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0)
2023(18643)
2022(15672)
2021(14574)
2020(12298)
2019(28253)
2018(28034)
2017(53725)
2016(29246)
2015(32897)
2014(32674)
2013(31760)
2012(28995)
2011(25705)
2010(25580)
2009(23092)
2008(22121)
2007(19123)
2006(16752)
2005(14408)
作者
(82075)
(68410)
(67701)
(64830)
(43655)
(32784)
(30926)
(26824)
(26168)
(24074)
(23503)
(23089)
(21911)
(21457)
(21245)
(20890)
(20319)
(20253)
(19741)
(19563)
(16827)
(16819)
(16683)
(15829)
(15282)
(15218)
(15015)
(14928)
(13623)
(13515)
学科
(111762)
经济(111635)
管理(81274)
(75970)
(62705)
企业(62705)
方法(49765)
数学(43179)
数学方法(42521)
(32202)
中国(30992)
(29245)
(26368)
业经(25659)
地方(25062)
(21625)
农业(21467)
理论(19441)
(18426)
财务(18339)
财务管理(18303)
(18214)
贸易(18203)
(17578)
(17475)
企业财务(17327)
环境(17160)
技术(17124)
(16488)
银行(16438)
机构
大学(398492)
学院(396416)
管理(155263)
(151102)
经济(147633)
理学(134784)
理学院(133211)
研究(132899)
管理学(130489)
管理学院(129776)
中国(98856)
(85146)
科学(84808)
(70018)
(66830)
(65807)
中心(61520)
业大(61502)
研究所(60337)
(59311)
财经(56134)
(54911)
师范(54325)
北京(53041)
农业(52175)
(51080)
(49622)
(49079)
经济学(44786)
师范大学(44085)
基金
项目(280680)
科学(220699)
研究(203491)
基金(203240)
(178087)
国家(176639)
科学基金(151926)
社会(126858)
社会科(120039)
社会科学(120007)
(110062)
基金项目(108334)
自然(100363)
自然科(98024)
自然科学(97998)
自然科学基金(96174)
教育(94021)
(93166)
编号(83456)
资助(82718)
成果(67027)
重点(63160)
(60866)
(59288)
(57832)
课题(57523)
科研(53980)
创新(53953)
大学(52215)
国家社会(52046)
期刊
(162646)
经济(162646)
研究(114484)
中国(77947)
学报(66391)
(60540)
科学(60185)
管理(56285)
(54334)
大学(50432)
教育(48257)
学学(47133)
农业(41324)
技术(35605)
(31789)
金融(31789)
业经(27753)
财经(26317)
经济研究(25454)
图书(22498)
(22406)
问题(21902)
(21591)
(19931)
科技(19417)
资源(18848)
理论(17867)
技术经济(17772)
现代(17250)
业大(17018)
共检索到577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葛文慧  于涛  
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市县行政管理架构日趋扁平化,在激发地方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使得地方竞争日趋激烈。规划权是直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权力要素,并且贯穿市县政府利益博弈的始终。从规划权角度切入,认为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市县之间难以形成平等互信的沟通与合作模式,往往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的博弈悖论。应通过构建市县之间双向沟通平台,并通过上级政府的监督机制增加非合作博弈成本,促进市县之间形成新的博弈均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丽芹  彭乐颖  范炜烽  
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是建立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苏州市“弱市强县”的特点突出,制度体系、组织架构、技术平台等层面的难题致使市县一体化改革受阻。深入分析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全过程,剖析改革过程中的三大难题:定位属性难以界定,多重身份亟须厘清;弱市强县问题突出,平台建设差异巨大;技术规则标准不一,数据整合面临难题。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目标,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结合其他地区的改革经验,尝试提出优化路径:强化全市顶层设计,推动规则制度一体化;助推市县垂直管理,推进信息建设一体化;密切层级沟通协作,构建综合监管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家元  
立足仪征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总结有效举措,剖析存在问题,建议出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升级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的征集和农户评级工作,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大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征信宣传教育、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家元  
立足仪征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总结有效举措,剖析存在问题,建议出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升级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的征集和农户评级工作,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大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征信宣传教育、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龙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政府、规划师和城市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苏州为例,总结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发展模式,并从苏州的实际入手,分析和总结苏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规划体系、保障措施和机制创新等实施经验,为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实施和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本文以处于成长初期阶段的扬州(仪征)化工产业集群为案例,就其快速成长环境进行分析,对其成长阶段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其可持续成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珍  
必要性随着供电企业市县一体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入,对供电公司经营决策的整体性把握要求进一步加大,当前各类信息系统间庞杂的数据已无法为公司各级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并制约领导的决策分析和及时响应能力。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专业系统和数据资源,遴选出其中有关联、有价值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的逻辑关系串在一起,为企业经营管控提供"快、稳、准"的信息支撑,成为现今供电企业亟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云素  钟涨宝  李飞  
以家庭为分析单位的调查发现,农民家庭对集中居住政策了解程度不高,集中居住意愿不高。在经济理性主导下,农民家庭的非农户口人数比例、房屋结构、集中居住政策了解程度是农民家庭集中居住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区域农民家庭集中居住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前者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政府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满足了农民家庭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升了农民家庭的集中居住意愿;后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小,农民家庭选择集中居住主要出于房屋更新的需要,集中居住意愿相对偏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敏  王明田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新时期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通过多个规划项目的编制研究,探讨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聚焦的县域层次,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点、规划路径与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海龙  谭迎辉  周锐  王燚  
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理念早已被规划者、管理者所熟知,但两者仍停留在定性分析,而一体化的量化分析模型因其庞杂的模块及严格的数据要求使其与规划实践渐行渐远,无法真正落实到规划编制过程中去,然而近些年基于规划项目的实践创新却推动了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基于规划过程的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模型更适合我国国情,为此以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为研究主线,探讨了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现状与困境以及其在新时期的变革背景,阐明了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的核心关键,并提出适用于我国规划体制的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最后对未来一体化规划研究的趋势和总体要求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一次前所未有的全市审计项目质量大检查,打破了制约荆门审计事业的体制"瓶颈"。 2007年6月,荆门市审计局党组决定,以市县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切入点,实现全市审计资源共享,推动市县审计"一体化"发展。这是当前突破体制"瓶颈",真正使审计工作为地方经济发挥"免疫系统"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陆琴新  
城市规划数据建库能够实现对规划数据的有效管理,满足数据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的需求,而规划制图强调的是规划要素的符号化表达,两者面向的是不同的需求。因此,需建立一套城市规划制图与建库一体化系统,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出了基于CAD的城市规划制图与建库一体化设计方案和流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方案可行性,从而使城市规划数据生产与管理具备统一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及能够实现实时动态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勇  宋书巧  
水资源承载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综合发展及发展规模至关重要,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之内,才能通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玉州-福绵-北流一体化概念规划"中,通过引入水资源承载力、生态需水量等概念,重点探讨研究了以水资源约束为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以之为前提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晶  许崇正  
近年来,空间经济学家在空间集聚领域不断放松假设条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经验验证和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也富含许多政策含义,尤其是对城市集聚现象做了大量研究,并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空间集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并借助实证分析手段,分析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宁镇扬城市群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改良"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