等别,绘制肥力等别图;创建施肥建议模型,得出各区明确而可行的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并得到相应施肥方案图。【方法】基于弋阳县2006—2008三年测土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结合GIS软件形成养分专题图、坡度图和高程图,分析丘陵县域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结合耕地地力调查数据,进一步对该县土壤进行养分综合等级分区。在分区的基础上,选取能代表各区土壤肥力特性的水稻"3414"肥料试验,利用SAS软件对各"3414"试验数据进行肥料效应方程的拟合,结合方程求解各区水稻最佳经济效益和对应的施肥量、施肥比例。【结果】中、高含量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
关键词:
土壤分区 配方施肥 肥料效应方程 GIS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翠 王树山 杨勇智 曾军 杨槟豪 徐志伦 漆峥嵘
【目的】选择出适宜于川中丘陵区的香椿优良家系,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提供良种。【方法】以来自4个省8个地区的44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以蓬溪本地种源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四川省蓬溪县开展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家系4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变异进行分析比较,开展了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香椿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种源所在地的纬度、经度和海拔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无霜期呈显著的正相关,选择比区验点纬度低、海拔低、经度小、年均气温高、降水量大、无霜期长的种源开展良种选育,对香椿家系选育有利。44个家系及对照4年生香椿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7.14 cm、7.54 m、0.017 8 m3,变异系数分别为21.97%、18.26%和52.71%,遗传力均在0.60以上,不同家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以4年生香椿单株材积为主,胸径和树高为辅,选择出福安112号、乐至10号、蓬溪9号、筠连66号4个优良家系,入选率为8.89%,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8.54 cm、8.84 m和0.027 9 m3,选择差分别为1.4 cm、1.3 m和0.0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44.41%、26.25%和113.62%。随着树龄的增大,4个优良家系胸径之间的差异变小,树高之间的差异变大。【结论】选择出的4个早期优良家系遗传增益高,入选率低,选择差大,生长优势显著,年均胸径2.13 cm,年均树高2.21 m,将成为川中丘陵区香椿良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江世高 李三要 朱晓花 刘西苑 李燕骄 刘海华 肖怀治 汪春玮
为筛选适宜湘中丘陵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试验比较了2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在湘中丘陵区种植青贮玉米能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和营养品质。在生物学产量方面,‘明凤159’、‘SA336’、‘北农青贮356’、‘北农青贮208’、‘利单588’、‘利单389’、‘利单638’共7个品种表现优异,干草产量在20 t·hm-2以上。在品质方面,粗蛋白含量为7.91%~9.0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0.03%~58.8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0.63%~29.90%。通过欧式聚类分析获得4个类群,第I类群6个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更好,其中‘利单638’和‘利单588’营养品质更佳,可在湘中丘陵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沈学善 王昌桃 刘定辉
为探索川中丘陵区套作春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倒折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单株绿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干物质和叶面积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对群体的调控效应大于单株。‘成单30’种植密度由3.75×104株/hm2增加至6×104株/hm2,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超过6×104株/hm2后,穗粒数、百粒重显著降低,茎秆倒折率显著上升,从而导致玉米减产。小麦玉米套作"双三O"种植模式下,供试品种"成单30"获得较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5.25×104~6×104株/hm2,高产群体结构指标吐丝期LAI为4.7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