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9)
- 2023(15990)
- 2022(13797)
- 2021(13103)
- 2020(10962)
- 2019(25503)
- 2018(24985)
- 2017(48381)
- 2016(25920)
- 2015(29188)
- 2014(28778)
- 2013(28525)
- 2012(25777)
- 2011(22858)
- 2010(22767)
- 2009(21292)
- 2008(19971)
- 2007(17497)
- 2006(15320)
- 2005(13433)
- 学科
- 济(97553)
- 经济(97444)
- 管理(86152)
- 业(80730)
- 企(71449)
- 企业(71449)
- 方法(49119)
- 数学(42259)
- 数学方法(41703)
- 财(33001)
- 中国(29563)
- 融(28211)
- 金融(28209)
- 银(27572)
- 银行(27539)
- 行(26332)
- 农(24778)
- 务(24031)
- 财务(23947)
- 财务管理(23899)
- 业经(23368)
- 企业财务(22843)
- 制(22653)
- 地方(19840)
- 学(19814)
- 理论(18723)
- 农业(16902)
- 贸(16543)
- 贸易(16525)
- 和(16069)
- 机构
- 大学(354744)
- 学院(352277)
- 管理(148054)
- 济(139363)
- 经济(136209)
- 理学(127701)
- 理学院(126404)
- 管理学(124303)
- 管理学院(123642)
- 研究(108494)
- 中国(90251)
- 京(74144)
- 财(67813)
- 科学(65249)
- 财经(54222)
- 中心(53516)
- 所(52013)
- 江(50582)
- 农(50569)
- 业大(50031)
- 经(49450)
- 研究所(47231)
- 北京(46434)
- 范(44205)
- 师范(43798)
- 州(41900)
- 经济学(41741)
- 财经大学(40914)
- 院(39720)
- 农业(39234)
- 基金
- 项目(242046)
- 科学(191440)
- 研究(177918)
- 基金(177440)
- 家(152834)
- 国家(151559)
- 科学基金(132655)
- 社会(112248)
- 社会科(106523)
- 社会科学(106491)
- 基金项目(94908)
- 省(93575)
- 自然(87202)
- 自然科(85229)
- 自然科学(85210)
- 自然科学基金(83672)
- 教育(82459)
- 划(78502)
- 资助(73143)
- 编号(73082)
- 成果(57964)
- 部(53854)
- 重点(53343)
- 创(50708)
- 发(49882)
- 课题(48686)
- 创新(47231)
- 教育部(47040)
- 科研(46646)
- 人文(46187)
- 期刊
- 济(147826)
- 经济(147826)
- 研究(102440)
- 中国(65292)
- 管理(56727)
- 财(55678)
- 学报(51812)
- 科学(48467)
- 农(44216)
- 融(44211)
- 金融(44211)
- 大学(40879)
- 学学(38359)
- 教育(36958)
- 技术(31377)
- 农业(29845)
- 财经(26848)
- 业经(23774)
- 经(22884)
- 经济研究(22795)
- 图书(18778)
- 理论(18387)
- 问题(18270)
- 财会(17237)
- 技术经济(16804)
- 实践(16751)
- 践(16751)
- 业(16707)
- 科技(16102)
- 现代(16080)
共检索到516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振松 夏新平 余明桂
行为公司金融的“非理性管理层假说”认为管理层的非理性导致公司财务决策并不总是满足价值最大化原则,并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对“非理性管理者假说”的有关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具体包括管理者非理性对于公司的融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和并购行为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从管理层非理性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股利行为和机构投资者行为提出了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解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吴立源
传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果存在着差异 ,引发人们对传统金融理论一系列假设的思考 ,导致行为金融理论的出现。行为金融是研究人们如何解释信息和采取行动的科学 ,它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都是象数量模型中描述的那样以一种理性的、可预知的、无偏见的方式作出投资决策。行为金融理论是一个全新的金融学领域 ,本文综合已有的文献 ,总结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雪芬 赵宇翔 卢珂
[目的/意义]网络成瘾、网络霸凌、虚假新闻等社交媒体的“暗面”对社会造成了负面或有害影响,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探讨社交媒体暗面背后的非理性信息行为本质对缓解社交媒体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分析信息行为的“非理性”内涵,归纳出非理性主观体验及问题性信息行为两大研究脉络,构建并解析社会技术系统视角下非理性信息行为分析框架。[结果/结论]现有研究大多从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信息行为的影响机理,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地从社会技术视角寻求影响源,且可以更多地开展以现象为中心的问题化探索,以便更好地理解与使用社交媒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昊世农
传统的"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理论主要研究公司的融资、投资、并购、分配等财务活动,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指导着决策者为股东和社会财富创造进行理性的财务决策。然而,人类自身的认知局限和心理偏差制约了决策者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原则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丽莉 王秀丽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与管理层薪酬间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研究内容、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未来的研究中应关注对管理层隐性薪酬的研究;应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宏观微观环境对这一领域的影响;加大对我国不同所有者企业制度因素差异对这一领域影响的研究,以期为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管理层薪酬 盈余管理动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邱奕奎 安宜 胡运权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揭示资产泡沫的生成机理,为泡沫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利空和利多两个方面考查投资者行为因素的影响,从而构造出非理性投资泡沫模型,并利用我国股市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投机泡沫模型 行为金融 非理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芳 谭跃 张跃龙
根据不同的股价影响主体,有关股价与企业投资关系的研究可归纳为两种视角:一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研究管理层操控对股价与企业投资关系的影响;二是立足于企业外部,研究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股价与企业投资关系的影响。本文基于管理层操控和投资者非理性视角,对股价与企业投资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就两者在假设前提和主要衡量指标、作用机制及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述评,以期推动后续研究深入开展,并为我国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管理层操控 投资者非理性 股价 企业投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宜霞 夏新平 唐康德
本文对新股发行市场在时间序列上的波动性进行了描述,并基于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分析了影响时序波动性的主要因素。基于理性行为,风险组合变化和代理成本变化假说解释了首日超额收益随时间的变化,资本需求和信息不对称假说解释了发行量随时间的波动性,而信息外部性和机会窗口假说则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非理性行为,狂热投资者、正向反馈交易以及瀑布效应假说也为新股发行市场的时序波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齐鹰飞
成本渠道假说将货币传导从传统理论中的总需求一侧扩展到总供给一侧,有助于解释货币政策冲击实证研究发现的"放大率之谜"和"价格之谜",对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做出了重要补充。同时,成本渠道的存在也改变了最优货币政策分析面临的约束条件,为分析和评价货币政策提供了崭新视角,提醒货币当局在设计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重视政策的供给侧效应。本文系统梳理和评述了关于成本渠道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及其对于最优货币政策意义的研究,并简要探讨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 董青马
我国证券市场增发新股的总体容量一再攀升,而另一方面增发新股所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并存在大量变更资金使用用途的行为。本文通过行为金融学的市场时机理论等来分析这一矛盾,认为上市公司非理性增发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和股市发展程度决定的公司经理和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此建议在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注意对公司经理的监督并健全激励机制,最终使公司经理行为理性化。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市场时机 非理性增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洪岩 李一凡
我国自古有"不患穷而患不均"的说法,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人们都在追求公平,其中薪酬是最关心的方面。文章选取企业管理层薪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的度量方法、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对我国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合现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观点,发现我国企业大多以公司业绩来定管理层薪酬的缺陷,指出现有对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存在"黑箱"问题,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 企业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洪岩 李一凡
我国自古有"不患穷而患不均"的说法,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人们都在追求公平,其中薪酬是最关心的方面。文章选取企业管理层薪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的度量方法、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对我国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合现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观点,发现我国企业大多以公司业绩来定管理层薪酬的缺陷,指出现有对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存在"黑箱"问题,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层薪酬外部公平性 企业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志慧
目前我国股市表现出浓烈的投机氛围,"泡沫"现象日益严重,使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这非理性繁荣状况用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知识难以解释。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对股市与投资者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力图揭示造成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股市非理性繁荣的原因之一是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因此治理我国股票市场的措施是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非理性繁荣 行为金融 资产定价偏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臣 王励翔 崔光耀
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既决定着其绩效实现,又影响着其内外部相关者的利益,这使得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究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焦点话题。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风险承担行为的形成机理,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梳理了西方学者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框架,认为目前关于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应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行为测度优化、研究样本细分、研究方法改进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学锋
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公司管理者的认知非理性与决策情绪驱动,会造成公司的成本支出或价值损失,成为公司价值实现的障碍。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以及决策自主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决策行为理性与否,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对金融机构管理者决策行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行为金融 管理者 非理性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