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50)
- 2023(19912)
- 2022(17027)
- 2021(15944)
- 2020(13546)
- 2019(31517)
- 2018(31438)
- 2017(60208)
- 2016(33096)
- 2015(37622)
- 2014(37855)
- 2013(37209)
- 2012(34270)
- 2011(31097)
- 2010(31165)
- 2009(28694)
- 2008(28501)
- 2007(25485)
- 2006(22110)
- 2005(19549)
- 学科
- 济(129352)
- 经济(129183)
- 管理(101100)
- 业(95137)
- 企(80740)
- 企业(80740)
- 方法(62140)
- 数学(54142)
- 数学方法(53258)
- 财(36279)
- 农(34789)
- 中国(34089)
- 业经(29168)
- 制(28358)
- 学(27933)
- 地方(25368)
- 理论(23978)
- 技术(23829)
- 贸(23111)
- 贸易(23098)
- 务(23044)
- 财务(22945)
- 财务管理(22889)
- 农业(22799)
- 易(22405)
- 企业财务(21666)
- 银(20722)
- 银行(20653)
- 和(20651)
- 环境(19765)
- 机构
- 大学(472057)
- 学院(471121)
- 管理(184600)
- 济(183188)
- 经济(178863)
- 理学(159803)
- 理学院(157992)
- 管理学(154834)
- 管理学院(153975)
- 研究(153388)
- 中国(114520)
- 京(100516)
- 科学(96638)
- 财(86584)
- 所(77496)
- 农(77234)
- 业大(71600)
- 江(70886)
- 中心(70619)
- 研究所(70372)
- 财经(68691)
- 北京(63424)
- 范(62239)
- 经(62198)
- 师范(61616)
- 农业(60544)
- 州(56867)
- 院(56010)
- 经济学(54831)
- 技术(52096)
- 基金
- 项目(318744)
- 科学(249737)
- 研究(231685)
- 基金(229084)
- 家(199568)
- 国家(197898)
- 科学基金(170047)
- 社会(143574)
- 社会科(135984)
- 社会科学(135947)
- 省(126662)
- 基金项目(121115)
- 自然(111971)
- 自然科(109375)
- 自然科学(109346)
- 教育(109195)
- 自然科学基金(107345)
- 划(106324)
- 编号(95517)
- 资助(95437)
- 成果(77834)
- 重点(71491)
- 部(69869)
- 创(67780)
- 发(66854)
- 课题(66641)
- 创新(62910)
- 科研(61007)
- 大学(59931)
- 教育部(59829)
- 期刊
- 济(199421)
- 经济(199421)
- 研究(135429)
- 中国(95818)
- 学报(75611)
- 农(69247)
- 财(68737)
- 科学(68417)
- 管理(68387)
- 教育(58726)
- 大学(57506)
- 学学(53928)
- 农业(47387)
- 技术(44530)
- 融(38359)
- 金融(38359)
- 财经(33361)
- 业经(32770)
- 经济研究(31340)
- 经(28458)
- 问题(25700)
- 业(25653)
- 图书(23697)
- 技术经济(23422)
- 科技(23099)
- 版(22899)
- 统计(22615)
- 理论(21871)
- 策(21095)
- 商业(20648)
共检索到68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振才
"2011计划"是国家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高校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协同创新机制由此进入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在分析协同创新机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基础上,提出依托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模式。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瑛
新世纪以来,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创新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在阐释学术创新与学术创新能力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学术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后分析了造成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几种因素,最后,本文指出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和学术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来构建学术创新机制、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学术研究 创新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能 袁江军 宋文官 聂华 倪成伟 沈建国 范小青 谈黎虹 李晓阳 裘军民 贾少华 王庆春 商玮 沈凤池 王宏梁 杨志昂
本成果于2005年1月启动,通过9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主要成果是:创建了1个模型:依据职业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理念,研发专业系统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概念模型,创新性提出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与系统综合实践的概念体系及理实一体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三维系统方法;创建了1个模式:依据概念模型创建电子商务专业系统综合实践人才培养示范模式;创建2个平台:依托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世界小商品城(义乌)的区域优势,主持学校是世界500强浙江物产集团企业大学的体制优势,面向中高职师生与企业员工的实践教学需要,政行企校协同创新构建了联网创业实践、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实践2个教学服务平台;创建了3种方式:校企协同创...
关键词:
系统综合实践 协同创新机制 电子商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迎军
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崇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连年递增,培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研究生教育机制和培养模式却存在诸多弊端,如办学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均落后于时代潮流,与社会的联系处在比较被动的局面,国际化程度也较低。为此,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体制创新,加快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此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围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关话题展开,希望能引发您更多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霄梅 魏锋
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教学和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举,重点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等特点,优化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结合政府、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和用人单位等经济主体,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以政策为引导,产业应用和企业为导向,学校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正夫 易连云
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时代诉求下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障碍。对研究生开放思维、创造人格、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必须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机制限制,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培养模式的转换。指出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培养过程,搭建培养平台,探索培养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蓉 郭佳 张红娟 唐岑瑶
外卖O2O模式是一类利用平台的餐饮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通过讨论基于平台的外卖O2O模式的特性,从企业价值创造视角解析外卖O2O模式,提出O2O模式的"3-4-x"理论框架,再以外卖O2O模式中的代表企业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为例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O2O模式"3-4-x"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体系,本文的研究对应用O2O模式的企业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仕龙 王海峰
新时期,我国正处于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发展需要有一大批能够满足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来承担起建设重任。适应社会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科技活动中最主要影响因素,我国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综合性高的优秀人才。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为例,从需求分析、特色优势、政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什么样的培养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从而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伟 邵云飞 刘磊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协同创新活动能够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借鉴发达国家典型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协同创新体的案例,提出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措施,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院校 创新人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方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了确保教育规划纲要的每一项任务得到落实,上海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和副市长沈晓明任双组长,市教委、发改委、财政局等24个委办局领导为成员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了2011年度的16个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立清 龙唐斌
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任,而高层次人才最基本、最关键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因而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学生、院校、导师以及社会等维度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从国家政策、学院制度、资金筹集、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该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展涛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资源。尽管我们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了许多努力,但不可否认,研究生教育仍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部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局限与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作为一名研究型大学的校长,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紧迫形势,从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着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